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志摩精选集/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
分类
作者 徐志摩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国的白话文文学发轫于民国时期。其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蔚为大观。这些名家名作历经时间的考验,已形成一个个灿烂的文化坐标,一个世纪以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料。为重温经典,特推出《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丛书。《徐志摩精选集》选取徐志摩的代表性作品,涵盖诗歌、散文、书信等方面,精编精校,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徐志摩之流风遗韵。

同时,本书的装帧设计极具特色,封面典雅大方,外包封选用与作者性格气质相契合的颜色,书脊采用锁线露背装,正文配以优质纯质纸,使得本书既具有可读性、知识性,又具有观赏性、典藏性。

内容推荐

《徐志摩精选集》为《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中的一种,精选徐志摩先生在散文、诗歌、书信等方面的经典之作,如《康桥,再会罢》、《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翡冷翠山居闲话》、《我的祖母之死》等众多名篇,汇集为一册,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

目录

辑一 诗歌

 生活

 草上的露珠

 “两尼姑”或“强修行”

 康桥,再会罢

 笑解烦恼结

 破庙

 月下雷峰影片

 灰色的人生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沪杭车中

 先生!先生!

 为要寻一个明星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

 毒药

 沙扬娜拉十八首

 在那山道旁

 雪花的快乐

 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

 难得

 翡冷翠的一夜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

 呻吟语

 起造一座墙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这年头活着不易

 再不见雷峰

 梅雪争春

 偶然

 半夜深巷琵琶

 最后的那一天

 俘虏颂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再别康桥

 黄鹂

 车眺

 秋月

 两个月亮

 云游

 火车擒住轨

 难忘

 在病中

 我有一个恋爱

 石虎胡同七号

 一九三〇年春

辑二 散文

 雨后虹

 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

 天目山中的笔记

 泰戈尔

 自剖

 我的祖母之死

 吸烟与文化

 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们灵魂的自由

 再剖

 泰山日出

 婴儿

 想飞

 新月的态度

 《猛虎集》序文

 罗曼罗兰

辑三 书信

 致双亲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致梁启超

一九一八年八月(片段)

一九一八年十月(片段)

一九二三年一月(片段)

 致胡适

一九二三年八月八日

一九二七年一月七日

 致陆小曼

一九二五年三月三日

 致周作人

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一日

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林徽因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

 致王统照

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致泰戈尔

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给新月的朋友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有几句话想趁这个机会对诸君讲,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耐心听。泰戈尔先生快走了,在几天内他就离别北京,在一两个星期内他就告辞中国。他这一去大约是不会再来的了。也许他永远不能再到中国。

他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非但身体不强健,他并且是有病的。所以他要到中国来,不但他的家属,他的亲戚朋友,他的医生,都不愿意他冒险,就是他欧洲的朋友,比如法国的罗曼罗兰,也都有信去劝阻他。他自己也曾经踌躇了好久,他心里常常盘算他如其到中国来,他究竟能不能够给我们好处,他想中国人自有他们的诗人、思想家、教育家,他们有他们的智慧、天才、心智的财富与营养,他们更用不着外来的补助与戟刺,我只是一个诗人,我没有宗教家的福音,没有哲学家的理论,更没有科学家实利的效用,或是工程师建设的才能,他们要我去做什么,我自己又为什么要去,我有什么礼物带去满足他们的盼望。他真的很觉得迟疑,所以他延迟了他的行期。但是他也对我们说到冬天完了春风吹动的时候(印度的春风比我们的吹得早),他不由的感觉了一种内迫的冲动,他面对着逐渐滋长的青草与鲜花,不由的抛弃了,忘却了他应尽的职务,不由的解放了他的歌唱的本能,和着新来的鸣雀,在柔软的南风中开怀的讴吟。同时他收到我们催请的信,我们青年盼望他的诚意与热心,唤起了老人的勇气。他立即定夺了他东来的决心。他说趁我暮年的肢体不曾僵透,趁我衰老的心灵还能感受,决不可错过这最后唯一的机会,这博大、从容、礼让的民族,我幼年时便发心朝拜,与其将来在黄昏寂静的境界中萎衰的惆怅,毋宁利用这夕阳未暝的光芒,了却我晋香人的心愿?

他所以决意的东来,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医生的警告,不顾自身的高年与病体,他也撇开了在本国一切的任务,跋涉了万里的海程,他来到了中国。

自从四月十二在上海登岸以来,可怜老人不曾有过一半天完整的休息,旅行的劳顿不必说,单就公开的演讲以及较小集会时的谈话,至少也有了三四十次!他的,我们知道,不是教授们的讲义,不是教士们的讲道,他的心府不是堆积货品的栈房,他的辞令不是教科书的喇叭。他是灵活的泉水,一颗颗颤动的圆珠从他心里兢兢的泛登水面都是生命的精液;他是瀑布的吼声,在白云间,青林中,石罅里,不住的欢响;他是百灵的歌声,他的欢欣、愤慨、响亮的谐音,弥漫在无际的晴空。但是他是倦了。终夜的狂歌已经耗尽了子规的精力,东方的曙色亦照出他点点的心血染红了蔷薇枝上的白露。

老人是疲乏了。这几天他睡眠也不得安宁,他已经透支了他有限的精力。他差不多是靠散拿吐瑾(一种药物——编者注)过日的。他不由的不感觉风尘的厌倦,他时常想念他少年时在恒河边沿拍浮的清福,他想望椰树的清荫与曼果的甜瓤。

