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在沙漠中行走,一定要走别人未踩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否则,沿着别人的路线,只会比原来的脚印陷的更深,阻力更大,前进就更加困难。
龚华平、范永坤所著的这本《经济学中没有上帝》只是我们在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把思考的火焰铸炼成的些许零碎的、浓缩的合金放在一起,装在了一个袋子里,等待着一个伟大的人把它们铸成经济学大厦的底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选择意味着放弃(经济学中没有上帝)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龚华平//范永坤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如同在沙漠中行走,一定要走别人未踩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否则,沿着别人的路线,只会比原来的脚印陷的更深,阻力更大,前进就更加困难。 龚华平、范永坤所著的这本《经济学中没有上帝》只是我们在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把思考的火焰铸炼成的些许零碎的、浓缩的合金放在一起,装在了一个袋子里,等待着一个伟大的人把它们铸成经济学大厦的底座。 内容推荐 龚华平、范永坤所著的这本《选择意味着放弃(经济学中没有上帝)》是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 上帝代表最高权威,而经济学中没有权威;谁是上帝?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就是上帝;经济学中的人完全理性,人人皆为上帝。 经济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而不是象牙塔里面的学问,了解经济学会使人变得聪明。《选择意味着放弃(经济学中没有上帝)》提供了一把有趣的万能钥匙,这把钥匙会对相当大的群体产生重要影响。 目录 自序 一粒沙中的大千世界 来自天堂的对话 亚当与夏姓的经济学之旅 选择意味着放弃 鱼和熊掌/思维的洗礼/拿着钥匙的叩门者/天平上的砝码/霍布森的马/1秒钟≠1秒种/不和谐的音符/时刻不忘“机会成本” 玉米是克隆的吗 谁“克隆”了玉米/经济学的理想国/理想国的缔造者/看不见的残酷/不该批判的批判/别话聪明 都是半个玉米惹的祸 半个玉米之罪/“边际”家族/水与钻石/度从何来/最伟大的节约家/难忘的第一次/左手握右手 感觉就那么重要吗 感觉为何如此重要/谁使你与众不同/伟大的车夫/不用担心的“冲突”/森林法则/竞争之剑应刺向何处/凭什么上梁山/喜欢花的猴子 谁逼亚当买可乐 谁逼亚当买可乐/价格歧视/“劫富济贫”的价格歧视/歧视存在的逻辑/歧视者和被歧视者/“女士优先”:尊重?歧视?/把苹果撕碎 忠诚是真正的奢侈品 忠诚是真正的奢侈品/爱国需要理智/忠诚源于利己/忠诚是一种依赖/真正的忠诚 愿做感情的俘虏 为感情让步/囚徒困境/囚徒困境与囚徒关系/囚徒困境与黑社会/报复的能力和报复的权利/把自己的牌打好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午餐/政府的专利 道法自然 当苏格拉底遭遇亚当·斯密 效率与公平/利己还是利他/利益陷阱中的伦理/自律、他律与经济学的”手”/马车与鸽子 本是同根生 马屁股·猴子·老鹰/信息惹的祸/谈判的学问/泰森的拳头/看不见的脚/“手”和“脚”的投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哥伦布的合同/灯塔之谜/公地悲剧/以规矩,不一定成方圆 庖丁解牛与解牛之刀 庖丁解牛与解牛之刀/“永远”与”一万年”/难得模糊/黑板与模型/阿基米德的支点/数学推理的谬误/含冤的马克思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旷野的呐喊 道德的回归 人文“经济人” “走狗和披着狗皮的狼 走狗的分别/披着狗皮的狼 语不惊人死不休 脚步和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走出浮躁 蔡伦是历史罪人吗/请你闭嘴/金元·大棒·学术/如此消磨时间 “占位子”新说 “家”的泛滥 “家”与社会金字塔/伪经济学家的光环 困兽之梦 当猛兽坠入陷阱/游戏陷阱中的经济学 微服私访5钉子 微服私访的奥妙/莫把钉子作美味 卖桔者的背景 甘做一坨牛粪 经济学中没有上帝 太阳阻碍了我们 经济学不相信权威/“尊重”的面孔/大雁和羊群 没有水,没有月亮 木桶中的经济学/忘掉地平线/看山还是山 好大一棵树 树枝啊,你慢些长/迷”枝”知返,难矣/终止式判断 后记 试读章节 亚当和夏娃为了更好的体验经济学在生活中的真义,决定进入高校做学生。亚当进入经济学专业,夏娃则进了舞蹈系,两人仍保持着情侣关系。就这样,亚当和夏娃的一天经济学之旅开始了。 天刚刚破晓,亚当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盘算:好不容易来到人间,得带夏娃出去好好玩玩。