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猎狗忠犬宾果》是“中西‘动物小说大王’金品共读系列”中的一部,是一部短篇动物小说合集,收录的是沈石溪的短篇小说《第七条猎狗》、短篇小说集《警犬拉拉》和西方“动物小说之父”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短篇小说《忠犬宾果》合集而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汤锐精彩点评。身为一个闯荡山林四十多年的老猎人,召盘巴先后有过七条猎狗,却独独钟爱这条叫“赤利”的第七条猎狗,把赤利看成是掌上的第二颗明珠。可是在一次狩猎中,老人生命悬于一发,赤利却藏在草窠里,没来解围,那年的泼水节,召盘巴烧水要煮赤利。幸而赤利在艾苏苏的帮助下逃进山林,成了野狗。后来,召盘巴遇到豺狗的袭击,被赤利所救,赤利在与豺狗的拼杀中昏迷了过去,召盘巴留下了感动和后悔的泪水。《警犬拉拉》讲述了拉拉和警员大漫的多个破案立功的故事,塑造出了聪明、观察力超凡、一心护主的警犬形象,深入人心。《忠犬宾果》讲述了忠诚、开朗、乐观的宾果的故事。它特别喜欢吃死马肉,还曾经咬死过草原上的狼,救了主人的命,不过也正因为它贪吃死马肉,最后被有毒的死马肉给毒死了。作品还描述了狗与人之间亲密而微妙的关系,让人触动。
《第七条猎狗忠犬宾果》由沈石溪、西顿编著。
泼水节那天,老猎人召盘巴把他最钟爱的第七条猎狗赤利拴在院内的一棵摈榔树下,旁边还烧着满满的一锅水……蒙冤受屈却无法言说的赤利在艾苏苏的帮助下逃脱,遁入山林。后来,召盘巴遇到豺狗的袭击,在这危急时刻,赤利出现了……
忠犬宾果快乐、勇敢、有主见。一年冬天,在“我”即将被郊狼围攻时,宾果及时出现并解救了“我”。后来,宾果吞下了有毒的马肉,在死前忍着剧痛来到“我”的小木屋门口,“我”却不在家。亲爱的宾果,在“我”遇到危难的时候,他总能出现;而他寻求我帮助的时候,却没有找到“我”……
第七条猎狗
芭蕉寨老猎人召盘巴在四十余年闯荡山林的生涯中,前后养过七条猎狗。第一条猎狗腿长得太短,撵山追不到麂子,被牵到街上卖掉了;第二条猎狗刚满五岁就胖得像头猪;第三条猎狗长得笨头笨脑,第一次狩猎就被豹子咬死了;第四条猎狗是母的,长大后被一条公狗拐走了;第五条猎狗满身疥疮;第六条猎狗糊里糊涂踩上了猎人铺设的铁夹子。
一个猎人,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就像骑兵没有匹好马一样,召盘巴常常为此唉声叹气。
三年前,召盘巴六十大寿时,曼岗哨卡的唐连长送给他一条军犬生出来的小狗作为贺礼。三年来,召盘巴情愿自己顿顿素菜淡饭,也要让这第七条猎狗餐餐沾着荤腥。在他的精心抚养下,小狗长大了,背部金黄的毛色间,嵌着两条对称的浅黑花纹,身材有小牛犊那么大,腰肢纤细,十分威武漂亮。它不愧是军犬的后代,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有一次,一只秃鹫俯冲到院子里捉鸡,它从花丛中猛蹿上去,一口咬断了秃鹫的翅膀。召盘巴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赤利”(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刀)。
猎人爱狗。召盘巴把赤利看作自己掌上的第二颗明珠,第一颗明珠当然是他七岁的孙子艾苏苏。召盘巴空闲时喜欢带着赤利串老庚(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三杯糯米酒下肚,他就会炫耀说:“有了赤利,也不枉我做了一辈子猎手。嘿,你们就是一把珍珠、一箩黄金也休想从我手中换走它。”说着,他就用脸颊在狗耳朵上亲抚一阵子。
可是傣历一四三三年(即公元一九八。年)泼水节那天清晨,召盘巴不像往年那样抱着艾苏苏、带着赤利到澜沧江边去看划龙船、放高升、跳依拉贺(傣族民间一种随歌而舞的欢庆形式),而是用一根野山藤,把赤利拴在院内的一棵槟榔树下,旁边用三块石头支成一个灶,烧开满满一锅水,然后,他从柴垛里抽出一根粗木棍,慢慢向赤利走去。
赤利摇着尾巴,伸出舌头,要来舔召盘巴的裤腿。召盘巴突然举起木棍,兜头一击,赤利敏捷地一闪,木棍在地上砸出个小坑。赤利惊慌地躲到槟榔树背后,委屈地呜呜叫着。
召盘巴紫铜色的脸膛泛出青白,冲上一步,又高高抡起木棍。正在这时,竹楼里奔出一个拖鼻涕的小孩,左手握着一把小刀,右手攥着一个削了一半的酸多依果,扑到召盘巴怀里,嚷道:“爷爷,您别打赤利,它是我的好朋友。”
召盘巴收起木棍,一双被细密鱼尾纹包裹住的老眼里泪水在打转。他摩挲着艾苏苏柔软的头发说:“孩子,它不是你的朋友,它是孽障,是不吉利的畜生。爷爷要亲手打死它,剥皮剔骨,中午给你吃狗肉。”
说着,他把艾苏苏抱到竹楼底下的木堆上,让他坐下,反身又挥舞着木棍逼向赤利…… 昨天傍晚,召盘巴背着火药枪,带着赤利,钻进寨子后面的大黑山,想逮只竹鼠,或者挖只穿山甲,好在泼水节改善生活。蹚过一条清凉的小溪,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赤利突然兴奋地竖起耳朵,咬着他的衣襟往前拖。赤利十分聪明,遇到猎物不像一般草狗那样狂吠乱叫,为自己壮胆,吓走猎物。它会无声无息地咬着主人衣襟报警。果然,召盘巴撩开几片象耳朵叶,瞧见前面十多步远那蓬凤尾竹下,有一头雄壮的长鬃野猪,起码有四五百斤重,正用两根獠牙掘鲜嫩的竹笋。
按理说,单身猎人碰到猛兽都是尽量避开的,特别是孤猪,十分凶猛,俗话说“头猪、二虎、三熊”。但召盘巴仗着自己四十余年的打猎经验和勇猛无比的赤利,胆子变得斗大,卸下火药枪,塞好火绒,瞄准野猪的耳根就是一枪。轰的一声巨响,一缕轻烟消散后,召盘巴发现,铅弹并没有钻进野猪的脑袋,偏了一点,打在它的头颈里,污黑的血顺着野猪的脖子流成一条小河。召盘巴知道不妙,赶紧躲到一棵冬瓜树背后,从裤腰上解下火药葫芦,急忙往枪管里填火药和铅巴。但已经来不及了,那头受伤的野猪抬起头来,愤怒地嚎叫一声,发疯似的挺着獠牙向召盘巴凶猛地扑过来。
