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兵家宝典,主要着眼于战场上应敌的计谋、对策,揭示了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的道理。两千多年来,它不仅广泛运用于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战争中,也常用于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方面的斗争或竞争中,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都从《三十六计》的韬略中直接受益,从而获得成功。
金凤编著的《三十六计故事》集中国兵家韬略计谋之大成,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无穷的智慧,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家奇书。
金凤编著的《三十六计故事》集中国兵家韬略计谋之大成,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无穷的智慧,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家奇书。
薛仁贵用“瞒天过海”之计,使唐太宗顺利渡海郑成功用“声东击西”的计策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诸葛亮羽扇纶巾,焚香抚琴,高坐城头,演绎出了令人叫绝的“城计”……《三十六计故事》中一个个故事都孕育着无穷的智慧,释放出夺目的光芒。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是指当敌方发生内忧、内讧或外患,或统帅外出,国内空虚时,就可以乘机向其发动进攻,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
【用计经典】
齐宣王攻打燕国
公元前314年,燕王哙受相国子之及其党羽的愚弄,仿效尧舜让贤的故事,将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各宗族痛恨子之。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行谋反,准备攻击子之。
当时,有人劝燕国的邻国齐国国君齐宣王:乘此时机进攻燕国,一定可以打败它。齐宣王派人转告太子平,表示自己愿意为太子平效劳。太子平于是急招党羽,和将军市被一起包围王宫,攻打子之,结果失败,太子平和将军市被殉国,燕国内战数月,几万人死去,燕国民众怨声载道。
这时又有人对齐宣王说:“现在攻打燕国,正如同周文王、周武王讨伐殷纣一样,机不可失。”
齐宣王于是派大将匡章率领十万大军攻打燕国。而燕国人早已对子之深恶痛绝,齐兵一到,就敞开城门迎接。匡章很快占领了燕国的都城,子之逃亡,燕王哙被杀。于是,燕国的三千里国土都被趁火打劫的齐国占领。
多尔衮入关
明朝的时候,由于皇帝昏庸腐败,宦官专权,残害忠良,盘剥人民,不少地方的百姓忍无可忍,起来反抗。
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也乘机兴兵向西南方进犯,连续攻下了明朝在东北的多处城镇,威胁沈阳。
明朝辽东经略高第不去收复失地,却下令放弃山海关以东全部疆土。努尔哈赤轻易地占领了关外大片土地,并将都城由建州迁到沈阳。
这时,明朝镇守辽东的将领是袁崇焕,他英勇善战,努尔哈赤几次出兵进攻,都被他打败。继努尔哈赤之位的皇太极为了拔除这个眼中钉,就到处散布袁崇焕要叛变的谣言。明朝崇祯帝果然中计,也不作调查,就把袁崇焕召回京师杀了。
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听到这一消息,率领所属部队哗变。皇太极见崇祯帝中计,自毁长城,除掉了自己在辽东的心腹大患,于是又统率兵马向南进犯,明朝督师卢象升在河北巨鹿阵亡,明军经略洪承畴在松山战败后也投降了。
公元1636年,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并把女真族改为“满族”,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争夺天下。而这时的明朝已外患内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义军蜂起,纷纷揭竿起义。
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号称“李闯王”,他的起义队伍提出了“均田免征”的口号,军纪森严,部队自带帐篷,不住民房,不踏庄稼,不淫妇女,不杀无辜,不掠资财。李白成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共苦。这样一来,饥民纷纷前来参加起义军,闯王部队声威大振。
1644年正月,李白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李自成建国后,亲率大军东渡黄河,攻克太原,然后分兵两路,直扑北京。大军很快破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李自成领兵入京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心当起皇帝来。各大臣、将军也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甚至腐化堕落起来,大将军刘宗敏竞把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据为己有。吴三桂是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名将,见明朝已亡,本来想归降李自成,忽接京都家人来报,说是家被抄了,父亲被拷打,陈圆圆也被抢去,心中大怒,立刻要求手下将士准备白盔白甲,说是要为死去的崇祯皇帝报仇。
李白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挂帅,率领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手下仅四万多兵马,如何能抵挡李白成的二十万大军!想来想去,也顾不得民族气节了,就派人向关外的多尔衮求援,借清军去攻打李自成。
这时,皇太极已死,继位的福临才七岁,由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政。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认为机会来了,便高兴地答应了。他亲自率领十几万精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军。
李白成大军抵达山海关,依山傍海,摆开浩浩荡荡的一字长蛇阵。老奸巨猾的多尔衮这时已经被吴三桂接进了山海关,他在关上见起义军阵容浩大,就让吴三桂打头阵,自己率领清军埋伏在后面。
战斗开始后,吴三桂的明军就被起义军团团围住,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忽然狂风大起,尘沙遮天,两军对面,却看不清敌人。
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在阵后的清军十万铁骑一起出动,向起义军发起猛攻。起义军仓促应战,直到风停下来,才看清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顿时慌了手脚,阵势大乱。
李自成发现清兵人关,自己的部队在清军和明军两面夹击下,已溃不成军,只得率领将士边战边退,大败而归。
李白成逃回北京后,匆匆举行了登基大典,第二天就主动撤出北京,往西安方向退却。多尔衮率领清军耀武扬威地开进了北京城,并于这年十月,扶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即位,建立了大清朝。
P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