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把“爱的故事”传递给了年轻的一代。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最优秀的少儿读物之一。一百多年来,它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故事里,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孩子心中很有威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弱小;有聪明懂事的德罗西,他家里很有钱,而且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从来都不骄傲;有勤奋好学的斯代地,那个看上去笨笨的小男孩,虽然不善言辞,却有着非凡的毅力;有坚强而又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无理暴打却从未失去孝心,最终用优异的成绩换来了爸爸的懊悔……这里,洋溢着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老师学生间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谊、小小少年的爱国之心。
小主人公安利柯升入四年级,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高尚正直的卡隆、真诚热情的可莱谛、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不幸的耐利、虚荣的华悌尼、坏孩子勿兰谛……书中以小主人公充满爱心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
第一卷 十月
开学的第一日
十七日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在乡间三个月的假日,像梦一样逝去了,现在又回到丘林的学校中。清早,母亲带着我到学校注册——我该上小学三年级了,而我心里还思念着乡间的情形呢。无论哪一条街道,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学生;两个书店的门口挤满了学生家长,他们都拥挤在那里购买书包、笔记簿等学习用品;校工和警察都在费劲地疏散挤在学校大门前的人群,想把路让开。刚进校门口,我感到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原来是我上三年级时的老师。他一头赤色而卷曲的头发,是位开朗乐观的老师。老师冲着我说道:
“安利柯,我们要分别啦!”
这原本是我心里非常清楚的事,今天被老师一提,不觉中又让我重新难受起来。我们费力地挤到里面,许多太太、教师、普通妇人、职工、军官、老奶奶、男佣人、女佣人,全都一手拉着小孩儿,一手拿着成绩簿,在接待处楼梯上挤得满满的,人声鼎沸,嘈杂得像走进剧场一样。我重新看着宽敞的、有七个教室门的大厅,非常高兴,因为,在这三年中我每天到教室去都要从这里经过。我读二年级时的女教师见了我,站在她的教室门口向我打招呼:
“安利柯,你今年要到楼上去了,今后看不见你经过我的教室了!”
她说着,伤心地望着我。由于学生的名额已满,校长被焦急不安的妇人们围着,看上去头发、胡子好像比以前更白了。学生们也都比夏天时更高更胖了。在修葺一新的一层,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孩子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小犟驴似的倔强着,即便勉强拽进去,有几个仍然逃了出来;有的因为看到家人离开,便哭了起来,家人们只好再回去,有的安慰,有的叱骂,老师们也被搞得一筹莫展。
我的小弟弟被编在女教师代尔卡谛所教的班上。上午十点整,大家坐进教室,我们一班共有五十五个人。班上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有十五六人。总是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其中。我一想到暑假中游玩过的树林、高山,便觉得学校又小又令人厌倦。我仍在怀念读三年级时的老师:他是那么的好,经常对我们微笑,小小的个头儿令他好似与我们年龄差不多大。那位老师有一头蓬乱、红而卷曲的头发,但再也无法天天看见他了,一想到这儿,便有些难受。现在的老师,高高的个儿,没有胡子,长长的灰白头发,前额上有道皱着的直纹,嗓音很粗。他逐个儿地盯着我们看的时候,目光就像要把我们看透一样,看来还是位从不苟言笑的老师。我想:
“唉!开学第一天总算过去啦,还有九个月的时间呢!什么功课,什么月考,真讨厌,真累人啊!”
一出教室,我就跑到大门口去找母亲,巴不得马上见到她,我飞奔到母亲面前吻她的手。母亲说:
“安利柯,要勇敢些!我也和你一块儿学!”
