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的眼睛》的作者干亚群写江南乡村的鸡鸭狗猫、知了蝴蝶,也写江南的民间艺人、村庄农具,用平淡、质朴的文笔,让一个江南乡村的往事鲜活起来,阅读后让人的心温馨而宁静。
细节、细微、细腻,是干亚群散文的一个特点。阅读她的文章,似乎让人遗忘自己的身份。顺着她的文字,潜入村庄深处,品读那些人、那些事,感受粗糙生活背后的精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梯子的眼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干亚群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梯子的眼睛》的作者干亚群写江南乡村的鸡鸭狗猫、知了蝴蝶,也写江南的民间艺人、村庄农具,用平淡、质朴的文笔,让一个江南乡村的往事鲜活起来,阅读后让人的心温馨而宁静。 细节、细微、细腻,是干亚群散文的一个特点。阅读她的文章,似乎让人遗忘自己的身份。顺着她的文字,潜入村庄深处,品读那些人、那些事,感受粗糙生活背后的精致。 内容推荐 干亚群的散文《梯子的眼睛》善于用纯净的文字书写乡村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事物,从这些微小的事物中,她汲取了自然的要义与真谛。她的书写虚实有度,动静兼收,浓淡相宜,格调隐逸。在接继中国文学传统精华的同时,也散发出充满个人气息的独特蕴致。 目录 那村那人那扇门 蔡老师的五只鹅 万家的狗 一只三眼皮的猪 老蒋牧羊 阿仙婶婶抠鸡 阿国看鸭 两只兔子 我们的世界在它的眼睛里 田间野外大不同 壁虎 雁南飞 蚂蚁 蝉 蝴蝶 村里农具七八样 锄头 梯子的眼睛 拉晒耙 水车 疯婆婆的连枷 铁掊 给扁担留个影 蓑衣 走村串巷不寻常 乡下的老鼠也进城了 青春的声音 补缸阿炎 补碗师傅 弹棉花 磨剪子,戗菜刀 篾匠阿珍 揭鸡佬 乡村女儿二三事 失学 发育 恋爱 蝴蝶结 缝衣针 后记 试读章节 蔡老师是过年以后替一位生病的老师来代课的。那时他已经养了五只鹅。春天春寒倒潮很厉害,为防止家禽受冻,一般家里会给鸡鸭垫上厚厚的稻草,再考究些的在鸡笼鸭舍外面围上破棉絮。蔡老师却跟别人不一样,他给五只鹅穿上了小棉袄,自己缝制的,花花绿绿的布里缝进棉花。那五只鹅穿着花棉袄在院子里踱着方步,一摇一摆,既可爱又让人忍俊不禁。 当鹅脱下花棉袄的时候,蔡老师把鹅带到了学校,在学校的一个墙角围了一个木栅栏,五只鹅放在里面。每天给鹅换三次水,下了课就往校外跑,专门找池塘边的青草。同事们都觉得蔡老师有问题,校长也觉得有问题,但蔡老师课上得比任何老师都好,学校里有公开课都得由他来上,他的普通话和教案没得挑。就此而言,蔡老师是一个很正常而且很优秀的老师。校长找他谈话,希望他不要带着鹅到学校上课。蔡老师一口拒绝,说不让他带鹅他就不来上课。校长没办法,只好默认。五只鹅继续跟着蔡老师来学校。 蔡老师去学校的路上常常引来一些家长的好奇。五只鹅在前面蹒跚而行,蔡老师不紧不慢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根嫩竹枝,鹅如果走弯了,他跑上前去轻轻一指,再轻轻一点,仿佛是乐队的指挥。鹅似乎颇通人性,伸伸脖子,俯一下头,扁扁的红掌移过来,队伍又整齐了。蔡老师的家离学校不过十分钟路程,但蔡老师带着鹅去学校得半小时。就这样,蔡老师也从不迟到。 鹅长得越来越肥,滚圆的身子,雪白的毛,头上顶着又红又厚的鹅冠,非常招摇。蔡老师上课,五只鹅从木栅栏里跑出来,站到了蔡老师的教室外。如果听不到蔡老师的讲课声,那几只鹅便开始“昂昂昂”地叫,你一声,我一声,不仅惊动学校里的师生,连墙外的行人都能听到。蔡老师忙奔出教室,摸摸它们的脖子,嘴里轻轻说几句话,等鹅安静下来,蔡老师再返回教室。教室里的同学先是偷偷抿着嘴笑,继而嘻嘻,再也忍不住时哈哈一片。其他教室的老师与同学也跟着嘻嘻哈哈,似乎连学校墙壁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几个大字都乐起来。蔡老师不气也不恼,脸上挂着优雅的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跟站在教室外的鹅一样洁白。等同学笑过之后,蔡老师会跟他们讲有关鹅的故事。蔡老师讲着讲着,头慢慢扬上去,再扬上去,下面的同学也跟着扬上去,没有一个不挺直了腰。 蔡老师的鹅从不往混浊的水里游,也不吃杂里杂沓的东西,非清水不下,非青草不吃。蔡老师看到别人为了让鹅长得快一些,拌饭拌糠给鹅吃,总是心痛不已——如此高洁之禽居然吃那些糟糠污秽之物,不仅糟蹋鹅,也糟蹋养鹅之人。“俗,俗不可耐啊。”蔡老师一边说,一边又把头扬了上去。 渐渐地,同学们跟蔡老师的鹅也熟悉起来,一个个给它们取名字,五只鹅一下子有了三十多个名字。过一段时间,鹅又有了三十多个名字。同学争相叫着自己取的名字,五只鹅兴奋地望望这个,看看那个,突然扑扇起翅膀,一下,两下,惊起同学无数。大家喜欢起了蔡老师的鹅。但大家害怕上蔡老师的体育课。只要蔡老师跟同学一起做游戏,那五只鹅便踏着红掌过来,狠狠啄同学的屁股,不管同学怎么叫它的名字都无济于事,追着同学伸脖子,原来鹅以为同学们在欺侮蔡老师。 蔡老师画得一手好画,但他最喜欢画鹅。他有一本硬皮笔记本,里面画的全是鹅,各种姿态的鹅都有。蔡老师指着画对同学说,这是励志的鹅,那是有思想的鹅。