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玛·拉洛洛芙编著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唯一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被小精灵施展魔法,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的小人儿。这时,家中的一只雄鹅想随天上的大雁一起去旅行,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紧紧抱住它的脖子,没想到却被带上天空,由此开始了一次神奇之旅。他在旅行途中遭遇了哪些考验,得到了哪些收获,最终又是怎么恢复原形,重新回到家中的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好孩子大字童话桂冠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瑞典)塞尔玛·拉洛洛芙 |
出版社 | 学习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塞尔玛·拉洛洛芙编著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唯一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被小精灵施展魔法,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的小人儿。这时,家中的一只雄鹅想随天上的大雁一起去旅行,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紧紧抱住它的脖子,没想到却被带上天空,由此开始了一次神奇之旅。他在旅行途中遭遇了哪些考验,得到了哪些收获,最终又是怎么恢复原形,重新回到家中的呢? 内容推荐 塞尔玛·拉洛洛芙(1858—1940),瑞典优秀女作家,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一部长篇童话。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不断学习进步,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试读章节 从前有一个名字叫做尼尔斯·豪格尔森的十四岁男孩,他又高又瘦,像根竹竿一样,头发是亚麻色的。他最大的爱好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当然,还有调皮捣蛋,因此,几乎没人喜欢他。 星期天的一大早,他的爸爸妈妈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准备去教堂。 窗外一片风和日丽,春天早已经到来了。男孩家的大门没有关严,在屋里能听得到鸟儿开心地唱着歌;鸡和家鹅晃荡着肥硕的身体在院子里逛来逛去;牛棚里奶牛也嗅到了春天靠近的味道,不时发出开心的哞哞叫声。 男孩就在这样一片祥和的景色中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见有塞塞宰率的声音从自己身后传过来。尽管很轻微,但还是听得很清楚,男孩一下子惊醒了。 他的面前是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窗台,一面小镜子就摆在上面,正对着他。男孩一抬头,正好能看到镜子里。他忽然发现他妈妈最喜欢的那口衣箱的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开了。 没错,男孩的妈妈有一个又大又重的用铁皮包起来的衣箱,是栎木的。妈妈把这个箱子看得十分重要,除了她自己之外谁都不许打开它。可是此刻,男孩从镜子里看得清清楚楚,大衣箱的盖子的确是敞开着的。他想了半天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因为他可以确定妈妈临去教堂之前是把箱盖盖好的。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他自己是没开过那口箱子的,妈妈也绝对不可能敞开箱子盖就走的。 他越想越害怕,一直在琢磨是不是有个小偷趁他睡觉的时候溜进了屋里。他连动都不敢动,只是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镜子里的箱子。 忽然,他的眼睛睁大了,因为从镜子他能看到,箱子的边上多了一个影子。他吃惊得眼珠都快要掉出来了——那是个小精灵!此刻,他正稳稳地坐在箱子边上,正从箱子里拿出一件绣着花的衣服,十分入迷地观赏那件衣服的精细做工,根本就没有发觉男孩已经注意到他了。 看着入迷的小精灵的背影,男孩突然来了恶作剧的念头,他琢磨着把小精灵推进箱子里再把箱子盖紧,想到那场面他就开心得几乎要笑出声来。 但是他还是有点儿害怕,不敢直接用手去抓小精灵,所以他环视了一圈房间,想找到什么工具来对付那个小精灵。没费什么力气,他就发现了挂在窗框上的一个网兜,那是他以前捉蜻蜓用的。 他立刻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它摘下来,飞快地窜到箱子旁边,“嗖”地一把,就把那精灵扣住了。可怜的小精灵大吃一惊,拼命挣扎,可是男孩死死地按住网兜,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躺在网兜里,再也无法爬出来了。 小精灵看到实在无法逃脱了,就开口讲话,求男孩放了自己。他说自己为男孩一家做好事已经很多年了,男孩不应该这样对自己。假如男孩愿意放了他的话,他会送给男孩一枚银币、一个银勺子和一枚金币,大小就像他父亲的挂表底盘。 听到这样优厚的条件,男孩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一下子就把网兜抬了起来。可是就在小精灵差一点儿就要钻出来的时候,男孩突然起了贪念。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多要点儿好处,于是他又把网兜挥了起来,想再把小精灵扣住。 就在这一瞬间,他好像听见“咣”的一声,就好像脸上被什么人给了重重的一记耳光。