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地极宗(世界地理之最)/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及军事科学等近百种学科门类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

从地球之巅到海洋之底,从登月之旅到冰雪极地,自然之力创造的奇迹让人类望尘莫及,人类挑战极限的脚步也从未停止。

《天地极宗:世界地理之最》可供读者朋友们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涵盖美术、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医学、建筑等10余个学科,内容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后知识的加强和扩展都十分有帮助。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天地极宗:世界地理之最》讲述了世界地理史上的有关知识。

目录

第一章 登高远眺珠峰顶——地貌之最

 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三、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四、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五、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六、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七、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

 八、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九、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十、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十一、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十二、最大的冰川——兰伯特冰川

 十三、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

 十四、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喀喇昆仑山

 十五、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十六、最大的活火山——冒纳罗亚火山

 十七、最大的可被水淹没的沼泽地——巴拉圭盆地

 十八、最大的独体岩石——艾尔斯岩

第二章 孤帆万里游碧江——河流之最

 一、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

 三、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四、输沙量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

 五、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

 六、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京杭运河

 七、最古老的闸运河——灵渠

第三章 镜湖明月照九州——湖泊之最

 一、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二、最长的淡水湖——坦噶尼喀湖

 三、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四、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五、第一个淡水湖国家公园——马拉维湖国家公园

 六、最高的湖——纳木错

 七、最大的天然沥青湖——沥青湖

 八、最高能够通行大船的湖泊——的的喀喀湖

 九、最大的盐沼——乌尤尼盐沼

 十、地球陆面最低点——死海

第四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海洋之最

 一、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

 二、最小、最浅的大洋——北冰洋

 三、最大的海——珊瑚海

 四、海水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五、地质年代最年轻的内陆海——红海

 六、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海——里海

 七、石油含量最丰富的海湾——波斯湾

 八、最长的海底峡谷——白令海底峡谷

 九、潮差最大的海域——芬迪湾

 十、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十一、最大的深海锥——孟加拉海底扇

 十二、最强的海流——南极绕极流

 十三、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十四、船舶通航量最大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十五、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第五章 飞流直下三千尺——泉水瀑布之最

 一、最高的间歇泉——塔格架间歇泉

 二、含铯量最高的温泉——拉布朗温泉

 三、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四、最长的瀑布群——利文斯敦瀑布群

第六章大珠小珠落玉盘——岛屿之最

 一、最大的岛——格陵兰

 二、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三、最大的冲积岛——马拉若岛

 四、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五、世界岛屿的最高峰——查亚峰

 六、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第七章 鬼斧神工造天堑——峡谷洞穴之最

 一、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三、陆地上最长的河流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四、拥有最长地下洞穴网的国家公园——马默斯洞穴国家公园

第八章 登月踏雪——资源探索之最

 一、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N.

 二、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阿蒙森,R.

 三、天然气储量最大的气田——北方气田

 四、最大的油田——盖瓦尔油田

 五、第一条伸人北极圈的原油管道——纵贯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六、最长的隧道——青函海底隧道

 七、最深的地下铁道——莫斯科地下铁道

 八、最高的坝——罗贡坝

 九、最高的连拱坝——马尼克五级坝

 十、最大的产金区——威特沃特斯兰德

试读章节

[四、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南缘为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呈向南突出弧形展布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经横断山脉连接缅甸和云南高原,东部则濒临四川盆地;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衔接;北缘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相连。

高原南北纵贯约15个纬度,宽1400千米;东西横跨30个经度,长约27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

