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万病之源(任之堂解说不可不知的养生误区)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曾培杰//陈创涛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可知道:养生误区、偏见远远比无知更可怕,你的观念错误就可能让你一直错下去,离健康越来越远。就算是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医院,再先进的设备、药物都没有用。就像你想美容,就拼命吃水果,越吃脸色越苍白,吃到手脚冰凉,吃到脾胃虚寒,吃到脸上长痤疮,吃到子宫长肌瘤……翻开曾培杰、陈创涛编著的这本《万病之源(任之堂解说不可不知的养生误区)》看看吧,它将带你走出那些养生误区。

内容推荐

任之堂隆重推出治病活人健康书!

这本《万病之源(任之堂解说不可不知的养生误区)》由《医间道》作者任之堂主人余浩指导,《任之堂跟诊日记》作者曾培杰、陈创涛创作完成。

书中细数了当代中国大众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健康观念和养生保健误区,指出这些观念和误区才是导致现代人疾病丛生的万病之源。

作者记录了在任之堂跟师行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人们因为错误的健康观念而生病、为疾病所苦的真实故事。这些常见的错误观念和养生误区涉及衣、食、住、行、运动锻炼、求医治病等方方面面,往往被大家视为正确的常识,其实却是引发疾病的真正元凶。书中通过许多患者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能只知治病,不知防病,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导致疾病的原因。《万病之源(任之堂解说不可不知的养生误区)》文字鲜活生动,娓娓道来,既体现了传统的中医养生智慧,也有对常见疾病的中医医理解读,还提出了许多益的保健方法,是不可多得的原创养生精品图书。

目录

工作太忙,闲时锻炼  1

锻炼就是身体的磨刀石/吹毛用了急需磨

一天锻炼,顶上一周  2

运动过度也伤身/贵在坚持

起个大早,锻炼身体  4

早起锻炼要“必待日光”/四季起居要有时

晚上锻炼,跑步跳舞  6

昼练养阳,夜练伤阳/养生锻炼要川页乎自然

坚持冬泳,有益健康  8

排艾烤背治腰疼/阳气不够,不宜游泳/风雨寒湿,该避就避

忙忙碌碌,操劳过度  11

心要恒静,身要常劳/只知有劳,不知有逸/王心荡,王禄尽

老住持的养生秘诀

精力充沛,不知劳累  14

养生更需要护短/人要懂得休息放松/生病起于过用

身体瘦弱,不干体活  17

人身如房/扫地与擦桌,皆可去病魔

晚上熬夜,白天补睡  20

熬夜赚钱,亏本买卖/一日不睡,十日不醒/晚上熬夜,如鱼缺水

按时睡眠,养生良药

晚上微醉,正好入睡  23

冷酒常饮,中风手抖/《红楼梦》里的酒文化/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吃饭说话,又看电视  26

食不言,食不视/胃炎的三点建议/吃饭说话、看电视与上越脉

散步说话,睡前聊天  29

散步说话也是个误区/《遵生八笺》中的散步法/《老老恒言》里的寝不语

男女话多导致的疾病

怒火吵嘴,对身无害  32

夫妻双双得癌症/怒则气上/《戒怒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4

一单生意一场酒/自己才是身体的主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6

杯子与池塘的胸怀/六尺巷的故事

谈到养生,老了再说  39

拿命赚钱,拿钱买命/人要有时刻养生防病幽意识

退休不作,应该享受  42

肠心脑综合征/人越干活,活得越精神/吃多少做多少都有一个平衡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饮食健康,必然健康  46

健康长寿的枝末/没有一个健康长寿者是懒汉

宁可穿少,也要吃好  47

吃素的利益/由海水富营养化想到的/孩子为啥爱闹不听话

开一道疾病之门/穰岁多病,饥年少疾

早餐没吃,晚餐吃饱  51

三餐与三高/饮食之患

身体要好,补药勿少  53

尚补成风危害多/应季蔬菜最好吃/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酒醉饭饱,那才叫好  55

