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太平洋战争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日)儿岛襄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战争爆发自1941年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的珍珠港事件。这场战争导致位于欧洲轴心国集团的灭亡、美国使用原子弹等重大事件以及随后出现了冷战局势、反殖民浪潮等局势,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太平洋战争》中,作者儿岛襄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翔实介绍了日本政府、军方、民众对战争的态度,更深层次地阐述了战争的时代背景,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战争的历史细节,描述了作为战争一方的日本,是如何谋划、准备、应对、看待这场战争的。同时指出,一场战争的胜负,不单纯取决于交战双方的武器、兵力、战术,更取决于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了战争体系是否完备、组织理念是否先进,以及国家体制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内容推荐

《太平洋战争》,作者儿岛襄历时七年寻访日军决策亲历者并深入旧战场、全景式展示太平洋战争——日本长销40余年,再版近70次的历史巨著!

东条英机为开战逼迫内阁全体辞职?珍珠港,日军偷袭还是美军漠视开战信号?麦克时瑟如何突破日军封锁死里逃生?中途岛战役之胜负定于一次飞机延误?……

本书深度爬梳解密历史文献,看透每一个影响战局的转折点。一本书,读懂影响三百年世界格局的太平洋战争。

目录

第一章 昭和16年秋,日军参谋本部

 多等待一天就将多流一滴血

 是先决心发动战争还是先进行战争准备

 作战方案研究顺利进行

 荻外庄会谈

 近卫内阁总辞职

 东条英机首相的立场

 战机不容错过

 发布准备开战的命令

 期望外交谈判失败

 对战争胜负的评估

 美国的判断

 攀登新高山1208

第二章 空袭珍珠港

 海军混合编队出发

 发自哈尔西中将的“个人”战争命令

 美国居然无视日本偷袭的前兆

 极为准确的空袭战术

 美国史无前例的灾难

 “珍珠港受到空袭,这不是演习!”

 同室操戈、流言纷飞、一片混乱

 始料未及的偷袭

 偷袭珍珠港的目的

 战略和战术上的胜利

第三章 马来海战

 宏大的南方作战设想

 英国军队轻视了日军

 日军登陆马来亚

 英国远东军全军覆没

 攻打英国东洋舰队

 南海激战

第四章 进攻菲律宾、占领威克岛

 处于劣势的菲律宾群岛美军

 无敌的“沉默海军”

 夜间登陆威克岛行动失败

 登岛日军居然被美军的三个炮台、四架格鲁曼战斗机击退

 以“帝国海军”的名义下赌注

 深夜的混战

 胜利的代价

第五章 香港、新加坡战场

 突破醉酒湾防线

 英军老步兵队的奋战

 黑色的圣诞夜

 纪元节攻占新加坡

 加快创造进击马来亚的条件

 “银环部队”的突进

 仕林歼灭战

 击溃英军、向柔佛州进军

 毫无防备的新加坡

 隔着柔佛海峡

 华侨组成的“割喉部队”

 日军工兵部队登陆

 武吉知马攻守战

 新加坡陷落

 处死华侨事件

第六章 荷属东印度、巴丹半岛作战

 空降兵部队降落在巨港

 泗水、巴达维亚海战

 在当地居民的欢呼声中进驻万隆

 第1次登陆巴丹作战失败

 本间雅晴中将追悔莫及

 幸运的麦克阿瑟上将

 麦克阿瑟将军逃跑

 巴丹陷落

 “巴丹死亡行军之旅”

 苦涩的胜利

第七章 东京大空袭和中途岛之战

 是“坚守南方”还是“进攻性防御”

 山本五十六司令官的坚持

 美军内部出现对立

 绝密的空袭计划

 中途岛复仇计划

 问题多多的图纸推演

 珊瑚海航母战

 美太平洋舰队“AF”解读

 空前绝后的大舰队出击

 双方争打奇袭战

 斯普鲁恩斯少将的决断

 南云中将命运的决定

 瞬间决定的胜负

第八章 瓜达尔卡纳尔岛死战

 “听不到海军的积极进取论调而颇感沮丧”

