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洪水(危险的天气)/科学图书馆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英)迈克尔·阿拉贝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海浪拍岸

海浪的敲击也给海洋及周边带来了一些变化。海边悬崖(或叫海蚀崖)过去是圆形的小山,海浪的不断拍击穿透了悬崖的岩石,使其日益减少,只剩下现在清晰可见的陡峭表面。这个过程从未停止过。在暴风雨过后,如果你沿着悬崖脚下的沙滩行走,经常会看见悬崖上被海浪新近敲碎的大石。最后,海浪和大风会不断侵蚀它们,最终将其夷为沙砾和碎石。

海堤可以保护海边悬崖,使其免受海浪侵蚀。很多地方已经修建了海堤,尤其是在悬崖距离海平面较近而在其附近又建有公路和房屋的地方。海堤通常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前面提到过的位于福斯湾北岸的后院被水冲走,就是由于看似安全的海堤失灵了。如果海堤与海水之间的沙滩比较低矮,海浪敲击到海堤,那么从海堤返回的回浪会将沙滩表面物质冲走。沙滩越来越低,海堤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外。沙滩高度的降低也使得海浪穿过沙滩时所用的能量减少,这样它就有更多的能量击打海堤了。最后,海堤也被削弱了。

海边悬崖的最佳保护使者是地势较高的海滩。1887年发生在英国丹佛南部的戏剧性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人们把那里海滩处约81万吨(73.55万公吨)沙石开采出来,用于修建普利茅斯一处新的造船厂。沙石挖出后,海滩高度降低了13英尺(4米)左右,海浪以更大的力量击打悬崖。1907-1957年间,悬崖后退了20英尺(6米)。没有了这道屏障,浩尔萨德村遭殃了。在海浪袭击之下,小村屋毁人伤。

有着沙砾碎石的浪漫海滩附近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度假与居住地,而这一带也是最易发生变化的地方。海岸变化的大小快慢取决于海岸线的构造及海洋的特点。海岸分为两种:高能海岸和低能海岸。高能海岸线外形上极其不规则,分布着一些悬崖、海角、海湾或沙丘以及较大的沙滩;低能海岸线通常地势低矮,相对笔直,上面分布一些较宽的浅海湾和凸起的狭长地峡。

海浪对海岸的双重作用——破坏和建设

说到海浪与海岸线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海浪侵蚀海岸线。事实上,除了侵蚀之外,海浪也在塑造着海岸。

当海浪靠近海滩的时候,水急剧变浅,最终海浪破碎。破碎的海浪溅到海滩上,耗费掉它最后的能量。汹涌的海浪激起了沙砾和碎石,当水流回海里时,一些海滩泥沙也随之移向海中,只等下一个碎浪将其带回。在海洋深处吹来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海浪彼此较为分散,形成规律的海洋涌。海洋涌将泥沙冲到沙滩上后,泥沙往往就停留在那里,沙滩逐渐变大变厚。

靠近海岸的风暴产生的波浪低而陡,往往会把沙滩上的泥沙卷到海里面。多数海滩被风暴侵蚀后,风暴之间的海洋涌会对其进行重建。因此,尽管海岸经常变化,但长期内,侵蚀与重建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冬季,风暴侵蚀了海岸;到了春季,风暴规模变小。经过了夏季风平浪静的天气之后,海岸在秋季得到了恢复。

另外,细小的沙粒比大的沙石更容易被冲走,所以留下来的往往是大沙粒。构成沙滩的沙粒越大,沙滩越陡。

沿岸流、沿岸漂移和防波堤

海浪到达海岸时,二者通常不会成直角,多数是成斜角的。这就产生了平行于海滨线流动的水流,叫做沿岸流。当每个海浪在某一角度破碎时,这一角度的海滩泥沙沿海滩到达另一角度,某些被沿岸流带走。在沿岸及沿岸附近的水中,有一些泥沙及碎石随着波浪沿海岸线漂移,这个过程叫做“沿岸漂移”。图44解释了在风力和潮汐力产生的波浪作用下,海滩泥沙沿海岸运动的沿岸漂移过程。图中波浪线代表在波浪作用下泥沙移动的方向,浪线上的灰白带表示沿岸流。这个过程通常会稳定地进行下去,但是波能的短暂增长会极大地加速漂移过程,巨大的沙滩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远处,海岸线与波浪之间的角度不同了,沿岸流便释放出能量,同时也丢下它携带的物质。泥沙就在那里堆积起来,最后形成沙坝或沙岛。

对于生活在海滩附近的人来说,沿岸漂移是一种可怕的过程,因此他们总是试图阻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沿岸财产会遭受损失,而且海滩也会遭到破坏。海滩本身就是价值极高的资产,吸引着成群的度假者,收入可观。海边度假这种休闲方式在19世纪和20世纪流行起来,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想方设法阻止海滩消失。当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修筑防波堤,也叫折流坝。现在某些海滩上还可以看见防波堤或它的遗址。

防波堤同海堤类似,但方向有所不同:它与海岸线成直角,穿过海滩,一直延j伸到低潮水位线或更远的地方。防波堤通常是由木材建成,多数现已腐烂或消失。-修建它的目的就是阻止海滩泥沙形成沿岸漂移。P119-120

