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飞往冰岛
2015年7月31日,期待已久的冰岛行拉开了帷幕!
我们五人分乘两个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法兰克福飞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两家航空公司位于法兰克福不同的航站楼,我们三人在一号航站楼,小华、刘幺妹在二号航站楼,她俩平生第一次单独在国外转机,因为不懂英语,心情相当忐忑,生怕搞不定,出差错。我们三人乘坐的航班是晚上8时许从法兰克福飞雷克雅未克,经停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达时间是晚上11:45(冰岛当地时间,与法兰克福有两小时时差,与国内有8小时时差)。小华、刘幺妹乘坐的航班晚上10时许起飞,从法兰克福直飞雷克雅未克,到达时间是凌晨00:05(当地时间)。
我们五人一起打的奔机场,先到第一航站楼把我们仨放下,再去二号航站楼送她们二人,经济又实惠。这儿要隆重说明一下,法兰克福的出租车全是浅黄色的奔驰车,配有五人座和六人座(含驾驶员)的两种车型。我有次摆龙门阵提到法兰克福的六人座出租车,我大学同学打死不认可六人座小车,一定说是我记错了,应该是六人座的面包车。我坚持我的说法没错,我就是在法兰克福乃至德国其他地方坐过六人座出租轿车。这次她们四人来法兰克福,我们五人也不下一次乘坐六人座的出租轿车。(这是题外话)
来到机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转来转去都没有看见标有SAS(斯堪的纳维亚联航)的换登机牌柜台,问了几个人,把我们指向几个不同的地方,结果都不是。我急中生智,拦住一位穿制服的男士,这才弄清楚原来我们要找白勺SAS与德国汉莎航空共用一个柜台办理登机手续。
时间紧急,我们仨排队换了登机牌后,一路疾走,直奔Z登机口。没想到我这个数十次进出法兰克福机场的老手又遇到了新问题,居然找不到Z登机口。几经辗转,楼上楼下几度折返,问了几次机场工作人员,才知道去Z登机口需要乘坐空中接驳车(Skyline)。去Z登机口的接驳车空空如也,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故不敢贸然踏进去。又寻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没错,就是它。我们仨到了Z登机口,发现仍然只有我们仨的身影,难道这个航班旅客就我们仨7结果,安检人员把我们仨检查了个底朝天,手提行李箱、背包、挎包翻了又翻,全身上下搜了又搜,折腾了好半天才让我们通过。看来是没事想找出一点事来!
好不容易到了登机口,大批乘客已经先期登机,怪不得一路上走来没有看见其他人,原来是我们来得太晚。我看看表,离起飞时间只有十来分钟,太险了!我们登机,就坐,正待关闭手机,看见小华发来的一条微信:A'ff-J已经换了登机牌,现在登机口等待登机。原来,没有四姐,她们也是完全可以搞定的!这几天的担心纯粹多余。机舱里几乎座无虚席,今天是周末,看来出门旅游度假的和周末返家的人都不在少数。
飞机一起飞,我们仨就摆开姿势,准备睡觉。毕竟她们昨晚东欧旅行回来,今晨6点起床,乘7:53的火车去吕德斯海姆,坐莱茵河游轮观光了一天,已经相当疲倦了。再者,我们都清楚,到了雷克雅未克已经是午夜,再到旅店,恐怕已是凌晨一两点了,不管能否睡得着,先眯眯眼,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冰岛自驾储备一些能量是必须的。
一路无话,一个小时后,我们的飞机平安降落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虽然已经是晚上9时多了,哥本哈根明月当空(还是太阳高挂?),机场地面仍是亮晃晃一片。我们不敢怠慢,因为转机时间只有45分钟,而且我们在法兰克福换登机牌的时候,二段航程的登机口还没有确定。我下飞机时特地问了一下空姐:“转航班去雷克雅未克是几号登机口?”得到了明确回复。当我们到达新的登机口时,已经开始登机了。又一段航程开启!P2-7
平凡mama,“50后”一枚,长身体的时候遇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饥荒;该上学的时候遇上“文革”;77年有幸成为“文革”后首届高考大军中的一人,更有幸被录取到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英国语言文学;80年代初,被罩上“天之骄子”的光环,走上高中英语教学岗位。
在成都石室中学当了三十多年英语教师,送了二十多届高三学生进入高考,算是我终生最大成就。几十年职业生涯,高中英语老师是本业,副业是做了多年学校英语教研室主任、国际部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一生获得荣誉无数,最高荣誉(终身荣誉)是英语特级教师,故享受公交免票、乘地铁走贵宾通道、4A级以上景点及场馆免票等优厚待遇。
