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离赢就不远了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正确认识自己,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自己是改造自己的前提,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增强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产生自我改造的内动力。太多人希望自己总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总能充当“赢家”的角色,但是却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赢的实力?所以说,要想赢,就必须先别去想输赢胜负,而是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有哪些赢的资本,或者是想一想自己要“赢”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识自己”。
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熟稔于长短,长而发扬、短而收敛,做到不卑不亢,自信而不失容纳之怀。
西晋时期的名臣周处,原本只是一个在家乡无恶不作的浪子。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市)人。少年时期个子长得就很高,力气也比一般小伙子大。幼年丧父,周处自小就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伏不了它。当地的长桥下,还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而这“三害”之中,最让百姓感到头痛的,竞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得知百姓为猛虎和鳄鱼而烦恼,便拍着胸脯许下诺言,答应为百姓除掉二害。邻里街坊们都很高兴,因为这样既可以除掉猛兽大蛟,说不定还能在搏斗的过程中,除掉另外一害周处呢。
第二天,周处果然带着弓背着剑,进山射死了老虎。没过几天,
这就有了分析事件及其背景的多重眼光的问题,是真是假,是祸害还是栋梁,周处做祸害或者做栋梁都是他一个人的事,我们看重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觉悟若需要全社会都来参与唤醒的话,那是不是代价也太大了?这其中一定有着更为庞大的价值体系在与之做着赢的博弈。民众的赢就在于迎合了周处的想做大英雄的企图,并认同了甘于被周处当作傻瓜的心理待遇。
一个真正认识自我的人往往不是周处这样的人,但可能会有着和周处同样的认清自我的经历。世界的相似性给了周处这样的人机会和可能,清者自清,曲高者一定和着寡,同样的认识自我,周处这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做不到的。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内心强大的赢家的确是时刻都处在认识自我当中的。
事实上,任何人都非完美,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你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后加以改正,走向相对完美。认识自己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人往往都自视甚高,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会不断打破原来主观化、理想化的自我认识,建立更客观的个人评定。
自我认识的过程可能会非常艰苦,但是如果你能够通过自我认识提高自己,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德摩西尼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以口才闻名天下。但最初的时候,他却天生是一个声音微弱、吐字不清的人,尤其是字母“R”,他无论如何都说不清楚,而且,他还有气喘的毛病。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德摩西尼每天都要把石子含在嘴里练习发音、吐字。每天天还没亮,他就站在海边对着大海呐喊,希望滔滔的波浪能在他的喊声中平静下来。后来,他开始一边在山上跑步,一边练习背诵,练习一口气念好几行字;他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以矫正自己的姿势。再后来,他建了一个地洞,每天在地洞里练习声音和演说姿势,每次练习都会持续两三个月。为了克服自己想上街的念头,他还将自己的头发剃去了半边。
最终,德摩西尼在克服缺陷的过程中掌握了演讲的一切技巧,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
P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