 美国海军开始“仙人掌”战役

 “费迪南”情报

 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的不安

 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

 第1次所罗门海战

 一木支队全军覆灭

 “血染之丘”的决斗

 参谋本部的屈辱

 海军陆战队获得补给而士气大增

 美军情报收集万无一失

 日军第二师团成功登陆

 萨伏岛夜战

 日军第二师团开始发动攻击

 攻击延迟,川口少将被解任

 孤军奋战的古宫联队

 “我累了,我想睡觉了”

 南太平洋海战的“伟大战果”

 联合舰队最后的大海战

 忍饥挨饿搞游击

 舰船损失不断增加

 田中新一作战部长被激怒

 美海军陆战队的轮岗

 “断食、绝食、减食、戒茶……全部体验”

 决定撤军的战略

 井本熊男中佐的日志

 “饿岛”之歌

第九章 昭和18年——战争的转折点

 美国发动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参谋本部对局势的判断

 自“魔鬼地带”降临的温盖特旅

 第二个瓜岛——新几内亚岛

 增援部队沉没于俾斯麦海

 山本五十六司令官直接指挥 所罗门发起空中打击行动

 山本五十六死于南海

 阿留申列岛的战略价值

 “即使别无他法”——日驻阿图岛士兵“壮烈牺牲”

 “车轮”作战计划启动

 失去优势的零式战斗机

 所罗门中部终成美军囊中之物

 苦战莱城与萨拉莫阿

 历经磨难跨越萨拉维克特

第十章 中部太平洋战争

 不断恶化的日本国内外局势

 构筑“绝对国防圈”

 美军过拉包尔而不入

 对于塔拉瓦进攻战的疑问与不安

 柴崎守卫队的激烈训练

 塔拉瓦的恐怖

 崩溃了的日军指挥系统

 布干维尔岛航空战的重大打击

 孤立的精兵们

 不必要的耗费

 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

 不断失守的外围地带

 参谋本部再议战略

 执着于东南的海军

 美军蓄势待发进攻马绍尔群岛

 特鲁克岛空袭

 死守决战线的“雄”作战

 古贺峰一司令官“殉职”

第十一章 悲惨的英帕尔战役

 “ウ”号作战的始末

 “大东亚会议”的召开

 史迪威将军的愤懑

 “死亡之谷”的侵略者

 牟田口中将的突袭计划

 “成吉思汗式”的补给

 “名垂史册的时刻已经到来”

 第十五集团军“强势”进击

 柳田师团长的“统制前进”

 第三十一师团占领科希马

 激战三岔路高地

 两位师团长被解除职务

 在英军的反击之下补给被切断

 “美军的补给还没来”

 佐藤师团长擅自撤退

 最后的攻击、败退

 进入艰难的持久战

第十二章 塞班岛失守

 “飞行堡垒”B29登场

 参谋本部满怀侥幸的预测

 缺乏一贯性的海军作战方针

 斋藤中将担心防守

 猛烈炮轰登陆的海军陆战队

 日军的夜袭失败了

 为求舰队之间的决战

 “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

 美军师长在敌军前被罢免

 不知塞班岛已被放弃,还在等待着补给

 彻底的“扫荡前进”

 “进也亡,退也亡”

 对塞班岛最后的袭击

第十三章 谋求在菲律宾进行决战

 东条英机首相被迫下台

 命途多舛的小矶“木炭”内阁

 “七成决战”之“捷号”作战

 麦克阿瑟将军坚决执行莱特岛进攻作战

 “主观的必胜论和合理的战败论”

 菲律宾决战临近

 美军察觉到莱特岛防备薄弱

 “卑劣的阴谋”——台湾海峡航空战

 “我回来了”

 新编成神风特攻队

第十四章 菲律宾海海战

 依靠船队攻击进行舰队决战

 栗田舰队刚出战就失去了旗舰

 “武藏”沉没于锡布延海

 掉头,然后再次掉头

 在苏里高海峡溃退的西村、志摩部队

 四位将军的不眠之夜

 萨马岛海上的混战

 “第三十四海军机动部队到底在哪里”

 莱特海战并非“决战”