高原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总倾向为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大山有东西或近东西走向、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北西一南东或南北纵列走向的横断山脉,海拔大多在5500米以上,许多高峰在。7000米以上,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及希夏邦马峰等超过了8000米。这些高大山脉构成了高原地形的骨架。高原地形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藏北为高原面保存较完整的羌塘高原,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为山原宽谷地形,青海西北部为完整的柴达木盆地,川西、滇北的横断山区则为强烈切割、高低悬殊的高山峡谷地形。在高原部分干燥的宽谷及湖盆内常见风力作用形成的流动沙丘与戈壁;许多石灰岩山地有古代或近代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石芽、峰林、孤峰、石墙等);藏北昆仑山一带有4处火山群,有火山锥、方山及熔岩平原等火山地貌。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现代冰川面积约498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84%。现代冰川主要集中在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唐古拉山、羌塘高原、横断山脉、祁连山、冈底斯山及阿尔金山等地。高原上多年冻土面积约140万平方千米,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冻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海拔最高的地区。高原北部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为海拔3300~4000米,昆仑山区为4150~4300米,唐古拉山脉以南的两道河一带升高至4640~4680米。高原边缘山区的高山多年冻土表现为不连续岛状分布,而羌塘高原上则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

气候和水文青藏高原占据了大气圈中对流层厚度的一半左右。冬季受西风急流控制,风大而干燥;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较深,降水增多。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总辐射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高50%~100%,但高海拔导致的气温低而年、日较差大的特点也很突出。由于低温的成因不同,太阳辐射和显著的热力作用对自然地理过程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以及高纬度低海拔地区的相同气温数值意义不同,使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农业活动地域和森林分布区。在纬度和地势双重影响下,高原各地年平均气温由东南部的20℃上上递降至西北部的—6℃以下。受多重高山阻碍,平均年降水量由2000多毫米渐减至50毫米以下。

高原南部与东部的边缘山区河网密集,较大的外流河有属于印度洋水系的雅鲁藏布江(大支流有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曲和帕隆藏布等)、怒江、朋曲及属于太平洋水系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上游段。水力资源丰富,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大河谷地深邃险峻;高原内部河网稀疏,多季节性河流。高原上湖泊广布,面积大于0.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770个,湖泊总面积为3.656万平方千米,尤以藏北内流区的湖泊面积大、数量多。因气候趋干,许多湖泊退缩,形成宽坦的湖滨平原,各湖盆之间多为低缓山丘相隔,地形开阔。除少数淡水湖及纳木错、色林错等较大的咸水湖外,多数湖泊因长期缺乏充足水源补给和湖水蒸发浓缩,已演化为高矿化盐湖,甚至成干涸盐沼,蕴藏有丰富多样的矿盐。随着高原继续隆起及其气候进一步变冷趋干,湖泊退缩的趋势有增无减。

土壤和生物 青藏高原东南部天然森林茂密,有储量丰富的各类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发育着类型众多的酸性的森林土壤,土壤表层腐殖质积累过程、原生矿物风化作用及淋溶作用等均较强烈;其余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多年生中生或旱生的灌丛与草本,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但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发育着碱性的草原土壤和漠境土壤,生物、化学作用相对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沙砾含量较多、淋溶作用弱。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决定了青藏高原宜林地域集中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和横断山脉一带,适宜种植业活动的地域局限于高原周边南部、东部和北部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的湖盆宽谷地段,而大部分高寒地区除部分可供放牧外,大多为荒野之域。

青藏高原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活跃的物种分化,形成了现今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已知高原上有高等植物13000余种,其中蕨类124属约800种,裸子植物18属88种,被子植物1495属120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近1100种,有哺乳类206种、鸟类678种、爬行类83种、两栖类80种。此外,有鱼类152种,以及尚难以计数的昆虫、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菌类。

P8-11

序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全书的编纂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有三万多名各学科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参与其中。1993年按学科分卷出版完成了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2009年按条目汉语拼音顺序出版第二版,是中国第一部在编排方式上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百科全书是一种用于查检知识和事实资料的工具书,但作为汲取知识的途径,百科全书的阅读功能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功能,尤其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系列丛书的方式推出了面向大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为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目标,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覆盖人类社会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知识海洋。有人曾说过:“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而知识重在积累,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出版,让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实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功能。

2013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