男孩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被震碎了,他一下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他恢复了意识的时候,发现屋里只有他一个人了,那小精灵早就无影无踪了。那口衣箱的盖子严严实实地盖着的,他用来捉小精灵的网兜依旧挂在窗子上原来的地方,好像根本就没动过。男孩摸了摸自己的脸,要不是他觉得挨过耳光的右脸颊还火辣辣地疼的话,他真的会觉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他的一场梦而已。 他站起身,晃晃荡荡地向着桌子走了过去。就在这时,他发现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头,平时两步就能走到桌子边儿上,可是现在,走了半天还没碰到桌子;椅子虽然看上去也没什么变化,他却得先要爬上椅子腿,然后才能够得到椅子的面儿。而且,当他爬上椅子的扶手之后才能看到桌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男孩吓得大叫起来,“对了!一定是刚才那个小精灵对椅子和桌子什么的都施过法术了,搞不好整栋房子都被诅咒了!” 他急得团团转,无意中抬头一看,目光正好落在窗台上的镜子上。他立刻发出一声更大的尖叫:“天啊!又来了一个小精灵!” 没错,男孩此刻可以从镜子里清楚地看到一个个子很小的小人,他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尖帽子,穿着一条皮裤。 “哎哟,那家伙居然穿得跟我一样!”他吃惊地嚷嚷着,同时紧张地握紧了双手。就在这时,他发现镜子里的那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家伙居然也学自己做了同样的动作。 男孩愣了半天,又揪了揪自己的头发,甩甩自己的胳膊,又像个小丑一样把屁股扭来扭去。没错,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一点不错地跟着他一起做。 男孩吓得绕着镜子跑了好几圈,想看清楚镜子背后到底是不是还藏着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缩小了的人。可是几圈下来,他发现镜子后面根本什么都没有。这下他彻底被吓坏了,身体也不可控制地发起抖来。他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个小精灵在他身上施展了魔法,把他变小了!他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戴着尖帽子的小人儿,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P1-5 序言 在西方,无论怎么往前推,“分级阅读”也是一个很迟才出现的理念。它的背景,必定是后来成为主潮的科学主义的蔓延,必定是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等现代学科的诞生和鼎盛。 “分工细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最终导致了各方面的细化,比如阅读。 在科学主义尚未成为主潮、成为人类的思维模式之前,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习惯于将世界看成一个没有层次、没有缝隙、没有前景和背景的整体。用“混沌”一词,对那时的认识世界的模式进行描述,显然是非常合适的。 在那个时期,不可能有人提出“分级阅读”的概念——连发现“剩余价值”的马克思都不可能。 但后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日趋成熟并走向极致,原先工种混杂甚至不分工种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学科的建立也大致如此。原先没有学科,后来就有了学科。而学科又一分再分。一门叫心理学的大学科,后来分成了大量的心理学子学科: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疾病心理学……不一而足。 现代社会的思维模式就是如此:将原先看做“混沌”的整体世界进行层面、层次的无穷区分。 于是,就有了“分级阅读”的概念。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现代的科学概念。它的合理性、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现在讲这个概念,是顺应潮流。学习出版社以分级阅读的名义出版这样一套书,自然也是顺应潮流。 当然,在中国推广分级阅读,还面临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西方“分级阅读”这一理念提出的前提是:社会获得了相对均衡的发展。巴黎的法国与南部乡村的法国,差不多是在同一水平上的法国。一个统一的分级阅读计划,是诞生在这个国家已经充分工业化,教育相对公平、均等的前提下的。然而中国呢?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发展最不均衡的国家。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新贵与平民、重点与非重点,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么说。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分级阅读”暂且搁置起来呢?我以为不可。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相对多数,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分级阅读计划。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套书,做了这样的努力,并且我以为是成功的。 最后,我必须要说的是,当我见到这份书单时,我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和考量,结论是:这是我在这些年所见到的一份非常出色的书单。 曹文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