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庐著作的《剑气珠光(上下)/王度庐作品大系》有以下特点:
1.依据原版,小心求证,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善的王度庐作品。
2.此乃“鹤-铁五部”第二部,讲述江湖侠士李慕白与俞秀莲之间的感情故事和李慕白闯荡江湖的经历。
3.古龙、李安、叶洪生、张赣生、徐斯年、孔庆东等击节赞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剑气珠光(上下)/王度庐作品大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度庐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度庐著作的《剑气珠光(上下)/王度庐作品大系》有以下特点: 1.依据原版,小心求证,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善的王度庐作品。 2.此乃“鹤-铁五部”第二部,讲述江湖侠士李慕白与俞秀莲之间的感情故事和李慕白闯荡江湖的经历。 3.古龙、李安、叶洪生、张赣生、徐斯年、孔庆东等击节赞赏。 内容推荐 王度庐著作的《剑气珠光(上下)/王度庐作品大系》讲述了武当派传人李慕白自《宝剑金钗》所述杀死瘦弥陀黄骥北,名震京师之后,又因与迫于道义压力无法与俞秀莲结婚、又因误会令侠伎谢纤娘自杀等情思纠结,意志消沉,对人生兴味索然,投案入狱。江南鹤救其出狱,交待他在退隐的汝州侠杨公久家养好身体后,乔装商人,到江南安徽当涂拜访静玄禅师之后,到池州与江南鹤会面。李慕白因此开始了一趟自我反省自我磨练的旅程。旅途中获取青冥宝剑、穴道图,又获悉杨公久之养孙杨豹获45颗奇大珍珠,因奇货可居而遭江湖围追。而珍珠是来自于宫廷,与德啸峰流放西北的冤案有莫大干系,因此他与江南鹤复命之后重新追踪此案。李慕白自江南复出后成为隐侠,暗中扶助俞秀莲孙正礼等解救杨丽英,助其杀死冯隆等人,并最终令德啸峰冤屈得雪。 目录 第一回 柳色花香笑啼怜娇态 衣尘帽影隐忍踏长途 第二回 困厄风尘紫驹羞唤卖 追寻庙舍黄虎失披拦 第三回 柳外溪边初来逢艳女 庭前榻下两次斗顽猴 第四回 绿柳黄昏图夺稀世宝 红驹彩剑思慕寡情人 第五回 夜半追擒因情翻结怨 庄前决斗见火突惊心 第六回 巧救顽猴双锋驱众盗 思瞻奇侠一叶渡长江 第七回 小室灯光两番窥绝技 大江风雨半夜遁双驹 第八回 孤剑斗群鞭英雄失脚 巧言谋毒计鼠辈寻仇 第九回 频感中秋月夜逢难女 突翻巨案酒肆骗英豪 第十回 月夜刀光闺门战剑客 秋风骑影闾里觅奸徒 第十一回 冷月繁星双侠飞古堡 钢牙铁爪二虎斗长街 第十二回 收刀窥柬柔情念远人 打店夺镖黑鹰搏紫虎 第十三回 巧获明珠芳心思侠举 急追莽汉匹马到荒山 第十四回 故人相见酒店慨倾杯 恶盗成擒深宵惊遇侠 第十五回 灯酒未阑惊音闻密室 奸凶已获大侠隐奇踪 第十六回 旅店潜行史胖窥奇侠 彰城巧遇黄虎斗黑鹰 第十七回 雪夜争持侠女遭毒手 庵堂探慰奇士露真情 第十八回 剑光鬓影月夜证幽情 夜静更深金屋来女侠 第十九回 三骑追来点穴屈女侠 单身奋往挥剑振雄威 第二十回 误死红衣人身边失宝 巧逢猴儿手野外挥鞭 第二十一回 寒夜灯窗慨言谈侠义 玉楼金殿奇士献珍珠 第二十二回 一鹤枉重来良缘成梦 九华栖双侠剑气冲霄 附录一 为《王度庐武侠言情小说集》而作 附录二 已知王度庐小说目录 附录三 王度庐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回 柳色花香笑啼怜娇态 衣尘帽影隐忍踏长途 中国技击之术,向分“内家”“外家”两派。外家为“少林派”,创始人是后魏时代的达摩禅师,原为以拳术锻炼身体,补禅功之不足,非为与人决生死定胜负之用。后来因屡逢乱世,徒众渐杂,始有不少挟技以游江湖的人,但却失了达摩创拳时之本意。内家为“武当派”,创自宋徽宗时之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张三丰原学技于少林,后来将少林拳法加以变化,而另成一家,他讲的是:十八字秘诀、六路拳、十段锦与点穴之法。武当派虽脱胎于少林,但是它的宗旨却与少林不同,十八字秘诀的头一个字就是“残”字,但这“残”字并非只作“残忍”之意讲,却是内家拳法之一,意思就是:当交手比武之时,绝无丝毫客气,所谓“犯者立仆”。所以武当派的武艺比少林派毒辣得多。早年走江湖的、保镖护院的,有时与人争较起来,对手如遇少林派,那还容易应付,如遇武当派,可实在是危险。