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悟中国哲学的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尹业初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01

新年到,吉祥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里,“年”是越来越没有原来的味道。

以前眼看着长辈们忙东忙西筹办着年货,为新的一年做准备。现在的年,只看见街上家长带着孩子,随处逛着买新衣服,就算是换了一身新气象!人类的发展,真的是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满足了吗?

这次过年,我们带着对城市“年味”的失望,去了趟乡下。还未到村口,就听到了鞭炮的响声,到处充斥着生机,人们的欢笑声,脸上洋溢着幸福。乡下的家畜也似乎欢迎新年的到来,小狗在村里到处奔跑。我以为乡村的年也和城市一样,只是一时沸腾。却没想到会如此丰富,小孩子放鞭炮、去爬山、去邻里家串门拜年,大人们在厨房里包饺子、做好吃的……

在乡村体会到了城市逐渐消失的年味,就像小时候,哪怕家里没有那么富裕,可还会有精彩的新年。以后的新年,也想要丰富多彩1

02

是什么烘托出了那份萦绕于怀、挥之不去的乡愁?大概是过去的积淀,当下的繁杂和对将来的祝愿期许甚至担忧……三种时间意识相互联系,乡愁一直都有。

乡愁对于当今追逐功利的社会而言是奢侈品,是一种带着酸涩又或是甜蜜的基本情感,是你转身或是低头沉思便可拾起的心灵归属。纷繁喧闹的城市生活能让人迷了眼、乱了心,而凝聚着花香鸟语、炊烟袅袅田园牧歌的记忆和期待之下的乡愁则能为人心寻觅到一片安稳而有根可寻的栖息地。

城镇、工业、信息解放了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心,有多少的真实情感是被压制在现实利益之下。生活一直在往前,幸好有乡愁这一平凡而又真实的存在。乡村的事简单而透明,依附在乡村上的情感也是干净诚挚的。潮湿的心除了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该去拥抱这一份乡愁,记住它,把它放在离心最近的地方。

06

家乡的年是热闹的。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就飘来了过年的气息,虽是楼房,却还能从窗户上看到晒得满满当当的香肠、腊肉。街边的小店也忙活着一一炸着肉丸、鱼饼,香味扑鼻。这一个月是会一直忙碌,市场也是不会闲下来的。市场街道两边摆着糖果和梨子、香蕉等水果。商场里来来往往的人,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商品,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

到了三十那一天街上反而冷清下来,大家都在家里等着过年了,这时的餐桌上会有鱼、蒸腊肉、香肠……这些都是家乡的特色。晚上大人们一起看着春晚,小孩好像是被手机吸引住了。屋外烟花十分绚烂,为节日更增加了喜庆氛围。“年”这个节日不仅仅意味着新的一年到来,还意味着人的团聚、情的团聚,更意味着一大家子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

对于我这个在外读书的学生来说,家乡的年也是一个美好的记忆,独自在外,有时会想起家,想起过年时热闹的气氛,想起那些为了“年”忙碌的身影。“年”虽说每年都会过,每人都会过,但是对于不同的人,“年”在心里都是独特的。

07

在2014—2015年的这一年里,是我上大学第一次回家过年。这一次过年,大家的话题都变了,以前家里的亲戚一直都希望你能考个好大学,现在大家都围绕着“结婚”这个词。表哥已经开始张罗着结婚了,姨夫总是说现在结婚的礼金太贵了。不仅如此,在今年的同学聚会里,同学们也是感慨家里的大人老是催他们去相亲,害得他们都不敢回家了。为什么大家对“结婚”如此感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村结婚的礼金太贵,一般的家里难以承受其重。

据调查研究,现在各大农村结婚的礼金一直在增加,许多家庭越来越担心将来自己的儿子因不能支付起高昂的礼金而娶不到媳妇。为何农村结婚的礼金越来越高?

P2-3

后记

今年上半学年,我们班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展开了全面思考,引起了广泛共鸣。此书便是在老师的建议组织下,从同学们所思所想所写材料中选择一些文章进行整理汇编而成,这种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兴趣。本书从筹划、汇编到成册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老师同学一起精心选择与反复修改,最终定稿。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只能选取《中国哲学史》课程上课期间老师所讲主题中选取一些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最有代表性的同学的文章。同时,因我们能力水平和经验有限,本书肯定存在许多瑕疵,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有幸撰写后记,不禁思绪飞扬。总结回顾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流,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中国哲学智慧的启迪。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创立《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试图揭示宇宙之奥妙,开启中国哲学之源头。从《易经》衍生出来的义理派,至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形成诸子百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杂家……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道家由老子所创,后经庄子继承发展形成老庄之学;孔子创建儒家,经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大宗;墨子建立墨家,战国一度成为显学,后逐渐没落;法家经管子、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等到韩非为集大成者;兵家由孙武所创,经孙膑、司马穰等各著兵法,影响甚广。流派纷纭,各自游说诸侯君主推行自己的主张。在历史的大洪流面前,法家适应了形势所需,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国力强盛。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儒家陷入低谷;西汉初年黄老学说盛行,汉武帝时期,今文经学派的董仲舒应答策论提出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所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获得独尊地位;东汉分裂割据,礼教遭到破坏;魏晋时期,以王弼、裴頗、竹林七贤、郭象等为代表的玄学家,研读三玄(《易经》《老子》《庄子》)形成魏晋玄学思想;后佛教盛行,与儒家形成三教并行之势;唐初佛道思想严重冲击儒家地位,士大夫为维护儒家统治地位,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率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宋明时期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他们创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理学”形成有三条路径:以张载为代表的气学为路径,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为路径;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为路径。宋代新儒家为儒学的统治地位重新确立进行了新的构建,将儒学上升至天理的高度;面对理学逐渐走向固化,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对理学进行批判,抨击君主专制,使儒学在批判中得以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史以儒道思想演变为主线,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依旧深刻。中国哲学史是一幅画卷,画卷里有丰富、美丽、精彩的景色,需要我们去欣赏,去探究。在编辑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行思考与探究的个性化色彩,深刻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具有的独特魅力。我感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惊叹中华儿女日积月累的生活智慧。那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无时无刻不在照亮国人的前行之路,推动着历史巨轮驶向辉煌。我相信历史一定会永远铭记那些为中华文明进步付出艰辛努力与做出巨大贡献的仁人志士,古圣先贤。今天,是追求中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民族复兴梦里有文化复兴梦;文化复兴梦里有中国哲学复兴梦。我们有理由坚信一一中国的哲学将会获得新的发展。因为它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星辰!课后写作的过程亦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更是思考的过程。但愿我们都能继续坚持在学习中写作、在写作中学习、在写作学习中思考的良好习惯,以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那一抹乡愁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一一易经的智慧 

