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的这本《别怕孩子吃苦——好爸妈都要学习的6堂挫折教育课》是一本关于“吃苦教育”的实用手册,这本书从帮助父母的角度出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人际交往中,让孩子在吃苦的同时获得成功。这本书浅显易懂,却叉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
相信本书能解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让父母换一种角度来爱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别怕孩子吃苦--好爸妈都要学习的6堂挫折教育课 |
分类 | |
作者 | 江慧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江慧的这本《别怕孩子吃苦——好爸妈都要学习的6堂挫折教育课》是一本关于“吃苦教育”的实用手册,这本书从帮助父母的角度出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人际交往中,让孩子在吃苦的同时获得成功。这本书浅显易懂,却叉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 相信本书能解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让父母换一种角度来爱孩子。 内容推荐 江慧的这本《别怕孩子吃苦——好爸妈都要学习的6堂挫折教育课》通过生动与真实的案例,建议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经历一些困难与挫折,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能吃苦、肯吃苦的孩子才能收获成功。 《别怕孩子吃苦——好爸妈都要学习的6堂挫折教育课》浅显易懂,充满实用性,能解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让父母换一种角度来爱孩子。 目录 第1课 吃苦当吃补——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001 神奇测试 孩子的吃苦能力指数 002 1 你准备如何培养你的孩子 006 2 要舍得让孩子早吃苦 013 3 当吃苦成为目的,教育便失去意义 018 4 并非所有的关爱都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 023 5 面对跌倒,请学会“袖手旁观” 027 6 吃苦教育不可陷入错误 032 第2课 再富也要苦孩子——让孩子在家庭的乐园里守望幸福 038 神奇测试 孩子的家庭幸福指数 039 7 饥饿疗法响当当——让厌食的孩子吃饭香 044 8 家庭事务常参与——让懒惰的孩子勤快些 050 9 设置障碍好处多——让娇气的孩子勇敢些 055 10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 060 11 再富也要苦孩子——让奢侈的孩子朴实些 065 第3课 别把困难当回事——让孩子在学习的乐园里硕果累累 070 神奇测试 孩子的学习能力指数 071 12 事先做个计划表——让孩子在挫折面前有计划 075 13 学写成功日记——让自卑的孩子自信些 081 14 别把困难当回事——让悲观的孩子乐观些 087 15 方法总比困难多——让遇到困难的孩子会思考 092 16 眼睛盯着一点看——让孩子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100 第4课 靠自己去成功——让孩子在社交圈中灿烂夺目 106 神奇测试 孩子的交际能力指数 107 17 面对失败不逃避——让撒谎的孩子知后果 114 18 遇到挫折会合作——让“独立”的孩子融入群体 120 19 这是我的看法——让遇到困难的孩子有主见 127 20 我也很棒——让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战胜困难 135 21 靠自己去成功——让依赖的孩子独立些 142 第5课 幸福的孩子苦着教——让孩子在人生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148 神奇测试 孩子的吃苦能力升级空间 149 22 我可以——让遇到困难的孩子不放弃 153 23 我愿意——让孩子积极参与竞争 160 24 我相信——让孩子学会信任他人 166 25 我喜欢——让孩子正确对待偶像 172 26 没关系——让被揭短的孩子学会幽默的解嘲 177 27 谢谢你——让孩子学会感恩生命里的那些挫折 183 第6课 吃苦是福——全世界父母都需借鉴的范例 190 神奇测试 父母的教子能力指数 191 28 教无定法——韩国父母的家庭教育 198 29 绅士是这样炼成的——英国孩子的餐桌课堂 204 30 细节决定成败——德国孩子的家庭教育 210 31 再富也要穷孩子——澳大利亚的家庭教育法 216 32 成功从家庭开始——美国人的育儿经 222 33 孩子当自立——日本自立教育法 228 34 无规矩不成方圆——瑞士孩子的家庭教育 234 35 给孩子多一点自由——法国孩子的家庭教育 241 试读章节 要舍得让孩子早吃苦 早上,天气阴沉沉的,乌云已在头顶盘旋,眼看着就要下雨。没过一会儿,大雨果然倾泻而下。女儿还在吃早餐,她抬起那可爱的小脸蛋,问我:“妈妈,下雨了,可以不去学校吗?”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去吧!下雨怕什么?”女儿有点不情不愿,但看我态度坚决,就闷闷不乐地吃完饭,然后背起她的小书包,低着脑袋走出了门。看着女儿打着花雨伞,穿着小雨靴,晃晃悠悠地上了校车,我才回到房间。 下这么大的雨,孩子又这么小,不去上学,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是,我并不希望我的孩子连这么小的一点风雨都承受不了,我也不希望她在这么小的困难面前都要退缩、逃避,我更不希望因为我的不舍让她有了依赖和躲避的借口。 孩子还小,生命的里程才刚刚开始,还不明白生命中不仅有晴天,还有雨天;不仅有花裙子,还有小污点。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路上也许会一帆风顺,也许会雷电交加,而我,却不能永远做她遮风挡雨的港湾。总有一天,她也会不再需要我的怀抱。她这个年龄,刚刚开始品尝生活,第一口是甜的,就赞美生活,第一口是苦的,就诅咒命运。而生活会很耐心地等待她自己懂得——不论是苦是甜,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在她不愿意出门的时候,推她一把;在她不愿意面对的时候,要求她一下;在她想依赖的时候,舍得放手。 我并不是希望我的孩子一定要多么的坚强和勇敢,我只是希望她在应该出门的时候有跨出去的勇气,在应该吃苦的时候能够承受得住苦难的考验。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上帝都会交付属于他的使命和责任。为了考验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完成,上帝首先会设置一些挫折,能够在挫折和苦难的打击下坚强站立起来的人才能获得上帝的青睐。 试想,没有吃过苦的孩子怎么会发现自己生活的珍贵;没有体会到生活不易的孩子怎么会明白幸福的生活要靠努力才能得到的道理。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来说只是为未来的成功和辉煌积攒一点本钱。况且孩子吃点苦又算什么呢?凡是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哪个没有吃过苦呢? 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推销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由此可见,吃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吃过苦的人会离成功更近。 父母也懂得这些道理,但未必舍得让他们的孩子去吃苦。当他们看到孩子对饭菜挑三拣四,他们会生气,埋怨说以后等孩子成家了没人给孩子做饭吃了,孩子就不这么挑剔了。当他们看到孩子对自己买给他的新衣服不满意,他们会伤心,抱怨说以后等孩子长大了,就再也没有人给孩子买衣服了。 这样的话说过多次,做饭的还是兢兢业业地做,吃饭的还是漫不经心地吃;买衣服的还是兴高采烈的买,穿衣服的还是不情不愿的穿。 老调重弹的话,说不到孩子的心里,说了还不如不说。 可是妈妈们为什么就不趁着孩子放暑假,放手让孩子为家里做一顿饭菜?为什么不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清洗自己的衣物,打扫自己的房间?