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简单、实用而理性,堪称投资界的永恒经典。《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将巴菲特思想与中国股市相结合,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对他投资伯克希尔、GEICO、《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吉列等企业的过程进行了生动详细的实录。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全面介绍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策略,教会你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第二篇收录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精彩信件,在这些信中,巴菲特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本书由德群编著。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被喻为“华尔街股神”,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创造了从100美元起家到获利超500亿美元财富的投资神话,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简单、易学、实用,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高等数学,更不需要高学历,值得所有希望在投资方面取得成绩的人士学习借鉴。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具体实录了巴菲特主要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分为两篇,第一篇“跟‘股神’学投资”全面介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包括集中投资策略、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并详细实录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吉列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美国富国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进行投资的成功案例,读者将从中学习到丰富而实用的投资经验。第二篇“巴菲特的信”收录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大部分精彩信件,在这些信中,巴菲特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对过去每年投资得失的评价,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夸张;就像拉家常一样,谈他是如何挑选经理、评估投资目标、设立止损点的……细读他的信,读者会被他推心置腹的交流深深打动,不仅能收获投资的智慧,还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而使自身的眼界和格局得到提升。本书由德群编著。
长期投资有利于实行“三不主义”
中国投资者对长期持股特别反感,因为长期持有某只股票以后,放在那里几年股价反而越来越低。实际上,这并不是长期投资的错,而是你没有根据内在价值选股的原因,或是因为你当初买入的价格太高了。巴菲特给投资者的建议是,长期投资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就像出差到一个小镇上住在小旅馆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只能躺着睡觉一样。尤其不要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预测股市,这些做法都对长期投资没有好处。
1992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我们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对于卖股票则要另当别论了。仅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步伐就像是一个旅行家发现自己身处仅有一个小旅馆的小镇上,房间里没有电视,面对漫漫无聊的长夜,突然间他发现桌上有一本名为《在本小镇可以做的事》的书。这令他很兴奋,于是他翻开了这本书,但是书里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现在在做的这件事。”’
巴菲特讲上面这个小故事是想说,这位旅行家依然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做,但是它的实际用意是,投资者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一定要多看少动,只做价值投资,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做预测。不要以为这种做法只适合于美国股市,事实上,在中国的股市也同样适用。
例如,中国一位著名的投资者,开始的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依据技术分析炒股。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电脑前看技术图形,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很失望。他在1999年开始研究巴菲特,并且努力实践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对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指导,把稳赚不赔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大牛市之前的熊市中,他依然每年取得了3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只从表面的数据上来看,这样的业绩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实行“三不主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究其原因,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这三样东西会动摇你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最终会使你无法获得长期的丰厚的回报率。
那么,如何对长期投资做出预测呢,巴菲特是怎么实现的呢?拿中国读者最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来说:假如手机出现了,这时候巴菲特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持有的传呼机公司的股票;如果现在的消费者都买数码相机,没人再去买原来的那种胶卷相机了,这时候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拥有的胶卷相机公司的股票。如果手中原来就没有这样的股票,那么今后就更不会去碰它了。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要做出投资的长期预测只需要做到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以及行业发展有个大致的判断就够了。理所当然,只是依靠这样的预测,还是对买人哪只股票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投资者要做的主要功课就是对某只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判断。当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大大高于其股价时,大胆买人这样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长期投资能推迟并减少纳税
长期投资有助于推迟纳税,并且还能合理避税。不要小看这仅一点点的差异,可对于投资者来说所得到的回报却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把股票投资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这一点有很大不同。所以投资者在考虑长期投资时,可以适当不考虑该因素。
1989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假如我们拥有一家年赚1000万美元的公司10%的股权,那我们需要按照比例将分得的100万美元中的部分支付给当地州政府与联邦所得税,其中包含约14万美元的股利税负(我们大部分的股利税率为14%);至少35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假如这100万没有进行分配,而后我们又要对公司进行处分(我们适用的税率约在35%左右,但有时也可能接近40%)。当然,只要我们对该项投资不进行处分,这笔税负虽然可以一直递延下去,但最后我们还是需要支付这笔税金的。事实上,政府可以说是分享我们利润的主要合伙人之一,只是投资股票要分两次,而投资事业则只能分一次。”