饱食大饮,多得痔疮/肥肉厚酒,烂肠之物

鸡蛋牛奶,强壮民族  57

中药管一时,清淡管一世/大脑消耗能量的百分之七八十/神清则心火自降,欲少则肾水自生

增强体质,营养运动  60

能消化的才叫营养/粥油润肌肤,滋阴胜熟地/大动,小动,微动

营养运动要把握度

山楂减肥,绿茶瘦身、 63

茶叶寒:京,体虚慎服/减肥茶的由来/南水北调,互通有无/两组减肥茶

饭莱不成,干活没劲  66

五味过食容易导致脏腑失调/餐馆老板的苦恼/三个现象

辣椒宣散,活血美容  69

精神过亢之人不适合吃辣椒/湿疹可用杏苏五皮饮

饭后水果,帮助消化  71

饭后水果腹泻案/饭后水果心慌案/炉中添火与雪上加霜

大便秘结,上火困扰  73

便秘论虚实,方向要正确/冬天的笔芯,因寒而凝

咽喉肿痛,清热解毒  75

虚火慎用:京药/找到疾病的根源

慢性咽炎,多用含片  77

咽炎含片多伤脾/凉药久服,大损阳气

口腔溃疡,虚火上扰  79

口腔溃疡如火山口/唱歌运动发郁热/运动可健脾,疏肝歌一曲

眼睛干涩,眼药治疗  81

枸杞菊花茶与眼药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面生痤疮,就是上火  83

治痤疮用养心活血通脉法/治痤疮在治心/人脸如花

身体烦热,冷饮降温  85

冰爽的代价/为什么中午不能浇菜/零食养病,主食养命/脏腑的哀嚎

当烧杯遇到冷水时/谁在残害我们的幼苗

身体怕冷,饮酒取暖  90

酒越饮越冷/由手电筒想到的/爬山、扫地、搓手皆可取暖/莫向外求

身体汗出,空调电扇  93

生活细节是疾病的起因/为寒湿大开方便之门/猛刹车的启示

鼻流清涕,过敏所致  96

鼻炎与正气/雾遇冷为露,鼻受:京为涕/阳气输送达脑的三条路线

离照当空,阴霾自散

腿脚抽筋,多吃钙片  98

抽筋的专病专方/阳虚跟寒湿会引起抽筋/寒湿抽筋,温阳除湿

头发脱落,赶快补肾  100

脱发也分虚实/根源就在饮食

头发枯黄,染拉吹卷  102

发如树苗,宜顺性而为/抚摸动物看头发

脸上长斑,面膜美容  104

脸上长斑,五脏相关/雨水阳光,春暖花开/斑色暗红,松土达木

化妆美甲,妆扮人生  107

好妆扮之人多郁病/搓药泥的感悟/欢颜比美艳更重要

精神不好,茶来醒脑  109

挑灯火,添灯油/花早发者必早谢

人常叹息,只知疏肝  111

陈旧去,新水生/膻中气不足,肝胆郁不舒

牙痛牙肿,拔牙钻孔  113

重用骨碎补,满口牙疼止/牙龈出血用竹茹/不能牙痛就拔牙

薄荷辛:京解表,透发牙痛郁热/牙痛四药与叩齿功

脚汗脚臭,敛汗除臭  116

臭汗为身体自救排浊/防水鞋与布底鞋

精满则溢,自然现象  119

精满不思淫,神满不思睡/堤坝越高,蓄水越多/警犬的嗅觉

贫血缺钙,补血补钙  122

贫血与杯子之喻/血脉与针线之喻

脾虚要补,人参白术  124

心有千千结,肠道不通畅/要想富,先修路

心脏不好,丹参片好  128

丹参片之忌/保心丸也分温凉

不孕不育,大补腰肾  130

桂枝汤合逍遥散治不育/疏肝宁心胜补肾/养精种子,开闸放7K

瘀血体质,活血化瘀  132

气虚是因,血瘀是果/添水拌粥法/阳气足,血脉通

小儿感冒,体虚要补  135

小儿两大病机/《红楼梦》中的饥饿法/食复与损谷

小儿厌食,山楂消食  137

桂枝汤强心阳/冰冻断人种

小儿咳嗽,止咳化痰  139

咳嗽是身体的自救反应/从整体治咳嗽

小儿体弱,营养不良  141

药房里的兰花/耕田种地悟养生

白带异常,需要消炎  144

要改变潮湿的环境/从源头上治理

女人痛经,正常现象  146

足寒伤心,民怨伤君/痛经避寒凉,姜枣参汤好

乳腺增生,没啥问题  148

四小不可轻/乳三药牡蛎、橘叶、丝瓜络/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痛风难好,尿酸过高  15l

