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德群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简单、实用而理性,堪称投资界的永恒经典。《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将巴菲特思想与中国股市相结合,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对他投资伯克希尔、GEICO、《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吉列等企业的过程进行了生动详细的实录。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全面介绍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策略,教会你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第二篇收录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精彩信件,在这些信中,巴菲特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本书由德群编著。

内容推荐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被喻为“华尔街股神”,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创造了从100美元起家到获利超500亿美元财富的投资神话,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简单、易学、实用,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高等数学,更不需要高学历,值得所有希望在投资方面取得成绩的人士学习借鉴。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具体实录了巴菲特主要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分为两篇,第一篇“跟‘股神’学投资”全面介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包括集中投资策略、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并详细实录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吉列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美国富国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进行投资的成功案例,读者将从中学习到丰富而实用的投资经验。第二篇“巴菲特的信”收录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大部分精彩信件,在这些信中,巴菲特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对过去每年投资得失的评价,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夸张;就像拉家常一样,谈他是如何挑选经理、评估投资目标、设立止损点的……细读他的信,读者会被他推心置腹的交流深深打动,不仅能收获投资的智慧,还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而使自身的眼界和格局得到提升。本书由德群编著。

目录

第一篇 滚雪球:跟“股神”学投资

第一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

 第一节 价值投资,黄金量尺

价值投资本质: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价值投资基石: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的三角:投资人、市场、公司

股市中的价值规律

价值投资能持续战胜市场

影响价值投资的五个因素

 第二节 评估一只股票的价值

股本收益率高的公司

利用“总体盈余”法进行估算

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评估

运用概率估值

股价对价值的背离总会过去

实质价值才是可靠的获利

找出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一些重要的价值评估指标

 第三节 时间的价值:复利

复利是投资成功的必备利器

长期投资获利的根源是复利

持有时间决定着收入的概率

投资者要为股票周转率支付更多的佣金

累进效应与复利效益的秘密

 第四节 买人并长期持有投资理论

集中股力,长线投资

长期投资能减少摩擦成本

长期投资有利于实行“三不主义”

长期投资能推迟并减少纳税

长期投资有助于战胜机构主力

挖掘值得长线投资的不动股

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类型

第二章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策略

 第一节 最高规则聚集于市场之中

让“市场先生”为你所用

反其道而行,战胜市场

正确掌握市场的价值规律

不要顾虑经济形势和股价跌涨

有效利用市场无效,战胜市场

如何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历史数据并不能说明未来的市场发展

 第二节 被华尔街忽视但最有效的集中投资

精心选股,集中投资

集中投资,快而准

集中投资,关注长期收益率

准确评估风险,发挥集中投资的威力

在赢的概率最高时下大赌注

确定集中投资的目标企业

多元化是针对无知的一种保护

巴菲特持有的股票组合类型有哪些公司

集中投资的两大主要优势

控制股票持有数量的标准

 第三节 聚焦新经济下的新方法

购买公司而不是买股票

不要混淆投资与投机的差别

需要注意的商业准则三大特征

高级经理人必备的三种重要品质

财务准则必须保持的四项关键性要素

公司市场准则中的两条相关成本方针

树懒式的投资模式

巴菲特投资指数基金的三点建议

第三章 巴菲特教你选择企业

 第一节 选择企业的基本准则

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选择盈利高的企业

选择价格合理的企业

选择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

选择超级明星经理人管理的企业

选择具有超级资本配置能力的企业

消费垄断企业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第二节 如何识别超级明星企业

抓准公司发展的潜力

中小型企业也值得拥有

解读公司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

公司有良好的基本面

业务能长期保持稳定

选择有优秀治理结构的公司

 第三节 公司管理层优秀的8个标准

寻找优秀的管理层很关键

公司管理层影响着公司内在价值

有很优秀的资金配置能力

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能够成为企业的一部分

可以把回购股票看做是风向标

评估企业管理者的两项硬指标

好的董事会能够控制经营风险

 第四节 什么行业最值得投资

投资易于了解的行业

生意不熟不做

寻找长期稳定产业

寻找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顺风行业更值得投资

选准行业“领头羊”