巴菲特上面这段话其实解释了为什么从经济实质而言,他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因为长期投资会有助于推迟并减少纳税。这也是长期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之一。
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万美元的投资,此外它每年所能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为1倍。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伯克希尔公司每年都会将股票卖出去,但是因为卖出股票要交纳34%的所得税,这样重复了19年以后,在这20年间伯克希尔公司一共需要给美国国库上交13000万美元的税金,而自己则可以得到25250万美元。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但假如你在这20年间一直持股不动,也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最终的投资回报却可以高达1048576万美元。在扣除34%的税金即356516美元的所得税后,自己可以得到692060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倍数的关系,大概你都会为这个差距而感到惊讶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案例就会发现,长期投资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者还是对政府而言,都是双赢局面。正如上面的例子所述,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这20年问一直保持持股不动,在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政府从中收取的所得税也比前者要高得多。但是不一样的是,政府需要等到20年结束后,伯克希尔公司出售该股票时,才能将这笔税金悉数入库。
巴菲特坦言道,需要强调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仅仅是因为这种简单的数字逻辑。与此同时,它们对与上市公司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商业合作关系,会更加珍惜,这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更不用说,这种长期投资的前提是该股票本身就值得长期拥有。P32-33
巴菲特在投资发展史上可谓独占鳌头,被喻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华尔街股神”,他创造了从100美元起家到至今获利470亿美元财富的投资神话。2000年初,美国《财富》杂志评出20世纪的八大投资大师,而巴菲特名列榜首,成为各副其实的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公司至2007年的42年间,经历过股市崩盘、高通货膨胀、银行利率等险恶情况,但伯克希尔公司从未出现过亏损年度,这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而且,伯克希尔公司每股的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9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伯克希尔公司留存了近400亿美元的现金,并持有近300亿美元的国债,所以在危机到来时,巴菲特才能出手阔绰,当一个个投资人都在惶惶不安中度日如年,他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手持大量现金勇敢地在华尔街抄底,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在危机中守住了财富,避免了像百年投行雷曼、美林的神话相继破灭的命运。到2010年,巴菲特仍以净资产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排行榜第三名。
中国有句古话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们要想在投资上取得卓越的业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最伟大的投资大师的策略。毫无疑问,巴菲特就是一位最值得我们效法的大师。
或许有人认为,巴菲特能在股票投资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后一定有一套非常人所能掌握的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巴菲特本人一定是一位智商超高的天才人物。事实并非如此。古人云,大道至简。巴菲特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投资成功之道,只需要很少的几个原则就可以,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高等数学,更不需要高学历,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投资者都能掌握,都能应用。巴菲特曾说:“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懂小学算术就足够了。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他发现学校里讲的许多专业理论往往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掌握的知识越多反而越有害。复杂的问题有时候却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寻求解答,这正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独特魅力。身处风云变幻的股市中,最需要保持的是那一份绝对的理性,最值得依赖的判断工具仍是那一点很平凡、质朴的经营常识。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简单、易学、实用。
本书系统、全面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具体实录了巴菲特主要的投资案例。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主要介绍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这部分中,读者将会看到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全貌,包括他的集中投资策略、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随后实录的巴菲特投资成功案例也会对读者大有裨益。巴菲特曾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价值投资理论的精髓:“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广发证券曾对美国主要的16种投资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是,能够在熊市中赚钱的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成长投资,而在牛市中能够超越指数4倍的也是巴菲特的价值成长投资。
巴菲特每年写给股东的信向来为人激赏,这也正是本书第二篇的主要内容。他在信中像长者一样娓娓道来,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对过往一年投资得失的评价,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夸张的表情;就像拉家常一样,谈他是如何挑选经理、评估投资目标、设立止损点的……这些信就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细读他的信,读者会被他推心置腹的交流深深打动。经常读他的信,不仅能收获投资的智慧,还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而使自身的格局得到提升。巴菲特在给股东信中所写的关于资本管理的思考,以及如何经营价值永续成长企业的这些经营管理理念,通过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轨迹,都有清楚的呈现。阅读这些信件,相信你会拥有足够的勇气和自我期许:无须掠夺、竞争,只要通过良好的投资决策,就可以擘画宽广的投资版图,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菲特那样积累47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菲特那样进行交易。学习巴菲特的意义在于,巴菲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和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去坚守。你越是在年轻的时候想明白这些事情,可能以后积累的财富就越多。那些成功的投资家会随着时间流逝最终淡出我们的视野,但他们的投资原则是永恒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这些原则并付诸实践,并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寂寞,经过种种巨大的折腾,最终达到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