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杂志坚持“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做“成熟男士的读者文摘”;每期从2000余种书、报、刊精选200篇优美文章,辟有“家事”、“国事”、“心事”、“史事”、“天下事”及“男人的事”等栏目。发行量连续攀升,现已经达到300万份。
《特别关注》编辑部编著的《国民大风范》精选“国事”栏目的时政美文,供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民大风范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特别关注编辑部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特别关注》杂志坚持“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做“成熟男士的读者文摘”;每期从2000余种书、报、刊精选200篇优美文章,辟有“家事”、“国事”、“心事”、“史事”、“天下事”及“男人的事”等栏目。发行量连续攀升,现已经达到300万份。 《特别关注》编辑部编著的《国民大风范》精选“国事”栏目的时政美文,供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 内容推荐 《特别关注》编辑部编著的《国民大风范》为《特别关注》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首次推出其“国事”栏目精选丛书——国民大风范。 如果您更关心国事,在这里,您会找到知音。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特别关注》,是您最称职的时政秘书。 目录 第一章 什么决定你拿高薪 幸福比GDP更重要 齐征 何必迷恋富有生活 [挪威]甘茜莲 文 杰克 译 谁能过上好日子 陈彤 穷人和富人的幸福 金鸣 心宽不买车 杨宇 公司中坚是B角 前沿 谁是最佳CEO 天高 谁是天生好上司 海伦 上司喜欢哪种下属 高定基余世维 “为老板干”不吃亏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什么人能当领导 刘文瑞 什么决定你拿高薪 景仲生 一个人值多少钱 老猫 工作汇报要对路 吴甘霖 邓小兰 把下属当朋友 柳萌 人格平等的力量 周大江 第二章 空姐变丑的原因 我们其实不会休假 何树青 中美日管理大不同 马月明 1亿条裤子换1架波音飞机 徐滇庆 看外国人吵架 韩沪麟 别学韩国人的民族精神 莫教 日本职员给我们上了一课 劳峨 爱捉迷藏的美国人 童孟侯 美国牙膏中国牙 唐俑 空姐变丑的原因 大雪 决斗博弈 张远山 刘华清谈“中国航母” 刘华清 中国人的傲慢与偏见 [美]Raiph Jennings 大中国旁的小日本 赵晓 中国人为何活得累 陈午晴 看美国发展的启示 李零 触摸中产阶级生活 辛保平 中国不应依赖低成本 许知远 覃里雯 黄继新 给老外讲十二生肖 沈默 洋标签背后的匮乏 许知远 嫌贫爱富看世界 韩咏红 中德官员对话录 宗合 口香糖引发的社会成本 张五常 老外忧虑中国式勤奋 张敬伟 一双筷子看东亚 葛文潮 中国为何借钱给美国 [美]詹姆斯·弗劳 第三章 一生至少可以暴富一次 猴子的集体主义 云弓 装修经济学 蒋子龙 从逼你占便宜到逼你发财 三不 与偷扒者斗智 贾志敏 人这样成长 嘉宗 温州人的过人之处 黄铁鹰 送什么礼最好 蔚泓 挣多少钱算够 冯唐 一送一还成人情 于阳 做个小城寡民 刘原 拍合影学问大 蒋平 一生至少可以暴富一次 晓千 街头智慧 李洪元 最新人类“知道分子” 罗西 骂人的艺术 梁实秋 做牛做熊不做猪 范卫峰 善良是有条件的 邓 刚 阿强求官记 滏 阳 大智慧 詹国枢 第四章 满城尽是热心人 卖饺子的叔叔 林芳菲 乔局长与悍匪 孙方友 记忆深处的红裙子 徐晓健 难忘农家饭 王坚平 探监女子 曾平 满城尽是热心人 马均彦 一碗面 朱兵 第五章 东西南北麻将风 需要印制500元大钞 茅于轼 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拙心 院士为消费诊脉 张 伟李松涛 人人急着往前挤 雪科 都是虚荣惹的祸 白脸 次道德也是一种“道德” 愚溪钓徒 我陪乞丐去讨钱 曾颖 官员最好打瞌睡 王跃文 吹气泡与焐被窝 吴稼祥 账房里出不了政治家 张文木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 肖政 译 谁最迷信 周洪 官场信息论 生晓清 老二文化 付军 丫鬟心态 京东山 中国社会饭局种种 方渡 官话大全 叶延滨 象牙筷子作弄人 叶兆言 东西南北麻将风 孟瑶笛午 第六章 中央领导食谱解密 饭店年夜饭揭秘 钱俊毅 汽修老板的“金钱隐私” 曾永 口述 杜康娣 实录 遭遇红粉男儿 李竞 偷四分钱的百万大盗 一石 川湘食辣有秘诀 古清生 搓背者言 徐树建 中央领导食谱解密 雯崽 副总家失火之后 于省宽 新官上任 曲折 阿里巴巴与可怜巴巴 阮直 黄金枷锁 廖钧 算命先生的自白 郭震海 《公费吃喝志》征稿启事 白事 无厘头叫板小资 小韩 曹操营销“汉献帝” 殷宇晗 关公这样写检讨 侯国平 钓鱼三境界 李开周 洋人赚钱真简单 朱庆和 编译 赌徒为何自信 向敏 看专家斗嘴 蒋子龙 官场饭局名堂多 段延林 试读章节 何必迷恋富有生活 [挪威]甘茜莲 文杰 克译 在美国,遭遇健康问题的是穷人,他们只能以廉价的垃圾食物为生。