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富如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卢新华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伤痕文学之父卢新华7年赌场发牌员感悟!

幸福的秘密不在于财富的获取,而在于看待财富的态度!

《财富如水》作者通过对“财富如水”性质的剖析,廓清了世人在财富认知问题上存在的许多误区,对于官员们在从政过程中的“廉政建设”,企业家和商人们在经营活动中的“自我行为约束和规范”,普通老百姓在努力“发财”过程中的“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都有普遍、正面、积极而深刻的启示。

内容推荐

2009年《财富如水》最初以3000字的篇幅发表在《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上,之后《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印尼《国际日报》、美国《今日》纷纷刊载,引起轰动。在此契机下,卢新华将原文扩充为8万字的长篇,于2010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次出版的是由作者本人修订过的最新版本。

《财富如水》共分三卷(上卷《水性篇》、中卷《水患篇》、下卷《理水篇》)二十一章。作者站在东西方哲学和历史的高度,以赌场生活为切入点,细心审视、考察、分析和研究了财富所具备的水一般的特征和性质,把个人经历、历史传说、采访记录和哲学思考、推理演绎熔于一炉,形散而神不散,行文如水银泻地,妙语连珠,举重若轻,幽默、风趣、鲜明、生动。作品思路开阔,知识丰富,几乎接近于一部财富知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目录

自序

上卷 水性篇

 第一章 财富会流动

 第二章 财富会蒸发

 第三章 财富会冻结

 第四章 财富会“滚雪球”

 第五章 财富会“以柔克刚”

 第六章 财富会往低处流

 第七章 财富会“藏污纳垢”

中卷 水患篇

 第八章 一个“覆舟”的“寓言”

 第九章 财富之水漂浮的血腥

 第十章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十一章 “白揍”之祸

 第十二章 三十块银币的“原罪”

 第十三章 存人欲,去天理

 第十四章 奇珍异宝聚一棺,分明是祸不是福

下卷 理水篇

 第十五章 治水与理财——大禹治水和美国人理财的经验

 第十六章 散财与聚财——大海的启示与“五分之一律法”

 第十七章 富人与天堂——一个乞丐皇帝的传说

 第十八章 “泡沫”与“深流”——欲望之水负载着财富之水

 第十九章 敬畏与反省——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应有所畏惧

 第二十章 看破与放下——从“经营之神”王永庆的一封遗书说起

 第二十一章 “节能”与“减排”——“传统复兴”与“合天道、衡人欲”

再版后记

附录

 附录一 经商必读,从政必读,做人必读

 附录二 众媒体刊登的《财富如水》原文

试读章节

第四章 财富会“滚雪球”

小时候,记得冬天每场大雪后最有趣的游戏总是“打雪仗”“堆雪人”……红红的小手一番番捧起冰冷的雪,先是在场院里堆起一具与真人相仿佛的雪人身躯,然后再在地上滚出一个大大的圆圆的雪球作为雪人的头装上去。接下来,便开始抓捏起一个个小雪球砸打雪人,继而再互相追逐、击打、嬉闹,直到身上汗流浃背,头上水汽蒸腾,仍乐此不疲。

作为水的另一种形式的雪,能够变成“雪球”,主要靠的是雪粒本身所具备的“黏着性”,这种“黏着眭”后来被人们认识、总结、理解和加工为“滚雪球效应”(在基督徒们那儿,则称之为“马太效应”)。

财富积聚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正是一个“滚雪球”的量化和集化的具体体现。财富要增加自身的价值,通常必须由货品摇身一变而为商品,参与到商品流通领域里去“滚动”。而我们也都知道,雪球小,黏着的雪粒就少,体积的增长也就慢。反之,雪球大,黏着的雪粒就多,体积的增长也快。于是,“有多大的锅,便能烙多大的饼”。钱越多,资本越大,赚钱也就越快。

“股神”巴菲特十几岁时就深谙这个道理,他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所以,他一生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资金做成恰当的雪球,在湿漉漉的长长的市场斜坡上进行滚动,终于滚成巨富。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很有一些精明的商人或企业家为了迅速发家致富,也深明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的钱、国家的钱、银行的钱取得一个“制高点”,做成一个较大的“雪球”,再在商业的湿地上迅速“滚动”增值的道理。为此,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不惜借高利贷非法集资,或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贿赂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放贷……

房地产界还流行着一句术语,叫作“滚动开发”。顾名思义,也是和追求“滚雪球效应”分不开的。

我在赔桌上虽然没有看到,但也经常风闻有些赌客输钱输红了眼,常常不惜借“印子钱”。而有些玩家开始时在小牌桌上玩,未料越陷越深,眼见已很难有机会将输出去的钱赢回来,心有不甘,便决定转到大牌桌上去赌。那心态便是赌注越大,利润越丰厚的“滚雪球效应”在作怪。但很多人却忘了,或者不愿去想“赌注越大,风险也越大”的警示。然而,我得承认——尽管很少,的确还是看到有赌客借由这样的途径“发迹”的。

