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自辉煌的昨天,到联合发展的今天。
本书是“叶永烈世界观”丛书系列之一的《欧洲自由行》,书中以作者游历欧洲11国旅途见闻为基础,以细腻笔触和翩翩遐思,为读者展现了欧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为旅行爱好者提供了详尽的旅欧资讯。同时,本书还收录了作者旅行乌克兰、墨西哥、加拿大的札记。内容丰富,值得收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洲自由行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各自辉煌的昨天,到联合发展的今天。 本书是“叶永烈世界观”丛书系列之一的《欧洲自由行》,书中以作者游历欧洲11国旅途见闻为基础,以细腻笔触和翩翩遐思,为读者展现了欧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为旅行爱好者提供了详尽的旅欧资讯。同时,本书还收录了作者旅行乌克兰、墨西哥、加拿大的札记。内容丰富,值得收藏。 内容推荐 德国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代表作之一,二战期间,德军节节败退,盟军的飞机不时掠过科隆上空,将教堂列为轰炸目标。这时,科隆市民纷纷赶往大教堂,围坐在教堂周围,誓与教堂共存亡。战争结束了,科隆城一片废墟,大教堂却完好无损,得以长存。 巴黎卢浮宫的庭院中建起了一座玻璃金字塔,将现代建筑融合在古典宫殿之中,提议之初反对之声便不绝于耳,然而,设计者贝聿铭却解释道:“我不动卢浮宫。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懂得传统的含义。” 这便是作者眼中的欧洲,一边深爱并捍卫着自己的传统,一边努力从传统的沃土中开放出超越的花朵。 本书以作者游历欧洲11国旅途见闻为基础,以细腻笔触和翩翩遐思,为读者展现了欧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为旅行爱好者提供了详尽的旅欧资讯。同时,本书还收录了作者旅行乌克兰、墨西哥、加拿大的札记。内容丰富,值得收藏。 目录 纵览欧洲 飞往欧洲 飘荡在维也纳上空的音符 绿草茵茵的荷兰 柳暗花明德意志 威严的科隆大教堂 古风犹存的比利时 浪漫巴黎 漫步在香榭丽合大街 塞纳河上 巴黎的艺术宫殿 巴黎“三大怪” “钢铁王国”卢森堡 在“奔驰”汽车的故乡 独立思考的瑞士 “金融帝国”与“钟表王国” “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 意大利印象 成尼斯风情 文艺复兴的摇篮 条条大道通罗马 教皇之国——梵蒂冈 横看欧洲 互免签证的欧盟各国 在欧洲看欧元 形形色色的欧洲宾馆 欧洲城市掠影 欧洲的车与路 欧洲街头所见 欧洲的广告 意大利的警察与小偷 在欧洲购物 欧洲的温州人 德国司机记趣 意大利的“洋导游” 归途中的思索 乌克兰风情 飞往乌克兰 “花园城市”基辅 切尔诺曼利的核阴影 祖国母亲 步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在基辅语“保尔” 剑与盾在克里米亚较量 黑海明珠雅尔塔 拜谒契诃夫故居 我们有个“乌克兰妹妹” 四十春秋姐妹情深 附录一:墨西哥掠影 墨西哥签证记 呼啸而入墨西哥 墨西哥的历史年轮 渔都恩森那达 迎风猎猎的墨西哥国旗 在《泰坦尼克号》拍摄地 附录二:加拿大见闻 亲历加拿大签证 本·拉登要把加拿大当跳板 进入加拿大之后 北美花都温哥华 惨淡的加拿大旅游业 试读章节 “奥航”也晚点! 我从上海飞往奥地利维也纳,乘坐奥地利航空公司的班机,“Os594”航班原定上午ll时从上海起飞。然而,我在上海虹桥机场尚未办理离境手续,就听吧扩音器里传出机场播音小姐低低的声音:“很抱歉地通知,飞往维也纳的O594航班,由于对方客机未到,不能按时起飞。请等候通知。” 上月,我从上海飞往香港开会,由于香港台风,我在上海虹桥机场整整等候了一天,结果改到第二天才起飞。我想,这一回飞往欧洲,可别再在机场久等了。 在过关的时候,一个把长发扎成马尾辫的外国小伙子,拿着机票对边防检查人员说:“我赶飞机,请让我先办理过关手续!”看在“洋人”的面上,大家就让他先过关了。 然而,当我办完出境手续,来到“奥航”登机口,那位扎马尾辫的外国小伙子唇然也坐在那里!原来,他跟我是同一航班。他不好意思地朝我笑笑。 等了一个小时,终于开始登机。 中午12时从上海起飞,到达维也纳的时候是下午5时30分。这很容易被误会为飞行时间只有5个多小时。其实,飞抵维也纳的时间是指当地时间。维也纳与上海的时差为7小时——比上海晚7个小时。因此,到达维也纳,是上海凌晨零点30分。