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子是一个有内涵有智慧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为写作文发愁。“小夫子品文学识百科”丛书是我少儿国学推广作品中的一个小分枝,这套丛书比较特别,它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但又不是传统的古典的解读,而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去品味作品,使文学品味又有新风吹进。而且,这套丛书还依据儿童的好奇和喜欢刨根问底的性格特点,对作品中提出的相关百科知识进行了讲解,使“古味”十足的作品一下子立体起来。
本书为其中一册《跟古文较较劲--古典名篇中的百科》,由贾月珍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跟古文较较劲--古典名篇中的百科/小夫子品文学识百科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贾月珍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夫子是一个有内涵有智慧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为写作文发愁。“小夫子品文学识百科”丛书是我少儿国学推广作品中的一个小分枝,这套丛书比较特别,它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但又不是传统的古典的解读,而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去品味作品,使文学品味又有新风吹进。而且,这套丛书还依据儿童的好奇和喜欢刨根问底的性格特点,对作品中提出的相关百科知识进行了讲解,使“古味”十足的作品一下子立体起来。 本书为其中一册《跟古文较较劲--古典名篇中的百科》,由贾月珍编著。 内容推荐 一听到“之乎者也”就犯困,一看到有人背书摇头晃脑就憋不住笑,要是回过头来,你一定什么也没听懂吧。古人写文章不会太长,可是读起来时间却需要很长——因为读不懂。《童话里有话--童话中的百科》中选取了非常典型非常有意义的古典名篇佳作,对其直接进行翻译,并整理成流畅的文章,另外,还附有小夫子的诙谐赏析报告。当你通过故事了解到作者时,你会说:哈哈,古人也不过如此啊。古人的想法有时候跟我们很像啊,古人有时候很神奇,古人有时候不可思议哦。然后呢,“古人真的很聪明” 。 《童话里有话--童话中的百科》由贾月珍编著。 目录 1.小石潭记/追踪柳宗元 2.岳阳楼记/范仲淹看图写文章 3.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山中喝酒 4.陋室铭/三次搬家搬出一篇佳作 5.核舟记/有一位雕刻奇人 6.爱莲说/第二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7.黔之驴/好事者犯的错 8.马说/运气不好的大文学家 9.鱼,我所欲也/大圣人教你如何选择 10.庖丁解牛/梁惠王看解牛悟养生之道 11.扁鹊见蔡桓公/神医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12.桃花源记/那样的地方有没有 13.师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老师 14.英雄之言/其实都是强盗 15.观潮/天下第一浪潮 16.卖柑者言/巧舌如簧的水果贩子 17.口技/一张嘴演绎惊心动魄的故事 18.黄生借书说/夹在黄生书里的一封信 19.弈喻/观棋不语真君子 20.阿房宫赋/传奇建筑的毁灭 21.秋声赋/敏感的季节伤感的情怀 22.子虚赋/唇枪舌剑的战斗 参考文献 跋 写给“珍珠"的话 试读章节 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山中喝酒 六一居士是谁?就是主人公醉翁欧阳修先生。他还有几个名号,因为经常喝醉,叫醉翁。又因为家中藏书一万卷,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盘棋,一壶酒,一老翁,他因此称自己为六一居士。当然这名号是他老年时起的,这六个“一”也是他退休后的生活写照。在写这篇《醉翁亭记》时,他还醉着呢。他是怎么描写醉翁亭的呢? 先整体看看: 滁州城四面环山。在西南面的许多山峰中的树林和山谷非常秀美。远远望去树林幽深秀丽,那是琅琊山。 开篇便交待了他要去的地方是琅琊山。好了,现在进山,该写山中的景色了。 在山中走六七里之后,渐渐听到潺潺水声,远远看去,从两座山峰中间泻下瀑布来,这就是有名的酿泉。许多人酿酒都来这里取水。 既然已经看到酿泉了,就继续走吧。 山路随着山势转着弯,拐弯处有一座四角翘起来,像鸟展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它就在泉水边。这就是醉翁亭了。正是我们要聚会的地方。 有亭有泉水,这么美的地方,即使走了六七里以上的路也不会觉得累。接下来很有趣,作者要写这亭子的来历啦: 是谁建了这么一座专门让游人喝酒的亭子呢?是住在这山里的和尚智仙。又是谁给这亭子命名的呢?就是欧阳太守自己啊,他用自己的别号醉翁命的名。 啊,原来只是一座无名小亭,也许智仙和尚建它的时候只是为前来取泉水的人提供休息的。可是,自从太守发现这个好地方后,就给亭子起了特别的名字。 太守和朋友们来这里饮酒,看上去好大的阵势,走那么远路进到山里,又在专门饮酒的亭子,不知道的以为他能喝几大坛呢,没想到,稍微饮一点就醉了。其实,他的兴趣不在于饮酒,而在于欣赏山间美景的。欣赏山水的乐趣寄托在喝酒上了。 好了,现在开始描写山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美景让太守这么兴师动众来欣赏呢?到底是什么样的奇景让太守动不动就醉了呢? 太阳出来后,树林间的雾气散去,烟云聚拢,山里的洞穴就显得昏暗起来。有时候随着太阳光透过叶间的移动,明暗交替,这是山中早晚的一大景致。 春天,野花散发着幽香;夏天,树木繁茂,形成了浓郁的绿荫;秋天,秋高气爽,叶缘上带着洁白的霜色;冬天,溪水退去,山石露出来。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一大早进山,游到晚上回来,这山里四季景色不同,给人带来的快乐也无穷无尽。 