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白话文文学发轫于民国时期。其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蔚为大观。这些名家名作历经时间的考验,已形成一个个灿烂的文化坐标,一个世纪以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料。为重温经典,特推出《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丛书。《林徽因精选集》选取林徽因的代表性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书信、文论等方面,精编精校,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林徽因之流风遗韵。
同时,本书的装帧设计极具特色,封面典雅大方,外包封选用与作者性格气质相契合的颜色,书脊采用锁线露背装,正文配以优质纯质纸,使得本书既具有可读性、知识性,又具有观赏性、典藏性。
《林徽因精选集》为《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中的一种,精选林徽因在散文、诗歌、小说、书信、研究文化等方面的经典之作,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悼志摩》、《九十九度中》、《一片阳光》等众多名篇,汇集为一册,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
三个人肩上各挑着黄色,有“美丰楼”字号大圆篓的,用着六个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走完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之后,转弯进了一个胡同里去。
“劳驾,借光——三十四号甲在哪一头?”在酸梅汤的摊子前面,让过一辆正在飞奔的家车——钢丝轮子亮得晃眼的——又向蹲在墙角影子底下的老头儿,问清了张宅方向后,这三个流汗的挑夫便又努力地往前走。那六只泥泞布履的脚,无条件地,继续着他们机械式的展动。
在那轻快的一瞥中,坐在洋车上的卢二爷看到黄篓上饭庄的字号,完全明白里面装的是丰盛的筵席,自然地,他估计到他自己午饭的问题。家里饭乏味,菜蔬缺乏个性,太太的脸难看,你简直就不能对她提到那厨子问题。这几天天太热,太热,并且今天已经二十二,什么事她都能够牵扯到薪水问题上,孩子们再一吵,谁能够在家里吃中饭!
“美丰楼饭庄”黄篓上黑字写得很笨大,方才第三个挑夫挑得特别吃劲,摇摇摆摆地使那黄篓左右的晃……
美丰楼的菜不能算坏,义永居的汤面实在也不错……于是义永居的汤面?还是市场万花斋的点心?东城或西城?找谁同去聊天?逸九新从南边来的住在哪里?或许老孟知道,何不到和记理发馆借个电话?卢二爷估计着,犹豫着,随着洋车的起落。他又好像已经决定了在和记借电话,听到伙计们的招呼:“……二爷您好早?……用电话,这边您哪!……”
伸出手臂,他睨一眼金表上所指示的时间,细小的两针分停在两个钟点上,但是分明的都在挣扎着到达十二点上边。在这时间中,车夫感觉到主人在车上翻动不安,便更抓稳了车把,弯下一点背,勇猛地狂跑。二爷心里仍然疑问着面或点心;东城或西城;车已赶过前面的几辆。一个女人骑着自行车,由他左侧冲过去,快镜似的一瞥鲜艳的颜色,脚与腿,腰与背,侧脸、眼和头发,全映进老卢的眼里,那又是谁说过的……老卢就是爱看女人!女人谁又不爱?难道你在街上真闭上眼不瞧那过路的漂亮的!
“到市场,快点。”老卢吩咐他车夫奔驰的终点,于是主人和车夫戴着两顶价格极不相同的草帽,便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向东安市场奔去。
很多好看的碟子和鲜果点心,全都在大厨房院里,从黄色层篓中检点出来。立着监视的有饭庄的“二掌柜”和张宅的“大师傅”;两人都因为胖的缘故,手里都有把大蒲扇。大师傅举着扇扑一下进来凑热闹的大黄狗。
“这东西最讨嫌不过!”这句话大师傅一半拿来骂狗,一半也是来权作和掌柜的寒暄。
“可不是?他×的,这东西最可恶。”二掌柜好脾气地用粗话也骂起狗。
狗无聊地转过头到垃圾堆边闻嗅隔夜的肉骨。
奶妈抱着孙少爷进来,七少奶每月用六元现洋雇她,抱孙少爷到厨房,门房,大门口,街上一些地方喂奶连游玩的。今天的厨房又是这样的不同;饭庄的“头把刀”带着几个伙计在灶边手忙脚乱地炒菜切肉丝,奶妈觉得孙少爷是更不能不来看:果然看到了生人,看到狗,看到厨房桌上全是好看的干果,鲜果,糕饼,点心,孙少爷格外高兴,在奶妈怀里跳,手指着要吃。奶妈随手赶开了几只苍蝇,拣一块山楂糕放到孩子口里,一面和伙计们打招呼。
忽然看到陈升走到院子里找赵奶奶,奶妈对他挤了挤眼,含笑地问:“什么事值得这么忙?”同时她打开衣襟露出前胸喂孩子奶吃。
“外边挑担子的要酒钱。”陈升没有平时的温和,或许是太忙了的缘故。老太太这次做寿,比上个月四少奶小孙少爷的满月酒的确忙多了。
此刻那三个粗蠢的挑夫蹲在外院槐树荫下,用黯黑的毛巾擦他们的脑袋,等候着他们这满身淋汗的代价。一个探首到里院偷偷看院内华丽的景象。
里院和厨房所呈的纷乱固然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纷乱的主要原因则是同样的,为着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十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妇人。这个妇人,今早由两个老妈扶着,坐在床前,拢一下斑白稀疏的鬓发,对着半碗火腿稀饭摇头:
“赵妈,我哪里吃得下这许多?你把锅里的拿去给七少奶的云乖乖吃罢……”
七十年的穿插,已经卷在历史的章页里,在今天的院里能呈露出多少,谁也不敢说,事实是今天,将有很多打扮得极体面的男女来庆祝,庆祝能够维持这样长久寿命的女人,并且为这一庆祝,饭庄里已将许多生物的寿命裁削了,拿它们的肌肉来补充这庆祝者的肠胃。……
……
P145-148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民国一代才女,既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又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要想真正地了解和读懂林徽因,这二者缺一不可。她文理兼通、博雅融洽,在建筑学、美术学和文学创作上都表现出惊人的才华。而在现实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了作为作家的林徽因。
林徽因作为现代中国极具特色的学者型女作家,她的文笔清新隽永,婉约柔丽,情思绵密,其作品探索生活和情爱的哲理,蕴涵丰厚的人文内涵。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是林徽因在从事建筑学教学和研究之余创作的,而这为数不多的文学创作足以奠定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既是才貌双全的名门闺秀、京城名媛,又是接受西方文明熏陶的现代知识女性。她是北总布胡同京派文学沙龙的主人,她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使得“太太的客厅”闻名遐迩,影响深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发表于《诗刊》。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统观林徽因一生的著作,既有严谨的科学内涵,又充满了诗情画意,她把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融合得浑然天成。
才女林徽因绝不是沉沦于情爱纠葛的普通女性,她有着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深沉的情怀。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过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近两干处古建筑物,并开创了中国学者开展古建筑考察与研究的历史先河。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的肺病愈益严重,难以根除,终至不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依然热心投身于她所热爱的事业——关注城市规划建设和文物古迹保护,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参与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林徽因的墓碑上,镌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在阅读她的文字之余,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也是我们不应忘记的,也是需要我们用心阅读并致敬的。
编者张勇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