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尔基/走近世界文豪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真瑞//孟晓媛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郭真瑞、孟晓媛编著的《高尔基》按照时间顺序,为读者介绍作家高尔基的成长经历和生平故事,闻名世界的代表作以及各创作阶段的历史时代背景,充分展示这位伟大作家勤奋、艰辛的文学创作过程。

内容推荐

郭真瑞、孟晓媛编著的《高尔基》介绍的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一生和他的举世闻名的代表作《童年》、《海燕之歌》。

目录

前言

出身与青少年时代

 家庭出身与童年经历[1868-1880]

 书籍是他进步的阶梯[1880-1884]

 喀山的“大学”[1884-1888]

文学创作

 第一阶段:创作以“流浪汉”为主题的短篇小说[1889-1899]

 第二阶段: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成熟[1907-1917]

 第三阶段:反动年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创作[1907-1917]

 第四阶段:晚期创作,理论创作全盛时期[1917-1936]

主要作品介绍

 《童年》

 《海燕之歌》

 《在人间》

 《我的大学》

附录

 高尔基的生平与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高尔基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高尔基的祖父是个沙皇军官,粗暴残忍,他父亲马克西姆·萨瓦季耶维奇·彼什科夫不堪忍受其残暴,外出谋生,来到下诺夫戈罗德城,在一家木器店里学木工。他结识了隔壁家染坊老板卡希林的女儿瓦尔瓦拉,后来她成了高尔基的母亲。卡希林一直顽固地要把女儿嫁给一个贵族,直到小外孙出世,才承认了这个女婿。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高尔基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文学创作之路复杂曲折。“高尔基”在俄文里是“苦的、痛苦的”意思。我们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高尔基年少时代的经历,作家苦难的人生之旅真实地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里。高尔基4岁丧父,10岁失母,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卡希林家度过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外祖父贪婪残暴,常常毒打高尔基。两个舅舅极端自私自利,时常为了争夺家产而野蛮斗殴。在卡希林家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那就是她的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芙娜,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给过他生命中最温暖的回忆。在外祖母的脑海里,有着大量丰富、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例如“圣母娘娘”的故事、战士伊凡·阿列克赛的诗篇、英明的华西莉莎、公羊神父和上帝教子的童话,高尔基也正是在这些歌谣和童话中成长,这些质朴的民间文学作品对高尔基未来的创作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激发了他对俄罗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正义事业与美好生活的憧憬。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从小饱尝沧桑的高尔基获得了“精神的力量以抗击生活的苦难”。

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外祖父开始破产了,高尔基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涯,因而受到了同学们的耻笑。贫困招致的歧视使他憎恨学校的各种规定,也厌恶同学,但他的成绩很好,因为没钱上学高尔基就辍学了,那是1879年,他11岁,还未读完初级小学三年级。没有人想象得到,这个才念完初级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10多年后,会成为俄国、甚至是欧洲闻名的作家。

高尔基先是被送到了一家鞋店,接着被送到了一个建筑绘图师家中做学徒。他除了在店棚里劳动,还得干老板家里全部的家务活儿——打扫房间、洗刷器皿、劈柴洗菜、带孩子、上市场、当跑腿儿的。活儿太多了,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高尔基的生活中都同样排满了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和毫无效果的劳动。精神的贫乏激发着高尔基想走出去的冲动,于是就到了伏尔加河的一条叫“善良号”的轮船上,成为一名洗碗工。

在童年时代,还有三个人给小高尔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善良的青年学徒茨冈。每当外祖父毒打高尔基,茨冈总是挡在中间,用自己的手臂去挡鞭子,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另一位是老工人葛利高里。他给高尔基的外祖父干了一辈子活,因劳累过度而双目失明,被主人赶出门外,沦为乞丐。还有一位是外祖父的房客,绰号叫“好事情”,他衣衫褴褛,整天埋头在书籍、酒精灯、铜块、铅条之中,最后被外祖父撵走,在《童年》里,高尔基把他称做是自己接触到的“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这位科学家的遭遇,一直留在了高尔基的记忆里。

P002-003

序言

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他的创作与他所经历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1889-1899)这是高尔基创作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1891年,高尔基结识了卡柳日内,在他的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189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短篇小说《在盐场上》(1893)、《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阿尔斯普爷爷和寥恩卡》(1894)、《苦命人巴维尔》(1894)、《柯诺瓦洛夫》、《奥尔洛夫夫妇》、《马尔华》(1897)等都是其代表作。浪漫主义作品如《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一、主要内容都是通过描写热爱自由与独立、勇于献身、坚强意志的人来歌颂人的尊严和英勇;二、作品通过象征的笔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甘愿为人民牺牲和建立功勋的英雄,而且揭示了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四、这些作品的背景宏伟、壮丽,反映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风貌;五、作品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高尔基的很多作品的构思都来源于他外祖母给他讲的民间故事。在这一阶段中高尔基还写有许多政论文章,鞭笞了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腐朽与黑暗,他坚持文学应起警钟与匕首的作用,应唤起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反对资产阶级颓废派作品。  第二阶段(1899-1907),其代表作主要有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戏剧《小市民》(1901)、《底层》(1902)、《敌人》(1906)、《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母亲》(1906)。《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母亲》与《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海燕之歌》塑造了勇于同风浪搏击的海燕以此来象征勇敢的革命者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戏剧《小市民》、《底层》等作品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在这一阶段其特点主要是号召人民摆脱幻想,正视现实,指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人的生活原则,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第三阶段(1907-1917)是高尔基的世界观和创作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斯托雷平反动统治时期,革命从低潮逐渐走向高潮。这一时期,革命与反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内斗争都十分尖锐、复杂,其主要创作倾向是揭露俄国反动势力,预示革命的到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忏悔》(1908)、《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2-1913)和《在人间》(1913-1916),这个时期特点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其作品表现出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形形色色反动思潮。