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t

第四章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第一节 损益表项的8条信息

好企业的销售成本越少越好

长期盈利的关键指标是毛利润/毛利率

特别关注营业费用

衡量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的高低

远离那些研究和开发费用高的公司

不要忽视折旧费用

利息支出越少越好

计算经营指标时不可忽视非经常性损益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项的11条重要信息

没有负债的才是真正的好企业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公司的安全保障

债务比率过高意味着高风险

负债率依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负债率高低与会计准则有关

并不是所有的负债都是必要的

零息债券是一把双刃刀

银根紧缩时的投资机会更多

固定资产越少越好

无形资产属于不可测量的资产

优秀公司很少有长期贷款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里面的9个秘密

自由现金流充沛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有雄厚现金实力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自由现金流代表着真金白银

伟大的公司必须现金流充沛

有没有利润上交是不一样的

资金分配实质上是最重要的管理行为

现金流不能只看账面数字

利用政府的自由现金流盈利

自由现金流有赖于优秀经理人

第五章 巴菲特教你挑选股票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与股市互为晴雨表

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影响

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

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对股价的影响

 第二节 选择成长股的7项标准

盈利才是硬道理

选择能持续获利的股票

选择安全的股票

发掘高成长性的股票

成长股的盈利估计

成长性企业的相似性

企业正常盈利水平

 第三节 挑选经营业务容易了解的公司股票

业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圈边界

业务内容首先要简单易懂

过于复杂的业务内容只会加重你的风险

你要能了解它的新型业务

第六章 巴菲特教你做交易

 第一节 如何判断买入时机

要懂得无视宏观形势的变化

判断股票的价格低于企业价值的依据

买入点:把你最喜欢的股票放进口袋

好公司出问题时是购买的好时机

价格具有吸引力时买进

 第二节 抛售股票,止损是最高原则

牛市的全盛时期卖比买更重要

抓住股市“波峰”的抛出机会

所持股票不再符合投资标准时要果断卖出

找到更有吸引力的目标时卖掉原先的股票

巴菲特设立止损点

巴菲特在股价过高时操作卖空

卖掉赔钱股,留下绩优股

并非好公司就一定要长期持有

 第三节 持股原则,甩掉暂时得失

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税后复利收益比较

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交易成本比较

长期持有亦需要灵活变动

长线持有无须过分关注股价波动

 第四节 巴菲特的套利法则

通过购并套利使小利源源不断

把握套利交易的原则

像巴菲特一样合并套利

巴菲特相对价值套利

封闭式基金套利

固定收入套利

评估套利条件,慎重地采取行动

巴菲特规避套利风险的方法

第七章 巴菲特教你如何防范风险

 第一节 巴菲特规避风险的10项法则

面对股市,不要想着一夜暴富

遇风险不可测则速退不犹豫

特别优先股保护

等待最佳投资机会

运用安全边际实现买价零风险

巴菲特神奇的“15%法则”

购买垃圾债券大获全胜

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冒险但是也要有赢的把握

独立承担风险最牢靠

 第二节 巴菲特提醒你的投资误区

警惕投资多元化陷阱

研究股票而不是主力动向

“价值投资”的误区

炒股切忌心浮气躁

没有完美制度

买贵也是一种买错

没有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

钱少就不做长期投资

避免陷入长期持股的盲区

拒绝旅鼠般地盲目投资

慎对权威和内部消息

对于金钱要有储蓄意识

避免陷入分析的沼泽

巴菲特前25年所犯下的错误

 第三节 误入股市陷阱

不光彩的“会计费用”