痛风脚肿,扶正拍打/尿酸高背后的真正原因——五脏失调

消渴治疗,滋阴降火  153

冬天土干裂,阳虚口干渴/苍米羌活茶,泡水止消渴/三消关键在中焦脾胃

一种疾病,一种药物  155

中医是整体观/治病就是治其首脑/中药跟西药不冲突

放大疾病,吓倒自己  157

不把疾病挂心头/智者的教诲/松树的启发

一有病痛,马上吃药  159

姜枣茶,感冒方/一种错误的习惯导致一种疾病/以志帅气,以静制动

有病熬熬,不忙治疗  163

古怪疾病,皆从气得之/感动的泪水

看病服药,不看医嘱  166

另类的医嘱/镰刀生镑之喻/不服药得中医

看看片子,开开药方  168

四诊合参很重要/中医看病要见到人/医生看病不是猜病,更不是在赌博

夏天出汗,不宜吃药  171

用药如用兵,有病贵早治/要顺应节气来治病

患了胃痛,不吃中药  173

心痛欲死,速觅元胡/香砂六君子,培土以生金/半夏泻心,寒热并用

病情复杂,药量要大  175

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间寒/用药如狙击,一枪一个准

药要喝饱,才能起效  177  ,

药汤过量,肠胃乃伤/汤药需一定浓度方能起效

OTC安全,随便服用  179

中药是因人而治/非处方药也须辨证

中成药丸,只治小病  181

小药丸见大功效/妙治胸闷/凭脉辨证用成药

不辨证候,吃中成药(一) 183

小柴胡颗粒加午时茶:中剂/脏腑是根本,病痛是标

不辨证候,吃中成药(二) 185

小柴胡升肝脾,霍胆丸降胆胃/提壶揭盖法

开点好药,病根拔掉  187

六腑通畅才是大补/好药不在价高/同仁堂与康熙的传说

疾病疑难,全靠医生  190

中医不是在看人的病,而是在看病的人/治病与修车/郭玉的四难治

身体病重,活不长命  193

锄头使用寿命在人/寿自宽心来/松寿千年,人寿百岁

生病吃药,不戒房劳  196

延年益寿美容方/年老壮阳,枯柴点火/房劳六忌

手到病除,交给医生  199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神奇的吊痧拍打法/自己当自己的医生

疾病太多,要多吃药  202

被药打垮/无挂无碍病痛少/脚底按摩,诸病立减/少思虑,勤走动

大病初愈,营养莫少  205

炉烟虽熄,灰中有火/老农的种树养鱼经验/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饮食六忌

拍打按摩,畏苦畏痛  209

手麻拍打良/直面疾病,勇对疼痛/苍米、羌活激发彪悍之气

祖传秘方,包治百病  212

祖传秘方多古方/激素有效,粉饰太平

旅游看病,一举两得  214

心中逐二兔,一兔不可得/莫让旅游劳复病/养病如养花/奕秋教棋的故事

后记:生活的忠告

试读章节

晚上熬夜,白天补睡

熬夜赚钱,亏本买卖

十堰当地有个开麻将馆的妇女,四十来岁,脸上长了很多斑,皱纹也比较多,头发也经常脱落。

她来问老师说,有没有治脱发的药?

老师说,头发长出来要靠睡觉,药不能代替睡觉。

她说,我晚上熬了夜,但我白天都补睡过回了,每天都有九个小时的睡眠,不缺少啊。

老师说,没有这么简单的,颠倒黑白,就是颠倒阴阳,颠倒阴阳,阴阳就会不调和,不调和就会生病,白天本来该醒着的,你却去睡觉,晚上该睡觉的,你却醒着不睡,这样折腾不了多久,你月经就全乱了。

她说,我现在都没月经了。

老师说,才四十多一点,卵巢就早衰,这都是熬夜熬出来的,你里面都亏空了,外面头发能不脱吗?听我的话,不要开麻将馆了,把麻将馆卖掉,把健康找回来。你现在赚再多钱,也是在亏本。

她听了老师的话,晚上试着早点睡,把麻将馆交给别人看,这样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一日不睡,十日不醒

我们问老师,为何现在任之堂的生发丸那么多人要,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脱发?