所以,实际飞行时间为12个半小时。这相当于上海飞到美国洛杉矶的时间。 一上飞机,头一件事就是按照登机牌找座位。我发现,奥地利航空公司的座位排列与国内航班不同。他们在“A、B”座位之侧,紧接着就是“D、E”,没有“c”。接着没有“F”,而是“G、H”。座位几乎全部坐满。环顾机舱,中国旅客与“老外”们差不多一半对一半。 飞机上的广播先用德语播一遍,再用英语播一遍。这是因为奥地利以德语为官方语言。 除了“空姐”之外,“空哥”也不少。“空姐”穿一身红,连袜子、鞋子也是红色的。“空哥”人高马大,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红马夹、红长裤,个个都非常英俊。因为是长途飞行,招待工作是很累的,“空哥”身强力壮,承担主要负重。 奥地利的“空姐”“空哥”很殷勤,服务周到。在飞行过程中,差不多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就送一回饮料,有橙汁、苹果汁、番茄汁、葡萄酒以及热茶、热咖啡。内中还有供应一瓶瓶苏打水,欧洲人喜欢喝,中国旅客大都喝了几口之后,就再也没有要的了。 我注意到,每一次送来饮料,“空姐”“空哥”总是送上一只新的杯子,同时拿走上次用过的杯子——虽然只用过一次。他们频繁地送饮料,频繁地更换杯子,也真难为他们了。 投影式大屏幕不断显示飞行状态。从上海到维也纳,全程为8633千米。起飞后8分钟,就升到5000多米高空。此后,继续上升,飞行高度在10000米以上。 飞行的速度在变化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每小时700多千米。中途,曾逐渐加快到每小时900多千米,然后,又减慢到每小时700多千米。 屏幕上显示飞行路线:离开上海之后,先是朝北飞到北京上空。然后向西,进入蒙古境内,路过乌兰巴托。接着,继续向西,飞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上空,经过伊尔库茨克和鄂木斯克,再经过喀山。此后,飞临莫斯科上空,再向西南飞行,途经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波兰华沙上空,进入捷克境内,飞过布拉格,最后飞入奥地利国境。 “奥航”采取这样的经过一系列大城市的飞行路线,据说是为了防止万一在途中发生意外,可以就近向大城市的机场急降或者求援。我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时候,飞机不是穿过太平洋直飞美国,而是沿着海岸线弧形线飞行,也是为J’在紧急情况之下便于着陆。 一路上,窗外一直阳光灿烂,以致朝阳一面的旅客嫌过于刺眼,不得不把舷窗上的遮阳板拉下来。这时上海已进入夜间,俄罗斯和欧洲仍是下午时分。 在1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奥地利“空姐”和“空哥”推着小车,先后送来两顿正餐和一顿点心。在供应正餐之前,先送来菜单,供旅客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尽管奥地利的菜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旅客的口味,有的太咸或者味道古怪,面包人硬,不过这种异国风味还是给人一种新鲜感。就连我最初喝不惯的苏打水,在归程时都已经习惯。 为了帮助旅客打发飞行中的漫长时光,飞机上放映故事影片。前后总共放了三部,一部家庭剧,一部侦探武打片,一部科幻片。其中,香港影星成龙在好莱坞主演的侦探武打片,我早就在报上看过介绍,却没有机会看。想不到,在这次长途飞行中,得以津津有味地看了此片…… 飞机终于逐渐下降。窗外出现了金色的晚霞,维也纳出现在机翼之下。 入境手续非常简便,在半分钟之内就办好了。 维也纳机场的地面,全部铺上了彩色大理石,像镜子一般反射着群星般的灯光,给我以赏心悦目之感。我和妻各自拖着一只带轮子的拉杆箱,离开了机场。 维也纳机场坐落在维也纳市的西南19千米处。汽车开了20来分钟,就到达维也纳市区了。 奥地利维也纳是我这次欧洲之旅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了欧洲十国家之旅——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卢森堡、瑞十、列支敦十登、意大利、梵蒂冈。P6-8 序言 在北京新华立品图书公司刘景琳、唐建福先生的策划下,推出了这套总共八本的“叶永烈世界观”丛书,即《美国自由行》《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中国自由行:东部卷》《中国自由行:中西部卷》以及《中国自由行:台港澳卷》。 