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动画电影版《言叶之庭》由男女主角单一地叙述方式不同,小说是由众多角色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更像是不同角色的独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过往。他们的故事拼凑成一段夏日“孤悲”物语。
小说《言叶之庭》中也增添了电影里没有出现或者只有一个镜头的角色,如孝雄在打工的地方认识的中国留学生,挨孝雄一记巴掌的高三女学生,雪野的前男友。新海诚的作者从《言叶之庭》中精心选取了和歌放在小说里,读者在体验日本文学之美的同时心已被某种感情所感染。新海诚的文字和他制作的电影一样细腻唯美。看完后也会对这个故事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不是爱,而是孤悲”
同名电影《言叶之庭》自上映以来,获得大量粉丝的一致好评,由新海诚老师亲自执笔的小说《言叶之庭》也同样收到粉丝们的青睐。
新海诚编著的《言叶之庭》内容介绍,以成为制鞋师为目标的高中生孝雄,总是在下雨天的上午溜到公园的庭院里素描鞋子的设计草图。有一天,孝雄在庭院里偶遇一位比他年长的神秘女子——雪野。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不约而同地总是在下雨天碰面。当雪野在人生道路上迷惘时,孝雄决定替她做一双鞋子,希望她能够靠自己的脚找到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两颗时而动摇时而靠近的心,就像梅雨时节的尾声,逐渐趋向明朗……
第一话 雨 擦鞋 雷神——秋月孝雄
第二话 轻柔的脚步声 千年不变之事 人嘛,总有哪里不正常——雪野
第三话 女主角 搬家与遥远的月 十岁时的目标不出三天就会变——秋月翔太
第四话 入梅 远峰 甜蜜的声音 世界的秘密——秋月孝雄
第五话 夕色照 光之庭——雪野
第六话 阳台上抽的烟 乘巴士离去的她的背影 若现在还有能做的事——伊藤宗一郎
第七话 憧憬之人 在雨天的清晨描眉 那一瞬觉得是惩罚——相泽祥子
第八话 即使不下雨 水底之房——秋月孝雄
第九话 不成言语——雪野百合香与秋月孝雄
第十话 大人也追不上的速度 儿子的恋人 不肯褪色的世界——秋月怜美
尾声 若能走得更远——秋月孝雄与雪野百合香
后记
秋月孝雄刚上初中时,名字还是藤泽孝雄。
上了初中三个月后,某个初夏晚上,孝雄和难得早归的母亲一起吃晚饭。饭后母亲开始小酌,喝完啤酒又继续喝烧酒,突然打开了话匣子。
“孝雄,你有女朋友吗?”
“啊?没有啊……”
孝雄有些诧异,看了看母亲的脸,发现她的眼睛充血得厉害。孝雄觉得母亲这副模样醉得难看,于是把装了冰水的玻璃杯递给她,却被无视了。母亲有气无力地将烧酒和热水倒进陶制的大杯子里,然后用长勺搅了搅。真麻烦……她还要喝啊?
“妈,要不要吃点豆腐?”
“不用。你要不要也喝点?”
这是什么家长啊!孝雄吃了一惊,回答说:“不用了。”
“你这家伙太认真了。我和男朋友可是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喝酒了。”
还以为母亲要说什么大事,结果她竟开始讲述自己中学时代的所有恋爱经历:刚上初中就马上和棒球队成员的同桌交往了,过了几个月又被足球队的学长告白,由于自己的犹豫不决,结果和男朋友分手了。之后在上学的电车上,又喜欢上偶然遇见的高中生,于是守候在车站,硬着头皮把告白信交给对方。结果对方竞奇迹般地同意了。后来对方还经常来家里玩,两人的关系甚至被父母认可了。初吻也是在自己房间,那一瞬间的幸福至今都忘不了。再后来,在车站又被其他学校的男生塞了告白信……
“打住!”孝雄终于忍不住了。
“怎么啦?”
“喂,哪有小孩愿意听自己母亲接吻的事啊,等老爸回来你说给他听啦。还有,给我乖乖喝水,不然明天上班会很难受。还有妈,你今天有点喝多了。”
孝雄从椅子上跳起,正准备一口气逃回自己房间时,母亲突然低头沉默了。他终于注意到母亲的眼睛通红不是因为喝酒。“对不起……”母亲的声音带着呜咽。
“其实我是想说,中学生已经算是大人了吧?大人就会有各种烦心事,对吧?”