老师说,这是时代造就的,熬夜是脱发的一大原因。到了十一点多还不睡,就会大耗肝血,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晚上睡好觉,才是最好的生发丸,没睡好觉吃再多的生发丸都白搭。很多女性,你们看她脸上长很多皱纹跟斑,平时脱发也很严重,一问她,不是因为平时焦虑过度,就是因为熬夜太多。

一些妇女生完小孩过后,不同程度都得了失眠。有一位女性患者,产后乳少,不论怎么用催乳的办法,乳汁还仍然不足。

老师给她把完脉后说,你这个很简单,就是心静不下来,没睡好觉。

她说,我白天把觉补回来了,晚上孩子闹没法睡。

老师说,白天不能补晚上的觉,民间叫一日不睡,十日不醒,你只要一天没睡好,接下来好多天精神都不足。没那精气神,怎么会有乳汁呢?

然后老师给她开了枣仁、夜交藤之类安神静气的药,让她好好睡几个觉,果然乳汁就多了起来。

可见在通乳方里面,加上助睡眠的药,就能加强它通乳的效果,因为乳汁它得有来源,没有来源它怎么通都出不来,晚上睡觉就是最大的来源,因为白天属阳,晚上属阴。《黄帝内经》说,人卧则血归于肝,精藏于肾。凡精血这些阴性物质都需要在晚上造出来。

我们没有看到有哪个常熬夜的人,脸色还能保持红润的,不是萎黄就是苍白,怎么打扮化妆都掩盖不了。所以说,想通过白天补睡觉来挽回晚上熬夜的损失,这也是不可能的。伤了就是伤了。

晚上熬夜,如鱼缺水

又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很瘦,想要增肥,脸上都没啥血色,他的工作就是晚上在工厂里看场地。他人总是烦躁得很,手心掌心也发烫,按他的话说,就是他得了焦躁综合征,整天神经都兴奋得很,绷得紧紧的,所以人长不胖,都暗耗掉了。

老师说,你赶紧换个工作,颠倒昼夜,就要付出健康的代价。你一个月才多少工资,叫你把身体卖给老板,一千万你都不肯干,为什么却要为了赚那点钱,而长期损伤自己的身体呢?这样不是变相的把自己的健康卖给老板吗?

小伙子问,为什么我老觉得很烦很躁?

老师说,你晚上觉都没睡好,阴分伤得厉害,阳气得不到濡养,它就会焦躁。你心中有一团火气,《黄帝内经》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的秋冬天就是晚上,春夏天就是白天。晚上熬夜耗伤气血,不能很好地收藏,那么白天人体就会很温热,很烦热,就像没水的池塘中的鱼一样,水越少,鱼越烦躁焦虑得乱跳。

我们听了后,就明白为什么会阴虚火旺,熬夜的人心特别烦热,特别躁,原来道理都在这里。本来气血晚上要藏的却藏不了,所以白天才显得心浮气躁。就像一个人没有本钱没有技术,却去闯荡江湖一样,心中自然急躁得很。当他资本充足时,他自然信心底气很足,不会烦躁焦虑。

按时睡眠,养生良药

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帮病人真正找出病根子,比单纯用药更重要,用药是挽回损失,找出病根,把熬夜调过来,却是根除疾病。

《黄帝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我们如果以白天黑夜来分阴阳的话,颠倒昼夜,就是逆阴阳,逆阴阳,周身气机没有不混乱的。按时作息,就是顺阴阳,顺阴阳,身体就很好调治了。逆阴阳的病人,烦恼灾害源源不断,顺阴阳的病人,疾病都很少。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起居有常,睡眠劳作必须有规律,而且要符合天地的道。白天劳作,夜晚休息。可见按时睡眠,其实更是一味良药。善养生者,没有不把睡眠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的。