有一个陈姓华裔男子,据说是来自香港,曾经在拉斯维加斯的扑克牌大赛中赢得过一百万美元的巨额奖金。他的经验便是从不在小桌子(赌注相对小一些)上赌钱,要赌便赌大的,玩的就是“心跳”。他的事迹甚至还在很多电视台上播报过,网上也有介绍,于是引得许多爱玩牌、想发财的年轻人,其中包括我女儿的几个同学都对他十分崇仰,将他视为是搏杀在另一处战场上的笑做群雄的王者。而他本人,也很牛气,经常戴一顶棒球白帽,阴沉着脸,横着脸上的肉,在赌场内的VIP牌桌上人模人样地运筹帷幄,斗智斗狠。只是发牌员们都不喜欢他,那原因是他不仅输钱时,便是赢钱时也经常找发牌员的碴,而且——几乎从来不给小费。但“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我听说姓陈的在赌桌上也遭遇了几次“滑铁卢”,有一次一晚上就输掉三十万美金。“滚雪球”得来的百万家产有一天也终于雪化冰消,不见踪影。

这让我想起儿时冬日里堆起的雪人,常常并不需要等到来春,只消遇上几个无风的艳阳天,很快也就消融得只剩下一地的水迹了。

P22-25

序言

二○○九年三月下旬,我的一篇约八千余字的文章《财富如水》经编辑的大斧砍削,以不足三千字的面目最初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上,并为《报刊文摘》全文转载。嗣后,《人民日报》副刊又以另一版本刊载,全文则在香港《文汇报》、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以及美国《今天》等报刊发表,并很快以各种面目流布到了网上。这期间,我很受了一些朋友、读者和师长的鼓励,希望能以一本小书将“财富如水”的话题说深谈透。我很以为然,方有今天这部书稿的面世。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曾经以为这样做人未免有些庸俗,后来长大了,渐渐又觉得不无道理,至少撕开了我们人生的许多伪装,还它一个赤条条的真面。但什么是财?财都有些什么特别的性质?为什么我们虽然知道它并不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却还要一遍遍、一群群、一代代趋之若鹜呢?我后来体会到,那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对财富的认知存在着误区。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一天,我在美国洛杉矶的赌桌上终于悟到——“财富如水”。

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以完全视财富如粪土、如敝屣的人们似乎古曾有之,若伯夷、叔齐之“不食周粟”, “齐人不食嗟来之食”,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然当今的世界,当花花绿绿的钞票放在面前而不动心的人,我似乎还没有见到。或许有乞丐看到路上有几分钱的硬币,也不弯腰去捡,但那并不是因为不“见钱眼开”,而是因为懒,或者太少、太小……其实,“人为财死”与“鸟为食亡”一样,原本是无可厚非的宇宙间的定律,是无法逃脱的大自然的因果,在这个与生俱来的本性面前,人类是永远也无法真正清高起来的。但我又想,正如人不能不死一样,大概也很少有人会希望暴毙或早天。故当财富和生命、亲情、自由、信仰以及幸福这样一些概念放在一起让我们拣择时,孰轻孰重,似乎也不能不慎。此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努力将“财富如水”的真相(其实更是“空相”)和盘托出,以期这世界上多一些和平、和谐、和睦以及善始善终的人生,少一些因财富而起的‘‘不和”的血腥。而且,我也确实并且是满心愿望我们人类这叶“诺亚方舟”,可以航行财富之海上又快、又平、又稳、又长久,而不至于在临近码头的时候忽然翻了身……

后记

《财富如水》一书二〇一〇年八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因为这本书,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他们中有作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也有宗教界、慈善界、新闻界、工商界人士,更有官员、学生、海归、农民工……我也应一些大学、社会团体、政府文化宣传部门的邀请,参加了许多有关财富话题的演讲和座谈活动。其中,二〇一〇年十月底在北京召开的“《财富如水》跨学界研讨会”,二〇一一年七月初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财富、精神论坛”,都令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现在,因缘际遇,我的这本小书又将由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新出版发行,我很感谢凤凰联动的朋友们对我这部作品的厚爱、支持、信任和鼓励。这也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该书在作家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时的情形。那时,我将书稿传给了作家社的副总编杨德华先生。杨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也是我小说《细节》的责任编辑。他为人厚道、儒雅、热情、正直、事业心强,也充满正义感,看过我的稿子后很兴奋,连夜打电话告诉我,社里已同意出版该书。以后又约我到北京和责任编辑罗静文一起商量细节,并在所签的合同中主动提出要用很大的投入来为这本书做宣传。遗憾的是,书印出来了,德华的身体却越来越糟糕。他是个晚期肝癌病人,与病魔作斗争差不多已经五个年头了,这时身体已经很虚弱,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已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心《财富如水》的宣传和发行了。有一次,我去地坛肿瘤医院看他,大概他也预知自己来日无多,就对我说:“新华,真对不起……耽误你了。你还是将这本书另找个人家去做吧。”斯人已去,其言犹在。故当此《财富如水》又将由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再版之际,我很感恩杨德华老同学的临终嘱托所成就的这段新的因缘,并请已在天国的他宽心和放心。