我高兴地回了家。不过,由于那位亲切而爽朗的老师已不在这里,学校显得不像从前那么美好了。
我们的老师
十八日
我从今日起觉得新老师也可爱起来了。当我们走进教室时,他已坐在他的座位上了。老师上个学年教过的学生,在经过教室门口时都探进头来与他打招呼:“早安!老师!”“您好,配巴尼老师!”大家都这么叫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与他握手又匆忙出去的。看得出,大家都爱戴这位老师,今年都仍想请他任课。老师也回答着“早安!”并握握学生伸过来的手,但并不去看学生的面孔。在和他们招呼的时候,他虽也露出了微笑,但额上的皱纹一蹙,始终都板着脸孔,并且把脸朝向窗外,看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打招呼并不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是一种折磨似的。过后,他又把我们一个个很认真地瞧着,叫我们听写。他走下讲台,在桌位间踱着步,看见有一个学生满脸生着小红痘,便把听写中止,两手捧起他的脸查看,又伸手去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这时,他后面有一个男学生乘着他看不见,跳上椅子摹仿木偶的动作,恰好老师回过头,那学生赶忙坐下,垂着脑袋等着挨批。老师用手抚摩着他的头,只是说了一句:“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了!”便不再说什么。
听写完了以后,老师又静静地看了我们好一会儿,用他平静而亲切的嗓音慢悠悠地说:
“孩子们听着,我们从此要度过一年时光,我们要好好地度过这一年!大家要好好学习,要守规矩。我没有一个家人,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去年我母亲还健在,可现在她已过世了,我只有孤身一人了!除了你们以外,在世界上我没有家人;除了你们,我没有牵挂!你们是我的孩子,是我惟一的爱。我爱你们,请你们也爱我!我不愿责罚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们是真诚善良的孩子!请你们全班作为一个大家庭,你们给我安慰,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求你们用语言来向我做保证,我相信你们已在心里向我做了保证。我谢谢你们。”
此时,校工进来通知放学,我们都默默地离开座位。刚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来到老师的身旁,声音颤抖地说:“老师,这次请原谅我吧!”老师用嘴吻着他的额头说:“快回去吧,我的好孩子!”
不幸事件
二十一日
本学年一开学就发生了不幸的事儿。今天早上去学校,我与父亲边走边谈论着老师所说的话。突然见校门前的路上挤满了人,都向学校跑去。父亲说:
“好像发生了什么意外!新学年才刚开始,真糟糕!”
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了学校,宽大的房子里挤满了学生和家长。老师无法将学生们拉进教室,只听到有人说:“真可怜!可怜的洛佩谛!”从人群当中,看见了警察的帽子和校长的秃头。接着又走进来一个绅士,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大家齐说:“医生来了!”父亲向一个老师打听:“究竟出了什么事?”老师回答道:“他的脚被车子轧伤了!”又一个老师说:“脚骨碎了!”原来,一个名叫洛佩谛的二年级学生正沿街来上学时,忽然有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离开了母亲那儿,摔倒在马路中央,这时有一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朝他倒地之处驶来。洛佩谛眼见这个小孩将被车子轧死,便勇敢地跳过去,把他救了出来,而他自己却因来不及抽出自己的脚,反被车子轧伤了。洛佩谛是一位炮兵大尉的儿子。我们正听他们叙述这件事的时候,忽然有个女人发疯似的拨开众人,从人堆中挣扎着挤进大厅。她就是洛佩谛的母亲,是刚被人叫来的。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女人跑上前来,张开双臂抱住洛佩谛母亲的头抽噎着。这是刚才被救小孩儿的母亲。两个女人冲进室内,我们在外边听到她们绝望地叫喊:“唉!我的洛佩谛呀!我的孩子!”