有山有水有景,还有人。人在哪?瞧,人来了。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高声唱着歌,走着的人累了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大声呼喊后面的人。后面的人作高声回答。回音在林间山间久久萦绕。老人们有的驼背了,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喜欢来山间出游的滁州人还真不少呢。 这么多人喜欢在山里游玩,不仅仅为了走走路,前后呼喊几声吧。肯定有一些有趣的活动。 这些人来溪边抓鱼。溪水很深,鱼长得也肥大。再用泉水酿些酒,泉水酿出来的酒清洌而香醇。再把在山中采的野菜,打到的野味摆在面前。太守也常常用这些宴请宾客。 宾客是谁呢?就是那些前呼后喝的滁州百姓啊。 人们在这里玩投壶的游戏,射中了目标就欢呼痛饮;下棋赢了,也相互推杯换盏,或者开心地从座位上跳起来高声唱着笑着。只有一个人头发花白,容颜苍老,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似乎跳也跳不起来啦。这位就是请客的主人,喝醉的太守。 瞧这热闹劲儿,把禽鸟都吓得躲了起来。笑声叫声恐怕在山外都能听得见。 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夕阳西下。太守回家,其他人跟随着。人影在地上摇晃着。树叶成荫,鸟儿呜叫着也要归巢了。这也是一乐,是游人离去而禽鸟们开始欢乐的乐趣啊。 真是各有各的乐趣啊。可是,乐趣与乐趣又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禽鸟们懂得放飞在山林里的快乐,却不懂得人们的快乐所在;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一起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因为游客们的快乐才感到快乐。 醉的时候能与大家一起开心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些快乐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呢?就是我庐陵郡的欧阳修啊。 小小醉翁亭竟深藏着这么多玄机。它是太守宴请百姓的地方,是太守与百姓一同欢乐的地方,也是太守抒发心中悲伤与喜悦情怀的地方。真是游山只为亭,喝醉不在酒啊。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有其原因。P16-19 序言 小夫子是一个有内涵有智慧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为写作文发愁。 经常有小读者来信,说为写作文苦恼,希望我告诉他们一些写作窍门。我说,多读多看多练。可是,小读者更迷茫了:多读,读什么?我平时也读很多书啊,一本二百页左右的小说,三天就看完了,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不会啊;多看,看什么呢?我走在路上也到处看,可不知道大街上的人、车,还有广告牌有什么特别,跟作文也没什么关系呀;多练,练什么呢?我每天都写日记,可是还不见作文水平提高到哪里去。 多读。读书当然要有所选择,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积累大量的素材,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只读一些小说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考虑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可是,许多人都觉得经典文学作品太晦涩,缺乏趣味性,更不知道里面的东西对于写作文有什么用处。 所以嘛,读的同时还要多看。多看也可以说是多观察多思考。如果用小夫子的方法,饶有兴趣地读晦涩的经典文学作品,然后,通过思考找出其中的哲理和知识点,让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打个比方,如果你能从一篇古诗里找到科学知识,还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那么,就说明你的思考是有效的。 多练。多练就是指多写多用。看到什么写什么,把你从小夫子那里得到的知识点用到生活中。当这些知识融入了你的生活,你能够不由自由地就想到去应用,那么,再把这些事记在作文里,不就言之有物了吗? 这就像我们平时吃东西,吃完肉不是立刻就长出肉来,因为这肉里含有铁、脂肪等多种营养。吃进去后,在胃里被磨碎,送到肠道,肠壁选择对身体成长有用的物质吸收,进入血液中,渗入细胞中。这些营养促使我们的身体生长。吃肉,是积累的过程,消化,是吸收的过程,变成营养使我们身体强壮,这是应用的过程。 那么,我今天给大家呈上了一顿丰盛的写作大餐。大家可以全部拿去作为食物积累,然后,慢慢消化,让这些“营养”融于身体中,再试一试: 当你要描述一件事时是不是还说不清? 当你要处理一件麻烦的事情时是不是还慌手慌脚,会不会平静地理清头绪? 当你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目时,会不会还是大脑空空? 积累是你在收集智慧,吸收是你在储存智慧,应用是你在展示智慧。总之,希望你能通过读这套书成为像小夫子一样有内涵有智慧的人。 后记 我爷爷和比他出生更早的人,小时候连书都很难见到。家里条件好的可以上私塾读几天书,学学写字。在那个时候能写自己名字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要是会背几首古诗,会被街坊邻居竖大拇指称赞的。他们接受的文化知识全是从街头卖艺、说书唱戏的人那里得到的,是七零八碎的。要是听得糊涂点,杜甫和杜迁是兄弟的笑话也常常出现。而读书多的人大多能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那个时候,孩子一上学,就必须要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背下来,这些书就是那时候的儿童启蒙书。 到了我爸爸那会儿,私塾渐渐消失了,国家建了好多学校,穷人的孩子也能坐在课堂里读书了。