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带孩子就对了(博士爸妈的美国亲子壮游记)》作者邓佳茜及其丈夫都是专攻教育的博士。书中,作者记录了一家四口在美国一年的生活及一双女儿在美国小学的读书生活。除了描述了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克服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一切新事物、分享观念转换与何时放手让孩子学习自主的历程,还深入观察了美国和台湾教育环境之别,记录了女儿学习英文从零到有的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博士爸妈的美国亲子壮游记) |
分类 | |
作者 | 邓佳茜 |
出版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样带孩子就对了(博士爸妈的美国亲子壮游记)》作者邓佳茜及其丈夫都是专攻教育的博士。书中,作者记录了一家四口在美国一年的生活及一双女儿在美国小学的读书生活。除了描述了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克服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一切新事物、分享观念转换与何时放手让孩子学习自主的历程,还深入观察了美国和台湾教育环境之别,记录了女儿学习英文从零到有的过程。 内容推荐 邓佳茜编著的这本《这样带孩子就对了(博士爸妈的美国亲子壮游记)》是一部关于亲子教育、游学教育的作品,书中记录了一对专攻教育的博士爸妈和两位女儿一家人在美国壮游一年的生活及一双女儿在美国小学的读书生活。除了描述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克服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一切新事物、分享亲子观念转换与何时放手让孩子学习自主的历程,还通过对女儿美国一年的学校生活点点滴滴的叙述,呈现了美国小学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校生活等方面与台湾地区的不同,如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而非成人附属品来尊重的理念、自由而弹性的作业方式、对阅读课程的重视等,并对东西方的教育体制及其优缺点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东方式教育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本书在台湾出版后,因其先进的教育观点和不一样的留学、壮游经历,很快受到社会关注。对于我们大陆的家长朋友,尤其是孩子处在学龄阶段的家长朋友同样具有丰富、提高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作用,对于那些想让孩子早期留学美国的家长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录 序 全家壮游,一起开眼界! 说走就走,暂停台湾的一切! Ⅰ 壮游的执行力 壮游念头的初衷 排山倒海而来的反对声浪 累积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能量 满山满谷的文件表格 柴米油盐酱醋茶——无法忽略之生活之小事 Ⅱ 体验新文化的开始 我们的新家 车库大拍卖(Garage sales)寻宝趣 认识新邻居——比手画脚也能通 心痛的牙医看诊记 美国的医疗制度 参观林肯小学 美国小学的班亲会(Back-to-schoolnight) Ⅲ 两姐妹的美国小学初体验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种族融合的班级 阅读能力好,成绩就会好? 小三数学分级制 第一次搭校车 学校的吃喝大事——Snack的准备 恐惧的阅读时间 寓教于乐的户外教学 美国小学活泼的主题日 永不止尽的派对(Party) 浓厚的万圣节气氛 备受重视的音乐课与美术课 暴风雪停课 Ⅳ 美国教育比较好? 美国学生较轻松? 灵活的小学作业 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老师 小学一天中的大事——吃饭 美国教育二三事 没有完美的教育模式 Ⅴ 英语学习之路——从英文字母开始 我的宝贝不喜欢英文? 到了美国,孩子英文会自动变好? 爸妈的功课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英文家教 亘亘的第一次英文发表 孩子的潜力无穷 后记 试读章节 美国教育二三事 观察美国教育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也有值得我们深省的做法。