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赤旗漫卷--话说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纪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秉荣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刘秉荣同志创作的中国工农红军纪实丛书,包括《红日东升》、《龙吟虎啸》、《赤旗漫卷》三部著作。在这三部著作中,作者写了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10年艰苦斗争的历程。写了南昌暴动、湘南暴动、秋收暴动、平江起义、洪湖暴动、黄麻暴动、苏区肃反、反五次“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写了蒋介石、陈诚、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龙云、刘湘、刘文辉、阎锡山、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军政首脑、将领及对红军“围剿”的经过。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生动。

本书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实丛书”系列丛书之《赤旗漫卷——话说红四方面军》。

内容推荐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鄂豫皖边的黄安、麻城、六安、霍山,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了“黄麻暴动”、“六霍暴动”,红四方面军于此诞生。正当这支红军队伍成长之际,张国焘来到苏区,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军队中大搞肃反,错杀了一大批党政军干部。在错误路线指挥下,红四方面军不得不离开鄂豫皖根据地,退至川陕边落脚。由于红军指战员的英勇拼搏和对错误路线的抵制,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数次大规模“围剿”,创建了川陕苏区。这时,红一方面军长征到了四川,两军会师。会师之际,张国焘见中央红军势单顿生野心,阴算毛泽东等,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迫使中共中央领导人不得不连夜北上。张国焘又软禁朱德,假传“圣旨”,令贺龙、任弼时率红二方面军北上甘孜同张国焘会师。两军会师后,在贺龙、任弼时的努力下,使红四方面军北上,促成了三大主力会师。继而,陈昌浩、徐向前率领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西征军西渡黄河,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血战。由于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利于红军,西路军全军覆灭,成为红军史上的一大悲剧。

目录

第一章 共产党组织在鄂豫皖边的成立

第二章 “黄麻革命涌洪波”

第三章 鄂东、鄂南各地的暴动

第四章 第7军游击木兰山

第五章 豫南的武装暴动

第六章 “黄麻烈火再燃烧”

第七章 商南暴动前后

第八章 红31、红32师会合之际

第九章 光山、卡房、罗南、杨山、陈望楼的暴动

第十章 中央巡视员的报告

第十一章 六霍暴动

第十二章 红1军奉命攻武汉

第十三章 红9军的建立

第十四章 鄂豫皖苏区一反“围剿”

第十五章 鄂豫皖苏区的二反“围剿”

第十六章 红4军行动方针上的严重分歧

第十七章 陈昌浩出任红4军政委

第十八章 不革命,人民没有出路

第十九章 “血沃中原肥劲草”

第二十章 红四方面军被迫西移

第二十一章 红四方面军进入关中

第二十二章 红25军的重建

第二十三章 沈泽民等状告张国焘

第二十四章 红25军的艰苦斗争

第二十五章 红28军的艰苦斗争

第二十六章 天府之国的星星火种

第二十七章 红四方面军占领通南巴

第二十八章 红军反“三路围攻”之役

第二十九章 木门会议

第三十章 红军的三次进攻之役

第三十一章 红军的反“六路围攻”

第三十二章 毛裕镇与清江渡会议

第三十三章 广昭之役

第三十四章 西渡嘉陵江

第三十五章 达维镇会师

第三十六章 两河口会议

第三十七章 毛泽东率队北上

第三十八章 “前路纵遥知马力”

第三十九章 红25军转战抵陕北

第四十章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第四十一章 红四方面军的南下战役

第四十二章 张浩电示张国焘

第四十三章 红2、6军团北上

第四十四章 迎接红2、6军团

第四十五章 萧克、王震之怒

第四十六章 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第四十七章 红四方面军北上过草地

第四十八章 红四方面军鏖战岷、洮、西

第四十九章 欢腾的会宁城

第五十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

第五十一章 徐向前率队西渡黄河

第五十二章 “阿拉老子不谈了!”

