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收获了自信与豁达,拿着全额奖进入里士满大学。陈北赢、王瑞书都是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但他们宽容,坚强,乐观,有思想,重感情,有责任心。苗菁的坚韧,樊征远的眼界,敖嘉悦的主见,黄楚嫣的独立,白明儒的叛逆,郭弘烨的天赋,李欣蔚的蜕变,他们有的成为杨振宁、李政道、美国总统的校友,有的成为冰心、宋美龄、前第一夫人第一女儿的校友……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开头告诉我们:高中毕业就上世界名校并不只是一个梦,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成功迈进世界名校的大门。
《高中毕业就上世界名校》通过俞敏洪、张洪伟、周容等实战教育家的点评和总结,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性格的孩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的世界名校之梦。
10个普通家庭的孩子,10所熠熠生辉的世界名校,《高中毕业就上世界名校》由俞敏洪、张洪伟、周容编著,书中的孩子们是如何做到的?教育专家、家长眼中的他们是怎样的?高考独木舟的压力下,他们如何成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18岁的他们,人生的第一波奋斗,所有欢笑与荣耀,所有答案与成长,都在《高中毕业就上世界名校》,与你分享。18岁的他们,成长感悟虽然稚嫩,却依然打动人心。
刚入四中,分班考试我们选竞赛小组,我报了数学小组。但由于我数学考得不太好,而物理组缺人,我就被分配到物理小组了。想起我初二刚学物理时,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为什么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不是一个力,我真怀疑我在物理小组能否学下去。果然,讲到第三节课相对速度时,我就有些晕了。但我不愿就此认输而退出小组,我下定决心要弄懂讲义上的每一道题。于是我课下反复看讲义,琢磨那些我一时之间弄不懂的经典习题,直至恍然大悟为止。从此,那一类题我就都会做了。一开始我们只是每周三、六上课,但很快热情而负责任的老师经常给我们加考试或试卷讲评,这都与我的游泳训练冲突。而游泳队严格的纪律不允许我再多请一次假(我每周六已经请假了)。我就拿了卷子回家做,自己判,不会的题我就反复做、问高手。如此,我的成绩始终未下滑,在小组内多次的选拔赛中都未被刷下去。
高一的几次考试我的数学全是满分,于是我被选入年级最好的数学班(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是数学小组的)。老师决定跟着课本的专题顺序讲,但不讲课内而是讲竞赛内容。我很高兴,因为我一直想更深入地学数学,但苦于没有时间。但是课内的考试还是得应付,于是我把六本教材从头到尾自学了,书上的习题无论多么简单我都一个不落地做了。考试前我还会再看一遍书上的重点和公式,这使我夯实了基础,做到课内、竞赛两不误。我渐渐发现数学竞赛自己学、同学问的讨论多于老师的讲解。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个外号“杨三道”,不论一节课是40分钟还是2个小时,他都刚刚好只讲3道题。每当上课铃响,他就提着个水壶慢悠悠地走进教室,很少有人能听他从头到尾讲一道题,因为他说着说着就说到他小时候放牛如何用智谋扎死一条蛇,还津津有味。有时他在黑板上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于是环顾教室,看谁已经胸有成竹,若无其事地做别的事情时,他便说:“某某,你来说一下这道题接下去怎么做?”待那位同学或十分冷静或“口吐白沫”地说完时,他便点头道:“对,就是这样,大家下去再自己想一下吧。”这道题就算讲过了。就这样,不论物理还是数学,都充分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我上竞赛班只是因为兴趣,而不是以竞赛得一等奖为目标。所以,当竞赛时间与我训练或其他时间冲突时,我很可能会选择不去。我所参加的竞赛只要是个奖,如力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银奖、数学联盟杯三等奖,都能令我十分高兴。