故曰: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举居有至和之常制。

晚上不睡觉,白天补睡眠。

这般阴阳颠,种种疾病显。

发脱在额前,长斑在颜面。

卵巢早衰了,皱纹长上脸。

生完娃子后,夜晚少睡眠。  乳汁日日减,化生没来源。

只有把神安,好好睡眠先。

乳汁能生化,自然如涌泉。

上夜班青年,烦热每一天。

晚上精不藏,白天阳不敛。

如同少水鱼,焦躁总不减。

要想它安静,除非池水全。

补水不靠药,补水靠睡眠。

睡好精神足,最是美容颜。

P20-22

序言

医生能陪你走多远

任之堂每天过来的患者,他们的病不少都是疑难杂症,而且是全国各地求医无果的,这样的患者往往都很难治。 余浩老师常对我们说,常规的路子对他们来说走不通,我们要另辟蹊径,调气机升降,调脏腑,治疾病的因,而不是治疾病的果,不要被这些症状迷惑了。同时也要治观念,这些人往往都有错误的养生习惯,要让他们从误区中走出来,而不仅仅是开方治病。

就这样,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老师一边帮患者诊病,一边告诉他们要忌些什么。

你不能吃水果了,越吃子宫越长肌瘤。

你不能再喝牛奶了,越喝你结石越重,越吃越拉肚子。

你不能吃鸡蛋了,越吃肝胆越堵,吃到你胆囊发炎、胆结石。

你不能吃下火药了,越吃越上火,到最后没火了。

你不能喝酒了,越喝肚子越大,喝到你长脂肪肝。

你不能晚上跳舞了,越跳身体越虚,越跳骨头越脆。

而患者听到大都会反问道,水果不是美容的吗?不是说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强壮一个民族吗?不是说上火发炎就用清热药吗……

于是老师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水果生冷伤人阳气,水果大都是寒凉的,很多水果都不是当季的,很多水果都含有残留农药,水果保存也要上药……

每天老师光在讲饮食养生禁忌上就花了大半的时间,每天都说得口干舌燥的,每天都在重复着几乎同样的话题。

学生们都很不理解地说,老师,您就少说两句吧,他们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不要再讲了,这样下去您也要累垮的。

老师笑着说,既然当医生,就要对每一个病人负责,要让他们知道生病的源头,这些致病原因往往都是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毫无问题的,而这些要让他们明白、接受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要耐心地同他们解释。

你们想想,偶尔吃一些水果,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如果天天吃,那要损耗多少阳气啊!而且很多东西,譬如牛奶、水果、鸡蛋、肉类。这些如果吃多了,人体气机就要受阻,肠道就会不通畅,不通畅就会积累毒素。这就是很多病的因啊。

其实大家可以吃得更简单更朴素点的,青菜大米饭就够了,我现在每顿就吃一小碗饭,吃几口青菜,工作量也挺大的,但也不觉得缺乏什么营养,还照样脸色红润,精力旺盛。

这说明养生不是要多加多少营养,不是用加法,而是要用减法,要减少消耗,减少摄入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这样你身体的气机才能流通起来,你的血液才会干净,你的神志才能清明,你的身体才能健康。

听着老师略带沙哑的声音,看着老师天天为了病人苦口婆心地说着,有时常常在病人的反问和诘难下,还是耐着心性为病人释疑,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病人能走出这些养生的误区,摆脱错误的观念,因为如果一直误下去,就意味着他们的病不可能从根本上治好。

老师说,许多大众都以为是对的养生观念,我们通过中医的辨证,通过近年来大量的临床验证,发现这些时行的观念大都有问题,会造成很多时代病。这些观念很多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但我们还是要尽最大努力告诉大家,争取更多的人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养生观。

有一天,当老师看完病人时,叹了口气道,这样讲下去,能够劝导的仅仅是少数病人而已,绝大部分人还是生活在错误的观念的指导之下。就算是有最好的中医中药,但是这万病之源未除,病根就始终还在。看来,我们是需要把这些东西总结出来,公之于世,让更多人能看到。

老师的心始终牵挂着病人,希望他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活着,这就是老师对病人的态度,而直到前段时间我们才深切体会到。

那一天老师跟我们讲医者父母心的道理。他说,生过小孩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刚刚出生,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得照看着,喂奶,换尿片,睡觉,盖被子等等,时刻都要看护着,等到两三岁时就可以放宽点,但也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怕走丢,或掉进水里,接触危险物什么的,也要时刻提防着,后来到孩子去幼儿园,小学……最后长大成人,工作……