第五十三章 徐、陈决心西进

第五十四章 古浪三战,9军折半

第五十五章 西路军停止西进

第五十六章 西四十里铺和永昌的血战

第五十七章 “西安事变”发生之际

第五十八章 “英雄战死错路上”

第五十九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六十章 援西军进驻镇原

第六十一章 倪家营子9昼夜的血战

第六十二章 兵败祁连山

第六十三章 石窝分兵

第六十四章 徐向前、陈昌浩的东返

第六十五章 风雪祁连山

第六十六章 西路军的最后一仗

第六十七章 盛世才与西路军

第六十八章 叛徒的下场

第六十九章 红四方面军奔赴抗日前线

试读章节

鄂豫皖边界地区位于湖北、河南、安徽3省边界。这一带为大别山区。有湖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黄陂、孝感、黄冈、罗田、蕲水(今浠水)、蕲春、黄梅、广济;有河南的商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有安徽的六安、霍山、霍丘、潜山、太湖、宿松、英山(今属湖北)、舒城、寿县等20余县。人口千万,地域近5万平方公里。这一带地形复杂,著名的山峰有白马尖、天棠寨。木兰山、天台山、大悟山、大雾等,白马山、大雾山均为海拔1800米以上。,平汉铁路在边界之西,长江在边界之南,东为江淮平原,北为淮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边界内除长江。、淮河外,还有淠河、白河、薪水、倒水、举水、巴水、滠水、■水等河流和湖泊。地形除大山外,多为丘陵。物产丰富,除盛产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外,还有鱼、藕、菱等。然这一带之交通闭塞、工商业不发达。百姓勤劳勇敢,性格直爽,善良朴实。

鄂豫皖边界虽为富饶之地,但土地、矿山80%为地主豪绅所有,他们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工农。工农终年劳碌,仍不得温饱。辛亥革命后废府、州设道、县。县下为区,区下设会,会下设奎,奎下设保,然无论是会首、奎长、保长、里董,均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加之北洋军阀的连年混战,造成这一带的田地荒芜,疮痍满目,民不聊生。戴季英于1944年7月写道:“当时鄂豫皖人民生活环境是处在封建军阀连年战争(直奉鲁豫皖的战争),租、课、税、债、捐奇速加重(公债券、大加一、月月红、当青苗),百物涨价(谷子由两串至十串一石),日用品高贵,洋货剧烈地倾注农村,自然经济破产(农业、手工业),年岁歉收,饥荒频起(旱灾连年),土匪强盗不断发生,瘟疫流行,广大农民急转直下的破产,无衣无食,与豪绅地主斗争,纠葛问题时时发生(租案、债案、人命案……),豪绅地主与军阀官僚勾结,争相扩张统治,操纵行政,收买土地;群众觉悟提高,社会内部矛盾发展,使得社会制度动荡。”

地主豪绅的残酷压榨,引起边界一带人民的不断反抗。1912年,鄂东北黄冈县的农民组织了洪门,准备暴动,不幸失败。1914年,黄安箭厂河农民在普济寺成立了爱老会,举义旗者达千人,亦为地主豪绅破坏而失败,起义领袖熊润生惨遭杀害。1920年冬,蕲春县农民蔡旺尔聚众举义旗,称为“护国军”,然被军阀镇压。1922年10月,皖西霍山县刘仁辅领导佃农开展了“争佃”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鄂豫皖边界的共产党组织就在这种环境下成立了,积极传播与组织者为董必武和陈潭秋。

