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爻:喜怒不形于色
九五。咸其□,无悔。
《象》日:成其□,志未也。
第五爻“咸其□”,“□”是身体哪一个部位?过去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还是以其中的一个说法最有道理,当然另外一个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主流的说法也应该最笃定,“□”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后背的脊柱,而且人身的督脉也在其上。艮卦第三爻“艮其限,列其夤”,“夤”就等同于“□”,就是腰背的位置,“艮”跟“成”有关,因为腰酸会引起背痛。
“九五”是君位,就像人的全身骨骼以脊柱的中正最重要。练气功的、学中医的都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修炼的关口,不管是督脉,还是人的脊柱,都是全身的君位,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如果歪了或者不通气,全身就不可能舒服,所以重要无比。而咸卦最重要的爻又是第五爻,居君位、统管一切的中枢位置,也是万感交集的位置,身上所有的从指尖、脚尖等感应外界的信息都会透过神经传导或气脉流通,到达中枢的位置,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中央处理的设备,就是第五爻,所以它是多感,每一种最细腻的感受都有。
我们看“膊”字,左边为肉,右边为“每”,就是每一样都没错过。所以人生多样的感受、感触全部集中在“□”这个地方,然后再由“□”决定下什么指令,就像领导决策中枢,面对地方上报上来的所有信息,有时候要对勘、要查证,然后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权衡比较后,并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和我们的肉身处理神经末梢的感应一样,重要而冷静,不轻易反应,但是处理时,绝对要考虑整体。
我们平常说的冷感就是这个爻,表面上是冷感,其实什么信息都收到了,但是不轻易反应,免得反应错误;就像领导人,因为是君位,是主心骨,不可以轻举妄动。可见,“□”这个字很深沉,“每”字加上三点水就是海,像海一样深,绝对不是肤浅的,不是表面的乱动,就像领导人考虑问题要很深,不能太肤浅,不能动不动就暴跳如雷。如果是用“日”字边,就是“晦”,黑暗的意思,也是很深沉,通常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无悔”的悔字右边也是“每”字,人心中如果有好多念头,处理不好,处理不公正,你就会后悔。“悔”就是“心之每”,不会只有一个念头,所以我们说多心为憾,这么多念头到底哪一个念头对,要怎么处理好这些念头?处理到没有悔就对了。
一个组织中那么多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要怎样统统摆平?羊羔虽美,众口难调,一定有是非,就领导人来讲,他是要化解是非的,而不是增加是非,所以他要做到“无悔”,他的感就得慎重处理,需要高度冷静,有时还要喜怒不形于色。
换句话说,咸卦第五爻一定要冷静控制,不能热情澎湃,被所有的感觉所左右,需要整体的制衡、节制,尤其是君位,领导人不可以太滥情,不可以感情过分丰富。因为他断事情要公正,政心无情。可见,这个爻并非真正的冷感,而是千头万绪、万感交集荟萃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不能够随便回应。这个爻就是我们人生在世真正要修到咸卦君位的高度,要如如不动,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轻易做浅层的反应。
“咸其□,无悔”,有点像“情到深处无怨尤”这句诗,“无怨尤”就是“无悔”,因为情到深时,没有什么好怪的了。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部美国人创作的小说叫做《爱的故事》,后来拍成电影,那个爱情故事比起现在来单纯得多,可是在那个时候就是蔚为风潮。这就代表纵欲过度后,反而向往纯情,里面有一句名言:“爱是永远不必说抱歉。”文言文就叫“情到深处无怨尤”,这就是“咸其□,无悔”这种用情的方式;而领导人就是如此,他不能够感情用事,不是绝情,可能还是很多情,而且情很深,很内敛。
“□”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男人才有的第二性征。男孩子小时候的童音很可爱,大概到了十来岁之后就开始变音,然后就长出了喉结。这种说法就认为“□”是喉结,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的道理,这还要跟恒卦的第五爻连在一起想才能更清楚。喉结是很特殊的,女人没有,只有成年男人有,男女有别就是这个爻的意思。在咸卦的感中,男女有别在君位这一关键的位置,像喉结,就有控制自己不要乱讲话的意思在内。第六爻“咸其辅颊舌”是讲话,为什么到第六爻要讲呢?因为心中有一些话不吐不快,心中憋的东西是什么?是第四爻,因为第四爻是心感,心中的念头乱七八糟,如果没有第五爻类似喉结的东西给你节制,心里有什么话直接就冒出来了。第四爻心中想的,第五爻直接就讲出来了,很可能会造成伤害。而君位要稳重,要慎言,喉结的位置作为一个象征,就是要提醒讲话时注意心口之间千万不要无遮拦。咸卦这一爻以男人的喉结取象是有特殊意义、特殊考量的,因为恒卦的第五爻爻辞讲“妇人吉,夫子凶”,是不是在讲男女有别?咸、恒相综一体,恒卦第五爻女人吉,男人凶,男女有别,吉凶迥异。咸卦第五爻也是男女不同。
前面,我们已经把“咸其□”的意思大致说过了,“咸其□”才能“无悔”。虽然多感,因为冷静,控制得当,不会轻举妄动,不受感情的左右,就产生了一个极好的结果,即不会有后悔的事情产生。“无悔”比“悔亡”的境界要高。咸卦四爻做到了“悔亡”,五爻才能“无悔”。“无悔”是“悔亡”进一步的境界,根本就不会有悔,就是修行到家了。禅宗宗师神秀的境界只能算是勉强“悔亡”,而惠能的境界根本就无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是神秀的悔亡境界。到了慧能则是说岂有此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九五”为什么要“咸其臆”,克制、内敛?除了他的位置,还有“上六”的负面的干扰,但又是一个致命的吸引力。大人物的私情,心里面的某一些挂碍,都是因为“九五”受“上六”影响太深了,就是《小象传》告诉我们的:“志末也。”整个心志都受“上六”主宰,可能就耽误了“九五”该做的事,这就是典型的因私误公。乾隆如果是“九五”,和坤就是“上六”,因为他“志末”,他才需要“咸其□”。抗拒不了“上六”的诱惑,又做措施防范;又怕败坏全局,更无以面对“六二”。这就是“九五”的处境——“志末也”。
“九五”爻变叫什么卦?小过卦。也就是说,大过不犯,小过不断,作为咸卦的君位,无伤大雅的事情还是难免。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