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研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分类
作者 孟全省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对我国农户融资的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几个历史阶段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类型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目前农户融资状况的调研,总结我国农户融资及融资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在农户或农业经济组织融资方面成功经验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第三,对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农户融资方式创新,融资决策机制,融资风险控制机制进行探讨;第四,探讨农户融资的环境建设。最终,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点和农户融资需求的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

内容推荐

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了一个事实,农户经营急需资金,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户融资遭遇重重困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户的融资难问题。

农户融资难,难在哪里?难在金融机构门槛太高,难在农户借款无门,难在农户缺乏抵押物。本书认为这些都是问题的表象,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思路和对策是建立适合农户融资特点,适应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户融资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农户完全失去了作为农业生产组织的地位,成了一个基本的消费单元。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财政拨款主导型融资机制,农户融资问题显得很不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由财政集中分配的资金逐步流入银行系统,而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也需要国家利用银行的力量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保障社会经济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于是就形成单一的银行贷款主导型融资机制。这种机制承担了改革的成本,有力地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但由银行这个唯一的渠道向企业层面的经济组织(包括农户的最基础的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既压抑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误导了企业过分的负债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大量转移到了银行,这就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机制必然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主导型融资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转型期,包括融资机制在内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经营模式逐步由农户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较大规模经营过渡。但由于中国土地制度、劳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城乡二元结构不会轻易被打破。可以预见中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以农户经营为主。在经济转型期应当建立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应当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体制下明确农户的融资主体地位,重点探索农户融资方式的创新,促使农户融资决策不断科学化,农户融资风险防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融资的环境体系不断健全。

本书紧紧围绕着经济转型期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构建,安排了9章内容。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理论。对农户、农户经营、农户融资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探讨了融资机制的基本内涵及其框架体系,对中国融资机制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理论上的划分。

第三章中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分3个阶段回顾了我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农户具有独立的经营地位,农户融资的渠道以私人借贷为主,占到了7成左右;融资的方式以信用担保、土地抵押和土地典押为主;融资借款利率很高,风险很大;融资的目的以生活用途为主。改革开放前,实行了财政拨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财政拨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在国民经济体系建立的初期能集中财力,促进包括农业在内的国计民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拨款主导型融资机制逐渐显现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银行贷款主导型融资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贷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也凸现出很多问题。通过对东、中、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1130户农户融资状况和农户融资机制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户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建立。首先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建立的经济体制背景和改革背景;明确了在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的条件下,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目标定位;提出了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并勾勒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框架内容;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应当以企业化经营的农户为融资主体,以创新融资方式为核心,以市场调节机制为手段,逐步建立农户融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并为农户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本章最后提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农户融资机制。

第五章复合型融资机制下农户融资方式创新。创新融资方式是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重点与核心。在继续发展农户信用借款融资的同时,努力推广农户联户联保借款;发挥农户家庭财产的作用,重点创新农户长期资产特别是不动产融资、农户生物资产融资和农户土地使用权融资;逐步形成依托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直接融资方式。

第六章农户融资决策机制。介绍了农户融资决策的内容和原则,分析了农户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农户融资决策的方法。

第七章农户融资风险控制机制。分析了农户融资风险的类型及产生机理,介绍和探讨了农户融资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以每户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分担机制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八章农户融资环境建设。主要讨论了作为农户融资环境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及农村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问题。

第九章总结。总结了本书的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1.1.2 农村资金供应总量不足

1.1.3 农户融资艰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理论

 2.1 农户融资的相关概念

2.1.1 农户

2.1.2 农户经营

2.1.3 农户融资

 2.2 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

2.2.1 融资机制

2.2.2 融资方式

2.2.3 融资决策

2.2.4 融资风险

2.2.5 融资环境

 2.3 中国融资机制发展的阶段划分

第三章 中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

 3.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户的融资机制

3.1.1 农户融资的基本情况

3.1.2 农户融资机制

 3.2 改革开放前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

3.2.1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形成的背景

3.2.2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形成

3.2.3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利弊分析

 3.3 改革开放初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

3.3.1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形成的背景

3.3.2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特点

3.3.3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利弊分析

 3.4 当前农户融资的基本情况及融资机制分析

3.4.1 中国的农户规模

3.4.2 农户家庭的基本经济状况

3.4.3 当前农户融资情况分析

3.4.4 当前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及融资机制分析

第四章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建立

 4.1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建立的背景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1.2 经济体制的系列改革

4.1.3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4.2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定位

4.2.1 农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很弱

4.2.2 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

4.2.3 直接融资的条件不断成熟

4.2.4 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

 4.3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创新

4.3.1 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的思路

4.3.2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目标定位

4.3.3 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构建

 4.4 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发展的趋势

第五章 复合型融资机制下农户融资方式创新

 5.1 信用借款

5.1.1 农户信用借款的种类

5.1.2 农户信用借款的发展情况

5.1.3 农户信用借款的保障

 5.2 农户资产融资

5.2.1 我国农户家庭资产状况

5.2.2 农户不动产融资

5.2.3 农户生物资产融资

5.2.4 农户土地使用权融资

 5.3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

5.3.1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运行的规范

5.3.2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的开展情况

 5.4 基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直接融资

5.4.1 农户合作克服了独立农户融资的不足

5.4.2 基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融资方式

第六章 农户融资决策机制

 6.1 农户融资决策的内容

6.1.1 最佳融资机会选择

6.1.2 融资规模决策

6.1.3 融资期限决策

6.1.4 融资方式选择

6.1.5 融资结构决策

6.1.6 融资成本决策

 6.2 农户融资决策的原则

6.2.1 满足需要的原则

6.2.2 资本结构合理的原则

6.2.3 融资成本最低的原则

6.2.4 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

 6.3 影响农户融资决策的因素

 6.4 农户融资成本决策方法

6.4.1 农户融资成本及其计量模型

6.4.2 农户融资成本在农户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第七章 农户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7.1 农户融资风险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分析

7.1.1 系统性风险

7.1.2 非系统性风险

 7.2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

7.2.1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7.2.2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7.3 农户融资风险的防范

7.3.1 农民自身要不断强化融资风险意识

7.3.2 建立农户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7.3.3 建立农户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第八章 农户融资环境建设

 8.1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8.1.1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8.1.2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8.2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8.2.1 农户不动产交易市场

8.2.2 生物资产交易市场

8.2.3 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8.3 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8.3.1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8.3.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8.3.3 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目标

8.3.4 农村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路

第九章 总结

 9.1 研究结论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