第四阶段(1917-1936),十月革命之后十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部史诗作品再现了1877-1917年40年间俄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1905年前俄国民粹派的溃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准备、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社会状态、人民的英勇斗争、伟大导师列宁的风姿、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些都反映在这一部长篇小说里。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列宁》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列宁》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水平,在《列宁》中不仅塑造了列宁伟大的形象,而且提供了有关研究和学习革命导师列宁学说和了解高尔基思想发展的极为珍贵的文献材料”。

高尔基在俄国知识界和工人阶级长达40年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是作为流浪汉的诗人步入文坛的。高尔基来自底层,他给俄国知识界带来了精神食粮,用自己的笔激发了工人和知识分子革命的热情。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被当选为主席,培养出文学新人,是苏联大批青年作家的良师益友;高尔基是苏联多民族的组织者,在他的领导下创办了许多报纸杂志,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倡导者,他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对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你走了,而你栽的花还留着,还在生长。我看见这些花,就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走后在喀普里留下了一些好东西——花。

“如果你随时随地,在你的一生中只给人们留下好东西——花、思想和关于你的美好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就会轻松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别人所需要的,这种感觉会使你的心灵丰富起来。你要知道,给予永远比取得更为愉快。”这是一位父亲在80多年前给爱子写的一封信。这位真挚亲切的父亲,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他的一生,正是“给人们留下好东西”的一生。他艰苦的生活历程、执着的追求精神和博大深邃的思想,使他深受世人敬仰。他创作的体现这些历程、精神、思想的许多杰出的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世界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后记

时至今日,高尔基仍旧在深深地感动着这个世界。人们在拜读他的文章的时候,就仿佛和高尔基一起在度过他那精彩的一生。他的文章处处透着坚强。生活的磨难不曾让高尔基妥协,甚至让高尔基更加乐观。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书籍都没有离开过高尔基。书籍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是他一生中追求的真理的源泉。在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他遇到了很多德行高尚的人,包括他的精神导师和至交好友列宁。和那些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人们一样,高尔基终其一生都在为着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作为一个革命斗士,高尔基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领袖。这点从他养病后回到苏联受到的关心和欢迎可以看出来。俄国革命中有他的影子,布尔什维克刊物上有他发表的文章,一直以来他都以他的方式来引导着人们前进。在反动势力统治的年代,他写出了很多战斗性的文章,为迷茫中的人们指明方向。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艰苦岁月中,高尔基进入了他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时期,他的文化建设工作为苏联的文化艺术发展历史添上了隆重的一笔。他在革命斗争工作中表现出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情怀。他的坚强和乐观在今天仍旧让人们感叹不已,人们从他那里学会了应该怎么生活,学会了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为一个作家,他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诚实而卓越地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使人民了解了自己,也使世界了解了俄罗斯人民。他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暴露社会和统治者的黑暗,讴歌光明和斗争。他有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成就。他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地反映了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人类历史的新时期,第一个把新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带进文学作品中。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代表,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艺术才能是惊人的,他有惊人的观察力,善于真实地表现环境的恶劣,刻画典型形象。他从民间文学当中汲取营养,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并极为重视文艺的功能,他一生勤奋写作,为人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杰作。他同时是小说家、戏剧家、政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他还培育了许多青年作家、积极从事文学组织活动。

高尔基虽然走了,但他的人格、精神和作品却永远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们不断奋斗、不断革新。在俄国沙皇统治的时代,他的出现就像黑夜中出现的火焰,不仅照亮了整个黑夜为人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而且点燃了人们奋发的激情,更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为美好社会献身的愿望。高尔基苦难的经历造就了他辉煌的人生,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了历尽苦难注定造就辉煌。高尔基经历了苦难与蹉跎,饱尝了屈辱与折磨,也有过愚昧和不足,内心也曾经挣扎和彷徨过,信念也曾经动摇过,曾经三次误入了迷途,但他不妄自菲薄,他常常反思与忧虑,慢慢开始努力探索,不断奋斗、开拓,始终勇于跋涉拼搏,最后得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爱与崇拜;在他成名之后,他始终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哪怕疾病缠身他仍旧继续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而战斗,从作为人的角度来看,他给我们留下了正直、坚韧、热情和勇敢的美德。他的作品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悲壮激烈、有的现实逼真、有的美好浪漫,他用自己的笔锋无声地向全世界述说着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情怀,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但也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面,那些死前关爱别人、珍惜自身、贡献社会、不畏艰险、甘于牺牲的人虽死犹生,那些无所作为、庸碌腐化、于人无益、于已有害、行尸走肉的人虽生犹死;正如鲁迅所说“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高尔基是俄国人民的代言者,是他让俄国人民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希望,也是他让全世界了解了俄罗斯人民。他批判着旧社会和统治者的黑暗,赞美着自由的光辉,他的文学作品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刻画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英雄形象,他的文化创作开创了俄罗斯文化的新时代。他带领着许多的后起之秀,积极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不可估量的理论财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无产阶级者,他的思想与精神永垂不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2: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