目录

前言

水是如何运动的

 洪水发生的区域

厄尔尼诺

 蒸发、降水及蒸腾现象

分压及水汽压

湿度

 陆地是如何排水的

 河流

山坡多雨的原因

动能

 泛滥平原及曲流

 伯努利效应

 暴洪

暴风雨

 风暴与云下暴流

温度直减率与稳定性

潜热与露点

 雷与电

电荷分离

当海面上升时

 海啸

海啸预警系统

 潮汐

牛顿运动定律

科里奥利效应

 涌潮

气压——高压与低压

如何应付洪水

 季风

热带汇流与赤道槽

 含水层、泉水及地下井水

 植被与自然排水系统

水灾与农业

 尼罗河水灾与阿斯旺高坝

 稻米种植

水灾的后果

 海岸侵蚀

平盖均衡

死神岛

 咸水的渗透

渗透

 水灾造成的损失

 水灾与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

历史上发生过的大型水灾

水灾的预防、警报和逃生

 陆地排水系统

 湿地

 河堤

 河坝

 运河化工程

 水灾的预测

 安全逃生

附录

 国际单位及单位转算

 国际单位制使用的前缀

参考书目及扩展阅读书目

序言

自本书第一版面世至今,已有几年时间了。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因此我决定对其进行修订,以便对今年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修订过程中,我做了一些修改,增添了一些内容,也保留了某些部分。

这几年中又发生了数次水灾。2002年7月,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与中部就发生了严重水灾,8人死亡,许多市县被宣布为灾区。这又是一个悲剧,但这样的悲剧是司空见惯的。全世界每年都会有水灾发生,水灾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将来气候如何变化,水灾都不会消失。事实上,如果气候变化带来更多降雨,那么水灾也会更加严重。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我们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全球气候吗?这一问题引起众人关注。一些机构为此提供专项资金,用于估测全球变暖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如果我们想了解这种后果所带来的危险程度(如果它算作是危险),那么科学家就要弄明白太阳、大气及海洋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才形成了每天的天气。尽管我们还远远不能完全了解气候,但我们进步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的发现也是日新月异的。本书就囊括了最新的相关发现。

借此机会,我也扩充了一些内容,对某些题目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本书中,我有新增三章,分别是:风暴与云下暴流;雷与电;季风。同时做了详尽讲解。

为了使文章叙述流畅而不被打断,我继续使用补充信息栏部分,来讨论某一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这一版比第一版用得还多。因为它不仅能够直观地解释大气学现象,比如分压及水汽压,风暴云中的电荷分离以及平盖均衡,也能解释山坡比山谷中多雨的原因。

本书中的所有度量制单位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比如磅、英尺、英里以及华氏,并且在括号中给出与之相对应的公制单位。现在科学家都使用国际标准度量制单位,但有些读者可能对此不十分熟悉,因此我在附录中列出了国际标准度量制单位和换算,以供参考。

本书的另一个新亮点就是扩展阅读部分。本书末尾完整列出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一些可能对读者有用的书目,更多的是一些网站网址。如果你可以上网,那么这些网址可以让你更迅速地了解水灾及气候知识,并且是免费的。

此外,为了增加图解和地图的数量,我删除了第一版中的照片,因为图解与地图提供的信息比照片更有用。我的朋友兼同事理查德·加莱特亲笔作画,娴熟地把我的粗糙草图加工成如此完美的艺术作品,我对此深表感谢。

同时,我也向Facts On File编辑弗兰克·达姆斯达特致谢,感谢他为此付出的耐心与努力,以及对我的激励。

如果这版修订的《洪水》能够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天气,那它的任务就完成了,同时也了却了我的最大心愿。我希望你读这本书的兴趣就像我写书时的兴致一样浓。

内容推荐

由Facts on File出版社出版的《危险的天气》丛书是一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科普读物。在不断修订和更新的基础上,丛书利用大量的事实和例证对威胁地球环境及人类生存的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进行了详实而充分的介绍。作为气候与天气方面的著名作家——迈克尔·阿拉贝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气候变化作了权威性的论述。书中大量的图片更使读者对危险的天气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

修订版《水灾》对洪水这一天气现象及其带来的广泛影响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并举出大量实例加以分析。本书详尽叙述了洪水这一天气现象及其带来的广泛影响,涵盖了洪水的起因、发生机制、后果与预防措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借助实例、图表与补充信息栏,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与6年前问世的《洪水》初版相比,修订版《洪水》内容有所更新,涵盖了以下信息:沿岸侵蚀及其他与洪水相关的灾害、洪水造成的损失、暴风雨、雷与电、洪水与农业、预防和预警。

书后附有国际单位和单位转换表。本书附录部分还向你推荐了可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和文章。对于那些想了解气候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及气候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的读者。本套丛书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编辑推荐

人类居住的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威胁,众多学术组织及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正在分析和研究对策。就是普通百姓也开始热衷于了解像厄尔尼诺、拉尼娜、臭氧洞、全球变暖等气象科学名词。为了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更深入地理解我们人类乃至个人有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套通俗易懂的科普图书,内容涉及所有的大气现象及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些天气气候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来强化人们的气象意识,了解气象,用好气象服务产品。本书图文并茂,理论与现象结合,阐述简明,通俗易懂,适合广大青少年及对气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愿这样一套书能对读者有所裨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