同学看来看去还是鹅,看不出励志的鹅跟拉屎的鹅有什么不同,有思想的鹅与吃糟糠的鹅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蔡老师画的鹅总让人联想起天鹅,而不是家鹅。蔡老师的鹅从不送人,但好多同学得了他画的鹅。别的老师用小红花奖励学生,蔡老师用画鹅来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试卷上画着一只鹅,但他们从来不会去想那是鹅,以为是鸭子,而由鸭联想到鸭蛋,这鸭蛋明摆着就是考试考零分了,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巴掌就过去。孩子捂着脸说出实情,家长不仅是不解,而是大大地不解。好在蔡老师“鹅痴”的名声远近皆知,再说蔡老师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不进步的,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向校长反映。P3-5 后记 写完《梯子的眼睛》后的第二天,我去了老家。那天正好是小雪的节气,但天气好得出奇,似乎照在身上的阳光是借来的。回到老家已是黄昏时分,老家的墙门关着。我转身朝东南方向走去。五分钟后我找到了父母,他们正忙着种榨菜。母亲蹲着,父亲撅着,旁边是两筐绿油油的榨菜秧,还有两把一大一小的铁掊。老人的目光围着我,而双手始终没有离开泥土,一个蹲着,一个撅着。我伸手拿了一株榨菜秧,放进泥孔里。母亲忙阻止我,说是脏了手。我咧嘴笑了笑,没有声音。榨菜种下去后有一个动作,用手把旁边的泥土往秧根一揿。泥土不仅沾上手指,而且直往指甲里嵌。母亲说的脏就指这个。 我从十岁开始种榨菜,或许更早。不过,我喜欢一边种,一边退,榨菜在我眼前越来越多,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早点结束这个活。最高兴的莫过于当自己蹲得发麻,站起来时发现一垄快种完了。那时的心情特别好,因为我可以休息一下,借机品尝母亲带过来的糕饼。 我考入卫校后,母亲开始有意无意地不让我种榨菜,而且喜欢用“会脏了手”的话来拒绝我。母亲不知,我到卫校后一个月都不敢把手指伸出去,那些指甲里的泥垢怎么也没办法清洗掉。我只能等指甲长出来点,再剪掉。再长,再剪。我不想隐瞒自己的想法,我当初勤奋读书,就是为了能不下地干活。那时的抱负,跟报效祖国无关,跟社会担当无关,只希望自己不再重复父母的生活。仅此而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便是唯一的出路。 考入卫校,使我有了一种可以远离村庄的资格,同时拥有了“城里人”的身份。那是村庄里人给我的身份。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见证了他们的勤劳与衰老。我在他们的羡慕与祝福中做了一名“城里人”。只是,我很惭愧,我从来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最多村里有人生病了,托我在城里找个医生。至于上学、求职,甚至打官司,我爱莫能助。 有时,回到村里,邻居就会围过来。他们谦卑地笑着,明亮的眼睛里含着讨好的意思。他们曲里拐弯地说着,当我明白他们想要说的事情时,他们似乎又很羞愧。我知道凭我一个小公务员的身份,实在难以帮他们解决提出来的难题。我努力让自己也朝他们笑着,希望自己笑得跟他们一样谦卑,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让自己迎接他们的目光。我艰难地表达着我的处境与能力,婉转而肯定地告诉他们自己实在无能为力。他们的眼睛黯淡下来,那脸上的笑始终对着你,还是那样谦卑。 他们是我文章中的老葛、老蒋、周伯等。有人曾惊叹那么久了我对过往的事居然记得清清楚楚,还珍藏了那么多的细节。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写了《给燕子留个门》后,相隔一年又写出这本《梯子的眼睛》。所不同的是,前一本是童年的视角,而这本是少女的视角。似乎,我年轻,我的村庄也一起年轻。也许,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我希望,我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让你的村庄也年轻起来。 书评(媒体评论) ◎她写江南乡村的鸡鸭狗猫、知了蝴蝶,也写江南的民间艺人、村庄农具,用平淡、质朴的文笔,让一个江南乡村的往事鲜活起来,阅读后让人的心温馨而宁静。 ——鲍尔吉·原野(著名作家) ◎细节、细微、细腻,是干亚群散文的一个特点。阅读她的文章,似乎让人遗忘自己的身份。顺着她的文字,潜入村庄深处,品读那些人、那些事,感受粗糙生活背后的精致。 ——邱华栋(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干亚群的散文善于用纯净的文字书写乡村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事物,从这些微小的事物中,她汲取了自然的要义与真谛。她的书写虚实有度,动静兼收,浓淡相宜,格调隐逸。在接继中国文学传统精华的同时,也散发出充满个人气息的独特蕴致。 ——乔叶(著名作家,《散文选刊》副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