这时,有辆马车停在了校门口。不一会儿,校长也就抱出了洛佩谛。洛佩谛的头伏在校长的肩上,脸色苍白,双眼紧闭着。大家都默不作声,只听到洛佩谛母亲的啜泣传来。不一会儿,校长站住了,将抱在手里的孩子双臂向上托了托给大家看,于是老师们、学生们、家长们都齐声说:“洛佩谛,好样儿的!可怜的孩子!”围在他身边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去吻洛佩谛的手和双臂。此刻,洛佩谛睁开眼睛问:“我的书包呢?”被救孩子的母亲把书包拿给他看,哭着说:“让我帮你拿着吧,可爱的天使。”他们出了门,非常小心地将洛佩谛平放在马车里。马车慢慢地走了,我们都默然无语地回到学校。
格拉布立雅的男孩 二十二日
昨日午后,老师告诉我们说,可怜的洛佩谛要靠拄拐杖才能行走了。正在说这消息时,校长突然领着一个刚入校的新生到了教室来。那孩子脸色深棕、黑色浓发、眼睛又大又黑,长着浓密的眉毛;他穿着整齐,腰里系着一条漂亮的皮带。校长将新学生交给老师,跟老师低声耳语几句就出去了。新学生站在老师的身边,用他乌黑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教室中的一切。老师携起他的一只手向我们说:
“大家应该高兴。今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个意大利同学,他是从五百英里以外的格拉布立雅的莱奇阿来的。请你们要特别关爱这个从远道而来的同胞兄弟。他的故乡是意大利的一片光荣之地,是意大利杰出人物的产生地,在那里还哺育了强壮的劳动者和勇敢善战的军人,也是我们祖国最美丽的风景名胜之一。那里也有广袤的森林、美丽的山岳,那里的人民都富于智慧和勇气。请你们关爱他,让他忘记自己远离故乡,使他知道,无论在意大利何处的一所学校,都能够找到同胞兄弟。”
说完,老师在墙上的意大利地图上指着格拉布立雅的莱奇阿的位置,然后又大声叫道:“尔耐斯托·代洛西!”——他就是那个每次都得一等奖的学生——代洛西站了起来。
“过来!到这里来!”老师说,代洛西离开座位,走到老师的身边,面对着格拉布立雅的男孩。
老师说:“你是学校的第一名,请以全班的名义对这新学友致欢迎辞!请代表譬特蒙脱的孩子,拥抱新同学,表示欢迎格拉布立雅的孩子!”
代洛西听老师说完,拥抱了新同学,并用了明亮、清晰的声音说:“欢迎你!”新同学热烈地吻代洛西的脸颊。我们全体鼓掌。,虽然老师说:“安静些!安静些!在学校里拍手是不允许的!”不过,看得出老师其实很欢喜。格拉布立雅小孩也很高兴。老师指定了座位给他,并陪他到课桌旁,那个小孩子就归坐了。然后老师又说:
“请你们记住我刚才的话。我们要让格拉布立雅的孩子到了丘林就好像在自己家中一样。而丘林的孩子到了格拉布立雅,也应该就好像在自己家一样。告诉大家,我国为此经历了五十年的战争,死了三万名同胞。因此你们大家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倘若因为这个新同学不是本地人而伤害他,就是无礼的行为,那他就永远不配正视我们的三色旗!”
格拉布立雅男孩回到座位上。周围的学生们,有送他钢笔和画片的,还有一个男孩送了他一枚瑞士的邮票。
同学
二十五日
我最喜欢那个送给格拉布立雅小孩邮票的男孩,他叫卡罗内,他在班上身材最高大,年龄也最大,快十四岁了,大大的脑袋,宽宽的肩膀,笑起来显得非常可爱,他还总爱装大人。现在,我已认识了许多同班的同学,我还喜欢一个名叫柯莱蒂的。他穿着深棕色的裤子,戴着猫皮做的帽子,说话很有趣。他父亲是开劈柴铺的商人,参加过一八六六年的战役,曾在温培尔脱亲王手下当过兵,据说还有三枚勋章呢。有个名叫奈里的是个小个子,可怜的驼背,身体弱不禁风,脸色经常都是苍白憔悴的。还有一个名叫华梯尼的,他穿着讲究,坐在我的前面,人称“小瓦匠”,那是泥瓦匠的儿子,面孔圆圆的像苹果,脸上长着一个小蒜头鼻子,惯能装做“兔脸”,时常做兔脸引人笑。