1921年7月,董必武与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李汉俊一起为大会起草了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如实地总结了大会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为大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共“一大”会后,陈潭秋和董必武回到武汉,在中共武汉区委分管组织工作,积极领导武汉地区的职工、学生、妇女运动,建立和负责发展中共组织。1921年11月,鄂东黄冈县的八斗湾和陈策楼成立了两个共产党小组。1923年,黄陂、黄梅两县党小组亦相继成立。此后,黄安、麻城、罗田、孝感等县一些在外读书的进步学生如徐希烈、董贤钰、王秀松、余文治、戴季伦、蔡济璜、王宏文、刘象明、桂步蟾、萧方、汤经畲等于1924年到1925年间,在董必武、陈潭秋、萧楚女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人利用暑假回到家乡,宣传号召群众举行反帝反封建军阀运动,罢课、罢市,办乡村贫民学校,动员群众救国家救自己。黄安、麻城的党员出版了《黄麻青年》刊物,刊物转载革命消息,抨击反动政治,号召新文化运动。黄安党员还成立了黄安青年协进会,团结进步青年反帝反封。与此同时,豫东南的光山、商城两县于1924年建立了党小组;1925年秋商城县亦建立了中共商城特别支部,罗山、信阳、横山等县也相继建立了中共组织。皖西地区的第一个中共组织在安徽寿县小甸集建立,时间为1923年,继而中共六安县特别支部建立。霍山、霍丘等县也于1926年建立了中共组织。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黄、麻两县的工农运动在一批回乡的党团学生们的组织和影响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时河南的商城与安徽的六安,其工农运动的发展仅次于黄、麻。这两地后来成为豫东南、皖西北、鄂东北的中心基础。

在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地起来后,河南之光山、罗山的豪绅地主在“防匪防党”口号下,组织红枪会反对革命,防守边境,不准黄、麻革命影响进入河南,致引起广大群众反对,发展成为从卡房至福田河数百里的革命农民武装战争。到1928年春,光山、罗山红枪会瓦解了,这场战争才停了下来。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夏斗寅在湖北公开反共。6月初,其被叶挺指挥的部队打垮的残部窜逃到麻城、罗田、黄冈、蕲水等地。6月29日,国民党军何键第35军宣布反共,其人马入侵了黄梅、广济、蕲春、英山等县,所到之处,对中共党员、进步人士实行残酷镇压,仅在黄梅一县就杀害共产党员、进步人士300余人。7月12日,夏斗寅部包围国民党黄梅停前区党部,区党部负责人、共产党员李尚达和秘书周雅村等被捕。李尚达怒骂道:“要枪毙就枪毙,过20年又是一条好汉!”当夏斗寅强迫周雅村交出共产党员名单时,周雅村激愤地回答:“革命的就是我,其他我不晓得,眼睛闭着一个都硑得,眼睛打开个个都是。”而后,周雅村、李尚达和停前区的20多名党员和革命群众都惨遭杀害。

汪精卫“七一五”分共后,武汉国民政府发布反动政令,解散工会、农民协会和其他革命群众团体,禁止共产党在农村的一切活动。

到1928年10月间,新桂系人马占据了湖北后,更是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时黄安县被通缉的共产党员共计92名,其中第一名就是董必武。据统计,仅6个月,黄安县的农民死者计有800余人,2000余流亡在外,该县的七里坪、紫云两区,新桂系认为是匪区,说没有一个好人,来时见人就捉,捉到就用惨刑或者枪决。

据史料记载,当时,黄安县的“清乡团”有枪700余支。麻城县的“清乡团”有枪600余支。黄冈县大土豪梅朗如、方本仁组织了600余人枪的保卫团,新桂系团长皮宗荣任黄安、麻城、黄冈、罗田、蕲水、蕲春、黄梅、广济8个县“剿匪”司令后,指挥其人马到处烧杀抢夺,无数的革命者惨遭迫害和杀害。

时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也接连下令,“停止一切民众团体的活动”,“限定3日内破坏共产党机关”。反动军阀任应岐也在豫东南地区大开杀戒,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在他的屠刀之下。豫东南各县均充斥白色恐怖,捉拿红会领袖的标语和抓共产党员的悬赏布告到处皆有。

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亦在皖西杀害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各地的土匪也随之而动,鄂豫边的大土匪头子李老末率所部万余人,仅在麻埠、银山畈等地即杀害革命群众200余人。此外,还实行保甲制度。

P1-3

序言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刘秉荣同、志创作的中国工农红军纪实丛书《红日东升》、《龙吟虎啸》、《赤旗漫卷》三部著作出版了。此前,他请我作序,我说描写伟大红军的题材我作序不合适吧?他说:“大姐,由你作序最合适,你父亲贺龙元帅是八一南昌暴动总指挥,南昌暴动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第一枪。你出生19天就参加了长征,是红军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从红军初创至今也80多年了,80多年后的今天,由你这年龄最小的红军为此书作序更有特殊的意义。”

