威廉·曼彻斯特编著的这本《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威廉·曼彻斯特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威廉·曼彻斯特编著的这本《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内容推荐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最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本书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目录 第二部分 牺牲与变化(1941-1950年) 第九章 反击 剪影:太平洋战争 第十章 国内战线 剪影:国内战线 第十一章 小院丁香花开时 剪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战争 第十二章 新世界,新风向 美国人小像:红发佬 第十三章 胜利旗帜的光芒不再 剪影:战后 第十四章 哈里·杜鲁门时代的生活 第十五章 黑夜里哈里的一点儿英雄形象 剪影:20世纪40年代晚期 第十六章 疑虑重重的时代 美国人小像:爱德华·罗斯科·默罗 第十七章 坠入深渊 剪影:20世纪50年代早期 试读章节 总部现在态度不一。起初,麦克阿瑟告诉五角大楼,尽管中国共产党的干预已经“有明显的可能性”,但他“手头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他立刻接受这个事实”。过了一晚后,他认为8个师的出现已经是证据确凿了。他报告参谋长联席会议,他的左翼部队已经躲过了“……暗中埋伏的一个陷阱”,已经不会有“任何军事大逆转的可能性”。可是,他仍然很心烦。打败朝鲜军队后,联合国军发现“一股新的军事力量正向他们袭来,可能还会有大批的后备军蜂拥而来,军队的补给也非常迅速”。这批新部队来自鸭绿江那边的“特许庇护所”。他说:“这些后备军是否以及是以何种规模向前推进以增援作战部队的,目前还有待观望,但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他已经“和这批被派来与联合国部队作战的中国军队交过手了”,中国能够集结这么多人,“我指挥的军队有最终全军覆没的危险”。 直到这个时候,参谋长联席会议才禁止在鸭绿江5公里范围之内进行轰炸。此时,麦克阿瑟上将要求授权他炸毁鸭绿江上的大桥。他依然不相信中国人会竭尽全力来这里支援朝鲜。但凭着一生对亚洲人的了解,他说他知道东方人的心理特征:尊重并服从那些积极进取、坚决果断、充满活力的人的领导。炸掉这些桥足以证明自己也是个积极果断、坚定有力的人,同时,这也有利于阻挠军队进行增援。这个轰炸要求理所应当被批准了,但参谋长联席会议又觉得心神不宁。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于其军事武装部署表示不满,他们也开始怀疑威洛比。然而,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最高级将领(一个小士兵说“他是上帝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同时还是一名曾远征7000英里以外战场的司令指挥官,不批准他就违反了1864年制定的、长期存在于美国的军事政策。然而,参谋长联席会议并不愿授予麦克阿瑟全权。麦克阿瑟被提醒“务必格外小心,不能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领空”,飞行员也务必不能袭击中国东北境内的目标,尤其是鸭绿江大水坝及发电设备。 在东京的美国总部用发报机飞快地传达着这些指令时,朝鲜前线又沉寂了。巡逻队没有发现一个中国士兵,好像他们全部消失了。威洛比将军对此很肯定,他一直都认为会这样,并自鸣得意地觉得自己是个“中国通”,早就知道中国只是虚张声势。士兵肯定是被召集回去了,战争结束了。但是地面部队的指挥官们却不那么肯定。中国可能会因为吃够了苦头,而像麦克阿瑟和威洛比现在想的这样突然中止作战,但也有可能和他们想的正好相反,他们正在重新整装待发,准备发动全面攻击。总之,他们一致表示,这件事很蹊跷。 他们对此迷惑不解,这件事本身就很神奇。两个多月来,中国总理周恩来想尽一切办法,想让这些西方入侵者滚回老家。8月25日,麦克阿瑟还被困釜山时,周恩来就通知联合国,华盛顿支持蒋介石留在台湾地区,本身就是“武装入侵”,是“犯罪”。他声称要把所有不属于美国侵略者的东方领土“从美帝国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放出来”,亚洲是属于亚洲人的。 P408-409 书评(媒体评论) 出版40多年后,一本讲述美国断代史的老书让人读起来依然激动不已。个中缘由,除了作者曼彻斯特的勤奋与文采,还在于1932-1972这短短40年,压缩了一个大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政商玄机、经济萧条、二次大战、军备竞赛、悲情领袖、社会风潮……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裁剪详略得当,叙述流畅简明,以史家之眼,对时代演进的浪花与潜流做出精彩归纳与总结,细细捧读,字里行间往往能寻到当下的影子。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我把自己的一本书命名为《道路与梦想》,正是向曼彻斯特这一巨著致敬。感谢曼彻斯特的史笔,更感谢孕育了无数梦想的那个大时代。 ——王石,万科董事会主席 谁的光荣?何种梦想?1932-1972,从“二战”到越南战争,从福利政策到民权运动,美国很受折磨也很有进展的40年。此书以生动的笔触描摹了从高层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壮阔画卷,堪称一幅20世纪中叶美国的“清明上河图”。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荣与梦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曼彻斯特并非史学巨擎,但他笔下别有一种魔力,他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呼啸而来的气势。希望感动过我们的那种精神,仍然能感动如今的年轻人。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1932-1972年的40年美国历史,在曼彻斯特的笔下,转化成一部令人神往、非同凡响的通俗史学著作。曼彻斯特以其高超的新闻写作手法、犀利的见解、恰到好处的幽默感造就了《光荣与梦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思想盛宴。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