我喜欢旅游,同时也喜欢边游边摄影,并把旅途的见闻不断敲进手提电脑。没想到,我的这些“行走文学”作品,竟然会积累这么多。 大约是出于职业习惯,多年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我,在旅行之中特别注意捕捉细节,观察民情,注重文化,关注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的“行走文学”不同于通常的以介绍风景名胜为主的旅游图书。 我小时候特别羡慕父亲出差,看着他拎了一只外边套着灰色布套的皮箱去码头,踏上温州到上海的轮船,随着东流而去的瓯江水消失在大际。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真想跟随父亲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可是,小小年纪的我,哪来“出差”?父亲称我是“小溜溜”——温州话的意思是喜欢到处游荡的孩子。父亲摸着我的脑门说,在这里给你贴上一张邮票,把你从邮局寄出去,你就可以到处旅游了。后来,我长大了,写了一部长篇童话,叫《“小溜溜”溜了》,写的是一个孩子在脑门上贴了一张邮票,游遍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王国。其实,这“小溜溜”就是童年的我。 我第一次出远门,是在高中毕业之后,考上北京大学。17岁的我从温州乘坐长途汽车来到金华、我见到冒着黑烟、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火车头,连行李都扔在一边,奔过去看这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我途经上海前往北京。记得,父亲曾经笑着叮嘱过我,看上海国际饭店的时候,千万要把帽子戴好,因为仰起头看高高的国际饭店,帽子会掉下来!幸亏我来到国际饭店前没有戴帽子。在温州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高楼,尽管现在国际饭店在上海的高楼大厦之中只是个小弟弟而已。 我终于也开始出差。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我在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天南地北地跑,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我几乎跑遍全国。不过,毕竟公务在身,总是来去匆匆,何况那年月把旅游说成是“游山玩水”,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妻则忙于上班和照顾婆婆、孩子,很少有机会旅游。 一直到妻退休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四处云游,从“小溜溜”变成“大溜溜”。如今的我,虽然年已花甲,虽说去过那么多的国家和城市,但是对于没有去过的地方永远充满好奇心。旅游成为我的兴趣和乐趣。有时候,我们也参加旅游团,以为那样更加省心,而且高效率。不过,“赶鸭子”般的旅游使我无法自由采访。更多的时候是我与妻组成“两人团”,自由自在地漫游于异国他乡,细细地访问,细细地品味。尤其是美国,我与妻已经去了六次,很快又要第七次去那里。在美国,我既是旅行者,从最西面的夏威夷到最东面的纽约都留下我们一次次游历的足迹,然而我更是采访者,在美国进行广泛的采访;我又是美国的居民,因为我去那里每一回都住一段时间,可以深入体验星条旗下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得,2007年7月,我从美国芝加哥飞往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成了“好摄之徒”,随身小包里总是放着相机,一见到值得拍摄的景物,立即掏出相机,咔嚓咔嚓,那“时刻准备着”的架势就像一位很专业的摄影记者。 最初,我用的是胶片照相机。自从用上数码相机,远比前者方便,那些胶片照相机就“退休”了。从此,数码相机成了我的亲密伙伴。我不断改善我的“装备”,买了更新更好的数码相机,还买了数码伴侣,每一次出国都能带回几千张数码照片。 边游边摄,日积月累,我拥有庞大的照片资料库。在闲暇时,我与妻一起在电脑屏幕上欣赏这些风光旖旎的照片,仿佛又回到美好的旅途。没想到,这套丛书出版的时候,配上我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图文相得益彰,成了一套图文并茂的书。 叶永烈 2007年10月21日 于上海“沉思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