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词三百首(新课标)/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宋)朱孝臧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期,流传至今收录进《全宋词》的就有一千三百多位作者近两万首词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艺术造诣极高的词人和多种风格的词流派。宋词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抒发豪情壮志,有的表述离情别绪,有的吟花咏月赞美大自然,有的描绘社会风物人情……篇篇词作,韵味无穷、值得反复吟诵。尤其是当异族侵扰、宋室南渡时,词人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富有爱国热情,令人感动。

本书选入的多为历代传诵的名作,每首词都附有简明的注释、词意和赏析,以便于青少年读者的理解。

内容推荐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上疆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威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目录

木兰花  钱惟演/1

苏幕遮  范仲淹/2

御街行  范仲淹/3

千秋岁  张先/4

天仙子  张先/5

青门引  张先/6

浣溪沙  晏殊/7

浣溪沙  晏殊/8

清平乐  晏殊/9

木兰花  晏殊/10

木兰花  晏殊/11

蝶恋花  晏殊/12

玉楼春  宋祁/13

采桑子  欧阳修/14

踏莎行  欧阳修/15

蝶恋花  欧阳修/16

蝶恋花  欧阳修/17

木兰花  欧阳修/18

青玉案  欧阳修/19

雨霖铃  柳永/20

蝶恋花  柳永/2l

采莲令  柳永/22

定风波  柳永/23

少年游  柳永/25

夜半乐  柳永/26

八声甘州  柳永/27

竹马子  柳永/28

桂枝香  王安石/30

清平乐  王安国/3l

临江仙  晏几道/32

蝶恋花  晏几道/33

鹧鸪天  晏几道/34

木兰花  晏几道/35

清平乐  晏几道/36

阮郎归  晏几道/37

六幺令  晏几道/38

御街行  晏几道/39

虞美人  晏几道/40

留春令  晏几道/41

水调歌头  苏轼/42

水龙吟  苏轼/43

念奴娇  苏轼/44

洞仙歌  苏轼/46

卜算子  苏轼/47

临江仙  苏轼/48

定风波  苏轼/49

江城子  苏轼/50

望海潮  秦观/51

满庭芳  秦观/52

减字木兰花  秦观/53

浣溪沙  秦观/54

阮郎归  秦观/55

绿头鸭  晁元礼/56

蝶恋花  赵令畸/57

水龙吟  晁补之/58

忆少年  晁补之/60

临江仙  晁冲之/61

虞美人  舒宣/62

渔家傲  朱服/63

惜分飞  毛滂/64

菩萨蛮  陈克/65

洞仙歌  李元膺/66

青门饮  时彦/67

卜算子  李之仪/69

瑞龙吟  周邦彦/70

夜飞鹊  周邦彦/71

满庭芳  周邦彦/73

过秦楼  周邦彦/74

花犯  周邦彦/75

蝶恋花  周邦彦/77

绮寮怨  周邦彦/78

瑞鹤仙  周邦彦/79

青玉案  贺铸/80

感皇恩  贺铸/81

浣溪沙  贺铸/82

浣溪沙  贺铸/83

石州慢  贺铸/84

蝶恋花  贺铸/85

天门谣  贺铸/86

天香  贺铸/87

石州慢  张元干/89

兰陵王  张元干/90

贺新郎  叶梦得/91

虞美人  叶梦得/93

点绛唇  汪藻/94

喜迁莺  刘一止/95

高阳台  韩醪/96

汉宫春  李邴/97

临江仙  陈与义/98

I临江仙  陈与义/99

苏武慢  蔡伸/100

柳梢青  蔡伸/101

鹧鸪天  周紫芝/102

踏莎行  周紫芝/103

忆王孙  李重元/104

二郎神  徐伸/105

江神子慢  田为/106

蓦山溪  曹组/107

贺新郎  李玉/109

烛影摇红  廖世关/110

薄幸  吕滨老/111

南浦  鲁逸仲/112

满江红  岳飞/113

烛影摇红  张抡/115

水龙吟  程垓/116

六州歌头  张孝祥/117

念奴娇  张孝祥/119

六州歌头  韩元吉/120

瑞鹤仙  袁去华/121

瑞鹤仙  陆淞/122

卜算子  陆游/124

水龙吟  陈亮/125

忆秦娥  范成大/126

霜天晓角  范成大/127

贺新郎  辛弃疾/128

水龙吟  辛弃疾/129

永遇乐  辛弃疾/131

祝英台近  辛弃疾/132

青玉案  辛弃疾/134

鹧鸪天  辛弃疾/135

菩萨蛮  辛弃疾/136

点绛唇  姜夔/138

鹧鸪天  姜夔/139

踏莎行  姜夔/140

齐天乐  姜夔/141

疏影  姜 夔/143

翠楼吟  姜夔/144

杏花天  姜夔/145

一萼红  姜夔/147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148

小重山  章良能/150

唐多令  刘过/151

木兰花  严仁/152

风入松  俞国宝/153

满庭芳  张铉/154

宴山亭  张铉/155

绮罗香  史达祖/156

双双燕  史达祖/158

东风第一枝  史达祖/159

喜迁莺  史达祖/160

三姝媚  史达祖/161

秋霁  史达祖/163

夜合花  史达祖/164

玉蝴蝶  史达祖/165

八归  史达祖/166

生查子  刘克庄/167