不过武当派收徒弟之时有五大戒条,其中有三条最为重要,就是:“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轻露者不传。”因此武当派的传人多是些深山道士及文人墨客,初遇之时,很难看得出来,但是你若欺侮了他,他只要稍施身手,那你就要立刻吃亏,笔者前撰《宝剑金钗记》一书,书中所述的李慕白,那就是真正内家武当派的传人。《宝剑金钗记》以江南鹤老侠自狱中救走了李慕白,在俞秀莲姑娘之处留剑寄柬而结束,所谓:“斯人已随江南鹤,宝剑留结他日缘。”两年之后德啸峰自新疆赦还,便在东四牌楼另置房屋,请俞秀莲姑娘长期在京居住,以便传授武技于他的二子。在这两三年之间,便再也听不见李慕白的消息。其实这时李慕白已然更换了名号,漫游江南,不独又被他打服了许多江湖强霸,结交了几位风尘侠友,并且又有许多情丝爱叶来牵惹他。同时张玉瑾、何剑娥等人的旧仇重寻,德啸峰案内宫中所失尚无下落的数十颗明珠,又发生了无数的波澜。所以笔者当再写此《剑气珠光录》一书,以资补叙,而启新文。 原来当那古城盛夏,铁窗深夜之时,李慕白在狱绝食,已堪堪就毙。但是忽被一人入狱将李慕白挟走。那时李慕白不但全无抵抗能力,而且头晕眼昏,不知道己身处于何种环境。后来,大概过了两三个小时,因为李慕白的腹中被人灌下了一些稀薄的食物,他才渐渐恢复了一些精神,又闭着眼躺了一会儿,才忽然明白,赶紧睁眼去看,就见蓬户纸窗,歪桌破椅,桌上放着一只粗碗,两把喷壶,墙上挂着一条井绳,并有一盏油灯,灯光半明半灭,照得这小屋中是十分的萧条惨黯。李慕白立刻惊讶地想:“这是什么地方?史胖子你把我送到什么地方来了!”当时他就要下炕去,可是觉得浑身全无力气,才一挺起腰来,便又躺下,但是心中十分的不服气,觉得我李慕白是自己情愿饿死在狱中,你史胖子何必要多管闲事,趁着我垂死之时,将我救出送到此地来,这不是有意要捉弄我吗?于是他就使出了现在仅有的力气,喊道:“史胖子史掌柜!”才叫了两声,就听旁的屋里有人答应着说:“来了!来了!”这个声音是十分娇细而清脆,李慕白听了,倒不禁吃了一惊,吸了一口冷气,惊异的眼光往那高粱秆扎成的屋门去看,就见屋门开了,进来了一个很细条的人,这人梳着辫子,留着孩发,瘦长的脸儿,两道纤眉,一双秀目,穿着一件白布短褂,蓝布裤子,窈窕袅娜地向炕前走来。啊!原来却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姑娘,与李慕白所想望的那个史胖子的模样整整相反。李慕白这时惊讶得连话也说不出了,心里又想:莫非是俞秀莲救我出来的?这位姑娘是俞秀莲结识的女友?正想着应当怎样措辞发话去问,就见这位轻巧的姑娘来到炕前了。她很温柔亲切地说:“李大哥,你现在觉着好一点了罢?你还要喝一点儿稀饭吗?我再给你盛去。”说着,她袅娜地走到那张歪斜的桌子前,拿起了那只粗碗,转身往屋外就走。李慕白又挺起腰来,坐在床上说:“不是,姑娘!……”那年轻的姑娘回过头来,很倩丽地笑着说:“不要紧!稀饭有的是呀!”说着她出屋去了,接着就听隔壁的屋里是两个女子互相说话的声音,声音全都很娇细,而且说的全是流利俏皮的北京话,一个是说:“你交我给送去罢?”另一个是说:“不,爷爷派的是我嘛,你怎么又跟我来争?”接着又是咯咯的一阵笑声。 这里李慕白真猜不出这里是什么地方,他刚要勉强努力下炕出屋去看,但这时那个年轻的姑娘又纤腰袅娜地走进屋来。她手里拿着刚才那只粗碗,并一双竹箸,送到李慕白的近前,微微倩笑着说:“李大哥,再吃一碗稀饭罢!”李慕白虽然饥饿,但他并不急于吃饭,却是急于要知道此处究竟是个什么地方,遂就接过碗来,问说:“姑娘,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怎会到了这里呢?”那位年轻姑娘听李慕白这样地问她,她就抿着嘴笑了笑,把筷箸也交到李慕白的手里,说:“得啦!你就先别问了,先吃吧!”李慕白心里明白,这件事一定有些蹊跷,将自己救出监狱送到这里来的绝不是史胖子和俞秀莲,一定是另有人在,遂就暗想:我所以全身无力气,就是因为一连饿了这几天,现在我索性吃饱,出屋去看看,这里倒是什么人的家里。如若这里只是一两个女子,那我也不用细问情由,立刻起身就走。于是他便拿起这碗饭很快地吃了下去。那年轻的姑娘去到墙边,把挂着的油灯挑了挑,当时屋里就亮了,那姑娘转过身来,又笑着说:“李大哥,你吃完了,我再给你盛一碗去罢?”李慕白摇头说:“不用,我现在要求姑娘对我说实话,到底是什么人将我送到这里来的?”那姑娘笑了笑,刚要回答,这时就见屋门一开,进来一人。那姑娘就说:“江爷爷来了!”