是啊,从1927年八一南昌暴动至今已84年了,我虽然经历了长征,但当时还不到1岁,虽亲身经历但没有记忆。关于红军10年的苦斗,多是从父母以及各方面了解到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8月1日,南昌暴动打响了中共领导的武装革命第一枪,自此,10年土地革命的一页掀开了。继南昌暴动后,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纷纷举行暴动,逐渐形成了三大苏区。

正当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顺利发展之际,从1930年起,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占据全党,继而王明的“左”倾中央掌权,他们排斥打击不同意见者,错误地肃杀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虽然如此,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段德昌、周逸群、徐向前、曾中生等中共领袖的领导下,在江西中央苏区,从1930年冬至1933年春,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创建了红一方面军,并形成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原则;在湘鄂西,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经几起几落,创建了红2军团和湘鄂西苏区,在鄂豫皖,徐向前等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连续“围剿”,并成立了红四方面军。

但是,共产国际和王明的“左”倾中央终于把中共和红军推上了绝路,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湘鄂西、鄂豫皖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在博古、李德的瞎指挥下,红军又迭遭失败。遵义会议上,张闻天、王稼祥等投了关键一票,使毛泽东掌握了军队指挥权,此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终于到达了陕北。第二年贺龙、任弼时等也率红2、6军团从滇东出发,一路破关斩将,在滇西石鼓抢渡了金沙江,而后翻越大雪山抵甘孜。在甘孜,贺龙、任弼时等又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斗争,并按中央指令成立了红二方面军。最后,迫张率红军北上。经过草地和甘南、陕南的战斗,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1936年秋胜利会师。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翌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东进抗日。

在这三部著作中,作者写了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10年艰苦斗争的历程。写了南昌暴动、湘南暴动、秋收暴动、平江起义、洪湖暴动、黄麻暴动、苏区肃反、反五次“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写了蒋介石、陈诚、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龙云、刘湘、刘文辉、阎锡山、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军政首脑、将领及对红军“围剿”的经过。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生动。

中国工农红军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是红军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大集合体,中国工农红军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创造奇迹,是他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放在了首位。正是这种崇高的思想信念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支撑着他们跨越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走过近90年历程的今天,尤其更要发扬这种革命的精神,而这种崇高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一些人尤其是共产党员身上所缺少的。

我与秉荣同志相识于1980年,当年总参《贺龙传》编写组成立,刘秉荣到了编写组工作。他是从北京军区宣传部借调来的。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真诚坦荡。1983年,他创作了长篇评书《菜刀记》,这书写的是我父亲的内容,各地电台相继播放,反响很大。后来他又连续出版了《反南昌》、《红海忠魂》、《神龙元帅》、《福将贺龙》、《贺龙传奇》、《贺龙姐弟》、《中共领袖蒙难记》、《洪湖曲》、《喋血洪湖》、《贺龙全传》、《沧海横流》、《西路军魂》、《魂飘重霄九》、《彭德怀传奇》、《中国工农红军全传》等一批反映中共领袖和红军题材的著作,还写了反映民国内容的《辛亥革命秘史》、《北伐秘史》、《新军阀大战》、《国民政府秘史》等著作。可以说,他对红军史的研究是下了苦工夫的。最近,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正在播讲根据他创作的《贺龙全传》而改编的评书《贺龙传奇》,反响很大。

对于他写红军题材的文学作品,我是赞成和支持的。我负责军科大百科部工作时,给他的创作提供了许多方便,我们经常一起探讨有关红军的历史和事件,他把写好的章节送给我看,他说他写红军题材作品的指导原则是:文史结合,不搞“戏说”,文字上通俗易懂,既为当今读者负责,更要为以后的读者负责,要为人们留下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描写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历程的著作。我认为秉荣同志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创作的,他潜心研究红军史30余年,创作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我相信他的作品一定会得到读者的喜爱,也为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史料。

2011年1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