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式创业(中国著名CEO的生存哲学与经营智慧)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马传玉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仅仅20多年,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世界上已经声名鹊起,以海尔、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和以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频频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和国外同行同场竞技,并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尊重。马传玉等编著的《中国式创业》将向读者深刻剖析众多优秀创业者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智慧,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式创业的美丽画卷。

内容推荐

中国有中国特色,中国人要讲中国式商道,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所有创业人手头必备的“中国式创业圣经”。《中国式创业》以经典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为依据,对各种创业成功案例进行详尽分析,帮你排除创业中的各种困难,手把手教给你中国式创业的成功之道。

《中国式创业》由马传玉等编著。

目录

第一篇 艰苦奋斗

 第1章 李嘉诚:基于信用,商者无域2

 第2章 郑元豹:自强不息、锲而不舍10

 第3章 董明珠:自己的决策,肯定是对的16

 第4章 王振滔:德润奥康,鞋济天下29

 第5章 陶华碧:苦干、蛮干、巧干37

 第6章 陈泽民:三全要做百年老店42

 第7章 南存辉:做人要做正,做事要做正46

 第8章 宗庆后:运用毛泽东思想进行创业50

 第9章 王永庆:求真务实,止于至善62

第二篇 志存高远

 第10章 任正非:治军理念,做强华为76

 第11章 张瑞敏:全新理念,品牌全球化85

 第12章 张近东:草根创业,不惧强者91

 第13章 鲁冠球:取财而有道,用财而同乐99

 第14章 朱新礼:天不会塌下来,还有很多办法107

 第15章 胡成中:力争赶超德国西门子115

 第16章 施正荣:我们做得不会比外国人差119

 第17章 王雪红: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122

第三篇  顺势而为

 第18章 俞敏洪:懂得分享,造就更大成功126

 第19章 郭广昌:修身、立业、助天下136

 第20章 李东生: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145

 第21章 王传福:冲进汽车产业就慢了,要打过去157

 第22章 尹同耀:尽快地,集中精力地走下去167

 第23章 沈南鹏:像做数学题一样从最简单的开始177

 第24章 周厚健:先做强,再做大184

 第25章 侯为贵: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做法192

 第26章 梁稳根:为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而奋斗197

第四篇 破釜沉舟

 第27章 刘永好:坚持和执著,丝毫不懈怠202

 第28章 史玉柱:不用在乎学历,能干就行209

 第29章 高德康:把一件事做到极致217

 第30章 陈光标: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226

 第31章 易贤忠:干出一番大事业230

 第32章 陈志列:让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智造235

 第33章 尹明善:获利路有三,我只创新求发展240

第五篇 激情满怀

 第34章 牛根生:做道德模范,创百年蒙牛246

 第35章 李彦宏:不做第一,超越第一258

 第36章 马云:永不放弃,做好一件事266

 第37章 张朝阳:不管不顾做自己277

 第38章 马化腾:QQ不是工作,是兴趣288

 第39章 李书福:让我们的汽车走遍天下299

 第40章 丁磊:网聚人的力量,做领跑的门户网站309

 第41章 李想:有梦想,有努力,就会有收获320

试读章节

李嘉诚:基于信用·商者无域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书香世家。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块地皮,兴建了一幢12层高的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中国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创办汕头大学。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2011年,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他以260亿美元名列第ll位,成为世界华人首富。

从推销员到“塑胶花大王”

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去世早,14岁的李嘉诚便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徒,后来又做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做推销员。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时,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但李嘉诚从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创新。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5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越来越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越来越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必须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像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些,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嘉诚深知生意人对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P2-4

序言

我国的商业文明源远流长,最早记录商业活动的书是《易经》,据《易经系辞下》记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说的就是每当天色正午时,氏族部落之间的交易就开始了,他们将本部落的剩余物品(包括一定的剩余产品如工具之类)拿到指定地点,以物易物地相互交换,各自得到所需的物品后欣然而归。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我国商业活动继续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和商人。

