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掬水月在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璐珞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璐珞,湘中女子。

十七岁入燕园,习经管,迄十载。

雅好文字、书画、行游、观照。

因亲人罹病故去,始识死生事大,遂习佛禅,兼及儒道。

时光流流转转,心路曲曲折折。

并非上根善士,但始终坚信:一念觉心,可照破万古长夜。

相信所有的生命,终将洞穿一切黑暗,臻于光明通透圆融之境。

愿众生:欢喜、柔软、安然、自在。

《掬水月在手》是其散文作品集。

内容推荐

《掬水月在手》是璐珞散文作品集。

《掬水月在手》收录了《这个春天》、《安然一庐》、《读书至乐》、《禅艺一如,本地风光——林谷芳老师北大讲座小记》、《当春书事》、《印象徽州》、《几生修得到梅花》、《谛观有情》、《香港记》、《如琳小朋友》、《祖山之崖,给你们》、《将爱,关于沧桑的模样》等作品。

目录

记得那时年纪小

2002年秋冬的燕园记忆

似水年华,遇见另一个自己

点亮志愿树

絮絮平安夜

将自己遗忘在长滩

旧年烟花天涯相忘——也谈襄儿

七月流火,不诉离伤

此地的幸福

忽有斯人可想

鲁冰花

骨骼的一块

落泪

4月2日--4日长沙探望母亲病中

be happy in tough hfe

正念

想你的时候我抬头微笑

天之大

思念五书

离与聚

云云师姐

西山洒扫阴阳如归

莲花次第开放

一禅一世界一初谒宝峰

云水禅心——国学社五一出游漫记

此心安处——圣泉茶会记

天上云,瓶中水——三日禅修小记

法尔如是——马来西亚行者培训营散记

丽江,转化与穿越之途

菩提心,琉璃月

火中红莲

地藏之心

日新江湖

尘心堪却闲处翻书

反省与观照

但尽凡情

绵密清明粒粒咬着

领受无常

毕业书

松月夜

几本心性成长书籍推荐

医道心缘——我与北大中医学社

流浪的声音

掬水月在手

天空不空

Dance like no body is watching(舞入无人之境)

这个春天

安然一庐

读书至乐

禅艺一如,本地风光——林谷芳老师北大讲座小记

当春书事

时雨润物,自叶流根——为叶曼先生《道德经》系列讲座小组成员征集而作

印象徽州

几生修得到梅花

谛观有情

香港记

如琳小朋友

祖山之崖,给你们

将爱,关于沧桑的模样

这样的身体里有舞蹈

一个拖延症患者的年末心路

为何不化妆

谛观有情·春夏秋冬又一春

文学的慈悲

这个世界会好吗

试读章节

我们的名副其实的拥挤杂乱的宿舍。

我们四年怨之念之的四十五楼。

我们到最后也没有看遍的园子啊。

还有我深爱的你们。

我仿佛一抬眼还是看得到前几天,郭洁依然那么气定神闲安之若素地坐在对铺的床上,珊珊照旧还是会在吃午饭的时候看各种综艺节目,看节目的时候前仰后合地大笑;小琴却是已经提前走了,不声响地,去见她的准“公婆”。临走了我们甚至都没有一张宿舍的合照,可是我们都彼此深爱,毋庸置疑。

后来的一周我一个人仍在校园里住,为一门莫名的暑期课程忙,看人群如何一点点散去,看校园如何渐成空城,看窒息的炎热和狂暴的雨水如何交替袭来,明白我的大学终究沉溺过往,不再回来。

对我而言,这个园子,在七年以前就成为朝思暮想的、所有光荣和梦想的所在。初二,我从一本叫《在北大等你》的书看到那片湖和塔,后来,在一次北大的电视晚会上听见唱张明敏的《毕业生》:那种朴素的清愁和沉静的伤感,几乎就坚定了来这里的愿望。那些年少时几乎就是一切的梦想。那些不分明的渴望。坚信这里有我要的一切,有我要的成长,有我要的爱。

