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在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讥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
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
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青少年版)》以主角格列佛的角度描述在四个国度历险的奇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駰国。 格列佛遇海难,来到小人国。这里居民身高仅六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格列佛好奇心起,误闯大人国。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格列佛逢海盗,造访飞岛国。这里属地被笼罩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本性。 格列佛被叛变,遍历慧駰国。这里统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动物邪恶、低劣。《格列佛游记(青少年版)》以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第四章
有一天,国王特别召我进宫,请我欣赏当地几种民俗技艺表演。
其中最有趣的一种舞蹈叫“线上之舞”。这种舞蹈难度很大,小人在一根长约两英尺、距地面高约十二英寸的白线上跳舞。尽管这种舞蹈非常惊险刺激,但是不少人还是愿意尝试,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跳得很精彩。
财政大臣佛林纳堪称线上舞王,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智沙次之。其他大臣的舞技则不相伯仲。
“你们这些大臣怎么都喜欢玩这个游戏呢?”我对此非常不解,忍不住私下问瑞智沙。
“呵,这个嘛!”瑞智沙挤眉弄眼地说,“这种‘线上之舞’的技艺要从小练起。我们国家的大臣,学问并非很好,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舞技一流,因此深得国王的宠信。”
“为什么呢?”
“跳这种舞是做官的捷径呀!”
“我更不明白了。”
“在我们利立普王国,有这样的一个惯例。当大臣病死或被撤职,下面的几个副职就得在国王面前表演舞蹈,谁的‘线上之舞’跳得最好,谁就可以继任这个职位。”
“太不可思议了!”我平生第一次听说舞技是遴选大臣的唯一标准。
“事实就是这样!”瑞智沙继续说道,“所以大臣们经常在公共场合表演舞蹈,让国王知道我们并没有疏忽训练自己的本领。,”
“照这么说,你是因为舞技水平高超才能当上内务大臣喽?”
“是的!”瑞智沙郑重其事地说: “舞技最好的佛林纳才会当上财政大臣,那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爬得上去的!”
当天,我还看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表演,但节目大都以取悦国王为目的。这些节目根本就没有什么观赏性可言,不过出于礼节,我还是耐着性子把表演从头到尾看完了。
曲终人散了,刚才闹哄哄的场面又归于寂静。我暗自思忖,这种被束缚、,没有自由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国王为了训练骑兵队伍,下令把所有战马天天带到我面前锻炼它们的胆量。马匹渐渐地不怯生了,即使走到我跟前也不至于惊跳起来了。
当我把手放在地上,骑兵会跃马跳过我的手掌。
“太好了!”国王看了之后,非常高兴。
有一次,国王的卫士骑着一匹骏马,身手矫捷地跃过我的鞋面,这精彩的-一幕赢得全场雷鸣般的喝采。
我灵机一动,向国王说道: “在下有一个请求,请国王恩准。”
“但说无妨。”
“我想打造-一个擂台,让两队骑兵在擂台上一决胜负。”
“好呀,本王对你的建议很感兴趣。你快快准备吧。”
“请国王派人为我准备几根两英尺长、手杖般粗细的竿子。”
“御林官,按照格列佛所提的要求,快快准备材料。”
第二天清早,几位御林官驾驶六辆大车子,运来一大堆木料。
“太棒了!-辛苦各位了。”’戬高兴地对御林官说。
“您过奖了。材料已经备好,请随便使用。”御林官洋洋得意地说道。 ., ’
我挑选了九根笔直的棍子,牢牢插在地上,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把手帕的边缘牢牢绑在术棍之上,并将其绷得紧紧的。这就是我t制作的擂台,对于小人国来说,这个手帕如同一片辽阔的平原。
接着,我对国正说:“擂台制作完毕,呈请国王派两队骑兵,每队十二人,在这宽广的擂台上操演吧。”
“太妙了,准奏。”国王高声地说。
二十四位骑兵骑着高头大马走了过来,我一一把他们放在紧绷的手帕擂台上。 ,
他们分列两边,准备军事演练。
“大家听好了,各就各位,开始!”
一时之间,两队骑兵都向擂台中央冲了过去。一片刀光剑影,两列骑兵杀得难解难分,场面激烈万分,大家都看得目瞪口呆。
“格列佛,快把我托高点,这样我会看得更清楚。”国王不过瘾,要求我用手把他托到擂台的高度,以便让他能够纵观全场。
我对国王说:“国王,这样的演习很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