第十五章 最后的战斗

 岛屿作战转为本土决战

 陆海战略思想的微妙分歧

 关于本土与海空的抉择

 待命的栗林兵团

 硫磺岛上弹尽粮绝

 殃及市民的战斗

 持久作战还是进行决战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灭亡

 首里攻防战

 “又是一年秋季,小岛上枯萎消沉”

 不惜牺牲三分之一

 “最近没有什么能努力的事”

 太平洋战争走向“终点”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例如,对美国舰队下达命令时,首先要给乘坐在旗舰“德·鲁特”(荷兰)上的美军将校下达命令书,将校再接着传给重巡“休斯顿”,然后“休斯顿”通过电话将命令转达给美军的驱逐舰。而在美军、澳军部队之间则必须通过发射信号弹来传达指示。因此,命令必须要简明扼要。

杜尔曼少将的这个命令就尤为简短:

“跟在我后面。敌军在前方90英里处。”

即将与杜尔曼舰队相遇的日本海军舰队由高木武雄少将指挥,主要舰艇包括:第五战队的重巡“那智”“羽黑”,第二水雷战队(田中赖三少将)的轻巡“神通”和7艘驱逐舰,第四水雷战队(西村祥治少将)的轻巡“那珂”和6艘驱逐舰。

杜尔曼少将的舰艇有14艘,高木武雄少将的舰艇有17艘,两军在舰只数量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高木部队拥有杜尔曼部队不具备的3架侦察飞机。27日下午3点15分,在杜尔曼舰队还未发现日军舰队的一个小时之前,日军就已明确知晓了他们所在的方位。

当天的“泗水海战”从下午4点15分开始,“那智”和“羽黑”在距敌25200米的距离一齐开火,开始了第一轮攻击,直到下午6点23分,由于杜尔曼舰队的撤退,日军的密集炮火才暂时停歇下来。

这次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敌对双方的舰艇对垒,日本海军或许是过于谨慎和胆小,一直在25000米前后进行远距离炮轰。因此,他们所发射的121发鱼雷中,有的在还未到达敌舰时就自爆了,有的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唯独有一发命中了目标,击沉了荷兰的“科顿埃尔”号驱逐舰。空中轰炸方面,三架侦察机一边观测弹着地点一边迫不及待地扔下炸弹,一会儿就把主要弹药倾泻一空,只击沉了英军驱逐舰“厄勒克特拉”号,中创英军重巡“厄克塞特”号。

调头撤回的杜尔曼舰队中,有四艘美军的驱逐舰最终脱离了战场,但其余的舰艇在晚上9点为了反击日本舰队而再次北上。然而,英军驱逐舰“丘比特”号却触碰到了荷兰军队布下的水雷而最终沉没,途中,还遭到了高木少将的重巡“那智”号和“羽黑”号的袭击。

日本舰队终于开始了近距离炮舰射击。同盟国联合舰队的旗舰“德·鲁特”号和荷兰的轻巡“爪哇”号相继被日军的12枚鱼雷击中而沉没,两舰燃着大火最终沉没海底,杜尔曼少将以身殉职,舰队指挥委任给了澳军轻巡“佩思”号的舰长海古特·沃勒上校。

第二天28日,同盟国联合舰队决定撤退至澳大利亚。下午5点,先有四艘美军驱逐舰从泗水港出发,渡过巴厘海峡后离开了这里。傍晚7点,英军重巡“厄克塞特”号在英军驱逐舰“邂逅”号和因维修而停泊泗水港的美军驱逐舰“教皇”号的掩护下,绕过巽他海峡驶向了澳大利亚。晚上8点,最后的两艘舰艇——美军重巡“休斯顿”号和荷兰轻巡“佩思”号同时向巽他海峡前进。

晚上10点39分,今村均中将率领的第十六集团军主力已经集结在潘达湾,正在为登陆做紧张准备。在爪哇西北端巡查的日本驱逐舰早已侦查到“休斯顿”号和“佩思”号正在驶近。于是日军又紧急从西北调遣了第七舰队的重巡“最上”号和“三隈”号火速赶来支援。深夜11点26分,“休斯顿”号和“佩思”号被日本海军的4艘驱逐舰和1艘轻巡包围了。在日本驱逐舰青白色探照灯的照耀下,联军的2艘舰船顿时在夜空下现形。11点48分,“三隈”和“最上”以最猛烈的火力集中围攻“佩思”号,“佩思”号的吃水线、水兵食堂和舰首的锅炉房被炮火击中,舰身30分钟后沉人海底。