但今天得上课啊,不去老师还点名,这也太不自由了吧。况且,听别人说那老师的课枯燥无味。不管了,还是跟夏娃逛街去吧,要不然会得不偿失。再说了,我就做一天的学生,旷一次课又能奈我何?主意一定,亚当就发短信告知夏娃。夏娃当然不胜欢喜。 ——亚当想:为什么不能同时选择上课和跟夏娃逛街呢?因为选择意味着必须放弃。 走出校门,迎面飘来一阵玉米的香味。人间竟有如此美味?!两人便不约而同地走向卖熟玉米的大妈。“绿色玉米,香甜可口,一块五一个。”一位大妈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玉米对他们说。“咱们再到那边看看。”亚当对夏娃说。不是亚当小气,而是他们来到人间时,上帝只给了他们700元。一连看了几处,皆是“绿色玉米,香甜可口,一块五一个。”所以,亚当买了一个,夏娃则觉得此物会百吃不厌,一下买了四个。 ——为什么玉米的质量和价格一模一样呢?难道玉米是克隆的吗? 亚当边吃玉米,边赞不绝口,和夏娃朝着最繁华的商业区走去。夏娃的第一个玉米吃得相当香,因为她只顾品尝玉米而没有顾得上理会亚当的评论。第二个玉米夏娃虽然吃得没第一个快,但看得出来还是津津有味的。快到购物中心时,夏娃拿着一个已吃了一半的玉米给亚当: “你吃吧,我已经够了。” “你是知道的,我只有一个玉米的饭量。吃完吧,不要浪费了。”亚当说。 夏娃没法,只好以蜗牛般的速度、啄木鸟式地吃着那半个玉米。好不容易吃完,亚当扬了扬手中的另一个玉米:“这里还有一个!” “拜托!不要让我再看到它,我现在一看到玉米就想吐!” “同样是一个人,怎么在天堂和人间不一样呢?”亚当摇摇头。 ——都是半个玉米惹的祸。 那半个玉米给夏娃带来的不愉快马上被映入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时装专卖店吹散了。“这里才是我的天堂!”夏娃的高兴溢于言表,飞一般的速度冲了进去。“亚当,这件我喜欢!”夏娃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说。“很好,此裙不应人间有,难道只为夏娃落人间?!”亚当说着瞄了一下价格:498元,再抬头一看:8.5折,心里一震,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692.5元。片刻之后,亚当已有计较,因为他发现其他几件的质量与这件相同,但价格都比这件低一百多元。 “我发现这几件质量与那件相同,也好像是为你订做的,况且这几件更便宜。”亚当说。 “我还是喜欢刚才那件。”夏娃观察了一会儿说。 “说不定其他专卖店里有你更喜欢的呢。不急买,咱们再去看看?” 亚当不是心疼给夏娃买这件衣服,而是怪上帝怎么如此小气只给700元。夏娃觉得亚当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便随亚当到其他的专卖店。在亚当看来,其他几家的衣服质量也很好,款式也很棒,价格还便宜。但夏娃挑来挑去,还是喜欢开始的那件。没办法,亚当只好随了她的心愿。“为什么这件连衣裙比其他的贵呢?我看厂家与质量都一样嘛。”亚当付钱时问服务员。 “这件连衣裙的款式是今年最流行的。”服务员回答。 “感觉就那么重要吗?”亚当茫然不解。 ——与质量相比,感觉就那么重要? 幸福可以加快时间前进的速度。不觉时间已至中午,亚当提议去品尝一下人间的烟火。亚当还是改不了每餐一壶酒的习惯,在一家餐馆,找来找去没有找到合适的酒水,因此亚当决定到附近的超市去看看。转了几家,亚当最中意一种名叫“天水”的葡萄酒,但旁边竟捆着一瓶可乐。亚当是最讨厌可乐的,夏娃也是如此。亚当拿着这种酒问服务员:“能不能只买酒不买可乐?或者说只买酒不买可乐,价格能否低一些?”得到的回答令他沮丧:即使只买酒不买可乐,价格也不会降低。服务员又给他说明“天水”正在搞促销活动,同时买葡萄酒和可乐对他的好处,以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话。又找不到其他更中意的酒,亚当只好把可乐一起买了回来。由于被迫花钱买了不需要的东西,亚当心里感觉不顺畅,但又觉得没有办法解决。 ——谁逼亚当买可乐? 半天的经历使亚当觉得人间做许多事没有天堂自由。由于夏娃依然兴致盎然,再说亚当心里对人间的生活也还是充满好奇,所以就和夏娃在吃完午餐后继续体验生活。对他们来说,人间的事物是那么奇妙和五花八门,处处充满着诱惑。“亚当,你看!”夏娃的声音充满着惊奇与激动。顺着夏娃的目光,亚当发现了一根刻着“信我者得永生”的拐杖。这也让他惊奇与激动,因为“信我者得永生”是上帝对他的儿女们的铮铮许诺。 “我认为我们必须买一根,上帝是我们的灵魂,况且人间众生也如此尊崇和信仰他。”夏娃提议。 “对极了,一定要买!即使拐杖对我们毫无用处,哪怕这要花去我们所有的钱。阿门!”亚当毫无异议。 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们花了150元买下了这根刻着“信我者得永生”的拐杖。这根刻着“信我者得永生”的拐杖使他们觉得上帝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虽然有些累赘。 ——忠诚值得吗?忠诚是否可能是不理智的表现? 五颜六色的世界使他们的脚步依然轻松。不经意地,他们来到了市区的娱乐中心。亚当把目光停留在了一家四维电影院,即将放映“天外来客”。