父母陪着孩子走过大半辈子,给予他们成长的资源,同时也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明辨是非,克服困难。

医生与病人也是这个关系,医者父母心,医生对待病人,就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不但要拉他们一把。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养生的准则,生病的根源,这样才能治好病,才能做个合格的医生。

那天老师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给我们讲医者的态度,那便是父母心啊,从此以后,我们对待病人的态度就真正地变了。

老师说,病人过来找你,不仅仅是来治病的,更是要搞清楚他们为何得病,医生有责任有义务告诉他们,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办健康咨询活动,写养生误区的原因所在。

当时百二河旁边翠绿的柳树正迎风摇摆着,老师站在河岸上,指着河水说道,我们只是这时间长河的一滴水而已。你看黄帝、岐伯、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到近代的张锡纯、刘渡舟,还有刚刚仙逝的李可老中医,都是令人崇敬的,他们已经走了,而我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  老师问我们,医生能陪病人走多远昵?

我们沉思了一下说,您不是时常告诉我们,医生只是帮病人度过一个坎而已,只是帮病人修理一下,调整一下方向盘,我们能陪他们的时间极短。

老师点头说,我们能陪病人走的路确实极短,但是我们要通过我们正确的养生理念让他们之后走得更健康更远,而不是让病人依赖医生,只知治病,不知防病。

老师手中拈了条柳枝说,就像这柳枝一样,一岁一枯荣,我们的生命是跳脱不出这时间的规律的,留不住,带不走,那我们能留下些什么呢?

我们望着那柳条,想到那句话“手中甘露常遍洒”,这洒的不是什么不死药,洒的是智慧水啊!

老师接着说,对,是智慧,是精神,是文化,是正确的养生观,就像这柳条,象征着绿色,春天,温暖,一股生生之气,而我们医生就是要让我们的精神化成一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们,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是钻研医术,忘了思考这万病之源,忘了生病的因,我们老是扑在这果上,而病人也是这样疲于奔命。于是病人就越来越依赖医生,希望医生能治根,而医生也以为有病治病,理所当然,但为什么病人的病老是治不好治不完呢?

病人不断地换医生、医院,而医生、医院也不断地换思路换设备,但病始终还在,有些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缠,这是为什么呢?

是养生误区,是观念错误。

老师说,养生误区、偏见远远比无知更可怕,你的观念错误就可能让你一直错下去,离健康越来越远。就算是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医院,再先进的设备、药物都没有用。就像你想美容,就拼命吃水果,越吃脸色越苍白,吃到手脚冰凉,吃到脾胃虚寒,吃到脸上长痤疮,吃到子宫长肌瘤……

但你却始终不明白,原来你一直坚持的东西,就是你的——万病之源,就是“你所不知道的养生误区”啊!

柳树依然迎风摇曳着,老师凝视着前面的百二河,仿佛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融入时间的长河之中。

看着老师那宽厚的肩膀,他手中依然拈着那根柳枝,迎着太阳,闪闪发光。

我们脑中突然闪过一句话:

医生能陪你走多远?

我们希望是,一千年,一万年!

陈创涛

2013年10月18日

后记

生活的忠告

古代汉书上记载了一个曲突徙薪的故事。

有一户人家,建了一幢房子,街坊邻居皆来祝贺,大家都说这个房子很好,主人非常高兴。

但有一个客人却诚心诚意地跟主人提出忠告说,你家厨房里的烟囱直通上去,这样灶膛跟烟囱之间,没有一段弯曲的距离,容易引起火灾,最好改一改就安全了。而且你这灶门前堆了这么多柴,离火源太近了,很危险,应该搬远一点好。

主人听了后,以为客人是在揭他的短处,出他的洋相,尽说些不吉利的话,心里不高兴,便不把这些忠告当回事。

过了几天后,这房子果然因为厨房的问题而着火了,街坊邻居没有不拼命帮他救火的,终于把火扑灭了。

主人为了答谢救火的人,便摆了最丰盛的宴席,把在救火过程中忙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唯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

这就是《汉书》上所说的:“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人的身子如同这房子,你善于护养,就不容易出问题,任何疾病就像火苗一样,它燃烧起来是有原因的。

