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实秋散文集(第4卷)(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的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梁实秋散文集(第4卷)(精)》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梁实秋散文集,带您一步迈入冰心心中“像一朵花”一样绽放的男人的文学和内心世界。

一幅幅隽永的画面由此展开,结下和大师梁实秋一世的不解情缘……

内容推荐

《梁实秋散文集》是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重磅打造的文学大师梁实秋的散文集,由七卷本组成。《梁实秋散文集(第4卷)(精)》是搜集了他散见于报端的文字组成的。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字里行间机智闪烁,谐趣横生,这七卷本为读者全景展示了大师倾尽一生打造的智慧人生。

目录

雅舍散文拾遗 三集

 傅东华译《近世文学批评》

 耿济之译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

 《学文》的意义

 诗的四个时代

 对于民族主义文学的要求

 读《冰心全集》

 零星

 《骄傲与偏执》序

 济慈的一封信

 自信力与夸大狂

 整顿高等教育的几点意见

 文学与历史的背景

 算旧账与开新张

 读《北平教育界同人宣言》

 “漪沦”

 《自由评论》编后记

 第二期〔1935年11月29日〕

 第三期〔1935年12月6日〕

 第四期〔1935年12月13日〕

 第五期〔1935年12月20日〕

 第六期〔1935年12月27日〕

 第七期〔1936年1月3日〕

 第八期〔1936年1月10日〕

 第九期〔1936年1月17日〕

 第十三期〔1936年2月28日〕

 第二十七期〔1936年6月5日〕

 第三十三期〔1936年7月17日〕

 第三十八期〔1936年8月22日〕

 第四十期〔1936年9月5日〕

 我对于学生运动的感想

 弱国的外交

 政局之一线光明

 《宪法》上的一个问题

 我也谈谈"胡适之体"的诗

 诗的意境与文字

 《列宁的艺术观》序

 《农人皮尔斯之幻梦》

 谈谜

 五月四日

 歌谣与新诗

 书评

 答"一个小公务员"

 再论《宪草》第一条

 我们要公道!

 谈《咆哮山庄》

 二中全会的收获

 秩序与规律

 广西问题平议

 安内欤?攘外欤?

 学生运动的转变

 两点意见

 出了象牙之塔

 文学的时代

 再论"文学的美"答朱光潜先生

 说胖

 谈儿童文学

 "统一青年思想"?

 关于读经

 读经问题我见

 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编者的话

 --《中央日报平明》发刊词

 大沽口外

 "与抗战无关"

 说酒

 拥挤

 吃醋

 为什么不说实话?

 义愤

 握手

 小账

 狗

 看《凤凰城》记

 梁实秋告辞

 两种文学观

 《新世训》

 关于李杜的两本新书

 文学的堕落

 关于"文艺政策"

 书法的前途

 罗隆基论

 杜甫的《客夜》

 感伤纪行

 演戏记

 跃马中条记

 相声记

 考生的悲哀

 火

 推销术

 电话

 疟

 杜审言与杜甫

 钱的教育

 房东与房客

 市容

 寂寞

 沙发

 送礼

 画梅小记

 雷

 好书谈

 法巡捕房的一幕

 写信难

 论宪政

 论罢课

 北平的垃圾

 人民对于元首的态度

 我的暑假生活是怎样过的?

 《远东汉英大辞典》序

 《论文学》序

 《名人伟人传记全集》序

 《新月散文选》序

 《远东英英、英汉双解成语大辞典》序

 《故都乡情》

 爱国读书

 《最新实用英汉辞典》序

 《悠悠蓝山》序

 忆沈从文

 我为什么要写作

 抗战时的我

 看萧云的画

 丁香季节故园梦

 还乡

 清秋琐记

 画北平

 少年心无处寻

 闲话英语

 文学的境界

 《最新美国俚语辞典》序

 《英文正误大辞典》中文版校订者序

 英文案头三书序

试读章节

本书为美国琉威松博士(Ludwig Lewisohn)所原辑,原名A Modern Book of Criticisms,为“近代丛书”之一种,分法、德、英、美四部。