影片的名字就足以深深吸引亚当了,何况是四维,所以他决定看这部“天外来客”。正要跟夏娃说,夏娃一把拉住他的胳膊:“那边有芭蕾舞一天鹅湖,我一直听闻它的美名,还无缘一见呢。亚当,你一定要陪我去看。”这使亚当很为难:自己极度想看“天外来客”,而自己心爱的女友却对“天鹅湖”情有独钟。沉思片刻,亚当的心里已有几套方案:’可只有一个可行,那就是放弃看电影去陪夏娃观赏芭蕾舞。“女人嘛,况且又是我最心爱的女人。”亚当心里嘀咕。整个芭蕾舞的表演过程中充满了夏娃的欢笑声和赞赏声。直到表演结束,夏娃的脸上还满载着幸福。 ——在利己与利他对决时,亚当甘愿做了感情的俘虏。 慢慢地,亚当悟出了人间的一条定律: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必须付钱。忽然,天空中响起了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亚当和夏娃倍感亲切,没想到在人间还能听到他们每每花前月下时的伴奏曲。亚当仰望天空,然后扫视四周,想寻找这乐曲的源头,可没有找到答案。亚当问一个行人: “您好,这乐曲太动听了。我要找到弹奏乐曲的人付钱给他。” “这乐曲是广播中播放的,无需付钱。” 这令亚当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突然把亚当手里的拐杖抢走。一个警察眼疾手快,制服了这个年轻人,把拐杖还给亚当。亚当不胜感激,掏出一百元给这位警察作为酬劳,但警察婉言拒绝并告诉亚当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这又把亚当弄糊涂了:为什么有些商品和服务要付钱,而有些则不用?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觉夕阳即落,一天即将结束。亚当和夏娃的手中已塞满夏娃疯狂式购物的成果。人间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亚当更是觉得自己早上决定不去上课是多么伟大的明智之举。但亚当心里尚有许多疑问,况且对上帝告诉他的“经济学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的教诲也没有完全理解。这时,亚当想起了上帝提到的一个人——斯马凯。 斯马凯听完了亚当和夏娃一天的经历以及他们内心的不解和疑问,说:“经济学确实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关于经济学,就从你们一天的经历说起吧。”P4-8 序言 使我们有勇气写下《经济学中没有上帝》中些许文字的原因,大概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个人思想的产生无非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在读书破万卷后,各种不同观点或思想相互激烈碰撞后产生的可燎原的星星思想之火;一是在仅仅清楚了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内涵,而对他人关于此问题的看法或观点知之甚少或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自己独立思考产生的思想火花。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式都要求—个基本的但极端重要的前提——思考,独立且有兴趣的思考。我们是偏爱后一种方式的。因为我们怕书读多了会束缚自己思维飞翔的翅膀。我们不喜欢被束缚,我们喜欢自由,喜欢挑战的自由和自由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勇气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在—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它不是缺乏智力的冲动。当然,我们不敢认为以这种勇气为基础的思考是深刻的,抑或是系统的,但我们敢肯定它是独立的。上述原因决定了这种思考的结果只甬零碎的但浓缩的合金。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零碎的浓缩的合金从泥沙中挑拣出来时,不希望它们粘了一点点的泥沙。泥沙的出现绝不是“红花配绿叶”,而只会阻碍合金散发出价值的光芒和引人的色泽,甚至司能使其变成永远的“睡莲”。所以简洁清楚、直接切入要害的谈论问题的风格是绝对必要的,要不然就会“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如果想体会自己是如何糊涂的,甚至如何对一些文字愤怒的,不妨读一读李希滕贝格从一篇防火规矩摘录的一段话: “如果一幢房子着了火,那么人{门必然首先会想到去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右墙和位于右边的房子的左墙,因为,如果人们,要想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右墙,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位于左墙的右边,因而火也在这面墙和右墙的右边(因为我们已经假定,房子位于火的左边),所以,这幢房子的右墙比左墙离火更近,而且在火烧到受到防护的左墙以前如果不对右墙加以防护,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就可能烧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未加防护的东西就可能烧毁,而且可能在其他未加防护的东西被烧毁以前先烧毁。