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反对我出去的人,除了我父母,还有我的老板。Q女士是我大四在旅行社实习时的经理。她曾经是一名舞者,后来转行开了旅行社。刚生完小孩儿的她就迅速回归工作,典型的女强人。
我投第一份简历的公司,就是他们旅行社,他们招的第一个法语导游就是我。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机缘巧合,旅行社接了法国团要去峨眉山,找不到法语导游之时我就去了,于是成就了“当天递完简历就出团”的纪录。
我无法自吹自擂地说,一个零经验的导游带团能有多么优秀,但是凭着我对峨眉山每年一去的熟悉程度,工作完成得还挺不错。Q经理挺器重我,很多大团大线路都交给了我。其实那个收入对于我来说,已经非常丰厚。毕业以后出国,意味着我还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就是我实习的导游工作。
我记得当时Q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的时候,我是去拿我的实习证明表的。上面的话当然每一句都极其受用。Q经理的意思简单明了:工作不错,希望继续努力,毕业之后过来,我给你一个小经理的位置,五险一金,月收入比现在还多,做得好一年20万不是问题。然后强调:“你小子要转行也就算了,如果去别的旅行社,我肯定要打死你!”
很好,果然是她一贯的作风:稳,准,狠。
拿完了实习证明表,我说:“Q经理,我准备出国留学。”
她眉毛一挑:“留学?你书还没有读够啊?读了十几年你也不嫌烦?”
“我已经决定了。谢谢Q经理给的机会,如果你年薪给我翻倍我就不去了!”我知道她肯定要叫我滚,哈哈。
“滚!”我倒是猜中了她的回答,“我自己都没这么多!你去学什么?”
“法国菜,就是厨师。”我每次说到厨师其实底气都不足。
“你以为你是明星呢?!影、视、歌样样来,也没听过要去学厨。想清楚了吗?”
“想清楚了。”我倒是很坚定,就跟她当初问我“马上出团走不走?”的时候一样。
Q经理的眼神一下子就柔了下来:“去吧,现在不去,以后就是想去,也不敢去了。”我觉得她肯定又在矫情地回忆自己的舞者生涯了,“不过,你想回来的时候,随时欢迎。”
那晚,旅行社的所有同事都来跟我饯行,包括那些平时看我特别不顺眼的人也带着矫情的面具,特别酸地说“真羡慕你,好好干,小伙子有前途”之类的空话,然后接着去钩心斗角。
我最后跟Q经理喝酒的时候,几乎快醉了,我只是不停地说“谢谢”。她开出的条件真的很优厚,但是我知道,留在这里,就只能得到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结果,你待在一个地方久了,就舍不得走了。你总会觉得努力这么久,说放弃就要一切都重来,挺不值的。
人生总有很多舍不得,不过只有“舍”,才有机会“得”。
不管是我妈说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乌龟”也好,还是我老爸形容我是“一盘四季豆油盐不进”也罢,我就这么跟着魔了似的一定要去学习厨艺。他们最后也就妥协了。
我爸妈想出了“啊呀,至少饿不着”“至少饿不死”“还算是门手艺”“这是最后一笔钱,以后我们就不管你了哦”之类的话来自我安慰。
最终,我还是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辞去了工作,背上了行囊,去法国追求自己的大厨梦。
未来在哪里,我看不到,也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可隐隐约约,我似乎开始能触摸到自己内心已然刻下的方向。沿着那种感觉走下去,应该就不会迷路了吧?P12-15
对于这本书,其实拖拖拉拉写了很久,我不是一个拖沓的人,恰恰在写书这件事情上面就会变得有强迫症一般,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回忆,但是又秉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过滤掉一些实在是很苦的东西,变成嬉皮笑脸的过往。
若要问我最开心的是什么?我会回答你说:“人生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的兴趣,并且能通过它赚钱谋生。”这是一句寥寥数字的话,但是要执行起来就会很难。但是如果你的兴趣足够多并且足够强烈,那你所有的付出会变成理所当然并且能乐在其中了。
比赛的过程我一直没有赘述,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很失望。到底比赛中你又喜欢谁?讨厌谁?你们每一个菜是不是都有人教过?你夺冠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人们的阴谋论总是在探讨着是否会有所谓的“黑幕”存在。对于我来讲,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黑幕,“靠着一张PS过度的照片冒充所谓美男厨师,带着海外背景出现”,这本身就是“黑幕”的唯一性。当然很多时候,在有黑幕都轮不到你的情况下,自己的努力就变得异常关键了。其实在做任何事情的路上,你得有一个信念,就是你需要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一条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路,但是这条路要足以让人记忆深刻并且“输得起”。你能承担它所谓的“终点”带给你的一切。可能结果是好的,抑或是一败涂地。但是只要愿意去试试,起码成功了一半。