但他还不仅是身体的惫劳,他也感觉心境的不舒畅。这是很不幸的。我们做主人的只是深深的负歉。他这次来华,不为游历,不为政治,更不为私人的利益,他熬着高年,冒着病体,抛弃自身的事业,备尝行旅的辛苦,他究竟为的是什么?他为的只是一点看不见的情感,说远一点,他的使命是在修补中国与印度两民族间中断千余年的桥梁。说近一点,他只想感召我们青年真挚的同情。因为他是信仰生命的,他是尊崇青年的,他是歌颂青春与清晨的,他永远指点着前途的光明。悲悯是当初释迦牟尼证果的动机,悲悯也是泰戈尔先生不辞艰苦的动机。现代的文明只是骇人的浪费,贪淫与残暴,自私与自大,相猜与相忌,飏风似的倾覆了人道的平衡,产生了巨大的毁灭。芜秽的心田里只是误解的蔓草,毒害同情的种子,更没有收成的希冀。在这个荒惨的境地里,难得有少数的丈夫,不怕阻难,不自馁怯,肩上抗着铲除误解的大锄,口袋里满装着新鲜人道的种子,不问天时是阴是雨是晴,不问是早晨是黄昏是黑夜,他只是努力的工作,清理一方泥土,施殖一方生命,同时口唱着嘹亮的新歌,鼓舞在黑暗中将次透露的萌芽。泰戈尔先生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个。他是来广布同情的,他是来消除成见的。我们亲眼见过他慈祥的阳春似的表情,亲耳听过他从心灵底里迸裂出的大声,我想只要我们的良心不曾受恶毒的烟煤熏黑,或是被恶浊的偏见污抹,谁不曾感觉他至诚的力量,魔术似的,为我们生命的前途开辟了一个神奇的境界,燃点了理想的光明?所以我们也懂得他的深刻的懊怅与失望,如其他知道部分的青年不但不能容纳他的灵感,并且存心的诬毁他的热忱。我们固然奖励思想的独立,但我们决不敢附和误解的自由。他生平最满意的成绩就在他永远能得青年的同情,不论在德国,在丹麦,在美国,在日本,青年永远是他最忠心的朋友。他也曾经遭受种种的误解与攻击,政府的猜疑与报纸的诬捏与守旧派的讥评,不论如何的谬妄与剧烈,从不曾扰动他优容的大量,他的希望,他的信仰,他的爱心,他的至诚,完全的托付青年。我的须,我的发是白的,但我的心却永远是青的,他常常的对我们说,只要青年是我的知己,我理想的将来就有着落,我乐观的明灯永远不致黯淡。他不能相信纯洁的青年也会坠落在怀疑、猜忌、卑琐的泥溷,他更不能信中国的青年也会沾染不幸的污点。他真不预备在中国遭受意外的待遇。他很不自在,他很感觉异样的怆心。

因此精神的懊丧更加重他躯体的倦劳。他差不多是病了。我们当然很焦急的期望他的健康,但他再没有心境继续他的讲演。我们恐怕今天就是他在北京公开讲演最后的一个机会。他有休养的必要。我们也决不忍再使他耗费有限的精力。他不久又有长途的跋涉,他不能不有三四天完全的养息。所以从今天起,所有已经约定的集会,公开与私人的,一概撤销,他今天就出城去静养。

……  P133-137

后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诗人徐志摩乘“济南号”飞机在济南西南郊遇难。八十多年来,徐志摩其人其文,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关于他的浪漫诗歌、才情风流、趣事逸闻,总是在坊间播散流传,以致任由“打扮”。

徐志摩是民国一代才子,是一位浪漫的诗人。关注诗人,最好是首先更多地关注他的作品。“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蔡元培语)徐志摩似乎生来就是为了诗而存在的,他的诗凝聚着新月派诗人对白话新诗节律美的追求,字句清新,潇洒空灵,韵律谐和,意境优美,并自觉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读来飞动飘逸,令人回味。徐志摩的诗歌,历经近百年时光流转,至今依然传诵不衰。

但是,除了诗情之外,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是,徐志摩还曾经组织社团、创办刊物、从事出版、任教大学、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诸多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印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文化史上,新月社和《新月》杂志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我们这几个朋友,没有什么组织,除了这月刊本身,没有什么结合,除了在文艺和学术上的努力,没有什么一致,除了几个共同的理想。凭这点集合的力量,我们希望为这时代的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这时代的生命添厚一些光辉。”新月社为了人生的尊严与健康,承担起民国文人的使命与责任。阅读近年重新出版的1930年的《人权论集》,即可见“新月”当年思想光辉之一角。

回望岁月苍茫,对于徐志摩一生的评价,笔者认为胡适之先生的评价是最为恰切的。“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因了“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三十五岁逝去的徐志摩,是不朽的。

“徐志摩是五四精神在诗歌领域杰出的代表”,2006年3月,诗人牛汉到济南长清出席“徐志摩纪念公园”奠基仪式,他深情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品经济时代,“五四精神”已然是遥不可及的历史绝唱,徐志摩也已是一去不返的人间绝响。“诗意的栖居”依旧是红尘一梦。徐志摩作为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信仰在当下的时代依然是稀缺的,所以他依然值得人们长久的纪念和铭记。

“山不在高,有诗则灵。”然而,奠基仪式举行之后的近十年后,所谓的“徐志摩纪念公园”一直不过是山野间两块孤零零的碑石……近十年间,每天望着窗外山间那孤零零的碑石,我想即使凭借诗人的才情,大概也是读不懂此间的热闹与落寞的。其实,躲开热闹,安静地阅读诗人留下的文字,或许就是最好的纪念吧?

“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丛书得以出版,在此衷心感谢齐鲁书社陈修亮先生、许允龙先生的鼎力支持!感谢恩师张桂兴先生的指教。感谢责任编辑的认真审校。感谢诸位师友编者付出的辛劳。限于水平和时间,本丛书或有缺憾之处,谨请读者指正。

编者王任

2015年11月记于旧闻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