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用绳子拴住牛的耳朵,拉犁时牛要不卖力,就用鞭子打。牛魔王不能说话,只好无可奈何地帮人拉犁子。五谷收了以后,刚够人吃的,牛怎么办了呢?这时太白金星又来传达玉帝的旨意:人吃五谷,牛吃五谷秸秆和草。直到现在,人间还是按照玉帝的规矩办。
猪八戒出世
讲述:杨广民48岁农民初中
记录:姚克明44岁干部高中
1978年采录于郊区工委门前
传说天上的神仙,也兴过生日祝寿。
每年三月三,天上大大小小的神仙都来给王母娘娘祝寿,酒宴就摆在瑶池。神仙里面,酒量最大的是天蓬水神。他最喜欢喝王母娘娘宫里的醇香桂酒。平常喝不到这种好酒,所以好酒到手,喝个没够,不醉不休。
有一次,他来王母娘娘宫中,拜完寿就坐下喝酒,左一盏右一杯,直喝得头重脚轻,分不出东南西北,才头蒙蒙地离席而去。因为酒喝得太多,出了瑶池他就走错了路,糊里糊涂地闯进了广寒宫。
天庭里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都是富丽堂皇,住着天王大帝,神兵天将。独有广寒宫里住的是仙女。这些仙女长得一个比一个俊,嫦娥仙女更是出众。天蓬水神早就听说嫦娥仙女美貌无比,这回见了,便嬉皮笑脸地缠着她,胡扯八扯,没完没了。
有道是“酒喝多了误事。”天蓬水神在广寒宫里耽搁了时间,被值班灵官知道捉住,押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天颜大怒,说他违犯天规,罚下凡间,去东海里一个荒岛上受苦。夭蓬水神后悔不及,只得驾起黑云,出了南天门,向东海去了。
南天门到东海有十万八千里路程。天蓬水神边骂边走,不知不觉来到徐州上空。这时正赶上孙猴子降生花果山,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山崩石裂,将天蓬水神吓得不轻,一失脚,卷成一团黑球从云间滚下,正栽到白龙山下晒太阳的老母猪肚里,变成一头小猪崽了。
这头老母猪已经怀胎,正躺在山坡“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冷不防天上掉下的黑球砸在身上,疼得“嗷嗷”直叫,乱滚乱翻,连猪崽落下地也没觉着。老母猪在山石中滚出了一个石坑,陷入坑底,化成一眼清泉;一窝小猪全抛在坑外,除了夭蓬活蹦乱跳地跑走了,其他的全变成黑色的石头。老远望去就像一窝小猪聚在母猪身边吃奶。这就是“母猪泉”的由来。
天蓬水神变成的小猪崽,生下来见风就长,能走能跑,四下里找食吃,不足月就走南闯北,也不管水里生的,树上长的,净拣好的吃。满月那天,它跑到茅村,被小张家的一位老汉捉住,带回家里圈养起来。这位老汉是当地的土地老爷,是玉皇大帝叫他管教好这头小猪的。
别看猪小,可性子野,能吃。老汉给它准备一天的吃食,它一顿就给吃得精光,吃完了还“哼,哼,哼!”叫着要食吃。过不多久,这猪崽长得又高又大,吃得更多了。吃不饱它就往外跑,老汉用石头垒的猪圈也圈不住它了,只要它用鼻子一拱,石头墙就“哗啦”一声倒了。
后来,它经常溜达。从徐州到利国驿,一路上有十八个清水泉。天旱时,它上“涝泉”去洗澡;天涝了,它到“苇泉”去打溺,除了生养它的“母猪泉”外,每处清水泉都叫它糟蹋得不成样子。
它还喜欢爬山找食吃。上了山就把花草树木啃光吃净,吃完了就把山上的红土拱到河里,使周围的山都成了光秃岭,所有的河沟全被填平。真是山头光秃秃,流水无正路。这都是它造的孽。
这头猪走到哪里,就祸害到哪里,越祸害越大。老汉看见,心里难受。他想来想去,只好用铁链子将这猪锁在家里。从此,它性情果然变得温顺起来,后来竟成了贪吃贪睡的大懒猪了。它成天吃了睡,睡了吃,养得肥头大耳,浑身溜圆。老汉看了心中高兴。年底了,老汉知道他的任职已满,便从茅村请来两个杀猪匠,准备杀猪,用这个招吓唬它,让它到季山庙脱胎换骨。
这一天,大肥猪睡醒了,总是瞪着两眼盼老汉来给它喂食。但是它看老汉走路架势不对,手里也没拿食盆,只提一根粗绳子,便警觉起来。等杀猪匠走来,它闻出了气味,自知大祸临头,拼命挣断铁链,“噔”地一下跳出院墙,逃到季山,闯进了山顶上的和尚庙。
天蓬水神下凡后,玉皇大帝知道它走错了路,投错了胎,变成了大肥猪,便派太白金星下凡来点化它成人。太白金星领旨,在徐州西北的季山山顶点石成庙,坐等大肥猪进庙取经。
大肥猪闯进庙里,方丈知道天机不可错过,就将双手一合,念了声:“阿弥陀佛”,然后唱道:“大难临头上山来,消灾除难入佛门。”(P0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