识破信用交易的伪装

不要为“多头陷阱”所蒙蔽

面对收益寸土不让

超越“概念”崇拜

识破财务报表的假象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闭着眼睛投资

相信数学概率

卷入债务谜团

银行股是万能法宝

第八章 巴菲特的投资实录

 第一节 可口可乐公司

投资13亿美元,盈利70亿美元

独一无二的饮料配方

120年的成长历程

载入吉尼斯纪录的超级销量

无法撼动的知名品牌

领导可口可乐占领世界的天才经理人

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9.51美元市值

高成长性下的高安全边际

 第二节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盈利23亿美元,20年投资增值50倍

美国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

巴菲特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情缘

所向披靡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力挽狂澜的天才经理人杰克·伯恩

惊人的行业平均水平,两倍的超高收益率

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3.12美元市值增长

超强盈利能力创造超额价值

巨大的安全边际来自GEICO公司的破产风险

 第三节 吉列公司

投资6亿美元,盈利37亿美元

统治剃须刀行业100多年的商业传奇

比钢硬3倍的刀片技术

巴菲特敬佩的商业天才

持续增长的价值创造能力

超级“安全边际”,低价待遇

 第四节 美国运通公司

投资14.7亿美元,盈利70.76亿美元

125年历史的金融企业

重振运通的哈维·格鲁伯

高端客户创造高利润

高度专业化经营创造高盈利

优秀经理人创造的超额价值

新的管理层创造新的“安全边际”

 第五节 华盛顿邮报公司

投资0.11亿美元,盈利16.87亿美元

美国两大报业之一

传统媒体的特许经营权

让总统辞职的凯瑟琳·格雷厄姆

巴菲特提议的最成功的股票回购

高于报业平均水平两倍的利润率

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1.81美元市值增长

难以置信的超级“安全边际”

 第六节 美国富国银行

投资4.6亿美元,盈利30亿美元

从四轮马车起家的百年银行

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

美国经营最成功的商业银行之一

优秀的管理人带领富国走得更远

购并高手创造的惊人扩张

高盈利能力创造的高价值

高风险创造低价格与高安全边际

 第七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投资4.88亿美元,2年盈利7.61亿美元

50年石油行业经验

垄断地位形成的垄断特权

管理最优秀的中国上市公司

通过海外购并转变为跨国石油巨头

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第二篇 管理·财富·生活:巴菲特的信

第一章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第一节 公司的管理与财务

最佳的董事会结构

完整而公平的技露

百分之百为客户着想

限制一切不必要的支出

用人标准管理

选人重在德才兼备

聪明的投资

不打没把握的仗

特色的管理结构

雇佣的人好,管理的就少

评判与提升管理绩效都很重要

如何看穿财务造假

建立公司的护城河

市值与价值

 第二节 公司的兼并与收购

股权购并要牺牲原有股东利益

现金购并

错误的动机与昂贵的价格

合理的股票回购与反收购

稳定的收购政策

收购的优势

购并估值问题

克制扩张冲动

找到可能的买主

 第三节 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纳税

企业正常获利水平

负债与资产的平衡艺术

控制一家公司的两个优点

通胀、税制与投资

公司税负的分配

把税看做无息负债

会计数字是起点而非终点

会计措辞

会计合并与不合理的会计原则

所有者收益和现金流的谬误

第二章 巴菲特语录

 第一节 寻找价值

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区别

寻找内在价值

对话“市场先生”

寻找被低估的价值

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

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把自己当做企业分析家

在价格高昂的时候保持沉默

好东西终究是好东西

买入如童话故事般美好的股票

账面价值与实质价值

企业商誉比有形资产更“值钱”

寻找产业的超级明星

管理层的品质必须可以信赖

管理层固然重要,但好的公司更重要

 第二节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不熟不买,不懂不做

让财富像滚雪球般增长

利用市场情绪,把握投资机遇

通货膨胀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慎重对待高科技企业

避免过度负债

优秀企业的危机是最好的投资时机

大小无所谓,关键是要懂

只买你了解的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套利

关注非同寻常的市场环境

 第三节 投资的前期心理准备

拒绝短线

期待市场出现步调不一

不要为数学绞尽脑汁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成功的理论永不过时

相信直觉,独立思考与判断

投资需要有耐心

冲动是魔鬼

明辨好坏

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

不要被市场环境所左右

稳定才叫理性

投资是有利于增进公众福利的方式

第三章 巴菲特的财富观

 第一节 钱的逻辑和机制

钱能带来什么不同

自信与激情

赚钱是一种游戏

只做有把握的事

一有机遇就抓住

相信自己的判断

最大的利润是商誉

让投资变得简单

 第二节 赚钱更有乐趣

赚钱更有乐趣

麻烦的捐赠

股东捐赠计划

用财富分享爱和关怀

真正慷慨的富豪

巨额财富留给谁

崇尚节俭

价值来自于比较

子宫彩票与最幸运的人

基本面信徒

无可辩解

试读章节

长期投资有利于实行“三不主义”