日军潘达湾的运输船队一直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进展,突然四艘运输船被不知哪儿飞来的鱼雷击中,开始渐渐沉没,其中,今村均中将第十六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佐仓丸”也被击中,今村中将被抛进了温热的南海海水中。

P128-129

序言

太平洋战争对日本来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正因如此,有关这场战争的评价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翻阅这些浩如烟海的著作,以下几点却令我感到不解。

首先,这些著作大部分出自原军人之手,尤其是那些描述战争过程的著作。毋庸置疑,由参战的当事人来论述此次战争在说服力上明显占有优势。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些老军人论述中会不自觉地站在旧军队或者陆军、海军的立场,对一些重要的史实容易忽视,对战争的评价亦会有失偏颇。因此,我认为这类著作不足以反映太平洋战争的真实全貌。

其次,这些出版物中,作者所持的立场基本是单方的——要么在日本方面,要么在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方面。尽管读者只要把这两种立场的著作进行对照阅读,也能够大致把握战争的总体情况,但是,持这种立场的描述总会给人以是对方擅自开战的印象。

再次,对战争的评价无一不是消极或负面的。一场侵略战争似乎已盖棺论定,即便有人认为它是场自卫战或是殖民地解放战争,也不过是试图为一些战犯洗清所蒙受污名的言论而已。

然而,对于我们日本人来说,太平洋战争留给我们的决不仅是回忆和忏悔。

拙著试图摆脱以上桎梏,力图在为太平洋战争辩护、定性之前,首先着力于就战争自身规律而展开评论。因此,本书从政策到战略制定乃至战斗的具体实施诸方面将敌对双方的情况逐一进行对比,以试图还原这场浩大战争的本来面目。在探究战争的过程时,无论是司令官在战舰的舰桥上发出的战斗指令,还是士兵举着钢枪跃出战壕的战斗行动,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其中所体现的“国民性”。也就是说,没有比战争更能赤裸裸地展现一国的文化和国民的思想了。这当然有益于我们对太平洋战争的研究。读者诸君倘若能够通过本书得出关于战争之外的“新的发现”,作者将幸甚之至。

我本人未参加过战争,从这一层面讲对写作本书是有利的——落笔之处不会对旧式的陆海军有所偏颇,但同时军事知识的缺乏也是本次写作的短板。为此,我不仅耗费近五年时间学习军事以及相关的技术知识,而且还在日美两国广泛搜集资料,甚至还赴中太平洋、东南亚、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场旧地进行“现场取证”。尽管如此,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在此,祈望读者诸君斧正。因篇幅所限,内容上也是捉襟见肘,尤其是没能涉及中国战线和同盟国方面,只是以美国为中心来展开叙述等,成为心中最大的遗憾。

此外,对本书所描述的内容,包括对话在内,我都尽力查找文献记录进行考证,从而造成本书的资料注释过于庞大。为尽量避免堆砌在正文中,我采用参考文献的方式附在了文后。还有,文中的时间除特别说明外,都是指当地时间。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日本和美国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防卫厅战史室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日本亚洲财团赞助我完成了资料收集和对战争旧地的考察;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室慷慨地将全面作战计划的详细报告借给我阅读;美国国会图书馆、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特别允许我阅览有关资料;日本外务省文化课、日本国际文化会馆图书室、美国大使馆图书室及史料研究所等对我的写作也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在此,谨对上述机构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由于给予我支持的个人较多,在此,谨列名以示感谢。他们是:

J.斯琼华特夫妇、福田角见、土田国保、卫藤沈吉、林敬三、西浦进、富岗定俊、井本熊男、小田切政德、土肥一夫、原四郎、栗原健、岸幸一、大森诚一、过村明、山本满贵子、井口武夫、蜡山道雄(敬称略)。

儿岛襄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