如今想起来,那几乎恍若隔世的曾经呵。

四年之前我以为我是内心孤僻伤感的孩子,如今却发现我秉性乐观,无论遭遇怎样的现实,都永怀最美好的愿望和信念。

四年前我以为大学会让我变得成熟理智,如今却发现我依旧孩子气,无论遭到怎样的诟病,都愿意做一个空中的梦想家。

我以为我是一个能写作的人,如今发现我并不擅长于此,而别人随意的勾画都能让我自叹不如。

我以为我是一个热爱学术的人,如今发现我并不钟情于此,我喜欢的是旅游本身。

我也深深明白我也许永远会是一个欢喜赞叹的观照者,我会从周围所有人身上看到光亮,却无法激烈地参与。

我始终没有碰到那个人,甚至连爱而不得或者得而复失的心碎都不曾有。我甚至怀疑当时对这个园子的想象不过是某个黄昏的错觉,可是我知道塔和湖的守望,本身就是一种静默的幸福。

那样的心情和容颜,四年之间,却是不曾变。

临毕业前安慰小安说,我们不需要离伤。因为即使今天伤感,明天我们必然奔忙于自己明天的生活,会有新的朋友,会有新的爱人,会有新的忧愁。也因为现在的世界很小,想再见,终能相见。而唯一值得伤感的,也许是大家都不复有,相见的念头。那么唯一要做的,便是微笑道别,小心珍重。沧海浮游,相忘是比相望,更美的境界。

离开的,和留守的,都永远在。

夜深,不眠,遂起来敲字。

闻得楼下宿舍的争吵声。隐约听得不过是几点熄灯,电话长短,杂物空间,诸如此类。  、

于是越发思念你们。如星子般清洁,如山川般庄严,如春树般芬芳的朋友。即使我们也有争吵和龃龉,却永远不会因为这些。

一场同学聚会。在锣鼓巷,过客酒吧。

那一年初入燕园,每一张带些倔强和骄傲的年轻面容。我仍记得对每个人的第一或第二印象,连同当时的情境和色泽。记忆很奇怪,往往停留在某年某月的某一瞬,就算之后多次见面,仍记起的是那一次的容颜,会惊讶:“你如何又胖了?”

如今大家的对话,我渐渐没有太多插话的空间,只能静静聆听,偶尔附和。大家都有光鲜的职位,丰富的生活,沧桑的诙谐,不甘的隐忍。忽而觉得,世界大同,世界太小,瞬间每个角落都是可以涉足的当下,恍若一场有一些意味但不带况味的轻喜剧。却又难免怅惘,所有人都不过求一个微末的生,“且合力摒弃更微末的生”。无法抗拒的是滔滔洪流,到最后,或许都只能—点点,俯下身,以匍匐的姿态,投入到更微末的小小幸福里去,哪怕是虚幻泡影。

因为席间提及又一个飞身而坠的生命,忍不住去看三角地和天涯的帖子。

我们真的都不是不坚强的,却其实命若悬丝。有一些最细微的地方,明灭仅存乎一念间。鲁迅已经在漫天的黑色中出离愤怒,而更多人只能隐忍吞声,庆幸还如此正常健康带伤生存,已经谢天谢地。

我才发现我的生活,原来一直被包裹一个金黄色的蚕蛹里。看天地有情,万物和美,放眼所及皆有暖意。那是多么重大的馈赠啊,即使自以为伤痕累累,原都是少年心事新词剧本,却并不曾真正为风霜伤得丝毫。

三点一线的人生,看不完的论文,偶尔逃逸时看小说写点酸文煮字疗饥。有一帮心性孤高的朋友相许,有几位善意思慈的师长照料,闲暇时候无非是做点义工读点老书发点小呆。未来四年的路,铺好了给我走,只需要大体不太放肆,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大学教职,自由伸缩的时间可把握,有校园的绿地和清风可歆享。

除此之外,还需奢求何种别的幸福?