他虽戴着一顶破帽子,却时常将帽子像手绢一样揉揉就塞进衣兜中。坐在“小泥瓦匠”旁边的是一个叫做卡洛斐的,高高瘦瘦的个儿,老鹰鼻、小眼睛,成天忙着贩卖钢笔、空火柴盒什么的,还把功课写在手指甲上偷看,做出种种狡猾的事。还有一个名叫卡罗·诺琵斯的傲气十足的小绅士。这人的两旁,有两个同学颇具好感:一个是铁匠的儿子,穿了件长至膝盖的外套,脸色苍白得好似生了病,对于什么都害怕,从来没有笑容;一个是一头红发的小孩,一只残废的胳膊吊挂在脖子上。听说,他的父亲到美洲去了,靠母亲兜售蔬菜为生。靠我左边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孩,他名叫斯塔迪,身材矮胖而肥,项颈好像没有脖子一样。他是个暴躁的小孩,一张难看的大嘴从不和人讲话,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可是对于老师的话,他总是眼睛一眨都不眨地蹙着眉头,咬着牙认真地听着。老师说话时,有人问他话,第一、二次他还忍耐着,一到第三次,他便要生气发火,上脚踢人。坐在他旁边的是个一脸厚颜无耻、带着狡猾相的小孩,名叫弗兰蒂,听说曾被开除过。此外,班上还有一对很相像的兄弟,穿着相同,戴着同样的帽子。这许多同学当中,长得最漂亮、最有才能的要算代洛西了,今年的第一名肯定也是他。然而我却更喜欢那个穿长外套、一副病容的铁匠儿子泼来可西。据说,他父亲总打他,他很老实,每当他在和人说话时,或遇到别人时,常用又害羞又悲哀的眼光,“对不起”说个不停。至于年龄最大、品格最高的,那是卡罗内。
侠义行为
二十六日
今早发生了一件事情,恰好让我有机会了解卡罗内的为人,我进教室稍迟,老师还未到。一进去就看到有三四个小孩聚在一处正捉弄那个一头红发的、一手有残疾的、母亲是卖野菜的孩子克洛西。他们用尺子打他,朝他脸上投掷栗子壳,说他是“残废”、“鬼怪”,还将手臂吊在颈上来摹仿给他看。克洛西一个人失神地坐在位子里,苍白了脸,听任他们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他们,好像要说:“饶了我吧!”那几个同学见克洛西这样,越加变本加厉地戏弄他。克洛西终于发怒了,气得涨红了脸,开始发抖。这时,那个长得丑丑脸庞的、很讨厌的弗兰蒂,忽然跳上课桌,滑稽地摹仿克洛西的母亲挑菜担的样子。克洛西的母亲,因为要接克洛西回去,平日时常在校门口等他,现在听说正病着。许多孩子都知道克洛西的母亲,看了弗兰蒂所装的样子,都大笑起来。克洛西大怒,突然抓起一个墨水瓶,对准了弗兰蒂的脑袋使出全身力气掷去。弗兰蒂很敏捷地一躲,恰巧老师从门外进来,墨水瓶就砸在了老师的胸上。
大家都逃到各自的座位上,怕得不做一声。老师变了脸色,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问:“谁干的?”没有一个人回答。老师又提高嗓音问了一声:“谁干的?”
此刻,好像是出于同情克洛西,卡罗内突然起立,果断地说:“是我!”老师看着他,又转身看看目瞪口呆的学生们,用平静的语调说:“不是你。”
过了须臾,他又说:“不处罚犯错误的人,投掷者请站起来!”
克洛西站起来哭着说:“他们打我,欺负我。我气昏了,就把墨水瓶扔了过去。”
“坐下吧!那么,欺负他的人站起来!”老师说,四个学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你们欺负了一个从不惹你们的无辜人!你们欺负了不幸的人,欺负一个弱者!你们的所做所为是最低级、最可卑的事!胆小鬼!”
老师说着,走到卡罗内的身边,用手托起他俯下的脸,盯着他的眼说:“你的精神是高尚的!”
卡罗内乘机附着老师的耳朵,不知悄悄说了点什么。老师忽然转过身对四个犯错者说:“我原谅你们。”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