李慕白定睛去看进来的这个人,原来是一位身材很高、髯发皆白的老者,面貌清癯,两眼带着沉毅之色。李慕白看着觉得十分眼熟,忽然想起来:这不是那日我在杀伤张玉瑾、魏凤翔之后,走在琉璃河地面,黄昏之时遇见的那用马鞭抽了我一下的老人吗?正在惊疑莫测,想要发话去问这位老人的姓名,只见老人已走到近前。他穿的是一身黄茧绸的裤褂,袖子很长,伸起右手来,捋了捋袖子,就用手指着李慕白,气愤愤地说:“想不到你父亲李凤杰竟生下你这么一个没志气的儿子!学会了武艺,出了家门,还不到二载,就惹下了许多儿女的私情,弄得身体日坏,志气日靡。现在更好了,你却想在监狱里自己饿死,是不肖已极,枉费了我和你师父纪广杰对你的一片期望之心了!”李慕白一听这位面熟的老人说的这几句话,真把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赶紧放下碗箸,勉强用力下地,便双腿跪下,说:“你老人家莫非是我的伯父吗?我自八岁时与伯父分手,至今已将二十年,我真不能认识你老人家了!”那江南鹤老侠在斥责李慕白之后,见李慕白挣扎着衰弱的身体,向自己跪倒,老侠的心中也良为不忍,便双手将李慕白搀扶起,叹息着说:“这也不能全都怪你,也是因为你师父死去,我又多年未与你见面,所以没有人教导你,你空会了几手武艺,但毫无阅历,所以一切事情,都任着你自己的性情,以至如此。现在你就抛开你那些儿女私情好生地休养吧!过几日,我自有地方安置你。”遂又指了指旁边那个年轻的姑娘,说,“这是杨家的你的二侄女,你杨老伯现在正歇息,等明天早晨你再见吧!”说完了,江南鹤老侠就转身出屋。(P1-P4) 序言 王度庐是位曾被遗忘的作家。许多人重新想起他或刚知道他的名字,都可归因于影片《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奖的影响。但是,观赏影片替代不了阅读原著,不读小说《卧虎藏龙》(而且必须先看《宝剑金钗》),你就不会知道王度庐与李安的差别。而你若想了解王度庐的“全人”,那又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他的其他著作。北岳文艺出版社继《宫白羽武侠小说全集》《还珠楼主小说全集》之后推出这套《王度庐作品大系》(以下简称《大系》),对于通俗文学史的研究,可谓功德无量! 王度庐,原名王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于北京一个下层旗人家庭。幼年丧父,旧制高小毕业即步入社会,一边谋生,一边自学。十七岁始向《小小日报》投寄侦探小说,随即扩及社会小说、武侠小说。1930年在该报开辟个人专栏《谈天》,日发散文一篇;次年就任该报编辑。八年间,已知发表小说近三十部(篇)。1934年往西安与李丹荃结婚,曾任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室办事员和西安《民意报》编辑。1936年返回北平,继续以卖稿为生,次年赴青岛。青岛沦陷后始用笔名“度庐”,在《青岛新民报》及南京《京报》发表武侠言情小说(同时继续撰写社会小说,署名则用“霄羽”)。十余年间,发表的武侠小说、社会小说达三十余部。1949年赴大连,任大连师范专科学校教员。1953年调到沈阳,任东北实验中学语文教员。“文革”时期,以退休人员身份随夫人“下放”昌图县农村。1977年卒于辽宁铁岭。 早在青年时代,王度庐就接受并阐释过“平民文学”的主张。他的文学思想虽与周作人不尽相同,但在“为人生”这一要点上,二者的观念是基本一致的。 从撰写《红绫枕》(1926年)开始,王度庐的社会小说(当时或又标为“惨情小说”“社会言情小说”)就把笔力集中于揭示社会的不公、人生的惨淡,以及受侮辱、受损害者命运的悲苦。 恋爱和婚姻是“五四”新文学的一大主题。那时新小说里追求婚恋自由的男女主人公面对的阻力主要来自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作品多反映“父与子”的冲突——包括对男权的反抗,所以,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尤被觉醒的女青年们视为楷模。到了王度庐的笔下,上述冲突转化成了“金钱与爱情”的矛盾。 正如鲁迅所说:娜拉冲出家庭之后,倘若不能自立,摆在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或者堕落,或者“回家”。