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编著的这本《别让拖延害了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全书更有深度,更加权威。独特的视角,结合世界最先进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使得读者耳目一新。
作品定位精准,针对职场人士时间管理问题,有的放矢。 同时适合大众读者阅读,能有效帮助渴望突破习惯界限的人,想改变目前生活状态的人。
内容可读性强,详实,风趣,引人入胜。突破传统思维,从职场跨度到生活,给予生活更多的关照生活,相比其他产品读来更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别让拖延害了你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宏远编著的这本《别让拖延害了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全书更有深度,更加权威。独特的视角,结合世界最先进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使得读者耳目一新。 作品定位精准,针对职场人士时间管理问题,有的放矢。 同时适合大众读者阅读,能有效帮助渴望突破习惯界限的人,想改变目前生活状态的人。 内容可读性强,详实,风趣,引人入胜。突破传统思维,从职场跨度到生活,给予生活更多的关照生活,相比其他产品读来更有内容。 内容推荐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职场,却有着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拖延,之所以说普遍是因为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存在这个问题。大家都司空见惯,成了一种征候——拖延症。 拖延不但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竞争力。有的拖延现象,比如: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一推再推是我们都明白的,也能够通过别人的提醒改正。但是有的拖延现象虽然存在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比如:不停地查看自己的邮箱,没事就看看手机维信,想到什么话题就刷一下微博,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很小,大家都不以为意,其实却是阻碍我们顺利完成任务的大敌。拖延虽然都是小事,但却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拖延症其实不是病,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宏远编著的这本《别让拖延害了你》细致地揪出了躲藏在大家身上的各种拖延现象,入微地列出了解决方式,让我们在这个以拖延为典型症状的时代,不拖延地活着,成为职场的斗战胜佛。 目录 第一章 借口,是拖延症开始的标志 第1堂课 测试,揪出拖延症 第2堂课 加班是最典型的拖延症状 第3堂课 忙与穷忙 第4堂课 拖延症的最爱--怕犯错的人 第5堂课 当任何事都成为拖延的借口 第6堂课 等待往往等于拖延 第二章 拖延是一种心病 第7堂课 拖延会埋没人的思想 第8堂课 拖延是在浪费生命 第9堂课 越拖越焦虑 第10堂课 越拖意志力越差 第11堂课 拖延毒害人际关系 第12堂课 拖延是人的心病 第13堂课 拖延和颓废形影不离 第14堂课 当小麻烦拖成大问题 第15堂课 战胜拖延要先认识它的危害 第三章 认识拖延的本质 第16堂课 拖沓上升为拖延 第17堂课 不自信是拖延的内因 第18堂课 拖延与懒惰同名 第19堂课 拖延会带来负面快感 第20堂课 拖延就会不断说谎吗 第21堂课 自我指责 第22堂课 悲催的早期教育 第23堂课 随决策而来的恐惧 第四章 高效能人士的工作法 第24堂课 设定完成目标的时限 第25堂课 科学分配工作时间 第26堂课 停止挥霍,收回被浪费的时间 第27堂课 避免他人干扰 第28堂课 学会舍得 第29堂课 为工作增添愉快感 第30堂课 集中精力降低分心度 第31堂课 提升对工作的期望值 第32堂课 设定回报的期限 第五章 赢得时间,赢在执行力 第33堂课 等东风不若造东风 第34堂课 分清难易轻重的工作法 第35堂课 没有任何借口 第36堂课 不做行动的矮子 第37堂课 勤奋,缔造成功的阶梯 第38堂课 先完成你最不喜欢的部分 第39堂课 享受乐趣,和目标赛跑 第40堂课 立即行动 第六章 立即行动,全面清除隐患 第41堂课 始终奉行目标原理 第42堂课 与周一综合症道别 第43堂课 做计划切记务实 第44堂课 不断调整以保证实现目标 第45堂课 激情使工作效率更高 第46堂课 认清拖延的客户 第47堂课 巧妙应对拖延的客户 第48堂课 如何对待拖延的人 第49堂课 与效率高的人一起工作 第七章 超越自我,摆脱习惯束缚 第50堂课 首先,要学会拒绝 第51堂课 有效利用业余时光 第52堂课 不畏惧失败 第53堂课 完美主义的毒药 第54堂课 温水煮青蛙 第55堂课 及时修补内心的伤口 试读章节 加班=努力=效率?这样的等式成立吗? 每当夜幕低垂的时候,闹市中心,写字楼上那点点的灯火总会成为人们眼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因为,那点点灯火,代表的是一个个、一群群正在加班的人! 为什么加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理由,但不管这个理由是什么,加班这种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努力! 