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家笔会(精)/海豚书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柯灵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柯灵编著的《作家笔会》中被怀念的当时不在沦陷区的作家、学者计有(按文章顺序):丁玲、郁达夫、许杰、李青崖、方光焘、蹇先艾、沈从文、林徽因、陈白尘、袁俊(张骏祥)、吴祖光、曹禺、叶圣陶、徐懋庸、黎烈文、王统照、郑振铎、王勤堉、周予同、老舍、闻一多、茅盾、李霁野、台静农和崔万秋,均为一时之选。这些“怀人”之作无论长短,大都情真意切,或提供重要史料,或以评论中肯见长,读者自可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柯灵编著的《作家笔会》收录了十七篇文章,是对十几个作家的回忆,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作家的亲朋好友、学生等。这些作家有丁玲、郁达夫、许杰、李青崖、沈从文、林徽因、叶圣陶、老舍、闻一多、茅盾等。因为作者和这些作家生活在同一个年代里,因此他们的回忆更加真实,也更具有价值。在《作家笔会》中的这些文章里,读者可以看到作家最普通的一面,他们也有养儿育女的困扰、生活的艰辛、爱情的坎坷;可以看到作家的创作和工作的经历。这都为研究现代作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目录

作家笔会

忆丁玲 田苗(1)

怀郁达夫 昔凡(10)

许杰 林拱枢(13)

李青崖 林拱枢(18)

方光焘 葑菲(20)

蹇先艾 子木(39)

沈从文 小山(45)

林徽因 渭西(49)

剧校回忆录 殷芜(52)

叶圣陶 余立(96)

徐懋庸 余林(100)

黎烈文 李杰(103)

暨南四教授 原予鲁(106)

老舍与闻一多 天则(118)

怀茅盾 东方曦(130)

记北国二友 吉灵(138)

忆崔万秋 但萍(142)

附录 关于《作家笔会》 柯灵(148)

试读章节

忆丁玲

田苗

我有时候是十分固执的。比如:自问是不信鬼神的,但是在漆黑的夜晚,也不免要感到一些空虚。

对于女人,也往往有这种固执的观念。仿佛女人,历史上缺乏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艺术家……;从而对于女人,一般的总有一些特殊的感觉,虽则,这种感觉并不一定是轻蔑的意思。

有人说:今日中国的女性(其实这指的是都会里的女性),既无旧道德,又缺乏新道德。这种说法在某些场合也有他部分的理由。可是,近年来似乎又产生了一派“新女性”——这派新女性我也曾见过几个,不外乎,雄赳赳,气昂昂,在在都想压倒男性,甚至谈吐,举止,不愿意生孩子等等,这也许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不过我对这种现象也固执着一贯的成见。

可是,一个人的观念也像世界一样随时在变化中。我的观念——应该说对于女人的观念也随时在变化中。然而激起这个变化的力量是丁玲先生,是我遇见了丁玲先生以后的事。

没有遇见丁玲先生以前,我对于她已经是很熟悉了:她是中国最享盛名的女作家,是一个文学家;我没有把丁玲先生的外形想象得很出奇,可是见了她之后,偏偏又出乎我的想象之外,她并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女人;见了生人她也与一部分中国女性一样,她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

有一时期,我和她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些,这倒并不是说,我们之间有什么正经的事情。几乎,每一次见面,我们的时间都花在闲谈上,我和她二个往往一谈就是几小时,有时准备一些吃的,直可以谈到深夜。如果,有三四个人在一起谈话,她的兴致也往往很浓,一旦有更多的人在一起时,她却变得非常沉默,犹之她生来是一个不喜多话的人。从这里我看出了丁玲先生是,二个人在一起时最健谈,人多了她的话就少了。比如:我和她二个在一起时,她的话语在数量上是经常超过我的,我经常落得一个倾听的地位,所以,她曾经对我说:

“聊天是一种享受,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谈天,往往比娱乐还好些,许多种娱乐长久了就要讨厌的,惟有聊天可以永远聊下去。”

这种见解与我的也很合得来,所不同者是我愿意多听几句,她愿意多讲几句。

她的谈话中,经常提到的人物是她的母亲,,(关于这些读者可以参看她的作品《母亲》,良友版。)她也很爱她的儿子——韦护。(可参看《韦护》。)

她自己也说:“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爱儿子的,也许比女儿多些。”  这一点她和一般做母亲的人,也差不多,我从旁看来也确知她说的是老实话。

她的儿子经常和她闹别扭,不过也可以反过来说,她也爱和她的儿子闹别扭。

那一次,她的儿子要求她到某处去玩,她不去,她儿子硬要她去,她硬不去,她儿子掉头自己去了,她向她儿子说:

“你去,你就不要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我看见她儿子在拭泪,一边头也不回的就往北面去了。

她往南走了几步,觉得不妥:

“硬不过他,这小鬼!”于是她邀我向她的儿子表示屈服。

这种情形几乎每一次她和她儿子在一起时,我经常可以看到。然而,她总是说:

“爱儿子也许比女儿多些。”

她的谈话中间,也常常谈到就近的一些朋友,或加以批评,或不满,或赞美,我在这里不想述及这些,因为我不能确定,那些朋友是不是愿意接受她的批评,她的批评是不是完全正确,可是她对于我的批评,最后我是完全承认的。

第三次和她见面的时候,她突然对我说:

“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这不禁使我暗吃一惊。

“什么缺点?”我问她。

“你这人缺乏憎恨。”

我自问是一个颇好胜的人,我不愿人家发现我的缺点,她说我缺乏憎恨,我不禁又暗暗高兴,因为我不承认这是我的缺点。我以为天下很少不可原谅的事和人,我以为丁玲先生的朋友把她的一篇原稿遗失了,是出于不意,又是出于不得已,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她的意见与我相反:

“主要的责任是要他负的,”她对我说,“这原稿的遗失主要的是,他基本上不尊重这东西,如果他像作者爱护自己的作品那样,是不会遗失的。”

是的,我也相信她的话有理,但是我总以为还有可原谅之处。于是她又第二次对我说:

“你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你没有憎恨。”

P1-5

序言

“海豚书馆”缘起

沈昌文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稼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