来看看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严阵以待”的ISAT考试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需举行ISAT测试,因此几个星期以前老师就不断地通知大家注意事项,例如要吃早餐,当天不要迟到(迟到就不能参加考试,还要补考),不要缺席,其他年级学生要安静等等。从其慎重的程度可以看出此考试的重要性非比寻常。 ISAT(The Illinois StateAchievement Test)是一种用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符合伊利诺伊州学习标准(Illinois Learning Standards)的考试。每个州都会有一个类似的测验,主要是希望透过此测验结果让学校、老师及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及各学校的表现。测验结果的成绩单会在下个学期才交到学生手上,每位学生的成绩单上只会看到自己的成绩、自己位于整个县市及州的位置,例如你的成绩在整个州的前百分之十之类的。而老师则会拿到这门课所有学生的ISAT,借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再据此施教。 而学校呢?每年都很注重此测验结果,因为家长会很重视各学校的表现,学校的办学能力如何,就看学校教出来的学生表现如何。所以学校都必须将测验结果的统计数字公开,甚至有些大城市还会在报上刊登该市各学校之表现,因此学校必有一定的压力。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此法案规定各校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通过测验,且比率逐年提高,没有达到的学校必须接受惩处与监督,最终期望能在二〇一四年达到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的目标。另外,各校都必须根据当年学生的测验结果做一份学校改进计划(PlannedImprovement for the School),并据此向政府申请经费,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与老师如此严阵以待的原因了。 这个测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符合小布什总统在二〇〇二年所通过的“不放弃任何孩子”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希望学生表现较差的学校能够加以改善,并且努力将所有的孩子拉到符合水平。 测试的项目共有阅读(Reading)、数学(Math)、科学(Science)及写作(Writing)四种。前两者实施测验的对象为三至八年级学生,科学则是四和七年级,写作则为三、五、六、八、十一年级。 事实上这样的测试与台湾高中每年要挂红布条在校门口载明升学率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有代表着各校办学能力评比的作用。但不同的是台湾是将此成绩用来升学,学生必须依照此成绩来入学,而美国则是不评比学生的个别成绩,转为评比学校,并且督促学校必须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孩子,让每个孩子至少都能达到学习标准的程度。同样都是大型考试,仔细算算美国孩子考的次数还比台湾孩子多,只不过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有压力的对象不同吧! 亘亘因为就读三年级,所以从一入学开始,汉柔小姐就提醒家长这个大考,并且在施测以前(三月初施测)准备了不少的“模拟试题”让学生练习,在英文部分也加强了许多困难的字汇让学生熟悉。考试前一周,学生还每天轮流到不同的数学老师班上上课复习,学校更谨慎地举办了一次“模拟考”呢!所以你瞧,美国也有整本的“模拟试题”,也有模拟考呢!而且还是从小三就开始了!只不过不同的是,大考之前,老师发了一张通知单给家长,内容大意如下:请考前让孩子睡眠充足,饮食均衡,并请记得告诉孩子不需要太在意考试结果,这个考试的目的只是要知道孩子是否有达到学习标准,并且帮助他往后的学习而已。 在通知单上这行还特别加粗的句子让我来回看了好几遍,忍不住扑哧笑出来!哇!这样的提醒还真是特别哪!而且,大部分的家长还真的挺不在乎的,有些家长当我问起孩子即将测试ISAT的事情,他们还搞不清楚何时考试,只隐约记得有这回事儿。当然,也不会有所谓的“在家复习”这档事。 对于亘亘这样的外国学生,学校会如何处理呢?因为我们相信这些外国孩子不可能一起进行考试,因为语言的关系,结果一定会拉低学校的平均分数,因此我也很好奇地一直观察这场ISAT的动向。 考试前,老师还特地请家长提供一些小点心给这些学生吃,我原本想说有没有看错,当周原本就有排带点心的同学,因为考试所以孩子需要再多补充营养,因此需要再额外一份点心?哇!这场考试有这么耗体力吗?我越来越好奇了!除此之外,汉柔小姐还事先请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游戏放在学校,例如大富翁或纸牌之类的,准备在每天考完试的下午让学生放松一下。 