加班的员工是努力的,是勤劳的,是热爱工作的,是有集体荣誉感的……是好员工!在许多领导者的脑海中都存在着这样的逻辑,甚至这种逻辑已经被整个社会认同,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固然,有一小撮人的确是真的很努力,他们工作效率极高,执行力很强,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竭尽全力让自己更加出彩。他们努力地为公司谋划,努力地想要做出更多的成绩,所以,他们加班。对他们而言,加班:努力=效率,这个等式无疑是成立的!然而,在浩瀚的职场大军中,他们实在是太不起眼、太少了,真正能够代表主流的还是“安蓝式”的员工。 谈不上是临时抱佛脚,但是,“安蓝式”的加班却绝对和努力不沾边,更和效率无缘,尽管看起来,他们真的是非常的努力! 努力和效率有的时候是不成正比的,加班与努力更完全不能等同。试问,明明应该在八小时内做完的工作,偏偏要花费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甚至十六个小时来完成,并在完成的同时堂而皇之的给自己戴上一顶“我在加班,我很努力”的帽子,这合适吗? 是努力还是拖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也成了一种时尚,似乎没有加过班是那么的不可饶恕,没有加过班的人脑门上很自然的就会出现“不努力”的标签。标签是谁贴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揉揉干涩的眼睛,盯着办公室外苍茫的夜幕,突然就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好疯狂。 事实上,真正愿意加班的人很少,许多职场人都是在“被加班”,即便是真的自动自觉地自己加班了,加班的初衷也鲜少和“努力”有关系—— 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明星,在x市x律师事务所这个小圈子中,李晴无疑便是最耀眼的明星。 李晴,今年22岁,西南政法大学应届毕业生,品学兼优、性格随和、长相甜美、专业功底扎实,工作努力,常常加班到深夜,澎湃的工作热情让许多事务所的老员工都自愧弗如。所以,当事务所的负责人宣布开除李晴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感觉不可思议。然而,看着负责人手中一叠厚厚的“账单”,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33个没有完成的案件小结,46个应该约见却没有约见的客户,5场稀里糊涂的法庭辩论,27份没有任何背景调查的报告,58个客户的投诉……这样的“丰功伟绩”让人震撼不已,李晴本人更是羞红了脸。 对于事务所要开除自己,李晴没有太多的抱怨,她知道自己做的的确不好。想想自己以前的工作状态,李晴有的只是无尽的懊恼。 事实上,李晴真的很努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像格洛·瑞亚那样的大律师也一直都是她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李晴对自己接手的每一个案子都很看重。她想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可是一切似乎都事与愿违——每天一睁眼,好像就有无穷无尽的事情在等着她。 每天一上班,打开电脑之后,李晴的脑海之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都是:写案件小结。可是,在那之前,她坚信自己应该先浏览一下新闻、查收一下邮件、挂上QQ,并为自己泡上一杯醇香的咖啡。咖啡泡好了,要开始写小结吗?不,不,如此“匆忙”的开始是不负责任的,动笔之前梳理一下整个案件绝对有必要。于是,李晴开始对着电脑发呆,不,不是,是“梳理”案件。“梳理”了一会儿,累了,听听歌吧……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李晴摇摇头,准备下午马上动笔,可是,又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Word上闪烁的字符没有超过三个……好吧,加班,今天一定要完成!夜很深了,空白的文档依旧是空白,努力的李晴依旧在努力…… 因为“努力”,事务所一次次的原谅了李晴的“来不及”、 “没做好”,然而当“账单”越积越厚的时候,负责人忍无可忍了! 李晴被开除,是一种偶然吗?不!这其实是一种必然!李晴努力吗?很努力!但是,她的努力却是“虚”的,在努力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拖延! 写一个案件小结,这项工作在八小时内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但李晴没有完成,是时间不够吗?是工作非常难吗?不是,只不过是她骨子里的“拖延”基因在作怪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李晴一样的人有很多,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拖延过,就像我们都主动或被动的加过班一样。但是,事实上,拒绝加班,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加班是一种努力吗?加班是一种拖延! 与其披着“努力”的外衣,顶着黑黑的眼圈,满脸苦笑的加班,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的效率,在八小时内速战速决,八小时外尽情享受自己的空间,不是吗?P7-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