王度庐则在《虞美人》中写道:“人生”“青春”和“金钱”,“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而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金钱又对一切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他所撰写的社会言情小说,深刻淋漓地描绘了“金钱”如何成为社会流行的最高价值观念和唯一价值标准,如何与传统的父权、男权结合而使它们更加无耻,如何导致社会的险恶和人性的异化。 王度庐特别关注女性的命运。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多曾追求自立,但是这条道路充满凶险。范菊英(《落絮飘香》)和田二玉(《晚香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虞婉兰(《虞美人》)终于发疯,生不如死。唯有白月梅(《古城新月》)初步实现了自立,但她的前途仍难预料;至于最具“娜拉性格”,而且也更加具备自立条件的祁丽雪,最终选择的出路却是“回家”。 这些故事,可用王度庐自己的两句话加以概括:“财色相欺,优柔自误”(《(宝剑金钗)序》)。金钱腐蚀、摧毁了爱情,也使人性发生扭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的社会小说正是通过写人,而使社会的弊端暴露无遗。 在社会小说里,王度庐经常写及具有侠义精神的人物,他们扶弱抗强,甚至不惜舍生以取义。这些人物有的写得很好,如《风尘四杰》里的天桥四杰和《粉墨婵娟》里的方梦渔;有些粗豪角色则写得并不成功,流于概念化,如《红绫枕》里的熊屠户和《虞美人》里的秃头小三。 上述侠义角色与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也是现代社会中的弱者。作者不止一次地提示读者,这些侠义人物“应该”生活于古代。这种提示背后隐含着一个问题:现代爱情悲剧里的那些痴男怨女,如果变成身负绝顶武功的侠士和侠女,生活在快意恩仇的古代江湖,他们的故事和命运将会怎样?这个问题化为创作动机,便催生出了王度庐的侠情小说,这里也昭示着它们与作者所撰社会小说的内在联系。 《宝剑金钗》标志着王度庐开始自觉地把撰写社会言情小说的经验融入侠情小说的写作之中,也标志着他自觉创造“现代武侠悲情小说”这一全新样式的开端。此书属于厚积薄发的精品,所以一鸣惊人,奠定了作者成为中国现代武侠悲情小说开山宗师的地位。继而推出的《剑气珠光》《鹤惊昆仑》《卧虎藏龙》《铁骑银瓶》①(与《宝剑金钗》合称“鹤一铁五部”)以及《风雨双龙剑》《彩凤银蛇传》《洛阳豪客》《燕市侠伶》等,都可视为王氏现代武侠悲情小说的代表作或佳作。 作为这些爱情故事主人公的侠士、侠女,他们虽然武艺超群,却都是“人”,而不是“超人”。作者没有赋予他们保国救民那样的大任,只让他们为捍卫“爱的权利”而战;但是,“爱的责任”又令他们惶恐、纠结。他们驰骋江湖,所向无敌,必要时也敢以武犯禁,但是面对“庙堂”法制,他们又不得不有所顾忌;他们最终发现,最难战胜的“敌人”竟是“自己”。如果说王度庐的社会小说属于弱者的社会悲剧,那么他的武侠悲情小说则是强者的心灵悲剧。 …… 入关以后,旗人皆认“京师”为故乡,京旗文学自以“京味儿”为特色。王度庐的小说描绘北京地理风貌极其准确,所述地名——包括城门、街衢、胡同、集市、苑囿、交通路线等等,几乎均可在相应时期的地图上得到印证。《宝剑金钗》《卧虎藏龙》主人公的活动空间广阔,书中展示清代中期北京的地理风貌相当宏观,又非常精细。玉娇龙之父为九门提督,府邸位置有据可查,作者由此设计出铁贝勒、德啸峰、邱广超府第位置,决定了以内城正黄旗、镶黄旗(兼及正红旗、正白旗)驻区为“贵胄之侠”的主要活动区域。李慕白等为江湖人,则决定了以“外城”即南城为其主要活动区域。两类侠者的行动则把上述区域连接起来,并且扩及全城和郊县。《落絮飘香》《古城新月》《晚香玉》《虞美人》等社会小说中,主人公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所以每部作品侧重展示的是民国时期北平城的某一局部区域:或以海淀一东单一宣内为主,或以西城丰盛地区一东单王府井地区为主,等等。拼合起来,也是一幅接近完整的“北平地图”。上述小说之间所写地域又常出现重合,而以鼓楼大街、地安门一带的重合率为最高。作者故居所在地“后门里”恰在这一区域,在不同的作品里,它被分别设置为丐头、暗娼等的住地。这里反映着作者内心深处存在一个“后门里情结”,他把此地写成天子脚下、富贵乡边的一个小小“贫困点”,既体现着平民主义的观念,又是一种带有幽默意味的自嘲。 