考试总共进行了三天,我只派给亘亘一项功课:观察考试是怎么进行的,回家向我报告。 结果第一天,根据亘亘的“报告”她根本没有在班上考试,因为学校将还在学习英文的外国学生安排到其他的教室考试,地点就在校长室和副校长室!由校长和副校长分别负责这些孩子的考试,这可特别了。 由于三年级只考阅读和数学,所以亘亘只需考数学即可。第一天:“今天考试时,我和其他几个外国小孩就待在校长室里面写数学。”亘亘一派轻松地说。“有没有写很久?”妈妈好奇地问。“没有!一下子就写完了,校长说后面不用写,就带我们到里面的小房间看电影了,还有给我们棒棒糖哦!”什么!与我想象的大家严肃地坐在小桌子前疾笔振书的模样有些差距。 第二天:“和昨天一样,只写了一些数学题就到小房间看电影了!” 第三天:“和昨天都一样!”亘亘简洁地说,“不过我们明天可以看电影哦!”原来三年级的老师们很用心在让学生“放松”,安排隔天在每班放不同的电影,还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自己选择到哪个班上看,当然也免不了一顿吃吃喝喝的。 就这样,这三天学校严阵以待的考试,在全校教职员努力地让学生放松之下,对亘亘而言真是再轻松不过了。因为每天下午回班上也是在玩游戏,加上这周都没有回家功课,简直是欢乐的ISAT周了! P203-207 序言 说走就走,暂停台湾的一切! 这话虽然是不容易,但它真的发生了,就像是云霄飞车一样,让我们一路体验惊奇,以不同视野看待世界! 多年前,我和老婆大人前往美国出席研讨会时,顺道前往宾州拜访我们俩的大学同窗好友,对于他的生活,我们夫妻俩真的很称羡。因为好友也是从事教职工作,生活步调与学校相同。美国中小学在下午两点半左右就开始陆续放学。放学后,就是孩子玩耍、运动或是社团活动时间。同时,美国有很多地区位处纬度较高的地方,因此天黑的时间会比台湾地区晚,孩子会拥有更长的午后时光可以运用。因此相对于台湾地区的孩子,美国孩子直到高中阶段,都还保有放学后将近四个小时的目间玩耍时光。 早早放学,这是台湾地区学生一直羡慕不已的事情,但实际走访,却发现他们一天所上的课程,节数也是跟台湾地区差不多,只是美国的学校,下课只有三分钟更换教室,午餐三十分钟后,又紧接着继续上课。因为教育系统设计的思维不同,让台湾地区与美国孩子对放学后的时间,有着很不一样的感受与回忆。 我常常跟朋友讲,孩子在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忽略孩子,孩子还是会主动黏着父母,提醒父母不要忘记他的存在;但在青少年时期,如果父母忽略孩子,孩子就会转向找其他的同侪团体,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就会越来越疏远。 在美国的一年里,我们夫妻俩为了让孩子尽速融入美国学习生活,经常在家里开设丫爸补习班,陪伴孩子探索与学习,也因为这些的陪伴,我们跟孩子之间持续拥有共同话题,孩子也在学习上没有惧怕感。孩子从bdpq字母都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在学校开始展开英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与体育的学习。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夫妻俩确实有点担心,但后来我们看见孩子能够站在全班面前,自信地对全班做简报,看见孩子的成长与茁壮,心中真的是很感动。 朋友常跟我说,你想要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最喜欢的答案是“成为有能力游走国际的人才”。 借由这一趟壮游的旅程,让我们夫妻俩能够在孩子的小小心灵中,种下国际化视野的种子。接下来,就让孩子心中的种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啰! 陈志嘉 后记 在美国期间,不断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们要留下来吗?”听到一年后全家就回台湾的计划后,下一句则多是:“那你们不将孩子留下来吗?” 有趣的是,问的人多为移民、移居的华人,或者他国的移民者,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倒是没一个问过这样的问题,我想或许是他们长期已为络绎不绝的外来移民伤透脑筋了吧!根本不会想要鼓吹他人留下来,反而造成他们社会成本的负担。 我和老公从刚开始的惊讶——为什么会这么问?到最后,以半开玩笑的语气一致对外回答:“是呀,我们在台湾还有工作呢!”事实上,我们压根儿都没想过要留下来,但面对怀疑的眼神或者疑惑的表情时,也很难解释心中真正的感受:“我们并不觉得美国比台湾地区好!” 或许你并不认同,连我回台之后,也面对不少自己台湾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当我说出这句话时,他们也是以很狐疑的态度回答我:“真的吗?那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移民到美国?”