赤利在后面汪汪汪地狂吠,召盘巴连叫数声:“赤利,赤利,上!上!”他想,赤利只要冲上去咬住野猪的后腿,纠缠几分钟,自己就可以填好火药枪,稳稳当当地把这头该死的野猪送上西天。但他很快失望了,赤利不但没有冲上去救主人,而且连吠叫声也停止了,也许夹着尾巴逃进草窠了吧。他来不及回头望赤利,野猪已经扑到跟前,一口把碗口粗的冬瓜树拦腰咬断。
召盘巴只得丢掉火药枪,绕着大树躲开野猪的猛扑。但毕竟年岁不饶人,他腰腿不像年轻时那般利索了,绕到一棵大榕树前,一脚踩在光溜溜的青苔上,摔了一跤。等他艰难地爬起来时,那头横冲直撞的野猪站在他面前两步远的地方,勾着头,双腿一蹦,脖子上的长鬃毛一根根竖起来,倏地蹿上来。召盘巴来不及躲闪,只好一曲膝盖从斜里扑卧在地。这一招,非常危险,就算野猪扑了个空,撞在大榕树上掉下来,也要把他压个半死。
P3-6
出版说明
“中西动物小说大王金品共读系列”丛书精选了两位在动物小说创作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外作家,即享有“动物小说大王”关誉的著名作家沈石溪和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创作的动物小说精品予以结集出版。同时,我们还特邀两届“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得主里克·巴斯先生、著名评论家汤锐女士以及多位小学教师分别撰写《总序》、点评和阅读指导方案。
该丛书对两位作家的作品予以全面梳理,按描写对象或主题进行归类后同书呈现,旨在向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即在最短小的时空间领略中外动物小说精品的精髓,感知自然的语言、色彩和韵律以及生命的独特和伟大,享受精品阅读所给予的情感和精神的愉悦,进而引导读者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对待生灵,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所在,并让读者在“同书对照”阅读中,开阔国际视野,拓展横向思维,思考过去,感知现在,展望未来。
丛书邀请中美两位著名评论家分别撰写的《总序》和点评,不仅有助于读者仔细探究这两位作家的创作初心,启发他们深入领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那些或激情昂扬或静水流深或思想深邃或悲壮凄切的优美文字的隽永含义,激发他们丰富的感知力和艺术审美的能力,更是站在理论的高度探究两位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审美取向,挖掘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作品所蕴含的更为广泛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地位。
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其意义不唯在于如上所述。尤其是对广大的学生来说,更有一种现实的需求,那就是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可见,阅读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故此,我们特邀请多位优秀小学教师撰写了阅读指导方案,意在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效。
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在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升华以仁慈和同情心为内核的道德理想,珍视并呵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同自然和谐共存,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我们亦希望本丛书可以为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助益,并以这样一种有所创新的方式推动阅读,为落实国家“全民阅读”的目标添砖加瓦。
天天出版社
二〇一五年五月
无论哪一种创作理念和手法,沈石溪和西顿都通过自己别具匠心的作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动物、敬畏生命的视角,带领我们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同时,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创作理念和手法虽有不同,但这两位作家在讴歌动物们的勇敢、智慧和忠诚等品质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汤锐
我们心醉神迷地阅读着这些故事——西顿创作的故事以及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沈石溪创作的故事——我们心里萌生希望,希冀在这些故事里,那扇将人类以及人类灵魂的孤独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隔开的大门会豁然敞开……
——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 里克·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