退休开始,全方位享受属于自己的“人性化”生活,弹钢琴随心所欲;写游记日志有感就发;画画更是天马行空,第一月试铅笔作画,第二月转画水粉画,第三月拿起油画颜料直接开画,我的绘画我做主,没有老师教授,更不要说拜师某名家。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一句空话。
“平凡”,是我出生时父母命的名,随我至今,“mama”是学生们的爱称。希望我的文字我的绘画我的生活态度能够与“50后”“60后”共鸣,更希望能够获得“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认同。
平凡女士之不平凡的艺术春天
易女士从事绘画,无疑是由她的人生经历促成的,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
首先,她作画的热切愿望是油然而生、适时而发的;其次,她所有的艺术思考与画技都源于“自主”,全然与“专业训练”无关。这就是真正的“原生态”艺者。
当然,“原生态”的绘画形式不能简单地以学院派的规则来判定与约束——这好比不可以拿天然食品的生长规律与精制大餐的制作过程来作对照一样。其实,从根本上讲,绘画有没有经历过约束与训练,有时真的不那么重要。操练得好,它们都可以灵动、鲜活,直击灵魂;摆弄不当,都可能流于做作,沦为低俗。但不变的是:好的绘画都对得起观者的眼睛。
易女士从她人生的后半段始,非常自信地握起了画笔。这对她所有的亲友来说,可能也算是很突然的事,但对于她本人而言,不过是厚积与薄发的因果关系。长期的英语教学生涯和英美文学给她的熏陶,让她深入地了解西方人文美学。加上十几年间几乎无间断地遍访欧美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为她踏上艺途创构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只要谈到绘画,她会毫不犹豫地用上“全身心投入”“极其痴迷”“心无旁骛”等词句来形容她当前的从艺状态。
的确,充满激情与丰富人生阅历的心智,令她的绘画作品一开始便进入到了合乎艺术规律的自由境界。即使用她描绘的这些美丽景观与英国绘画大师大卫·霍克尼的同类作品相比,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书里,她的冰岛系列作品集体地“惊艳”亮相,也正如蛰伏已久的冬虫适逢温润的时节后,适时地发出了悦耳的吟唱。
从她的画作中,可以读到灵动而多变的构图,和谐而丰富的色调、质朴而生动的造型、细密但绝不含糊的笔触……整个画面的形与色,在视觉上呈现出的是自然而然的和谐与流畅。而在这些属于她个人开发出来的“章法”后面,更能感知到她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与迷恋,和对生命的张扬与放逐,甚至不乏意境的神秘与童趣的直白。
大凡从事精神领域工作的有心者,都视“返璞归真”之境界为大成就,并一生因此而呕心沥血、食寝难安。难道原生态画家天生就注定会有走“捷径”的优势?
由此可见,能顺畅地过渡到自我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轻松进入到充满自由和乐趣的视觉王国的易女士,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她的名字也挺有趣:易平凡!要做到不平凡,才是真的难;但,正是因为这难度,才让艺术生命显得更有价值。
我们当为她喝彩,为她祝愿,并期待着她的才情在往后辛勤而愉悦的创作中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易平凡著的《画游冰岛》用详实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诉了8天7夜惊险刺激的环岛自驾游,具体的路况信息与沿途景观都尽收眼底,从路况极佳的1号公路到险象环生的939号公路,从蓝湖到米湖,从克拉克火山口到维克小镇黑沙滩、盖歇尔间隙泉,作者经历了冰岛冰与火的考验。除此之外,作者还创作了百余幅精美油画,为读者提供了多一种感官体验的认知。
《画游冰岛》是五位平均年龄近55岁的“白骨精”,竟然敢单骑闯冰岛,8天7夜仅仅花费15000元就来了个冰岛自驾环岛轻奢游,旅途的札记充满了惊心动魄,沿途的风景堪称世界地质博物馆。微信朋友圈的照片、小视屏不过瘾,旅程归来,易平凡老师竟突发奇想地提笔作画,将那一缕缕意犹未尽的思绪透过一抹抹浓墨重彩挥洒出来,百余幅原生油画更直观地撩开了这美丽国度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