孝雄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再次望向母亲。她才四十出头,大波浪卷发轻轻垂在脸颊边,身上是粉色的无袖衬衫。大眼睛里含着泪的样子,在儿子看来也算是很年轻。
“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结果那天晚上,孝雄第一次喝了酒。
深夜的厨房,只有一只黄色的灯泡亮着。他一面嘟囔着:“真的假的,饶了我吧……”一面独自打开了母亲的罐装啤酒。
“我们一直在等哥哥参加工作,孝雄上中学。”母亲说,“那时你们两个都是大人了,就能理解我们了吧。” ——真的假的。
咕噜咕噜,孝雄一口气灌下啤酒。酒精浓烈的臭味差点让他吐出来,他含着泪硬是把酒咽了回去。这是什么鬼东西,难喝死了。但他继续把酒罐挪到嘴边,并在心里忿忿地想,哥哥当然算是大人啦,毕竟他大我十一岁啊。可我……初中生还不是大人啊。
“搞什么啊,至少再等三年啊。”
虽然没特别的证据,但孝雄觉得上高一才算是大人。所以,如果是三年后知道这些事……孝雄的头开始隐隐作痛,怎么想都觉得初中生还是孩子啊。
尽管难受得想死,孝雄还是喝光了两罐啤酒,之后还喝了点兑水的烧酒,结果发现烧酒比啤酒更难闻。那天夜里,孝雄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才睡着的。第二天醒来,当然是强烈的宿醉,翘课也是从那天开始的。
不知怎么的,孝雄觉得自己变得很污秽。P7-9
我一直单恋看小说。
不仅是对小说,对漫画、电影、动画,以及现实的风景,我都怀着单恋般的感情。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我明明很喜欢对方,对方却对我完全没兴趣。我也明白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在想着这种事简直无可救药,但我怎么都摆脱不了那种心情。
我的工作是动画导演,所以至少对于动画,还有机会表白说,自己有多喜欢你。但对小说,就没这种机会了。每天的空闲时间——电车里或等待渲染的时间里,我慢慢翻着文库本,经常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啊,小说怎么这么有趣。
所以,在杂志《达·芬奇》上开始连载《言叶之庭》的小说版时,我觉得很幸福。写文章是件开心的事,我想尽情做些动画里做不到的事,或是一些比较难的表现方式。比如,我写过一句“她露出像迷路孩童般的微笑”。写出来时,我就会想:“看,怎么样!”(对着身为动画导演的自己。)这句话很难用影像表现吧?演员们能恰当地表现出“迷路孩童般的表情”吗?动画师能画出谁看都觉得是“迷了路的孩子般”的表情吗?那不可能吧。估计会变成不安的表情吧?要制作出一个表现“迷路般的”这种简洁比喻的影像是非常困难的。或者,“放学后门外的各种喧闹在这里听起来像耳机漏音了……”我写下这句后,也在心里坏笑,这也是你(影像)做不到的吧?观众可无法从教室的环境声音中联想到耳机的漏音。我一边写一边切身感受到,构筑一串串文字本身就是小说的快乐。每当回想起这些事就会一个人乱兴奋,那真的是一段很幸福的时光。
再讲一些更早的话题,本书《言叶之庭》是我作为导演在2013年发表的电影动画《言叶之庭》的小说版。自己担当导演,自己写小说。原作的动画里,只有孝雄和雪野两个人的视角,是个约四十六分钟的中篇。但这个小说版里增加了讲述故事的角色,做成电影的话,大概两个小时都讲不完,故事结构重新也调整了。希望无论是否看过原作动画的读者都能在小说版中感受到乐趣。
不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虽有各种激动,但快乐理所当然没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我很快意识到,还是影像的表现方式更好一些,里面有更恰当的表现手法。
比如,“情绪”之类的东西。画出晚上街景的图,然后配上悲伤的音乐。无论在哪个瞬间,都可以让一个窗口亮灯或熄灯。仅凭这样就能让观众感受到情绪之类的感情,这是只有影像才能做到的。说白了,情绪就是“人营造酝酿出来的感情”,用一个窗口的灯光就能唤起人们感情,是只有影像才能做到的。那么,在小说中怎么才能表现得不亚于影像,这一点让我苦恼了很久。
再继续说下去就会写得很长了,所以不详细写了。其他还有像是metaphor(暗喻)之类的,也是影像的表现方式更为强烈。有时候,动画里的一轮波纹就能表现出好几张原稿纸都无法淋漓再现的感情。
而且,最让我一直烦恼的,不是技术相关的部分,而是“写什么”这个最理所当然的问题。完稿时我甚至觉得:啊,小说和小说家真厉害啊,我好像完全没摸到边,有点小失望。
完成这本书,最后得到是自己对于小说和动画更为深沉的单恋。不过,我一开始就没期待能彼此心意相通。孝雄对于雪野的感情也与此类似。说起来,本书里登场的人物大多都在单恋着谁。我重新意识到,自己想写的就是人们的那种感情。孤独地追求着某人的心情,构筑了这个世界。所以本书中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并非“爱”,而是古代的“孤悲”故事。
这句话是本作电影版的宣传语。现代依然有很多人,对于一千三百年以前万叶时代的“孤悲(恋爱)”深有感触的人。
写这本书时,我请教过很多人。比如,为本书挑选《万叶集》和歌的仓住薰老师、职业鞋匠、高中或大学的老师、现在的高中生、厂商的营销人员等。大家提供的各种话题丰富了这本书,对此,我深表感谢。
另外,我特别感谢从电影版开始,就用自己深沉的爱意和意见支持这部作品的责编落和千春小姐。
撰写本书时,电影《言叶之庭》正在上映,所以很多原稿是我在外出的地方写的,与内容本身并无太大关系,但回头想想真的在很多地方写过,把这些作为乐趣之一记下来好了:美国、上海、韩国、斯里兰卡、台湾、俄罗斯、苏格兰、法国、越南。大部分是为出席电影节或动画上映活动,还有些是为其他工作去取景。在各地的酒店和往返的飞机上,都是宝贵的写作时间。另外,“尾声”是在穿过濑户内海的电车上写的。不同窗口的风景或许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光彩。
真的非常感谢阅读本书的各位。
2014年2月
新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