老实说,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毕竟我不是那些移民的人。但就我们不管是在美东或美西的华人圈里所遇见的早期移民者,从他们嘴里所听到的都是停留在三四十年前的台湾,凡是治安、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等都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满意,因此才会走上移民这条艰辛的路。但是台湾这些年来已经进步很多,早已脱离他们脑中的旧有印象。况且每个国家或地区自有它的优缺点,每个人也都容易只看到别人的好处,而放大自己的缺点。 走过近二十个国家,短期待过日本、英国,长期如美国,但每每出去,除了赞叹美丽的风景及享受不同文化的冲击与刺激之外,我们的感想却都是:“每次出去就会更加感受到——台湾真好!”毋庸讳言,台湾地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是一样,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十全十美的?就看你看重的是哪一点罢了! 我们喜欢台湾的便利性,要买什么可说是随手可得,选择又多样化;喜欢台湾的言论自由,我们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看法;喜欢台湾的男女平等,男女社会竞争的公平性大于多数国家和地区;喜欢台湾的丰富蔬果,便宜又新鲜;喜欢台湾的人情味,一句简单的问候与关心都让人感到温暖……我们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但最重要的是,在台湾,这里是我们的土地(简言之,是自己的地盘),在别的国家和地区生活,必须遵照别人的游戏规则,“迁就”与“融入”别人的风俗民情与文化。当孩子在美国念着它的地理历史以及长篇与印第安人相关的记载时,我内心里仍希望,孩子学习的是台湾地区的地理文化以及整个大中华的悠久历史。因此我们从不考虑留下来。 至于有人问:“那不然就想办法让孩子留在美国念书。”这回答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一家人决不分开,到哪里都要在一起(等孩子大了当然另当别论)。或许有人会很难理解,但我和阿嘉都是同样的想法,家人没有在一起就不是家了,即使将来孩子有较好的成就又如何?牺牲掉的是家人之间的感情以及成长当中共同的回忆!重点是,孩子留下来就会比较好吗?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毕竟孩子的成就与否,父母的因素还是占最大的成分。另外一点须思考的是——家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要把孩子栽培成顶尖人才就好了吗?还是在成长过程中家人之间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各种回忆?更何况孩子的品格、价值观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都是需要父母从小在旁点点滴滴引导的,这些也都是家人感情之间维系的重要元素,如果缺少,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遗憾,这也是我们不考虑将孩子留在美国的原因。 …… 而对于孩子而言,换一个不同的环境,她们真的可以学习到很多。 由于身处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才会看到许多的不同,进而产生许多不同的感触,激荡出平时不会有的想法。这些感想不管是好或不好,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历练与成长,让她们换个角度看世界,真的很特别! 在此也非常感谢澄澄一家人,在我们返台前一周热情地招待我们借住在他们家中,同时让女儿在美国最亲密的五人组,把握最后的时光好好玩一玩。同时也非常感谢美丽姐出借她家的大型休旅车以及她的老公杰夫(司机),专程载我们到芝加哥的机场,特别是当天来回八个小时的车程,真的非常感谢! 除此之外,最感谢的当然是孩子们的雷伯伯一家,在美国时就像是我们的亲人般对我们全家人无私地照顾,并且提供许多的协助,感谢之情无法言喻,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在这一年里所认识的好友:细燕、辛迪、艾尔夫妇、戴夫一家、芭哈、佩芸、葛瑞丝一家、茂青大哥、蟊华姐、林医师夫妇、珍妮弗、芭芭拉、米优契等,感谢你们在这一年里的相助与陪伴,有了你们,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在此一并感谢! 回顾这一年来,让我和阿嘉停下了平时忙碌的脚步,全心地陪伴孩子,并且重新对生活有了新的定义与体会,也让我们一家四口的心紧紧维系着,我想:如果时光倒返,我们仍会毫不犹豫地做出相同的决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