比赛结束之后,也有很多学生好像看到了“美食梦想”带给我的蜕变,并且也想去追寻。我对此很是鼓励并且支持,但是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在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时候,尽量多读书。知识不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在所谓的课本上,但是它可以帮你飞得更远。相信在后厨油腻并且高温烘烤的工作环境下,它很难承载到很多人想当然的梦想。我从不后悔我读完了大学,即使我成绩真的不好,并且荒废了很多时间。但是我没有再耗费时间在多余的语言学习上,而是全身心去投入厨艺并开始。所以,掌握好一些工具,将会事半功倍。
这本书完稿的时候,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美食教室,也有了一些美食节目的邀约。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顶级厨师”头衔带来的,但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着更多的东西。对于我来讲,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完成了一个小目标,还有一生的日子要完成更多的“目标”,当然不要心急。因为从全书中不难看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你不能耗费过多的时间去寻找机会。
另外关于厨艺与爱情的关系。虽然我觉得大家一直在说,所谓“拴住男人的心,先要拴住男人的胃”“女人会嫁给一个会做菜的老公”,但是有两个前提:“你不是只会做菜”“你自己得很美”。第一个前提是对于非专业的厨师来讲,做菜只能作为加分的必杀技而不是你本来的战斗属性,因为你得有很多很多的爱好和热爱的工作,这是一个完整的恋爱关系必须拥有的独立性的关键;第二你还得漂亮。不是号召大家去整容,而是要尽量让自己变得更美,外貌上的美、心灵上的美,这样端出来的菜自然就很美。有了教室的这段时间,我的成就感一直特别大,因为很多女生告诉我“我老公说娶了我10年终于吃到一顿好吃的饭了”“我男朋友第一次没有要求叫外卖”诸如此类的话。教室并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载体,但是它让我精神上变得富足。由此我觉得我在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好像有些哕唆了。希望在下一本书里面,会有更多关于美食与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当然你们也可以告诉我那些感动你们的美味,它们究竟放了怎样的爱在里面。
参加《顶级厨师》的比赛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魏瀚就是其中一员。对于这个残酷的比赛来讲,中间总是有很多坎坷和波折,就像我每一次所讲的:“你只靠你的菜品讲话。”
从海选到最后,我见过很多选手,他们都有很多不错的地方,但却没有走很远。究其原因,并不是菜做得不好,而是得失心太重。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若心里装着的东西太多,不纯粹,自然结果也会受心绪的影响,难以真正地回归到厨艺的本质——好吃,两个最基本的字上面来,颇有些“买椟还珠”的意味。
我印象中的魏瀚,总是把情绪写在脸上,爱哭爱笑。做的菜也是,会受心情的影响,时好时坏。我总是站在一个评判者的角度去衡量一道菜,一个真正的厨师,他的初心是什么:是否真正热爱烹饪这个最简单的职业,并肯脚踏实地地去做好它。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厨师。庆幸,魏瀚并没有让我失望。
第一个顶级厨师产生的时候,我为他感到高兴。因为魏瀚一路走来,我总是以最严肃的导师身份给予其一些建议和鼓励。每一个参加比赛的人都不容易,都带着梦想而来。但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披荆斩棘。我喜欢有梦想的人,他们让世界充满了希望;我也感谢有梦想的人,他们让世界如现在一般美好。
比赛结束了,可是人生的赛场还长。这几个月对于每一个参与《顶级厨师》的人来讲,都是一种历练,它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完成了很多不可能。我很高兴能参与这个造梦的过程,在完成收获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谢这一路的点滴苦痛。
很高兴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成长起来,承载着自己的美食梦想:开一个美食教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一句中国的古话,很有道理,也需要践行者马不停蹄地坚持下去。
有一句话送给魏瀚,也给你们:“路很长,梦很多,想要新,心要细。”
魏瀚编著的《把爱做到菜里面》包含了23篇正能量励志欧洲游学故事,描述作者在国内著名大学法语专业毕业后为了实现梦想毅然奔赴法国学厨的酸甜苦辣,以及回国之后如何成为世界顶级美食节目中国版顶级厨师冠军,展现了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
本书还有32道融汇中西、融入作者独家秘诀超有爱创意的实用菜谱,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找到你所爱吃的食谱亲自操作,做给自己以及你爱的人。
魏瀚编著的《把爱做到菜里面》通过美食日记的形式,回忆作者从大学毕业去法国留学,游学欧洲,回国到北京,到参加东方卫视顶级厨师发生的故事,通过美食的回忆串联,在故事后面加入菜谱,在味道里面感受喜悲的故事。书中情怀优美,展现了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更藉由此书散发一种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