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读论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凤飞//张大生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人有无与伦比的地痊,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二千余年来的文化正统,中国人的素质修养、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习俗,无不有着《论语》所产生的深深烙印。本书主要品读《论语》中为人处世的准则。

内容推荐

《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作为中国人,不论文化程度如何,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在何处,都能够从《论语》中获得有益于自己身心发展的东西。本书主要品读《论语》中为人处世的准则。

目录

第一章 《论语》中的领导本质品读

 “三做”一以贯之

 如何做人

 如何做官

 如何做事

 重新认识孔子思想的价值

 当领导的学问

 找对位置做对事

 做领导的真经

 社会公信是领导者的生命

 成熟的领导者

 当领导不能随便发脾气

 做个明白的领导

第二章 《论语》中的形象艺术品读

 讲话的艺术

 怎样才能提高威信

 当领导就要有个领导的样子

 细节决定成败

 在朝廷

 在外交

 在着装

 在斋戒

 在饮食

 在处事

 在事君

 在交友

 动容貌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第三章 《论语》中的做人原则方法品读

 别做中间派

 你有当领导的胸怀和风度吗

 你还能坚持多久

 你能把感情和原则分开吗

 识人要明察秋毫

 你不能做空头理论家

 做人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第四章 《论语》中的修为艺术品读

 无欲则刚

 你是不是特别想出名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学习的效能

 体察生活

 和谐为美

 理解万岁

 以德化人

第五章 《论语》中的思想境界品读

 为政境界

 孝治天下

 时空概念

 犯错误遇困境怎么办

 欲取之必先予之

 能不能看得长远些

第六章 《论语》中的用人管理思想品读

 识人的方法

 你了解部下的特点吗

 人尽其用

 不要以人划线

 别陷于人事纠纷,干些人生的大事

 人,关键是要有主心骨

 也要给小人一点生存空间

 别对年轻人不放心

 你能区分形式和形式主义吗

 人心换人心是什么结果

 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政如同演奏音乐

第七章 《论语》原文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试读章节

做官和做人的道理相仿,但比做人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其一,要具备多种才能。

“君子不器”,不能只具备一种才能,而是“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其二,要注意个人形象。

不要有官架子,但要有官样子。在语言、行为、容貌等方面要有规范。比如,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闻其言也厉”,比如、要“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比如,要“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为官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尊敬、信任,才有亲和力。

其三,要严格要求自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首先为政者自己要成为榜样。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为政者自身要端正,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不能胡作非为,正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上好礼,则民易使也”。除了一般人的修养以外,为官还要“戒、畏、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昕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为政无小事,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肆无忌惮,要严肃认真,不可马马虎虎。

其四,要杜绝物质诱惑。

区别君子与小人,就看他对物质的态度和追求的境界。君子生活中肯定离不开物质,但君子绝不仅仅为物质而生活。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放于利而行,多怨”。他关于君子和小人比较也大多从义和利的角度,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等等。

其五,要加强学习。

关于学习问题,孔子的论述最多。他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任务,他自己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之尔”。围绕学习,他讲述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效能。在学习的目的上,他认为学习本身就是目的,“三年学,不至于谷”,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学习的态度上,他认为首先要培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次要虚心而不满足,“学而不厌”,力戒“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第三要有毅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第四要不耻下问。“子人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学无常师”,都体现了孔子极为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他提倡“温故而知新”,他还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要求人们相互启发,相互切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学习的内容上,他主张要广泛博大,“文,行,忠,信”都要具备,在多学的基础上,要有“道”来“一以贯之”。在学习的效能上,他提出一要“致用”,二要“结合”。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虽多,但办不了什么事,有什么用?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理论不和实际结合,是最大的忧虑。

其六,要勤政敬业。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先之劳之”,“无倦”,“执事敬”,就是在位不懈怠,做事不松弛。

其七,要目光远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要求从政者处理政务不要图快,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要眼光远大。P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