说实话,我这些年来的心情一直是很复杂的。我眼见着我们的国家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十年变新样: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伸向远方……银行里的存款增多了,路上的汽车变漂亮了,饭桌上的菜肴也越来越精细了……然而,人们也吃惊地发现:蓝天忽然不蓝了,星空再无从仰望了,清澈的溪流,没有污染过的农田似乎也成为历史的遗迹了……

经年的反省和思考过后,我方明白,一切外部生存环境的改变,本质上都还是我们的心灵所折射出来的镜像。正因为此,现在的我,无论两眼睁着还是闭着,总能看到——瘤子,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瘤子,正在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肌体上,在许多人的心田里疯长。商场、地铁、公交车、银行、饭馆、酒吧、咖啡厅、洗脚店、夜总会里,随处可见人们后脑、前额、下巴乃至鼻头都长着这样的瘤子。有的形如樱桃,有的状似枣核,有的细如米粒,有的大若茄子;有的呈棕黄,有的现紫黑;有的是良性,有的已成毒瘤……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瘤子不是别的,就是对财富的执着和贪婪。因为执着和贪婪,我们变得浮躁、焦虑、短视,视道德伦理为浮云;因为执着和贪婪,我们变得爱财如命,为聚敛财富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坑蒙拐骗,以至于夫妻反目,兄弟相残,朋友成仇;因为执着和贪婪,我们将地球作践得千疮百孔:生态失衡,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资源濒临枯竭;因为执着和贪婪,我们面对着一桌桌丰盛的宴席,却不能不担忧:牛有疯牛病,猪有猪蹄疫,鸡鸭有禽流感,鱼类有激素,蔬菜有农药残留;也正因为执着和贪婪,家有遗产之夺,路有暴力之抢,市有奸商之骗……我们怎么了?人类究竟怎么了?难道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类”所希望拥有的生活?

《财富如水》从第一版到现在,算算也有三年多了。有人说它是“呐喊”,更有人称它是“惊雷”,但我从不敢期待它对匡正世道人心起到什么特别的作用。就像一个人生了病,而且已是沉疴,那可绝不是一味药或者一剂药就可以起死回生的,它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协同作战,综合治理……

前不久,韩文版的《财富如水》刚刚在韩国图书市场上架。我在回答韩国记者的访谈时,曾感慨于韩国“整容业”的方兴未艾,殷切地希望有一天,“心灵整容”业也会在我们两个文明古国一点点流行起来。我想,到那时,我的这本小书,也许还能起到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此《财富如水》就将再版之时,我在美国洛杉矶赌场发牌的情景又一幕幕浮上心头。多年来,我一直觉得,上天能让我在那些赌桌上经受各种各样的历练,并且阅人、阅牌、阅筹码无数,真是我莫大的福分,非如此,我今生也许将很难领悟到“财富如水”的真相。因此,我很想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我曾经接触和交往过的赌客和玩家,感谢曾经一起共事过的赌场老板和员工,感谢那里的每一张牌桌、每一副扑克牌和每一枚筹码,是他们和它们与我一起共同创作并完成了这本小书。

当然,我也要感谢我所身处的时代和社会,是它们用自己的焦虑、浮躁、贪婪和执着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不执着财富的人生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一个不以黄金为贵的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此外,我也要感谢“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理事长王平先生。我是二〇〇六年底,和她一起研究和讨论基金会的创会宗旨时,才互相激发产生了“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的共识。而为了更好地践行“精神扶贫”的理念,我也才萌动了写作《财富如水》的念头,并最终付诸实施。

这本书的核心部分最初曾以散文的形式发表于上海《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当时正在医院住院的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贾树枚先生读到后,曾激动地几番打电话给报社领导,对该文大加赞赏,后来又亲自撰写了《马克思式的思维,资本论式的表述》一文。我很感恩他的无私的赏识和鼓励,它们后来也成了我完成这本书的重要动力。

还有,这本书成稿过程中,上海文广集团副总裁何建华先生、上海报业协会会长孙宏康先生、作家出版社的罗静文编辑等也曾给予过我许多鼓励、支持和帮助。故当此书再版之际,谨向以上诸位良师益友并一切有缘人致以真诚的谢意!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九日记于沪上

书评(媒体评论)

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当年,一篇《伤痕》,让萧瑟的文学枯木逢春;今日,一部《财富如水》,令浮躁的世人如梦惊醒!

李建军(著名文学评论家)

我们在明代的时候,有三部书很有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我认为这部《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何建明(著名报告文学家)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韩朝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著名经济学家)

这本书确实有时代的意义,现在社会大众心里需要这样一个东西,需要有人讲这些话,反思这些东西。

李鹏程(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原副所长)

作为时代代言人的作家应该是作家中间最有社会意义的,最有时代意义的作家。卢新华先生他的处女作和他这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是时代的代言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6: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