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最健康的人恰恰是最贫穷的人。中国受教育人群的平均寿命为58岁。 两年前,我在四川当过一个月的英语老师。那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老师开着校车带我去一家距离学校50米的餐馆吃饭。当我提出要步行的时候,他们说:“那怎么行,你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我询问能否借辆自行车四处转转时,他们的表情如此惊讶,似乎是我要他们杀了我。 15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一样宽敞。如今,马路被私家车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一些城市计划出台“自行车禁令”。早在20年前,大多数欧洲国家就开始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不仅出行便利、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可是当今的中国却与欧洲国家背道而驰。 我不想讨论政府鼓励人们购买私家车方面的政策,我只想说明,中国人的健康的确每况愈下,并不仅仅因为对私家车的迷恋,也不是因为减少了自行车的使用。过去在中国问路,答案往往是:“不远,走路也就10分钟。”而现在,你只会听到如何坐车到达目的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答案就是钱,以及中国人对财富的炫耀。 旧社会的中国,只有穷人才走路,富人们坐着轿子四处游玩。好在这样的富人只是极小部分,否则整个民族的体质或许会因此而被摧毁。当然,这样的情形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事实上,每个国家、每个阶段的人类社会都会将体力劳动与财富的匮乏相联系。如果有洗衣机,谁又会用手洗衣服?如果有飞机,谁又愿意步行千里?我并不是鼓吹落后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当目的地仅仅在二三百米,甚至只有50米开外却坚持选择开车去的时候,那问题的确严重了。中国人曾经是地球上最强壮、最坚韧不拔的人,我无法确定中国人这样的变化是不是对旧社会富人生活方式的向往,但我可以肯定,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就会和美国一样,变成一个离开汽车就寸步难行的国家。 即便有这样的共性,中美之间还是有着天壤之别。在美国,遭遇健康问题的是穷人,他们只能以廉价的垃圾食物为生,摄人过多的卡路里和糖分,从而引发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而富人有经济能力支付健康食品并到健身房锻炼,因而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魄。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最健康的人恰恰是最贫穷的人,他们经常进行体力劳动,饮食合理,通常以大米、蔬菜和一些鱼、肉为主。垃圾食品在中国比较昂贵,他们无力承担。 受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75%的北京市民受健康问题困扰,而在上海和广州,这个数字均为73%。研究发现,健康状况最糟糕的人群是中级、高级管理层及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这部分人群在西方国家恰恰是最健康的人群。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2岁。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字,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贫困人口的平均寿命较高。实际上,中国受教育人群的平均寿命为58岁,中关村的38万IT人士的平均寿命仅为53岁,这比10年前又缩短了5岁。红十字会将这样的调查结果归因为缺乏锻炼和压力过大,但我认为缺乏锻炼一项足矣,因为健康的身体能够很好地应付压力,而抽出时间锻炼也会使面对压力的时间相应减少。