除了竞赛外,在四中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刚入学我便报名做了图书馆服务生,因为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浸在书中,而且普通学生一次能借4本书,而服务生一次能借6本。后来我参加了一个读书写读后感的活动并且得了奖,一次便能借9本书了。因为下午不是游泳训练就是物理小组,我就中午到图书馆服务一个多小时,做的工作大体是把同学们还到箱子里的书整齐地搬给老师,再把书按标签上的号放回书架,或帮同学们在书馆或去书库找书,有时也给新书贴标签、上架。其实,只有周一和周五活很多,周一是还书之势如大潮奔涌,我们小跑上架的速度远不及书落在图书馆老师旁边的桌子上的速度,我和另一名服务生马不停蹄地忙到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打响,还剩下好多未处理的书。周五是借书多,所以要一趟趟拿着写着书号和书名的小纸条到书库里找书。其余的时候便清闲了,将偶尔来的一两本书上架后,我便随意抽出本书坐在窗户边上静静地读。我为阿米尔成年后的悔悟感动,为家康磨炼出的智谋与大局观折服,感叹拿破仑的成败竟取决于一个普通中尉一秒钟作出决定,赞叹菲尔德3次修筑海底电缆的执著信念,也曾沉浸于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超越生死的爱情中,安娜婚姻与爱情的旋涡中,姚木兰与孔立夫相识相知却无法相爱的苦涩中,纳兰似水的忧郁中,这些现在回想起来还泛着正午透过榆叶射到书页上的阳光跳跳的影儿。它们满载了我高中宁静而温馨的时光。
我从高一就加入了诗社,与其说加入,不如说是我们几个人共同创建了溪云诗社。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投票,最终选择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中的“溪云”命名。之后我们又开了诗社的贴吧,分享我们的诗作,编订诗集。我们定期有诗歌讨论沙龙,我仍记得第一次我们毫无准备,无边无际谈论到底什么是诗歌的本质。现在溪云诗社已有上百位成员,还有大规模的诗歌串讲,朗诵活动,也有了自己的网站。还记得高一的期末考试,刚考完一半的科目,大雪便飘飘洒洒落下,我们几个便兴高采烈地扔下还未复习的那几科一起到北海划船。在湖心亭看雪,吸着凉凉的空气,看着满目银装,想着当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也不过如我们一般怡然自得,心净如雪。四中人便是这样,在高考至高无上的权威下却不为其所摆布,胸怀大志又能端端正正安安闲闲地生活。
P61-6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空云卷云舒。”也许,一个人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达到那种高远的境界,但那份豁达,值得人一生去追求。
写在前面的话: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长大。爸爸是工人,妈妈很长时间处在下岗找工作的状态中,换了很多次工作。小时候幻想过很多,学音乐,学钢琴,手风琴,学舞蹈,但是家里的条件让我不得不学会放弃。我没有想过自己能有什么大的作为,没有想过能出国留学,但是在初中毕业后,因为我的成绩还不错,学校把我推荐给了新加坡国家初级学院。在经历了很多轮选拔后,我被幸运录取了。家里人很开心,我也一样,但是总感觉前途一片迷茫,一切都是未知数——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学校,新的教学制度,什么都是新的。新的有时候让人害怕,但现在想想,我没有后悔。生活中往往会给我们一些不经意的惊喜,有时候我们可以去追求的最终没有办法得到,但是属于我们的东西,即便经过再多的磨砺,也会到我们的身边。从那时候起,开始了我长达5年的新加坡之旅,也注定了,5年后,我踏上美国的命运。我依然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从平凡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俞敏洪
人生的快乐就是实践自己的理想,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立下这个志向,成长一定会很精彩,人生也会有大不同。
——李开复
今天的同学们不缺少励志,也不缺少梦想,但真正能够理解这些励志语言、真正能够为梦想付出的人却不是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成功者总是少数。成功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执着,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执
着。樊征远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追求梦想的路总是崎岖。挺过那些崎岖才会发现:前面的风景美好无限,身后的一切也是五彩斑斓。
——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