所以,人们必须放弃后者,而防护前者。为了使人们对事情有深刻的印象,必须指出: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右边,那么就防护左墙;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左边,那么就防护右墙。” 我们读书没有破万卷,对经济和经济学也谈不上一个“懂”字,仅仅是感兴趣罢了。称得上“懂”是何其困难,而真正、正确地懂亦是难于上青天。其实,何止是经济学,我们又懂得其他什么东西了?也许就是这种“无知”给了我们部分思考的自由和挑战的勇气。 人生如同在沙漠中行走,一定要走别人未踩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否则,沿着别人的路线,只会比原来的脚印陷的更深,阻力更大,前进就更加困难。 《经济学中没有上帝》只是我们在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把思考的火焰铸炼成的些许零碎的、浓缩的合金放在一起,装在了一个袋子里,等待着一个伟大的人把它们铸成经济学大厦的底座。 作者 2006年5月于南京 后记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窃以为死亦有憾。又云:士为知己者死。窃以为死亦有憾。融二者之精华,或可谓之:朝闻道于知己,夕死可矣。须知不枉来人世,两事不可或缺:一日闻道,二日知己。知己同道,故日死无憾矣。 大道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铮铮铁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忠肝义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之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务实苦干,“路漫漫其修远兮,余将上下而求索”之探索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忧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爱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之殉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研究。 知己者,大道相与谋者。 俗世之大,知音难觅,大道难寻。故人生能得一知己,已是莫大幸事。 若独自冥思,自以为得道,此乃一己之道。而得遇知己,或游于山水,或醉于闹市,觥筹谈笑之间,道已飘然升至极乐之境。 窃以为得遇知己,升华思想,便欣然而去,或遁于山林,或隐于街市,固可图个逍遥自在,但于生养我等之天地,不可谓无愧也。 遇知己,碰撞而得些许思想火花,唯将其留传于世,或资借鉴,或供批判,方得心安。唯其如此,方可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众生,往无愧于先祖,去无愧于后人。 或源前辈教诲,或受山水启发,或得觥筹之灵感,得此《经济学中没有上帝》,斗胆付梓,任凭读者处置。或如《温良的诗人是幸福的》所言:“我们听到的赞许声音,不是在娓娓动听的赞词里,而是在粗野疯狂的叫嚣中”。赞同固然让人受用,批评和探讨则是快乐之更高境界。 我等所向往之人生,所崇尚之品性,有一小诗概括。不敢独吞,附文于此,以飨读者: 泰山乔岳之身兮担千秋, 海阔天空之腹兮纳万物, 和风细甘之色兮善天地, 日照月临之目兮察四方, 旋乾转坤之手兮挽狂澜, 磐石砥柱之足兮踏山川, 临渊履薄之心兮涉人寰, 玉洁冰清之骨兮归自然, 俯仰天地兮浩然独无愧, 俯仰无愧兮浩然天地间。 ——改编自吕坤:《呻吟语》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人生万象,在乎慎思。《经济学中没有上帝》虽经数次校阅,亦难免语有不足,言不尽意。及于万象之大,琴本弹不出笛之音,十全十美亦属苛求。 又蒙老天厚爱,幸得知己武玉增先生斧正雕琢,始有今日之貌。加诸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鼎力支持,堪有与读者共商之机。 吾等有机游于世,源自父母之恩惠;有机思于世,在乎恩师之教诲;有机明于世,当念诤友之批评;有机付梓于世,是以书海之浩瀚。每虑于此,皆生感恩。感恩之多,无以列举,故借陈之藩之语:“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不如谢天吧”,以慰吾等之心。 作者 2006年1月于烟雨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