这时候孩子的课本里除了古诗词,大多是现在名家写的文章。孩子一入学,先学汉语拼音,然后是汉字的笔画、写法,学校还增加了数学、科学等科目。孩子们再也不用摇头晃脑地天天背课文了,可是,接触古代文化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他们获取古代文化的来源有听评书、看戏和极少极少的课外书,主要是四大名著、《三侠五义》、《聊斋志异》这些。而专门讲古代文化,比如礼仪、诗词的书则很少见了。 在我小的时候,这些古典著作都不太流行了,大家都抢着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青春杂志,更多的是考试辅导书。虽然学校有文学社,可也多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设的,几乎等同于“作文提高班”,内容也多是练习日记、作文的写法等。古典文学被认为是对作文毫无用处的悠闲品,只有那些酷爱古诗词的同学才会看。 离开了国学著作,对古代人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少了。特别是现在,我们生活在数字创造的社会里,每天沉浸在动画、枪战、都市搞笑、戏说历史这一类的文化氛围中,对古典文学知道的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更别说从中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礼仪和生活习惯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身边玩具一大堆,不是游戏就是怪兽,大话这个大话那个,传统文化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这种创意并不是坏事,它们的目的在于娱乐,可是,要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还是国学。 如果一千年以后的人有幸得到你的日记本,他们从你的日记中知道的不仅仅是你叙述的那件事,而是事情以外的更多东西——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我们的穿着、我们的发泄方式等。同样,一首古诗,我们除了欣赏古人的行文方式,还会得到诗以外的东西,比如《木兰诗》,它讲了一个女孩替父从军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至少获得四个信息:古代没有女兵,那个时候发生过战争,古代女人的发型有一种叫做“倭堕髻”,古人的布是用织布机织出来的。 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剧不感兴趣了,因为里面许多细节他们看不懂,比如送客前为什么要端茶,来了客人为什么女孩子要“藏”起来,为什么古人不肯剪发? 中国国学,捧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果实,还有文字里藏着的那无法想象的深远的文化内涵。也许在学习的时候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这些深藏着的营养,却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我们。在中国国学的海洋里,全是看不见的营养元素。 “小夫子品文学识百科”丛书是我少儿国学推广作品中的一个小分枝,这套丛书比较特别,它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但又不是传统的古典的解读,而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去品味作品,使文学品味又有新风吹进。而且,这套丛书还依据儿童的好奇和喜欢刨根问底的性格特点,对作品中提出的相关百科知识进行了讲解,使“古味”十足的作品一下子立体起来。其中: 成语、童话、寓言、神话四册,因为改写后语言比较通俗易懂,每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故事,第二部分是知识品说。包含主人公小夫子和面包达对于作品的理解、阅读收获和相关知识解答。在童话和寓言分册中除了有经典作品,还特意选取了一部分当代作家创作的新童话和新寓言。读完经典读新作,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创作的方法和窍门。而且,会觉得“原来童话和寓言就在我们生活中,离我们一点儿也不遥远啊”,让那“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变成了“就在我身边”、“就是现在”啦。 古诗词、古文两册涉及原文,而古文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两册中,除了根据原作者创作作品背景设计了小故事外,还以小夫子的视角进行了有趣生动的赏析,并附有百科知识链接。 总之,尽我所能呈给读者们一本文学咀嚼盛宴吧!有味道不合口的地方尽请提出,或者觉得很可口、营养、很实用都可以将意见发送到fxcf009@163.com。在下次的修订或后续系列创作中,我会及时更换“食材”,调整“烹饪手法及方法”! 书评(媒体评论) 儿子作文一直是弱项,平时也不爱看书,这套书帮了我一个大忙!那么多的写作素材,而且特别有意思!孩子爱看,现在写作文拈手就来,真是及时雨! ——作者的一位好友 我和爸爸都是文学爱好者,可惜孩子没有遗传我们。让他看点儿文学作品,培养点文学素养太难了!这套书有个好处,就是用故事吸引孩子,然后把知识潜移默化地就传递给了孩子,理解起来并不难。 ——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董琴 现在看孩子学习,觉得就那点儿知识,真不明白为什么掌握起来那么费劲。后来仔细一琢磨,我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老不开窍吗?一个成语、一篇古诗什么的背来背去也记不住。现在好了,有小夫子带着孩子一起学,孩子学得高兴,学得也快,我自己也解脱了!真是太棒了! ——一位13岁孩子的妈妈顾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