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几何
小至分子结构,大至星系漩涡,几何是不受尺度限制的共同“模式”;连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东西,其背后都有看不见的规律在起作用。但是我们一般不说科学规律是“神圣”的,所以几何规律和科学规律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非理性的内容,偏重于文化、艺术等人文因素。相对于作为数学的几何学,神圣几何研究的是创造的蓝图,从几何形体中寻求精神的价值,并且在创造中运用几何规律。
诚然,许多人通过几何看到了宇宙设计师的痕迹,认为万物那美妙的秩序是由于超自然智能的设计而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这在本质上是宗教的信仰,几何在这里不过是被有预定信仰的人拿来证明自己正确而已。《圣经·约伯记》里,上帝问约伯道:“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在这里,作为神圣的建筑师,上帝说自己用几何方法规划了宇宙和大地。不过在这里的上下文之中,虽然“神圣几何”在字面上是“神”、“圣”,但未必就是指神灵或者圣人。什么是神圣?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一定关乎人的心灵和精神,关乎人生的“意义”这两个字,这神圣才落得到实处。
科学的眼睛在几何模式里看到自然的数学规律,宗教和灵修的眼睛在同样的模式里看到宇宙的本质,然而这两种行为往往需要互相参考。在极端的神圣几何研究里,面对埃及金字塔、麦田怪圈、英格兰古代巨石阵等等几何构造,忽然之间,仿佛所有的古人都掌握着比我们更丰富的智慧,仿佛今天的人们比古人更加远离神性、更加堕落了。所以在赞赏神圣几何感悟之美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睁开科学的眼睛。相信创造的奥秘决不如魔法符咒般简便易行、立竿见影,不是佩戴一个五角星的项链、冥想一个圆里套方的曼荼罗就可以心想事成的。金字塔八成并不是神秘能量通道的人口,麦田怪圈跟外星人拯救地球的计划也没有什么关系,而巨石阵等古人的遗迹也不是某个跨越全球各个远古文化的宏伟计划的一部分。
虽则如此,研究神圣几何仍然是有意义的。只是来自心灵感悟的美,便应留在精神的世界。几何是宇宙最基本的建筑模式,世问的一切造物因此是彼此关联的整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建造。有关这一点,后面还会细细道来。
同样是“内则其方,外则其圆”的乾坤之象,有的人看到“孔方”——金钱在运转整个世界,金钱是这个世上值得顶礼膜拜的神物;有的人看到了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圆代表了圆滑,而方代表了城府,这两方面仍然是社会的处世标准;有的人则看到天道浑然包裹了东南西北,只消走出城墙的阻隔就接触得到关于世界的哲理。
古语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直尺和圆规不就是几何的两样法宝吗?而几何的首要目的,就是建造。在一个建造者的眼里,人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建造内在空间的过程,没有一砖一瓦的浪费;这“方圆”也就是心灵这片天地,处处一草一木的有情。
天圆地方
人生有什么意义?
不知道,所以去算命。算命的法宝,古有《易经》,今有星相,都有几何的因素在里面。几何贴上了神圣的标签之后,就不是数学而是哲学了。不过算命贴上了神圣的标签之后,就不是哲学而是玄学,或者说巫术。人生是哲学而不是巫术,巫术只考虑现实,哲学才讲求意义,所以人生可以贴上神圣的标签——这样做了之后,看人生也就会不同,也就没有必要算命,因为人生根本的奥秘已经被你看到了。
宇宙从哪里来?好像这个问题只能在宇宙之前、宇宙之外寻找答案。可是,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这种问题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日宙,在时间开始之前和空间所及之外,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根本“没有意义”。就像1除以0一样,没有意义。
对宇宙来说,混沌的起点是不可知的,寂灭的终点是不可违的,重要的是现在。相对于“没有意义”,自然宇宙的本身就是“意义”了。我的起点不可知,终点不可违,而今天我存在,我就在意义里面。
既然天人合一,那么宇宙的奥秘跟人生的奥秘也应相映成趣,几何哲学家们在屋子里摆弄圆规直尺,决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包括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这个几何图形的序列跟神秘三角可以比拟,同时从道家的宇宙观得到呼应——“道生于无”,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这个数字序列中,圆形就是道的写照。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人类在文化历史上都用圆形来代表归一、圆满、完美,这是宇宙整体的属性;况且,圆形又是表达永恒无限的唯一图形。圆周率丌是一个无理数,也是一个超越数,就是说这种数是永远超越我们的认知能力的,因此圆的精髓存在于一个我们理性世界之上的范畴。圆是“0”,也就是未显现的存在、蕴含无限生机的“空”,同时又是包容一切存在、超越万千气象的一切万有。然后才是一和二。圆的直径把圆分成两个部分,这直径看起来是“1”,但它同时又是代表对立统一的“2”。所谓创生的过程就是0=-1+1:凡有创造显现,必有二元对立,二者相互依存、参照。至于三角形的出现,则标志着“结构”与“平衡”的诞生,这两点是几何的核心。再接下来就是天圆地方——方形代表的是物质世界,因此柏拉图用立方体代表四元素之一的土。
所以,几何形体里蕴含着很多的哲理。达·芬奇等人如此痴迷地研究几何,却一条数学定理都没有提出来过,因为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数学。几何形体潜藏的最大两个秘密,一是创造,二是升腾,也就是世界与人生的来源和归宿。
至于更复杂的几何形状,也被人们加以命名,并且用来探究哲理,就像是一种古老而神圣的文字。还拿毕达哥拉斯做例子,看如何从寻常中解读出不寻常。这个学派曾经推崇一个神秘三角图形(Tetractys),也就是排列成三角的十个圆点。从哲学的眼光看,这里面有很大的奥秘:第一,它包含了1、2、3、4这四个数字,代表不同的维度,也就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这是空间结构的创生过程;第二,这几个数字加起来是10,从个位数跨越到两位数,表示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第三,它们还包含着4:3、3:2、2:1等比例,这些比例是毕氏音乐体系的核心,象征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律。因此,他认为神秘三角表达了宇宙的原理:一体性和秩序性,这两点是自然的根基与源泉。
这十个圆点相连接,赫然可以得到一个“生命之树”的图案。这个图案来自犹太教传统,象征着脱离物质世界、回归精神永恒之路。我们未必接受这种柏拉图主义的思想,但其中有两点结论是值得指出的——几何建造中蕴含着生命,这才是所探究的核心,而生命则是永恒的。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