锻炼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比如骑自行车上班。但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白领们,怎么可能愿意让人看到自己骑自行车呢?在他们眼中,不光要有车,最好还能有专用的司机,才能更好地向人炫耀自己的财富,才会有“面子”。这一切,不正是美国向世界推销的生活方式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迷恋的美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政府也纷纷鼓励人们加强锻炼,多走楼梯,饭后散步,周末爬山。渐渐被中国人抛弃的自行车,在那里也备受青睐。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自行车的主人是在为最重要的事情进行投资,那就是健康。 在我看来,中国人对汽车、对所谓的富有生活的迷恋应该适可而止了,要知道,健康才是一切的本源。 谁能过上好日子 陈彤 什么算做好日子 这是一次真实的谈话。地点在湖光山色酒吧,话题是一个拍电影的朋友家要装修引起的。这个朋友单身,尚无女友,工作性质要求经常出差,所以一接到戏,至少有小半年呆在外景地。 首先发问的是一个叫罗灵格的人,他从数学系毕业,脑子极其灵活,热爱理财。他问拍电影的朋友,为什么不把房子简单装修一下,比如花1万元左右,然后倒手租出去,按照那个地段,这样的房子每月可以收到租金3000元。抬电影的朋友叫呶呶,呶呶不干,说:“我租出去了,拍完电影回来,我住哪呢?”罗灵格说:“你可以再租一个小点的地方。你又不需要每天都上班,住的地方对于你就是一个睡觉的窝,根本不需要考虑交通。你花2000元完全可以住得很舒服,就一个人,这样你每个月至少可以赚1000元,为什么不呢?” 呶呶说:“我要这1000元有什么用?” 罗灵格开始批评呶呶,认为呶呶这么多年,生活品质没有绝对的提高,和他这种落后的理财观念有关。呶呶太懒散,大钱挣不来,小钱不肯挣。呶呶说:“好吧,好吧,我照你说的办。”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杨灿说话了:“就为了多要1000元,把自己家租给别人,自己再租别人的房子,穷疯了吧?” 罗灵格马上反击,他在外企工作,算是一个高层职员,身边有很多有钱有身份的同事,还有一些京城著名俱乐部的会员朋友。他说:“你以为有钱的人都不在乎钱吗?我告诉你们,有钱的人和你们的理财观念不一样。比如我,任何时候我都能准确地知道我的银行账户上有多少钱,我的钱包里有多少现金,做任何事情我都会想出最经济的方法。我有时候看你们糊里糊涂地过日_子,真是着急。这么简单就能挣1000元,你们为什么不挣?” 杨灿说:“既然这样,你给我算一算,我今天晚上最经济的过夜方式。我要打车回家需要花50元,如果我走回去,那么一分钱不花,但是要走到明天早上,还可能不安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到桑拿房洗个澡,找那种最便宜的,一晚上20元,可是容易被小姐骚扰。你说我应该选哪一种?” 罗灵格说:“你为什么不选择去呶呶家住呢?他家就在附近,而且只有一个人。他家也有淋浴,可以洗澡,又很安全,明天你从他家直接去上班,还近一些。你说能省多少钱?” 杨灿摇摇头:“我去呶呶家,他家里有我平常穿的睡衣吗?他家的床我习惯吗?还有,我睡前一般要听一张CD,他家有我喜欢的碟吗?明天去上班,我连条领带都不能换。” 罗灵格简单地告诉杨灿:“你记住,只要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你就想两个字——省钱。” 杨灿说:“可是咱要钱不就是图个舒服吗,为什么要牺牲舒服去省钱呢?” 罗灵格说:“我是学数学的。我只知道呶呶如果把房子租出去,那么对于他来说是增值最快的。至于你,如果今天晚上去呶呶家,对你来说是最划算的。” 呶呶说:“可是我如果把房子租出去,我的书、唱片就都得搬。我要是出去拍电影暂时不租房子,我还得找个地方把这些书呀唱片呀存起来。我就为了每月多挣1000元,这么折腾?我跟你罗灵格不一样。你带一个笔记本电脑,就全有了,你可以这么生活,我要这么生活就悲惨透了。” 怎样过上好日子 最后,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女孩张嘴了。她说:“你们别吵了,我给你们讲一件事儿。我在上海认识一个老太太,开了家馆子,里面只摆3张桌子。每次去吃饭,都要预定,生意特别好。如果要吃她炖的鸡,需要提前预约。老太太一天就炖两只鸡,多一只也不做,给多少钱也不干;很多人说她这里生意那么好,应该扩大经营规模,都被老太太拒绝了。老太太说自己开馆子不为赚多少钱,就图给自己找个事情做。你们说她那日子好吗?” P4-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