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四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第二章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问题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概念解析
一 现代化概述
二 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及其特征
一 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
二 传统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一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特征
二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三 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整合创新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乡村文化问题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多维度解析
一 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思想及中国文化观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乡村文化思想
第二节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理论
一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二 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
第三节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一 “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征
二 社会变迁与“差序格局”的解构
第四节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
一 “文化滞后”理论的内涵
二 “文化滞后”与乡村社会的文化失调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梳理
第一节 近代防卫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转型
一 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入侵与大传统文化的转变
二 近代文化的变迁与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的分离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与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
一 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 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
三 乡村二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主体人格的塑造
二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民职业意识的转变
三 “民工潮”与乡土意识的转变
四 快速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失调
第五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的现象分析
一 泛政治化运动的弱化与主体政治文化的变迁
二 市场经济与乡村经济观念的转变
三 文化多元性与乡村道德评价体系的变迁
四 身份转变与农民文化心理的变化
五 农民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
六 农民社会主义信仰的弱化与危机
第二节 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 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三 国家主导文化与乡村“小传统”文化的不协调性
四 乡村与城市的文化冲突
五 文化认同与行为抉择之间的矛盾
六 流动农民的心理困惑
第三节 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一 计划经济引发的内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因
二 市场经济导致外缘性文化注入是乡村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
三 文化的异质性因素增强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必备条件
四 现代教育与大众传媒是乡村文化变迁的驱动力
五 城市吸引力是乡村文化变迁的诱因
六 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促使乡村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贫困与障碍分析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
一 乡村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 乡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 乡村文化载体日益广泛
四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产业化
五 乡村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第二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贫困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缺失
二 乡村文化建设中市场主体的缺失
三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逐渐减少
四 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
五 人口流动与乡村教育的“空洞”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
一 城乡文化的二元体制障碍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体制障碍
三 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四 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机制不灵
五 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七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的系统建构策略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 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国外借鉴及启示
一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
二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系统及其建构策略
一 乡村文化知识与价值系统的建构
二 乡村文化保障系统的建构
三 乡村文化管理系统的建构
四 乡村文化动力系统的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