为什么不放开怀抱,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 难道非得等到他长大了、成家了,等到没人给他做饭吃的时候,才让他体会到饭菜端到桌子上的“粒粒皆辛苦”?难道非要等到没人给他洗衣打扫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今天? 口头说教一百遍,永远不如一次行动给孩子带来的认知和体会。 所以,给孩子一个“吃苦”的机会,不要让我们的不舍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其实,做父母的都明白,孩子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苦是一定要吃的,罪是一定要受的。与其面临苦难时措手不及、一蹶不振,与其在打击面前颓废哀伤、泪流满面,与其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处处碰壁,不如早点让孩子把这些苦都吃了。 毕竟,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社会不可能像父母那样去娇宠他、宽容他、毫不计较地接纳他。父母舍不得让他吃苦,可是社会舍得,生活舍得。 既然迟早都要吃苦,迟早都要独自面对生活的磨难,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教他如何坚强,如何自立,如何忍耐,如何有韧性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父母们也要明白一句话:吃苦要趁早。早一点让孩子理解苦难的意义,懂得在苦难中成长,远比给他留下的那些存款、房产和汽车要来得更有价值。 当然,强调让孩子吃苦,让孩子早吃苦,并不是说孩子吃的苦越多越好,也不是说孩子吃的苦越多将来就一定会成功,而是提醒父母们不要刻意去避免孩子受苦。在该吃苦的时候不让孩子吃苦,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自己。 台湾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吃苦当吃补。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将来就会有出息,但对于孩子来说,人生需要经历很多的事情,读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如果父母怕孩子吃苦,帮孩子把读书以外的事情都做了,就等于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自立的机会。P13-17 序言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操心如何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健康快乐地长大。我们给孩子买高级奶粉,吃最有营养的早餐,穿最舒适、最漂亮的衣服。什么好买什么,什么贵买什么,而我们做这些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给孩子一个宽松愉悦的童年,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孩子上学了,长大了,我们要操的心更多了。我们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忙前忙后;为了让孩子专注于学习,我们包揽了孩子生活中的全部。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们费尽心血,可孩子却不能吃苦,不能忍受挫折,遇到困难只想着如何逃避,如何推给父母来替自己解决。骄傲自满、眼高手低等缺点成了现在孩子的通病。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常常会疑惑,我们将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最多的爱给了孩子,为什么孩子还是无法成材呢? 原因恰恰就在于此,现在的孩子享受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只能享福,不能吃苦。而人生也好,社会也罢,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挫折和机遇也是共生的,吃苦、挫折、磨难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笔财富。 香港首富李嘉诚是身价超过千亿元的富翁,他被美国的《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企业界领袖之一。而这样一个成功的人士,却幼年丧父,14岁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李嘉诚说:“我17岁开始做批发推销员时,就体会到赚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场严酷的考验与磨练,而李嘉诚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这同样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顺利而不遭遇挫折,幸福而不遭受苦难,成功而不遇到失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挫折与苦难往往是难免的,这不是孩子想逃避就能逃避得了的,也不是我们想保护就能保护得了的。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无奈,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面对人生路上的苦难和挫折,如果孩子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的精神去面对它,去战胜它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它,那么孩子想不成功都难。 所以,我建议父母们要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经历一些磨练,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要知道经历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挫折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升华孩子的精神,促进孩子的成熟,完善孩子的品格。如果孩子把挫折看作成功的前奏,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所受的这些苦将会丰富孩子的阅历,使他的人生变得多姿多采。 我们常说,如果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那么到了不该吃苦的时候就一定会吃大苦。但如何让孩子吃苦?怎样让孩子吃苦?这就是一门学问了。因为吃的苦轻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吃的苦重了,又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什么时候让孩子吃苦?孩子不愿意吃苦怎么办?孩子苦也吃了, 目的却没有达到,这如何是好?孩子心理抗压能力低怎么调节?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该如何引导?这些都是现实存在且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这是一本关于“吃苦教育”的实用手册,这本书从帮助父母的角度出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人际交往中,让孩子在吃苦的同时获得成功。这本书浅显易懂,却叉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 相信本书能解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让父母换一种角度来爱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俄)屠格涅夫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就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印度)泰戈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