《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上工救未萌。

医生给出的很多饮食生活禁忌,就如同忠告,听起来看似有些严肃,但这些忠告却不是在禁欲,也不是戒律,它是一条条保护病人和弱者的篱笆,就像根基尚浅的小树苗,容易被风吹倒,你给它树立一些杆子,它依附那杆子生长,等强大起来后,就不需要这些杆子了。

人也是这样,身体弱的时候,需要守住不少禁忌,这些禁忌就像帮助生病体弱的人通向健康彼岸的船,如果你身柔体差,身在河中央,切不可抛开这些禁忌不管,到时候不仅渡不了河,还会把自己淹了。

有个荨麻疹的病人,在医院住了将近半个月,不仅没治好,反而发得更厉害。而且严重影响睡眠,心烦气躁,睡不着,瘙痒更加重。

老师问她,平时怕不怕风?

她说怕。

又问她,晚上吹不吹空调?

她说吹。

老师便跟她说,你这病把空调戒了,就好得快。

她说,不吹空调更睡不着觉啊!

老师说,你脉浮紧,是长期受风寒,郁在肌表不解引起的。你这病中医叫做风团,这病名就是告诉你坐卧不要当风。你这既不是过敏,也不是失眠,不可当成这些病来治。这是身体有郁热,要透出来,出不来才作痒。《伤寒论》上说,面色凡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以桂枝麻黄各半汤。  结果,病人听老师说后,晚上把空调关了,老师只给她开了三剂桂枝麻黄各半汤,发了三天的小汗,不单身痒消失,而且没用空调,睡眠也沉了。

病人这才知道老师跟她说“坐卧不当风”的道理,本身她这荨麻疹身痒加上烦躁,就是受风不解引起的。晚上还继续吹风冷,这病就没有好转的趋势。一旦把这生活误区纠正过来,病人把忠告听进去,几天就把病治好了。

还有一些小孩子感冒发烧过后,反复咳嗽,半夜加重,一个多月久久不愈的烧虽退了,却留下咳嗽的尾巴。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非常多见。

十堰当地有个小女孩,她每两三个月都要发烧一次,医院一打完吊瓶,烧退了,立马就咳嗽,不咳个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好,父母也习以为常了,几年来都是这样。

有一次他们带着咳嗽的小女孩来任之堂,老师一看小女孩舌苔水滑,舌根部厚腻,随口便跟他们说道,这病好治,但不要给孩子吃水果、牛奶跟鸡蛋。

父母不解地问,刚生完病后,身体弱不是要多补补吗?

老师说,身体越弱,虚不受补,一补就堵住了,中焦脾胃堵住,土不生金,她就反复咳嗽,留下这后遗症。所以孩子不仅不能吃多,还要吃得清淡、吃少。《黄帝内经》上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是指疾病刚刚好,消化功能尚微弱,稍微吃多点肉,还有难消化之品,堵在肠胃里,就会让旧病复发,或留下其他病痛后遗症。所以要注意守好口,要有这些饮食禁忌的意识。

结果老师只给她开了几剂消食化积顺气的药,一吃就好了。她父母后来再来看病时说,也想不到孩子好得这么快,以前不咳个十天半个月绝对好不了。现在不但好了,而且胃口气色精神都比以前更好。我现在也听余老师的,小孩子只给她吃到七分饱,不再给她吃太多零食了,现在几个月都不怎么感冒发烧了,身体比以前胖多了。

老师笑着说,这些饮食禁忌,其实就是小孩子的保护伞,是对大人们的忠告,像保护小树苗的杆子,他们如果听进去,很多疾病根本就不会发生。

那个曲突徙薪的故事还没说完。

后来,有人提醒主人说,你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你改修烟囱,搬开稻草的人呢?如果你当初听了那个人的忠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

主人听后才幡然醒悟,连忙去把那位当初提出忠告的客人请过来。

——忠告即禁忌也。

我们看《伤寒论》上说,对于生病的人,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或许有人要问,是不是每个病都要守这么多禁忌啊?张仲景在后面条文中,其实说到了“余如桂枝法将息即禁忌”,或说“将息如前法”。这些禁忌不单对风寒感冒有用,对广泛的疾病都有指导意义。像这些饮食禁忌,不外乎就是要保护你的胃气,从这禁忌看来,就知道张仲景是多么重视人体的胃气。你胃气保护得好,疾病就恢复得快。

有病人又说,守这么多禁忌,好像压力很大一样,这样不反而成为包袱了吗?