然而,中国在历史上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来缺乏创办企业的传统,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更是窒息了中国人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策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经过20多年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竞争,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世界上开始崭露头角,以海尔、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和以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频频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和国外同行同场竞技,并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尊重。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创业”这个词汇显得太过沉重。它要么被描绘成苦行僧状,要么被渲染得特别悲壮,而主流舆论总是专注于创业精神——从闽南歌《爱拼才会赢》唱到CCTV《赢在中国》的主题歌《在路上》,创业是件有意义的苦巴巴的事,要创业就需要特别勇敢、特别耐劳、特别能吃苦,总之,能创业的人特别不简单,而创业成功者就是从“不简单”到“不得了”的地步。

从某个角度来讲,以上的创业认知有其客观现实的合理性,但如果对创业的认识仅限于此,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特别指出,创业其实是件简单的事,而成功创业的一条秘诀就是首先赢得简单。创业初期,沃尔玛只不过是山姆沃尔顿在美国乡下的一个乡村折扣店;麦当劳也只是一家汽车餐厅。创业初期,他们的成功简单得近乎咱中国的传统成功类型“一招鲜”。

我们中国人创业开始也并不复杂。如陶华碧的“老干妈”,一路走来实在是简简单单:创业动机——赚钱养家糊口;创业方式——卖快餐;创业体会——味道好一点、实惠、卫生。但她成功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非要从不简单的角度去诠释成功创业,那么我们不妨品品海尔CEO张瑞敏的一句感言——“人每天将容易的事做到位就是不容易,将简单的事做到位就是不简单。”请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每天”;另一个是“做到位”。事涉创业,要“每天”、“做到位”,不简单之处就是贵在坚持与创新。沃尔玛的“天天低价”经营理念始终不变,而它赖以支持的是依靠坚持与创新探索建立的信息化网络、高效物流、店面管理、员工培训和终端规模。至于麦当劳,当创业接力棒由麦当劳兄弟手里传到克罗克手中时,后者并没有对前者一概否定,而是该坚持的坚持,该创新的创新。从而得以将麦当劳不断做强、做大。我们终归还是要强调简单创业或创业简单。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复杂的市场捕捉到简单的商业机会,或者能够将多数人熟视无睹的简单商业品质做到位且始终坚持,或者能够简单创新且不断沉淀,那么你就是合格的创业者,而且,成功也会在你创业的路上等着你。

再放眼全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创业革命风暴已席卷世界。在发达国家,商业和创业受到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者、企业家、商人、公司经营者、独立专业行业从事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成了西方工业发达社会的一种中坚力量,促使经济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发展。这些人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的事业融入经济和商业的活力之中,融入企业和公司生命之中,与之共同兴旺发达。

中国人向来是不服输的,创业大潮中岂能少了我们?  我们要创业!除了能够做自己希望做的事业之外,它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挑战,可以激发自身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创业又是一个捕捉灵感,抓住感觉的过程,一切都好像是那样奇妙。

在创业经营公司的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提高经营品位和水平这一关键。在这个急剧改变和全球竞争的时代,新的知识、思想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而传统的产品、低层次的经营、旧的管理方式乃至老化的知识结构都如同残花一般纷纷凋落。现代的经营,不仅需要勇敢和冒险精神,更多地需要知识、能力、技巧、谋略和运作,所有这些都是经营水平和品位的体现。在生意场上,良好的修养与竞争个性的冲突,知识拥有与冒险精神的背离,都应当很好地把握。生意场上的激情与理智,投入与超脱,深度的挖掘与广度的拓展,也必须处理得恰到好处。

总之,创业中国,赢在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人生机会,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去尝试。它可以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业精神;使自己每一天都生活得丰富多彩,每一天都刻骨铭心地感觉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境界。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大环境小环境都自己去建设的话,我自身的能力、实力不具备。所以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我把自己有限的资本或者力量聚焦到—个核心一如何去塑造品牌,把相关的交给社会来完成。

——周成建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订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

——李想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任正非

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ll%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

——李嘉诚

财富是猫的尾巴,只要勇往直前,财富就会悄悄跟在后面。

——王志东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恼、战略家的本领。

——宗庆后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

——马云

创业前,很多困难你都不会把它认为是困难,当它突然成为你的困难时,很多人会承受不了压力,就放弃了,这样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的。

——史玉柱

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

——郭广昌

领导者应该常常保持自省的姿态和心态。

——江南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3: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