第三章 领悟孔子的智慧 

第四章 领悟老子的智慧 

第五章 领悟《孙子兵法》的智慧一一战与不战

第六章 领悟墨家思想的智慧与侠义精神 

第七章 领悟法家思想的智慧 

第八章 领悟孟子的智慧 

第九章 领悟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智慧 

第十章 领悟魏晋玄学的智慧 

第十一章 领悟理学开端的智慧 

第十二章 领悟朱熹与王阳明的智慧 

后记

序言

在政法学院聂火云教授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之下,我为思政专业本科生讲授《中国哲学史》,授课结束之后,即主编了这本书。

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里有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大学生应该在中国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学习中国哲学的价值与意义,首先体现为中国哲学的智慧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一类人。在这种智慧长期的潜移默化下,可以磨砺出入之所以为人的高贵品格,找回人之所以为人的高尚情操,重建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或许可以不投身于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便能够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能不关心自我心性的修养,因为人生的品位与境界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中国哲学不是人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人生活的目的和理想。人生问题成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人生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进而延伸到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矛盾、灵与肉的矛盾、人生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等,中国哲学提供了解决种种人生问题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考人生的主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思想赋予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家思想赋予中国人的人生智慧。除此之外,在与人交往相处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时刻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怨天,不尤人。时刻保持一颗虔诚恭敬之心,对待他人谦恭有礼、充分尊重;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人处世不患得患失,待人接物不斤斤计较。总之,中国哲学的亲切和洒脱,是以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姿态出现的。

学习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心不是知识论,也不是认识论,而是道德情感体验论。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辨的,体现的是对日常生活的直观感悟。翻开中国哲学的经典,其中的文字记载,都不是那么注重逻辑推理与分析,而是用形象含蓄的语言娓娓道来,讲人生体悟,谈修身养性,其中的道理都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或直觉体证才能通达。因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我尽可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对中国哲学的智慧进行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程以传统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儒、释、道、墨、法、兵家的人生智慧为重点,兼顾两汉、魏晋与宋明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人生智慧为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强对这些流派与思想家们经典原著的阅读,加强中西哲学中人生智慧的比较,以凸显中国哲学人生智慧的特色。同时,通过有意识地调整中国哲学的广度和深度两者的关系,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指标体系。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该课程应该会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必修课程。

这本书凝聚了宜春学院政法学院14思政专业四十九个同学的心血,承载着他们对中国哲学的心得与体会。书中每一篇都是他们在课后用心写出来的真情实感。他们的观点也许表现得非常简单朴素,也可能经不起严密的逻辑论证,但至少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对待传统文化真诚的态度。理解一种文化总是应该具有虔诚与理性的态度为前提,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尤其如此!他们从我设计的十二个课程教学主题出发,为整个学期的中国哲学课的教学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他们心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见证,成为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书末的后记,是由本班表现非常优秀的刘修发同学完成,希望能够代表全班同学的共同心声。书中的作者分别是:01.阿利娅 曾柳 02.陈梦琴 03.陈蓉 04.陈彩平05.邓聪聪 06.丁文英 07.费文立 08.高慧 09.高铭遥 10.郭小妹 11.郭燕茹 12.胡婷 13.胡雅雯 14.胡伊珊 15.黄芳芳 16.金伊雯 17.李骄阳 18.廖芳娟 19.林可可 20.林秋平 21.刘春连22.楼安妮 23.吕苗苗 24.彭盼盼 25.宋莹 26.谭家乐 27.王琳28.王伶 29.王依 30.吴文莉 31.肖海艳 32.谢璐 33.谢宇 34.徐鑫 35.薛婷婷 36.张慧雨 37.周飞菲 38.周伟 39.邹朱华40.曾祥贤 41.林秋青 42.刘乐虎 43.刘修发 44.龙翔 45.吴旋46.肖明秀 47.郑佳晨 48.左强

内容推荐

尹业初编著的《领悟中国哲学的智慧》凝聚了宜春学院政法学院14思政班同学们的心血,承载着他们对《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课后的心得与体会。他们从我设计的十二个课程教学主题出发,阐述自己对中国哲学智慧的领悟。他们的观点也许表现得简单朴素,经不起严密的逻辑论证,但至少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待传统文化真诚的态度。从领悟中国哲学智慧的文字中看到自己思想成长的历程,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注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编辑推荐

尹业初编著的《领悟中国哲学的智慧》以传统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儒、释、道、墨、法、兵家的人生智慧为重点,兼顾两汉、魏晋与宋明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人生智慧为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强对这些流派与思想家们经典原著的阅读,加强中西哲学中人生智慧的比较,以凸显中国哲学人生智慧的特色。同时,通过有意识地调整中国哲学的广度和深度两者的关系,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