贺新郎  刘克庄//68

贺新郎  刘克庄/170

木兰花  刘克庄/171

江城子  卢祖皋/172

宴清都  卢祖皋/173

南乡子  潘枋/174

瑞鹤仙  陆睿/175

祝英台近  吴文英/176

澡兰香  吴文英/178

风人松  吴文英/179

莺啼序  吴文英/180

惜黄花慢  吴文英/183

高阳台  吴文英/184

高阳台  吴文英/185

三姝媚  吴文英/186

八声甘州  吴文英/188

踏莎行  吴文英/189

瑞鹤仙  吴文英/190

鹧鸪天  吴文英/191

夜游宫  吴文英/192

贺新郎  吴文英/194

唐多令  吴文英/195

湘春夜月  黄孝迈/196

大有  潘希白/197

青玉案  黄公绍/198

摸鱼儿  朱嗣发/199

兰陵王  刘辰翁/200

宝鼎现  刘辰翁/202

永遇乐  刘辰翁/204

摸鱼儿  刘辰翁/205

高阳台  周密/206

瑶华  周密/208

玉京秋  周密/209

曲游春  周密/210

花犯  周密/211

瑞鹤仙  蒋捷/213

贺新郎  蒋捷/214

女冠子  蒋捷/215

高阳台  张炎/217

渡江云  张炎/218

八声甘州  张炎/219

解连环  张炎/220

疏影  张炎/221

月下笛  张炎/223

天香  王沂孙/224

眉妩  王沂孙/225

齐天乐  王沂孙/227

长亭怨慢  王沂孙/228

高阳台  王沂孙/229

法曲献仙音  王沂孙/230

疏影  彭元逊/231

六丑  彭元逊/233

紫萸香慢  姚云文/234

金明池  僧挥/235

醉花阴  李清照/236

声声慢  李清照/237

念奴娇  李清照/239

永遇乐  李清照/240

试读章节

木 兰 花①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②,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③,鸾镜朱颜惊暗换④。昔年多病厌芳尊⑤,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①木花兰:通称《玉楼春》。②莺语:指美好的声音。③衰晚:衰弱的晚年。④鸾镜:厨(chu)宾王有鸾,三年不鸣。夫人说悬镜照之,鸾见影则鸣。故后世称镜为鸾镜,多借此词表达离愁别恨。⑤芳尊:酒杯,指饮酒。尊,同“樽”。

【词意】

城墙上到处是莺声鸟语,城墙下浩渺的春水拍打着堤岸。绿杨衬着芳草,这美景不知何时才会消逝?因为景色越美,我越是愁肠百转,泪眼凄迷。

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意志委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想不到容颜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得竞如此迅疾。往昔因为多病而厌烦饮酒,如今惆怅,却总怕空了酒杯。

【赏析】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死。仁宗随即亲政,并迅速清除刘太后党羽。钱惟演是刘太后的姻亲,自然在劫难逃。九月,他因为擅议宗庙罪而被免除平章事的官职,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不久,其子钱暖被罢官,姻亲郭皇后被废。该词就写于这个时期,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绝望之情。作品借丽景抒哀情,首句以一“乱”字,就将暮春之景渲染得有声有色,同时也以此反衬自己年华将逝的凄黯心情,从而形成强烈对比,凄惋动人。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①,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②。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⑤。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山映斜阳天接水:斜阳映山,远水接天。②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远接斜阳外的天涯(暗指远方的故乡),那么无情,使人愁苦。③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④追旅思:羁旅的愁思追扰不休。⑤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夜里除去偶有好梦外,别无慰藉。

【词意】

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地上铺着一片片黄叶,秋色接着水波,水波上寒烟凄迷。斜阳映着群山,蓝天与白水在远处连接在一起,色彩浑然如一。碧绿的春草无情无义,一直向远处延伸着,延伸着,直到斜阳映照之外的天际。

思乡的情怀令我黯然神伤,旅居塞外更加深我的愁思。每天晚上都寂寞难耐,只有那美好的梦境让我留恋。明月映照之时,千万不要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因为望乡徒劳而又无法归去。闷酒进入愁肠,全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徒增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相思之作。上阕主要写景,自上而下,由近及远,而“碧云天,黄叶地”,更是写尽秋色。下阕写相思之苦,月明之夜,思乡不寐,酒难浇愁,胸怀坦荡而又真切。

