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全译本插图本)》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一个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简·爱这个出身贫寒却蔑视金钱、地位卑微而不轻贱、渴望爱情而不失尊严的伟大女性,以及一颗正直、高尚、纯洁,没有受到世俗社会污染的灵魂。《简·爱》是一部公认的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部优美、动人并给人启示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简·爱(全译本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夏洛蒂·勃朗特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简·爱(全译本插图本)》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一个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简·爱这个出身贫寒却蔑视金钱、地位卑微而不轻贱、渴望爱情而不失尊严的伟大女性,以及一颗正直、高尚、纯洁,没有受到世俗社会污染的灵魂。《简·爱》是一部公认的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部优美、动人并给人启示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简·爱(全译本插图本)》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律师告诉简,罗切斯特先生有妻子,而且还活着,那是一个女疯子。简伤心离去,在流浪的途中被沼屋主人所救,后得知那是她的表兄、表姐,并且她还获得她叔叔留给她的一份遗产。在决定与表兄圣约翰结婚并离开英国到印度的前夕,简冥冥中听到了罗切斯特对她的呼唤。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却发现那里已变成废墟,罗切斯特先生的疯妻子已被烧死,罗切斯特也双目失明。她找到罗切斯特先生并与他结婚,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简·爱(全译本插图本)》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在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以女性呼声为小说主题的第一人。 目录 译序 序 第三版附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夏洛蒂·勃朗特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那天,再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没错,早上我们还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漫步了一个小时,可是打从吃午饭起(只要没有客人,里德太太总是很早吃午饭),就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之而来的是阴沉的乌云和透骨的冷雨,这一来,自然也就没法再到户外去活动了。 这倒让我高兴,我一向不喜欢远出散步,尤其是在寒冷的下午。我觉得,在阴冷的黄昏时分回家实在可怕,手指脚趾冻僵了不说,还要挨保姆贝茜的责骂,弄得心里挺不痛快的。再说,自己觉得身体又比里德家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安娜都纤弱,也感到低人一等。 我刚才提到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安娜,这时都在客厅里,正团团围在他们的妈妈身边。里德太太斜靠在炉边的一张沙发上,让几个宝贝儿女簇拥着(这会儿既没争吵,也没哭闹),看上去非常快活。我嘛,她是不让和他们这样聚在一起的。她说,她很遗憾,不得不叫我离他们远一点,除非她从贝茜口中听到而且自己亲眼目睹,我确实是在认认真真地努力养成一种更加天真随和的性情,更加活泼可爱的举止——也就是说,更加轻松、坦率、自然一些——要不,她说什么也不能让我享受到只有那些知足快乐的小孩才配享受的待遇的。 “贝茜说我干了什么啦?”我问。 “简,我可不喜欢爱找岔子和寻根究底的人;再说,一个小孩子家竟敢这样对大人回嘴,实在有点不应该。找个地方坐着去。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就别作声。” 客厅隔壁是一间小小的早餐室。我溜进那间屋子。那儿有个书架。我很快就找了一本书,特意挑了一本有很多插图的。我爬上窗座,缩起双脚,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着,把波纹厚呢的红窗帘拉得差不多合拢,于是我就像供奉在这神龛似的双倍隐蔽的地方。 褶裥重重的猩红窗帘挡住了我右边的视线,左边却是明亮的玻璃窗,它保护着我,使我免受这十一月阴冷天气的侵袭,又不把我跟它完全隔绝。在翻书页的当儿,我偶尔眺望一下冬日午后的景色。远处,只见一片白茫茫的云雾,近处,是湿漉漉的草地和风雨摧打下的树丛。连绵不断的冷雨,在一阵阵凄厉寒风的驱赶下横扫而过。 我重又低头看我的书——我看的是比尤伊克插图的《英国禽鸟史》。一般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文字部分不大感兴趣,但是有几页导言,虽说我还是个孩子,倒也不能当做空页一翻而过。其中讲到海鸟经常栖息的地方,讲到只有海鸟居住的“孤寂的岩石和海岬”,讲到挪威的海岸,从最南端的林讷斯内斯角到最北的北角,星罗棋布着无数岛屿—— 那里北冰洋卷起巨大的漩涡, 在极地荒凉的岛屿周围咆哮, 还有大西洋汹涌澎湃的波涛, 注入风狂雨暴的赫布里底群岛。 不能不加注意就一翻而过的,还有讲到拉普兰、西伯利亚、斯匹次卑尔根、新地岛、冰岛和格陵兰的荒凉海岸的地方,还有“那辽阔无垠的北极地带,那些一片冷寂、渺无人烟的地区,那儿常年雪积冰封,经过千百个严冬的积聚,已经成了一片坚实的冰原,晶莹光亮,就像阿尔卑斯山上层层叠叠的高峰,环绕地极,使得严寒更加集中起它的无穷威力。”对这些一片惨白的区域,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它虽然朦朦胧胧,像所有依稀浮现在孩子脑海中那些似懂非懂的概念,但又出奇地生动。这几页导言里的文字,和后面的插图有着密切关系,使得那些屹立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大海中的礁石,搁浅在荒凉海岸上的破船,还有那从云缝问俯视着沉舟的幽灵般的冷月,都变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我说不出在那片冷冷清清的墓地上,笼罩着一种什么情调,那里有刻有碑文的墓碑,一扇大门,两棵树,破墙围着的低矮地面,还有一弯初升的新月,表明已是黄昏时分。 两艘船停泊在滞凝不动的海面上,我相信那准是海上的幽灵。 魔鬼从后面按住窃贼背上的包裹,我赶紧把这。一页翻了过去。这情景太可怕了。 这一幅也一样,头上长角的黑色怪物高坐在岩顶上,望着远处一群围着绞架的人。 每幅画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对我这么个理解力还不强,鉴赏力也不够的孩子来说,常觉得它们神秘莫测,不过也感到十分有趣,就跟贝茜有时候讲的故事一样。在冬天的夜晚,碰上她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把熨衣桌搬到儿童室的壁炉旁,让我们坐在周围。她一边熨平里德太太的挑花褶边,把她的睡帽帽檐熨出褶裥,一边就讲些爱情和冒险的小故事,来满足我们这些全神贯注、急着要听故事的小听众。这些小故事大多来自古老的神话和更古老的谣曲,或者是(我后来发现),来自《帕美拉》和《莫兰伯爵亨利》。 在我的膝头摊着比尤伊克的书时,那会儿我真快活,至少在我是如此。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有人来打扰我,可偏偏这么快就有人来打扰了。早餐室的门给打开了。 “嘿!忧郁小姐!”约翰·里德的声音在叫唤。接着他突然停下不做声了,发现房间里显然没有人。 “见鬼,她上哪儿去了?”他接着说:“丽茜!乔琪!(他在叫他的姐妹)琼不在这儿。告诉妈妈,她跑到外面雨地里去了——这个坏东西!” “幸亏我拉上了窗帘。”我心里想,同时急切地希望他不会发现我藏身的地方。靠约翰·里德自己是一定发现不了的,他这人眼睛不尖,头脑也欠灵。可是伊丽莎刚往门里一探头,就马上说道: “她在窗座上呢。准是的,杰克。” 我赶紧跑了出来,我一想到会让这个杰克给硬拖出来就吓得发抖。 “你有什么事吗?”我局促不安地问道。 “应该说你有什么事吗,里德少爷?”’这就是他的回答。“我要你过来。”说着他在一张扶手椅上坐下,做了个手势,示意要我过去站在他面前。 约翰·里德是个十四岁的学生,比我大四岁,我才十岁。按他的年龄来说,他长得可以说过于高大肥胖,肤色灰暗,显得不健康,他脸盘宽大,粗眉大眼,腿肥臂壮,手脚都很大。