中国投资者对长期持股特别反感,因为长期持有某只股票以后,放在那里几年股价反而越来越低。实际上,这并不是长期投资的错,而是你没有根据内在价值选股的原因,或是因为你当初买入的价格太高了。巴菲特给投资者的建议是,长期投资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就像出差到一个小镇上住在小旅馆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只能躺着睡觉一样。尤其不要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预测股市,这些做法都对长期投资没有好处。

1992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我们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对于卖股票则要另当别论了。仅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步伐就像是一个旅行家发现自己身处仅有一个小旅馆的小镇上,房间里没有电视,面对漫漫无聊的长夜,突然间他发现桌上有一本名为《在本小镇可以做的事》的书。这令他很兴奋,于是他翻开了这本书,但是书里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现在在做的这件事。”’

巴菲特讲上面这个小故事是想说,这位旅行家依然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做,但是它的实际用意是,投资者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一定要多看少动,只做价值投资,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做预测。不要以为这种做法只适合于美国股市,事实上,在中国的股市也同样适用。

例如,中国一位著名的投资者,开始的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依据技术分析炒股。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电脑前看技术图形,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很失望。他在1999年开始研究巴菲特,并且努力实践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对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指导,把稳赚不赔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大牛市之前的熊市中,他依然每年取得了3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只从表面的数据上来看,这样的业绩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实行“三不主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究其原因,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这三样东西会动摇你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最终会使你无法获得长期的丰厚的回报率。

那么,如何对长期投资做出预测呢,巴菲特是怎么实现的呢?拿中国读者最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来说:假如手机出现了,这时候巴菲特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持有的传呼机公司的股票;如果现在的消费者都买数码相机,没人再去买原来的那种胶卷相机了,这时候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拥有的胶卷相机公司的股票。如果手中原来就没有这样的股票,那么今后就更不会去碰它了。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要做出投资的长期预测只需要做到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以及行业发展有个大致的判断就够了。理所当然,只是依靠这样的预测,还是对买人哪只股票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投资者要做的主要功课就是对某只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判断。当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大大高于其股价时,大胆买人这样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长期投资能推迟并减少纳税

长期投资有助于推迟纳税,并且还能合理避税。不要小看这仅一点点的差异,可对于投资者来说所得到的回报却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把股票投资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这一点有很大不同。所以投资者在考虑长期投资时,可以适当不考虑该因素。

1989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假如我们拥有一家年赚1000万美元的公司10%的股权,那我们需要按照比例将分得的100万美元中的部分支付给当地州政府与联邦所得税,其中包含约14万美元的股利税负(我们大部分的股利税率为14%);至少35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假如这100万没有进行分配,而后我们又要对公司进行处分(我们适用的税率约在35%左右,但有时也可能接近40%)。当然,只要我们对该项投资不进行处分,这笔税负虽然可以一直递延下去,但最后我们还是需要支付这笔税金的。事实上,政府可以说是分享我们利润的主要合伙人之一,只是投资股票要分两次,而投资事业则只能分一次。”

巴菲特上面这段话其实解释了为什么从经济实质而言,他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因为长期投资会有助于推迟并减少纳税。这也是长期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之一。

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万美元的投资,此外它每年所能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为1倍。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伯克希尔公司每年都会将股票卖出去,但是因为卖出股票要交纳34%的所得税,这样重复了19年以后,在这20年间伯克希尔公司一共需要给美国国库上交13000万美元的税金,而自己则可以得到25250万美元。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但假如你在这20年间一直持股不动,也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最终的投资回报却可以高达1048576万美元。在扣除34%的税金即356516美元的所得税后,自己可以得到692060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倍数的关系,大概你都会为这个差距而感到惊讶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案例就会发现,长期投资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者还是对政府而言,都是双赢局面。正如上面的例子所述,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这20年问一直保持持股不动,在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政府从中收取的所得税也比前者要高得多。但是不一样的是,政府需要等到20年结束后,伯克希尔公司出售该股票时,才能将这笔税金悉数入库。

