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杨建//彭仕雄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50余年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成果编撰而成的。全书共13章:第1章绪论,介绍工程概况、勘察过程及枢纽区的基本地质条件;第2章介绍了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争论情况、解决措施及研究结论;第3章论述了长期争论、有严重分歧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基本烈度;第4章论述了水库渗漏的提出;第5章论述了堆积体研究的意义、形成机制、多种工况下的稳定分析结果、工程处理措施、稳定监测系统和初步监测成果;第6章论述了早期工程勘察、建设中一直争论不休、复杂的坝区构造问题;第7章论述了废旧煤洞分布特征;第8章论述了坝基勘察过程,砂层分布,覆盖层建坝条件;第9章论述了工程边坡概况;第10章论述了围岩分类,围岩稳定性分析,瓦斯分布特征、危害评价和防治措施等;第11章论述了坝区水文地质环境,水化学特征,岩体渗流三维有限元数值摸拟,渗控方案与措施等;第12章论述了大坝所需填筑料的料场选择等;第13章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概略性总结。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历经50余年勘察、设计和科研取得数十项专题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中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区域构造稳定,水库岩溶渗漏,近坝堆积体,枢纽区构造,废旧煤洞对工程的影响,工程高边坡的稳定,面板堆石坝基地岩土体的利用,地下洞室君的稳定,枢纽区渗流场和防渗处理,堆石料的勘察和评价等。在内容上有问题的提出,有争议的情况,有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采用手段、研究方法、工程处理措施以及效果评价,体现了宏现地质分析判断与多手段、多方法定量评价有机结合的现有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方向,反映了水利水电同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水平。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土建、交通、矿山等领域的科研、勘察、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过程

 1.3 基本地质条件

1.3.1 地形地貌

1.3.2 地层岩性

1.3.3 地质构造

1.3.4 物理地质作用

1.3.5 水文地质条件

 1.4 开挖前后基本地质条件复核对比

2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总论

 2.1 区域构造稳定问题

 2.2 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2.3 近坝堆积体的稳定问题

 2.4 枢纽区构造活动性问题

 2.5 废旧煤洞对工程的影响问题

 2.6 面板堆石坝地基岩土体的利用问题

 2.7 工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2.8 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问题

 2.9 枢纽区渗流场和防渗处理

 2.10 筑坝材料的勘察和评价

3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地震

3.2.1 地震地质背景

3.2.2 地震构造带及坝区断层活动性

 3.3 地震基本烈度

 3.4 水库诱发地震

3.4.1 库区基本地质条件

3.4.2 水库诱震环境分区

3.4.3 各库段诱震条件分析

3.4.4 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评价

3.4.5 最大可能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

3.4.6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小结

4 水库岩溶渗漏

 4.1 河间地块岩溶渗漏影响因素分析

4.1.1 地貌-地质结构

4.1.2 岩溶发育特征

4.1.3 水文地质特征

 4.2 河间地块岩溶渗漏可能性评价

 小结

5 近坝堆积体

 5.1 基本地质条件及形成机制探讨

5.1.1 地形地貌特征和工程分区

5.1.2 堆积体成层特性

5.1.3 水文地质条件

5.1.4 堆积体形成机制探讨

 5.2 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5.2.1 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

5.2.2 软滑带-Q层物理力学特性

 5.3 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5.3.1 宏观稳定性分析判断

5.3.2 稳定性分析计算

5.3.3 离心机物理模型试验成果

5.3.4 堆积体稳定性综合评价

 5.4 堆积体工程处理方案

 5.5 监测设计与监测成果

5.5.1 监测阶段划分和工程分期及其目的任务

5.5.2 监测范围与重点

5.5.3 设计与布置原则

5.5.4 第一期监测设计方案和监测成果

 小结

6 枢纽区构造特征

 6.1 岩石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

 6.2 地质构造特征

6.2.1 褶皱

6.2.2 断层

6.2.3 层间剪切错动带

6.2.4 节理裂隙

 6.3 构造演化发展初步分析

 小结

7 废旧煤洞的勘察与工程处理

 7.1 含煤地层分布概况

 7.2 废旧煤洞的特征

7.2.1 煤洞的开挖方式

7.2.2 废旧煤洞的分布规律

7.2.3 煤洞及煤槽变形模式

 7.3 废旧煤洞的危害性评价和处理措施

7.3.1 渗漏问题评价

7.3.2 对地下建筑物及围岩的危害

7.3.3 对建筑物地基的危害

7.3.4 对边坡的危害

7.3.5 采空区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7.4 废旧煤洞的处理措施

 小结

8 面板堆石坝地基

 8.1 趾板地基

8.1.1 趾板地基基本地质条件

8.1.2 趾板地基岩体质量评价

 8.2 堆石区地基

8.2.1 坝基覆盖层物质组成结构

8.2.2 坝基覆盖层物理力学特性

8.2.3 坝基覆盖层渗透变形性能

8.2.4 砂层液化稳定

8.2.5 覆盖层建坝的安全度

 小结

9 工程高边坡

 9.1 边坡分类和变形失稳模式地质分析

9.1.1 边坡岩体结构分类

9.1.2 岩质边坡岩体总体稳定性CSMR评价方法

9.1.3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9.1.4 土质边坡变形失稳模式

 9.2 典型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加固处理

9.2.1 引水发电隧洞进口边坡

9.2.2 溢洪道向斜核部段内侧边坡

9.2.3 溢洪道陡槽段高边坡

9.2.4 左岸坝顶边坡

9.2.5 覆盖层滑坡

 小结

10 地下洞富群

 10.1 洞室围岩分类

10.1.1 初步设计阶段围岩分类

10.1.2 施工开挖后围岩分类

10.1.3 围岩分类对比评价

 10.2 洞室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措施

10.2.1 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

10.2.2 隧洞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

10.2.3 反演分析

10.2.4 不良地质洞段的成洞条件

 10.3 瓦斯

  10.3.1 瓦斯赋存条件

  10.3.2 瓦斯危害性评价

  10.3.3 瓦斯防护措施

 小结

11 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动力场

 11.1 地下水与地下水系统

11.1.1 地层岩性和构造发育特征

11.1.2 地下水埋藏与分布特征

11.1.3 废旧煤洞和洞室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1.1.4 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

11.1.5 岩体渗透性分析和渗透性分区

 11.2 地下水渗流系统

11.2.1 右岸沙金坝条形山脊裂隙水系统

11.2.2 左岸库首至白沙河河间地块裂隙水系统

 11.3 坝区地下水渗流二维数值模拟

11.3.1 坝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模型概化

11.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11.4 水文地质参数反演分析

11.4.1 渗透参数反演计算

11.4.2 计算成果及分析

11.4.3 模型的检验

 11.5 防排水方案计算与评价

11.5.1 防排水设计原则和组合方案

11.5.2 防排水方案计算评价

 11.6 渗控方案与措施

11.6.1 设计渗控方案

11.6.2 渗控方案实施及效果检测

11.6.3 坝区地下水位长期观测系统布置

 小结

12 天然筑坝材料

 12.1 勘察工作概况

 12.2 堆石料

12.2.1 堆石料场的基本情况

12.2.2 料场选择

12.2.3 堆石料复查

 12.3 施工参数的确定

12.3.1 现场爆破试验

12.3.2 现场碾压试验

12.3.3 施工参数选择

12.3.4 施工开挖、运输、填筑及质量检测

 小结

13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