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们,藏起了一个秘密
中国南部,有一道最大的岭,层叠绵延,群山浩荡,其高、其厚,自然形成一道磅礴的地理分界线,谓为南岭。岭,由西向东,主要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五岭构成,故又名五岭,横亘在湖南、广西、广东、江西之间,并继续往东蔓延。群岭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
萌渚岭与都庞岭,位于五岭中心,东西相对,南北相衔,道道山岭把隶属于永州的江永县,紧紧地含在群山之下、丘陵之上,都庞岭的几条大山脉,由高至低,位于其西,萌渚岭,斜靠在东,两者把江永及周边的几个县环在层层山岭间的舒缓地带。河渊村、田广洞村等自然村落,就散落在这两大山岭之下。每道岭的脚下,流水冲积出不同的文化。
南岭山脉的山谷深处,一条条小溪水,汇成了潇水源头。有山相佑,有水的滋养,小村落,沉默如花,在群山中独自绽放。其文明,自生自长,数千年来,虽在深山,因各种原因,也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冲荡,丰富了土生土长的物种,文化与大自然循环相存,不动声色地为这里的生存者提供所需的养分。
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以境内的永明岭定县名,为永明县,后改为江永县。
这里,曾经是瑶族的主要居住地。
秦汉以后,汉兵不断驻扎于此,或为民,或为官。随着大量汉人的进入,有些瑶族同胞避人群岭深处,向更远的西南迁移。有些人,继续留在当地,过着曾经的生活。瑶汉混居,历经数千年,通婚、交友,共同抵御外来侵犯,日久,从相貌、言谈之中,已很难区分出谁汉、谁瑶。这在当地不再重要。
从北京出发,过河北、河南,跨黄河。经湖北,越长江,达洞庭,入湖南,经岳阳、长沙,继续西行在湖南境内,经湘潭、衡阳,接近永州,宽敞之地突然消失,前方出现群峰峻岭,其中一排山,有四个峰,另一排山,七个峰,旁边还有一排山……群山群峰,突兀俊美。群山,告诉来的人,告诉经过的风、飞过的鸟:往前,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进得山岭,风光为之一变。山,像在守护些什么。
进永州境,转西南方向,经道县入江永。
奇形怪状的山,密密麻麻地堆积在江永县的外面。
江永县,东临江华瑶族自治县;南近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广西阳朔县;西边是广西桂林和灌县;北与道县接壤。从更模糊和更大一点的概念来讲,江永位于桂林以东,九嶷山脚下。
江永,有一个小镇,名上江圩。小镇,多石,有一种石头,随溪水流下山坡,在平地,被村人挑拣出来,形成村子里青灰色的建筑群。群山中的村落,沿山的低矮处,流转。以上江圩镇为中心的几十个自然村落里,流传着一种仅属于女人的文化,这里是女书文化的核心地带。 几千年以来,女人不能进学堂读书认字。当地人把汉字叫男字,把女人使用的专属文字叫女字。女性结拜姊妹、交朋友、结婚、过节、祭祀,都要用到完全不为外人所识的女书字。
女书字,有一套完整的文字使用体系。女性用她来写带有自传性质的《三朝书》,她们把女书字写在折扇上,托人带给结交的姊妹,传情达意。她们把小竹篮放在阁楼的地板上,穿针引线,唱女书歌,做女红。
传唱的女书歌,用的是当地方言,歌声低低流出,早已消逝的上古音色、音调,如水,从溟蒙境缓缓流出,流淌着女性数千年累积的文化基因,女书歌唱出的是生活的不易,是姊妹们牵手传香的情谊。
这片土地,供奉的主要神灵也是女性。她们的神,不是宗教的神,是全村人的神,神人共居。神在花开花落间显现,芬芳四溢,神让稻谷由绿变黄,神游荡在公鸡打鸣的早上,神与常人一样,有高兴、有闷闷不乐的时候,每个村里都有自己的保护神,所有村里信奉的主神都是两姊妹。上江圩一带的村子,女性都结拜有各自的姊妹,她们把自己的愿望搬上了神龛,希望姊妹成为花中仙子,牵手之爱,成为永恒。
她们把女性意识也强烈地灌注进传统的婚嫁习俗中。歪斜的女书字,对应着黑夜中的星光,有了结交的姊妹,那光亮,将伴随一生。
这里的女性,有自己的节日。每个村子里,都有不错的女书学人,她们是当地的君子女,替女性们写信,传情达意,为不识女书字的妇女唱读姊妹写来的书信。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