巴菲特坦言道,需要强调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仅仅是因为这种简单的数字逻辑。与此同时,它们对与上市公司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商业合作关系,会更加珍惜,这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更不用说,这种长期投资的前提是该股票本身就值得长期拥有。P32-33

序言

巴菲特在投资发展史上可谓独占鳌头,被喻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华尔街股神”,他创造了从100美元起家到至今获利470亿美元财富的投资神话。2000年初,美国《财富》杂志评出20世纪的八大投资大师,而巴菲特名列榜首,成为各副其实的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公司至2007年的42年间,经历过股市崩盘、高通货膨胀、银行利率等险恶情况,但伯克希尔公司从未出现过亏损年度,这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而且,伯克希尔公司每股的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9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伯克希尔公司留存了近400亿美元的现金,并持有近300亿美元的国债,所以在危机到来时,巴菲特才能出手阔绰,当一个个投资人都在惶惶不安中度日如年,他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手持大量现金勇敢地在华尔街抄底,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在危机中守住了财富,避免了像百年投行雷曼、美林的神话相继破灭的命运。到2010年,巴菲特仍以净资产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排行榜第三名。

中国有句古话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们要想在投资上取得卓越的业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最伟大的投资大师的策略。毫无疑问,巴菲特就是一位最值得我们效法的大师。

或许有人认为,巴菲特能在股票投资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后一定有一套非常人所能掌握的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巴菲特本人一定是一位智商超高的天才人物。事实并非如此。古人云,大道至简。巴菲特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投资成功之道,只需要很少的几个原则就可以,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不需要高智商,不需要高等数学,更不需要高学历,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投资者都能掌握,都能应用。巴菲特曾说:“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懂小学算术就足够了。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他发现学校里讲的许多专业理论往往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掌握的知识越多反而越有害。复杂的问题有时候却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寻求解答,这正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独特魅力。身处风云变幻的股市中,最需要保持的是那一份绝对的理性,最值得依赖的判断工具仍是那一点很平凡、质朴的经营常识。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简单、易学、实用。

本书系统、全面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并具体实录了巴菲特主要的投资案例。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主要介绍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这部分中,读者将会看到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全貌,包括他的集中投资策略、如何挑选企业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读财报以及如何规避股市中的风险。随后实录的巴菲特投资成功案例也会对读者大有裨益。巴菲特曾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价值投资理论的精髓:“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广发证券曾对美国主要的16种投资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是,能够在熊市中赚钱的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成长投资,而在牛市中能够超越指数4倍的也是巴菲特的价值成长投资。

巴菲特每年写给股东的信向来为人激赏,这也正是本书第二篇的主要内容。他在信中像长者一样娓娓道来,把他的投资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间,启人心智;对过往一年投资得失的评价,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夸张的表情;就像拉家常一样,谈他是如何挑选经理、评估投资目标、设立止损点的……这些信就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细读他的信,读者会被他推心置腹的交流深深打动。经常读他的信,不仅能收获投资的智慧,还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而使自身的格局得到提升。巴菲特在给股东信中所写的关于资本管理的思考,以及如何经营价值永续成长企业的这些经营管理理念,通过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轨迹,都有清楚的呈现。阅读这些信件,相信你会拥有足够的勇气和自我期许:无须掠夺、竞争,只要通过良好的投资决策,就可以擘画宽广的投资版图,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菲特那样积累47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菲特那样进行交易。学习巴菲特的意义在于,巴菲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和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去坚守。你越是在年轻的时候想明白这些事情,可能以后积累的财富就越多。那些成功的投资家会随着时间流逝最终淡出我们的视野,但他们的投资原则是永恒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这些原则并付诸实践,并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寂寞,经过种种巨大的折腾,最终达到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