御 街 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②。真珠帘卷玉楼空③,天淡银河垂地④。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⑤,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⑥,谙尽孤眠滋味⑦。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①香砌:香阶。有落花香味的台阶。②寒声碎:寒风吹落叶发出细碎的声音。③真珠帘卷玉楼空:珠帘高卷,人去楼空。真珠,即珍珠。④天淡银河垂地:天色清明,银河好像垂到了地上。⑤如练:像丝绸一样。⑥残灯明灭枕头攲(ji):残灯忽明忽暗,人难入眠,斜靠在枕头上。敲,倾斜。⑦谙尽:尝尽。

【词意】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传来细碎而又清晰的沙沙声,更显得秋夜的寂静,透着秋夜的寒意。珍珠穿成的锦帘轻轻地卷起,但已是人去楼空。好一轮明月,映得天宇空旷,夜色淡淡,那银河也好像垂到了地上。年年岁岁,春去秋来,同样的明月,同样的秋夜。月光依旧如丝绢般洁白,人儿也依旧在千里之外。

本想借酒浇愁,怎奈是思念太深,牵挂太久,愁肠已寸断。那酒还未到唇边,却先已化作了辛酸的眼泪,想求得一时的忘却,竞也变成了一种奢求。夜已深,灯已残,斜靠在枕头上,望着那忽明忽暗的灯花,更令人烦躁不安,无法入睡。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苦相思的滋味。想到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冥思苦想,却也没有一点儿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赏析】

此首是一篇秋夜怀人之作。夜深入静,月光如昼,一片凄凉;远在他乡奔波,借酒解愁,热泪盈眶,孤苦难眠,心头思绪难以排遣。全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该词和前一首《苏幕遮》以“柔情”、“丽语”为后世的词话家所称道。特别是该词的最后一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可谓神来之笔,为李清照所袭用。她在《一剪梅》词中化作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被词评家所赞誉。

P1-4

序言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无穷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灵魂驿站。它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沙里淘金留下的精华,是人类文化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它们交相辉映,构筑起世界文学的殿堂。

文学名著描摹了人类社会的状态,是对人类社会的艺术表现与思考,它不仅时贯古今,而且地连八方,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社会现实和当代人的思想行为,道出了各个时代,各个空间的各种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风貌。所以文学名著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艺术,更是那些伟大的创作者们呕心沥血为我们所呈现的最真实也最自然的社会简史。

读文学名著,是提高文学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著作的熏陶,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当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通过与名家的对话,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就会浸润我们的灵魂,将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学是高贵而迷人的,它既揭露生活的丑恶,也呈现人生的美好。阅读文学名著,就是要感受“艺术的魅力”,开发“想象力”,培育“炽烈”的情感和“博大”的情怀,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去读作品、看世界、认识人生。读一本名著,实际上是在读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我们可以借助文学家、思想家透彻而敏锐的视角去解剖历史,去诠释文化,去感读他们的灵魂。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编辑了此套文学名著。

此套文学名著从几千年来的中外文学名著中采撷菁华,筛选出了文学作品近百部,其中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选目科学、权威,它们的创作者无一不是各个时代文学与思想的领军人物,无一不是足以使世界为之惊叹的文坛巨匠、思想巨擘。这些举世闻名的作品,有的是历尽作者毕生心血的鸿篇巨制,有的是指引时代的思想标航,有的是千年传承的智慧箴言,有的是扣人心弦的生花之笔。无论哪一部作品都是经历了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审视和思考,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千百年文化的渲染与沉淀,它们永远不会过时,反而历久弥新。此外,此套文学名著还结合了青少年读者的特点,精心设置了文章导读、内容思考等栏目,以此深入浅出地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走进名著的神圣殿堂。

此套文学名著,由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在古今中外的茫茫书海中精挑细选,综合了方方面面的意见,经过长时间的斟酌酝酿,数次修订之后编辑而成。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东西方干百年来文化沉淀的差别,探究一个个不同民族的独特气质,深入触摸一个个震撼时代的灵魂,细细品尝人类文化的精粹精华,开阔我们的视野,强健我们的精神人格。通过阅读这些精神典籍,学会在思考中探索、回味、感悟、提升。

毋庸置疑,此套文学名著必定是一套人文素质“教科书”。编者力图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对爱好文学的青少年朋友们能有所启示。本套名著不仅会受到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同时更是将《新课标》的指导内容贯穿始终的优秀的青少年读物,相信它一定能让热爱文学的高中小学生们体会到“博”而“精”的阅读乐趣。

此套名著的编选,挂一漏万,也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2010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