凡是辑成之书,辑者必抱定一个宗旨选择的。琉威松博士是一个人生主义的文学批评家;他以为文学决不能超脱人生而独立,所以他这书所辑的,尽是近代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赏鉴主义一派的批评。我们于此,可以略略窥见这派批评的名著的一斑。

我们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评之孰是孰非,可以不必下断语。不过我国年来的著作界,因处于盛唱以科学治文学的高调之下,已渐有一种畸形的科学的批评出现,所以译者以为这一派的批评名著的介绍,未必不是当今之急务。

在这短短的译序之中,有两点可以注意:(一)“琉威松博士是一个人生主义的文学批评家”;(二)于一九二五年十月,“我国……已渐有一种畸形的科学的批评出现”。什么叫作“人生主义”?在西洋文学批评里,我还不曾见过这样一个名词。一九二五年我国有“科学的批评出现”,恐怕也是一件待考的事。

撇开这篇序文不论,请先论此书的内容。琉威松原有序文一篇,占原书四页,说明其编辑主旨及其立场,甚为显明。但不知何故,傅先生阙而未译,反易以自撰之“译序”。琉威松原序中很明白的说,此书的目的是在供给当时美国一般青年新进的批评家以攻敌的弹石。敌是谁?是摩尔教授(P.E.More)、白璧德教授(I.Babbitt)及谢尔曼教授(S.Sherman)。这三位教授是美国近代的人文主义(humanism)运动的代表。琉威松是站在反对人文主义的地位的。他编辑此书,也无非是想把反对(有意或无意)人文主义的文字聚拢在一起,以张声势罢了。我们读了此书,只能算是参观了此番论战之一方面的壁垒,并不能把它当作“近世文学批评”之一种公正无私的选辑。摩尔、白璧德、谢尔曼的著作是人所熟知的,他们的思想系统是肯定鲜明的,但与他们抗衡的势力则拥有极复杂的分子,有印象主义者之法朗士、勒美特,写实主义者之萧伯纳、高尔斯华绥,表现主义者之斯宾冈及无主义可说之曼肯等等,其立场不同,而其反抗人文主义的理想则同。如今由琉威松荟萃成编,使读者一目了然,这自然是很有裨于读者的。读者如愿知道这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则我愿藉这个机会推荐下列一书:

Norman Forester:Humanism in America.Farrar and Rinchart,N.Y.1930$3.50

这本书是人文主义方面的议论的总和。

琉威松所辑文字,凡四国二十五家四十七则,我现在并不要分别加以评衡。但是这一本《近世文学批评》译成中文之后有什么意义,我以为是值得研讨的。傅先生译序中所谓“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评之孰是孰非”,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批评之有主观、客观,乃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在文学批评史上根本就没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别,更谈不到“孰是孰非”。不过此书所辑各篇,在大致上有一共同色彩,似乎是都要把批评从“权威”中解放出来,而这“权威”似乎是由学院派的批评家或教授们所支持着的。此种解放的精神,在中国现代幼稚的文学界中,是否如傅先生所言,为“当今之急务”,颇是一个疑问。

琉威松所辑各篇,以印象主义之作所占的地位为最重要。开宗明义,就是法朗士的“灵魂冒险”学说。我以为中国现在所最不需要的就是印象主义。我在民国十五年二月写过一篇文章《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中有段说:

中国近来文学批评并不多见,但在很少的文学批评里,大半即是“灵魂的冒险”。只要你自己以为有一个灵魂(其实不是灵魂,只是一副敏锐的神经和感官罢了),就可以到处去冒险。很少人把文学批评当作一种学问去潜心的研究。一般从事批评的人喜欢走抵抗最小的路,不在伟大的作品里寻出一个客观的标准以为衡论一切的根据,反而急促的结论,断定文学没有标准,美丑没有标准,善恶亦没有标准。现今流行的批评方式叫作“读后感”,譬如某甲死了母亲,作一篇小说来哭母亲,某乙读了勾动往事,于是也写一篇文字来哭他的哥哥。这篇某乙哭哥哥的文字便成了某甲哭母亲的小说的批评。印象批评做到了这个地步,便不成为批评。印象批评是浪漫的趋势的一部分,其主要原理即在推翻理性的判断力,否认标准的存在,其影响则甚大,可以转移全部的创作文学的趋向。在现今情感横溢的时代,印象主义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