感恩、珍重、合十。

我真的愿意臣服和顶礼,用我全部的心。p28-31

序言

璐珞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子。

最初,是因为她看我的书,有了来往,及至见面,是纤弱白皙的女孩子。后来听她的同学说,她的成绩好,是很多人的榜样,在北大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再后来,她悄悄和我说她母亲患病的事情。那个时候,在我认识的书友里面,竟然有三个女孩正在承担这样的考验——璐珞、如童和小木头。她们比我都小十几岁,父母也才过五十,而生死离别、病痛竟已然摆在了她们的面前。我有些惊心,更多的是不忍,她们信任我,与我交谈,我所做甚少,内心却充满了对她们的敬佩。

记得我曾用了四个特别来形容我对她们的印象:

特别坚强。特别纯洁。特别骄傲。特别善良。

我告诉璐珞,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要记得保持正念。

我说,对生死的态度,比生死本身要重要的多。我说,你不能再忧苦,因为你的状态直接影响她。母女连心,你足够稳定,她才足够勇敢。

我不知道当时的这些话,是否给璐珞一些力量和安慰。这是我的设想和预演。那一年,我的生活尚平静,父母安好,合家团圆。女孩子们正在经历的惊涛骇浪,我尚未体会。我不知道自己终究有一天要面对那份问卷的时候,是否如她们一般坚强。

璐珞有博客。更新的频率并不快。之前的文字,是象牙塔里美好的经历。她甚少在博客里写到她的母亲。我一直关注着她。直到有一天,她写春晚毛阿敏唱的那首歌。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静静淌在血里的牵挂……

璐珞用了多长时间来消化失去母亲的伤痛?我不知道。但看到这篇《天之大》的时候,我落泪了。我看见她默默地在明山净水间或驻足或穿行。我看见她微蹙着眉,隐忍着忧,带着一些些疑问,怀揣着理解和宽忍的心胸,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地在读解着为人母的热忱和付出。她好勇敢。

我喜欢她的文字。她的遣词造句都能看出她的灵气和用心。参加过几次她组织的活动,她低调,稳重,麻利,有一副担当的好骨格。她的耕读心得,让人一读再读,那些文字不仅有罗织之美,还有思想的美,独一份的理解和体认,尤为难得。璐珞继续在校园里穿梭,率领国学社的同学学习经典,深入实践传统文化……我仿佛看见那样一个娟秀纤弱的女生慢慢成长为知性笃定的学人,她越来越呈现出一份沉静,在那沉静里有她身体力行得来的认知和思维,她以这样的力量启示着温暖着许多人,以自己的那份光和热,做同行者和后来人的路标。

这好像就是璐珞十多年来的跋涉,从刚入燕园《记得那时年纪小》憨朴而稚嫩的少年情怀,到《忽有斯人可想》时,由至亲之爱与痛拓展到众生别离后的哲与思;由(链花次第开放》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朵莲花的向佛洗心历程,到《菩提心琉璃月》时的分享与传递;由《掬水月在手》时放眼世界的领悟和通达,到《谛观有情》时关照个体和细节的智慧和慈悲……这一路,行得有多艰辛啊。但又多令人欣慰。

一个被妈妈的爱和期待管束的小毛毛虫,终于长成了美丽的蝴蝶。

如果璐珞的妈妈看见,该多高兴啊。

今年三月,我的父亲也去世了。父亲无疾而终,在离开的时候一直在念佛。我赶去后,平静安稳为父亲安顿。我想,属于我的那份答卷应该答得还不错。回头想一想数年前璐珞所经历的一切,我此刻愈发了解,生命洪流从来都未曾停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真理的接力者,我们为了更洞察真谛而继续活着。仅为此,也是对养育我们的亲人长辈的回报。愿这样的回报,能让他们宽心。

以是为序,祝贺璐珞。

(程然,笔名兰若与晚虫。编剧,作家。著有散文集:《莲花次第开放》(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一心一意来奉茶》《曼陀罗的舞蹈》《迦陵频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