他吃起饭来总是狼吞虎咽的,结果弄得肝火很旺,两眼昏花,双颊松垂。 P1-4 序言 《简·爱》第一版没有必要写序,所以我没有写;这第二版则需要说几句致谢的话,作一点凌杂的说明了。 我应当向三方面表示谢意。 感谢读者,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 感谢报界,用真诚的赞许对一个默默无闻的有志者敞开了公正的园地。 感谢我的出版商,用他们的眼光,他们的魄力,他们的求实精神和坦诚慷慨,为一个无人推荐的无名作者提供了帮助。 对我来说,报界和读者还只是模糊的形象,所以我只得笼统地向他们表示感谢;而我的出版商却是清晰明确的,还有那些宽厚的评论家也是清晰明确的,他们鼓励我,只有豁达高尚的人才懂得那样鼓励一个苦苦奋斗的陌生人。对他们,也即我的出版商和杰出的评论家们,我要诚挚地说,先生们,我由衷地感谢你们。 对那些一直帮助我、赞许我的人表示过这样的谢忱后,我要转向另一种人,就我.所知,他们为数极少,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他们。我指的是少数几个畏首畏尾或者吹毛求疵的人,他们对类似《简·爱》这样的书的倾向疑虑重重。在他们看来,凡是不同寻常的事物都是错误的,在他们听来,在任何对盲从——这个坏事之源——的抗议中,都有着对虔信——这位上帝在人间的摄政王——的侮辱。我要向这些疑虑者指出一些明显的区别,我愿提醒他们注意一些简单的真理。 习俗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抨击前者不等于谴责后者。揭去法利赛人脸上的假面具,不等于向荆冠举起不敬的手。 这两类事情和行为都是截然相反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正如善恶之间的不同一般。人们老是把它们混淆起来,而它们是决不应该混为一谈的。表面现象不应该误认为事实真相,只会取悦和抬高少数人的狭隘的世俗观念,不应该用来取代拯救世界的基督教义。我再重复一遍,这两者之间是有不同的;在它们之间清楚醒目地划一条分界线,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世人也许不喜欢看到这些概念给分开,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把它们混淆起来,觉得把表面的虚饰当做真正的价值——让刷白的墙壁来证实殿堂的圣洁——是很方便的。世人也许会憎恶那种敢于探究和暴露、敢于刮去镀金使之露出里面的贱金属、敢于挖开墓穴使之现出里面的尸骸的人,但憎恶归憎恶,世人还是受惠于他。 亚哈不喜欢米该雅,因为米该雅为他作预言从不说吉语,单说凶言;也许他更喜欢基拿拿那个善于谄媚的儿子西底家;但是,如果当时亚哈不听谄言而听听忠告,他也许能逃过一场流血的惨死。 在我们自己的这个时代,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话就不是为迎合那些爱听好话的耳朵说的。我认为,他在社会上大人物的面前,就像音拉的儿子在犹大和以色列诸王的面前一样。他说出的真理同样非常深刻,他的话同样有着先知般的力量,能击中要害,他的神态也和音拉的儿子一样大胆无畏。写《名利场》的这位讽刺家在上层社会中受到赞扬吗?我不敢说。不过我认为,被他投掷过讽刺的火药,照射过谴责的电光的那些人,如果其中一些能及时接受他的警告,那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也许还能逃脱基拉的拉末城下的厄运哩。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呢?读者啊,我所以提到他。是因为我认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位比他同时代人已经承认的更为渊博、更加杰出的智者;因为我把他看做是当今的第一位社会改革家,一位匡正时弊的志士仁人队伍的当然领袖;因为我认为,评论他作品的人至今还没有找到适合于他的比喻,没有找到恰如其分地描述他的才华的语言。他们说他像菲尔丁,他们谈到他的才智、幽默和诙谐的能力。说他像菲尔丁,就像说雄鹰像秃鹫一样。菲尔丁会扑向腐尸,而萨克雷却从来不会。他的才智是杰出的,他的幽默是迷人的,然而,这两者与他严肃的气质之间的关系,就像嬉戏在夏云边上的片状闪电与暗藏在云层深处致命的电光。最后,我之所以要提到萨克雷先生,是因为我要把这第二版的《简·爱》敬献给他——如果他愿意接受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馈赠的话。 柯勒·贝尔 一八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