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废除了禅让制度,当上国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着父亲的样子,大会各部落首领。他的主要目的是对首领们展示自己的武力,夸耀自己的财富和显赫地位。夏启还喜欢四处巡游。过去,尧、舜、禹到各地巡游,主要是为了了解各地的风俗,观察民间的痛苦,解决部族间的纠纷。如今夏启巡游则完全是为了炫耀和享乐。
当初夏启称王时,依靠着大禹的余威,他自己也东征西战,才站稳了脚跟。可他的儿子太康,既未见过祖父大禹的艰苦,又未见过父王夏启当年的辛劳,他所见所闻的只是父亲动不动就进行的巡游和随心所欲的挥霍。所以太康对治国一窍不通,却学了不少吃喝玩乐的本领,尤其喜欢出去打猎。
就在太康整天游猎歌舞的时候,东边的东夷族强大起来了。传说东夷人中有个名叫羿的神箭手,手持强戟,射下九个太阳,避免了人类灭绝的命运。现在,有穷国的首领射技神奇,人们认为他是再世的神羿,所以就把他称作后羿了。后羿箭法娴熟,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部落中的青年人也都好武喜射,而且还把其他部落的不少青年都也吸引到有穷国来。这样,有穷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了。
太康对朝中的政事不闻不问,只知借巡游之名游山玩水,对东夷方面的动向更是全然不知。一年秋天,他带着自己的弟弟仲康及一帮大臣,离开王都,又到山林中打猎去了。后羿看到太康长期外H{打猎,国中实虚,并且由于太康丢下国家大事不管,引起了老百姓的怨恨,就率兵乘机夺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今山西安邑县)。太康闻听国都失守,后悔得无以复加,没几年就死去了。
后羿虽然占了夏都安邑,其实也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莽夫。他自己也十分喜欢打猎,喜欢玩乐,对管理国家大事也不用心去做。后弃手下有个生性狡诈的大臣,名叫寒浞,骗取了后羿的信任。寒浞后来用小恩小惠收买了后羿的家奴,用酒灌醉后羿,杀死了他,并霸占了他的妻子和全部家产,掌管了大权。后来,他有了两个儿子,大的取名浇,小的取名叫疆。这兄弟俩长到十几岁,力气就大得惊人。他见两个儿子勇力过人,心中十分高兴,就想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于是请来武师教授他们武艺和兵法。在细心培养之下,他们成了智勇双全的将军。寒浞有了这样的两个儿子,真是如虎添翼,便把浇封到过地,所以也称过浇;把猜封到戈地。
再说太康的弟弟仲康由于一直在外流亡,身患重病,再加上复国无望,心情郁闷,很快就死了,那虚有无实的王位传给了儿子后相。寒浞怕后相以后羽翼丰满,兴兵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浇带兵去杀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这时正有身孕,当时正在娘家。后缗在娘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少康。后缗把国仇家恨埋在心底,把报仇雪恨、兴邦复国的愿望寄托在长大成人后的儿子身上。
少康转眼间长成了英俊青年,为复兴夏朝,他学习各种本领,做着快复兴业的准备。起先,他在外祖父那里管理畜业,同时也抓紧时间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不料一年夏天,少康是夏后相的遗腹子的消息传到寒浞那里,使寒浞大为震惊,他本以为夏后氏已被灭绝了呢。听到这个消息,寒浞心神不安,心想:“不除掉这个孩子,以后是心腹大患。”于是,立即派出大臣椒,带领一班人马,前来捕杀少康。少康听到消息,就赶紧逃到虞舜的部落有虞氏那里,躲过了椒的追捕。这有虞氏的首领叫思,一向对后羿、寒浞的暴政不满,又见少康气度不凡,大有夏人先祖的遗风,就让他在部落里担任庙正,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这样,少康就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后来,虞思看到少康为人忠实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把一块叫做“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
过了许多年,在少康治理下的纶地,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人丁兴旺,成了远近闻名的“乐国”。少康见条件成熟,便从纶地出发讨伐寒浞。寒浞多年来只顾享乐不理政事,大失民心,就是他手下的心腹将士们也早有异心。这时少康突然兵临城下,寒浞在乱战中被杀死。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少康收复了夏故都。他祭奠先祖,安抚百姓,整顿故都,重建国家。几年后,少康的实力更加雄厚,于是又起兵讨伐过浇和殖,他们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夏禹的子孙夺回了失去的江山,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