王度庐小说里的“北京文化地图”,是“地景”与“时景”的融合,所以是立体的、动态的。这里的“时景”,指一定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形态,包括节俗、风习。无论是妙峰山的香市、白云观的庙会、旗族的婚礼仪仗、富贵人家的大出丧、“残灯末庙”时的祭祖和年夜饭、北海中元节的“烧法船”,乃至京旗人家的衣食住行,王度庐都描写得有声有色,细致生动。这些“时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成为展示人物性格、心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颇具独立的民俗学价值。王度庐在小说里常将富贵繁华区的灯红酒绿与平民集市里的杂乱喧闹加以对比,而对后者的描绘和评论尤具特色。例如,《风尘四杰》里是这样介绍天桥的:“天桥,的确景物很多,让你百看不厌。人乱而事杂,技艺丛集,藏龙卧虎,新旧并列。是时代的渣滓与生计的艰辛交织成了这个地方,在无情的大风里,秽土的弥漫中,令你啼笑皆非。”他笔下的天桥图景,喷发着故都世俗社会沸沸扬扬的活力和生机,嘈杂喧嚣而又暗藏同一的内在律动;它与内城里的“皇气”“官气”保持着疏离,却又沾染着前者的几分闲散和慵懒。这又是一种十分浓厚、相当典型的“京味儿”! “京味儿”当然离不开“京腔”。王度庐的语言大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叙事以及文化程度较高角色的口语,用的是“标准变体”,即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北京话,近似如今的“普通话”;底层人物的语言,则多用地道的北京土语,词汇、语法都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比一般的“京片儿”还要“土”。故在“拙”“朴”方面,他比一些京派作家显得更加突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王度庐的作品散佚严重,这部《大系》编入了至今保存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小说二十余种,另有一卷专收早期小说和杂文。 笔者认为,1949年前促使王度庐奋力写作的动力当有三种:一曰“舒愤懑”;二曰“为人生”;三曰“奔窝头”。三者结合得好,或前二者起主要作用时,写出来的作品质量都高或较高;而当“第三动力”起主要作用时,写出来的作品往往难免粗糙、随意。当然,写熟悉的题材时,质量一般也高或较高,否则,虽欲“舒愤懑…‘为人生”,也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是否如此,还请读者评判、指正。 徐斯年 二○一四年十一月于姑苏香滨水岸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看武侠小说,那个?时候,我最不欣赏的武侠小说作家就是王度庐”;“?所以到了我生命中某一个阶段中,我忽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竟然是王度庐”。 ——古龙 他打破了既往“江湖传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侠”(如还珠楼主)乃至“武打综艺”(如白羽)各派武侠外在茧衣,?而潜入英雄儿女的灵魂深处活?动;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艺”笔法来描写侠骨、柔肠、英雄泪,乃自成“悲剧侠情”一大家数。爱恨交织,扣人心弦!” ——叶洪生 司马迁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受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王度庐便是把侠义写到了这种境界。真正让武侠小说中的爱情深度超过言情小说,王度庐是首要功臣。 ——孔庆东 “王度庐是切近现实生活,将上天遁地的仙侠拉回到地面,把专以较量武技高下的门派高手还原为人们似曾相识的极富正义感的血肉之躯,以人物缠绵悲愤的真情笃义令人感慨不已。” ——李忠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