老师笑着说,当你以随和的心态去看时就不一样了,你明明胃寒胃痛,自然就会去回避生冷难消化之物,因为你吃后都难受。所以这些禁忌跟忠告,会成为你的自觉反应,就像曲突徙薪的故事一样,既然遭遇过一次火灾,难道还会让它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吗?所以忠告跟禁忌,并不是别人来约束你的,更不是你的压力跟包袱。像心脏病的病人,他稍微多吃点水果,背心凉,晚上绞痛就厉害,这些老人自动都会去回避,你给他买,他还不吃呢。

这些忠告禁忌说白了,是让人们从自身上去找原因。熬夜会加重腰酸,长期上网会使眼花加重,不出去外面锻炼爬山,人会更烦躁,老爱发脾气,当你明白这些道理时,你就接受忠告,按照忠告要求的去做,人就会过上一种更轻松快乐舒适的生活,所以没必要太拘谨。

水果、鸡蛋、牛奶,偶尔吃吃,也没什么问题,身体自己也会去调节,但绝不是像很多病人一样,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喝多少牛奶,吃多少鸡蛋,买一大堆水果放冰箱里,当成主食来吃。

中国人本身千百年来就是以五谷为养的,而不是以零食水果为养。

大家没必要把忠告或禁忌看得过死,当你身体好时,偶尔吃一些顺应季节的当地的水果,这都无关紧要。即便吃了后,稍有不舒服,拉肚子,气胀,这都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惊慌,下次少吃就是了。对于懂养生的人来说,他面对这种情况,就会用一些锻炼运动之法去化解,比如跺跺脚,撞撞背,拍拍经络。这就是古书上记载华佗创五禽戏的道理,即“体有不适,起一禽之戏,怡然汗出,病气若失”。

张仲景也提到,身体稍有不适,即导引吐纳,不要令九窍、汗孔闭塞,邪气自然会被赶跑。

问题是现在很多人天天吃了冷饮、水果,又待在空调房受寒,而且没有掌握什么导引锻炼之法,也很少出去晒太阳运动发汗。所以才导致邪气进得来,却出不去。久而久之,身体就越发难受,病痛就越多。

为何老师每天都要提出那么多忠告禁忌,因为现在生病的人群,他们不仅身体上有病痛,而且生活上有很多误区,认识上有很多偏见。这些偏见又使他们对忠告视若无睹,对禁忌听若罔闻。

老师才有感于一口难劝四方,便用这一年多的时间,从临床里头,发掘养生上的误区,叫我们记录书写下来,每一误区背后都有医生的医嘱,即真诚的忠告。

为何会有这么多禁忌,为何会有如此多忠告?

老师说,这些禁忌忠告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自身欲望太多导致的。《清静经>上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又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现代人普遍都是脑袋里想要的太多,而真正身体需要的却不多。鸟巢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如果真是身体饥思食渴思饮需要的,那适当满足这些需要当然有好处。如果都不是身体真需要的,比如本来就有子宫肌瘤、痛经、肚子凉飕飕的,却为了爱美穿短裙,为了嘴馋看到雪糕就非吃不可,为了图个凉爽,把空调开到十多度,这就是人的欲望的问题了。

《菜根谭》上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这就是老师常劝病人不要思虑过度的道理,这里说的就是人生要善于做减法,对纷繁杂乱的欲望要能够说不!活得越简单质朴,便越快乐。

不然欲望是无穷的,你身体承受却是有限的,你拿无穷的欲望,不断地加在有限的身体上,这就像螳臂挡不了车,花儿经不起摧折一样。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里,人更需要自律,如果人能够清静自律,那就不需要太多禁忌了。

不然一味地求快感,就容易出事,好像高速公路上为何要限速,这就是在限制开车者图一时之快的欲望啊,只有安全才是至上的,只有健康才是最美的。

所以我们医生对病人最大的忠告就是——减少欲望,回归自然。

回归到更健康更质朴的生活中去!正如《黄帝内经》上所说的:

是以志闹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台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