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刘瑞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瑞编著的《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以科学哲学为理论基础,从4方面探讨学生的科学学习:起源、过程、结果和本质。其中,“起源、过程和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本质”属于本体论范畴。

·科学学习的起源:。本书首先剖析了基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学习起源的基本观点;随后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从批判理性主义的视角重建科学学习的起源。

·科学学习的过程。本书着重讨论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论细节——问题及其成长、尝试与清除错误,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在学生本能和科学属性的互动与冲突中,彰显科学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科学学习的结果。本书首先从库恩科学哲学的“结构”视角探讨概念的本质和属性;以此为基础,分析学生概念的特点及其与科学概念的异同,最后从“结构”和“范式转换”的观点考察学生的概念转变。

·科学学习的本质。本书将转向一些更具本体论意味的探讨。以“三个世界”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多元论的视角探讨科学学习的本质;最后回归认识论范畴,建构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内容推荐

当前,科学教育研究越来越重视科学哲学的作用,科学哲学作为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础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刘瑞编著的《科学学习理论概论——科学哲学的视角》基于科学哲学,从4方面探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学习问题:起源、过程、结果和本质。其中,“起源、过程和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本质”属于本体论范畴。全书推理严密,印证资料丰富。读者能够很好地从案例中找到理论的生长点,易于理解。

本书可供从事中学科学教育(化学、物理、生物等)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科学学习是科学教育的中心

 1.2 作为科学教育理论基础的科学哲学

 1.3 科学哲学与科学学习

 1.4 科学学习的四个基本维度及其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科学哲学、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理论

 2.1 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2.1.1 科学教育研究中当代科学哲学的缺失

2.1.2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在科学教育研究中的崛起

2.1.3 科学教育研究者对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忽视

 2.2 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科学学习理论

2.2.1 早期的科学教育:受缚于古典教育的科学学习方式

2.2.2 进步主义时期的科学教育:“儿童中心论”与“做中学”

2.2.3 科学课程改革时期的科学教育:“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

2.2.4 当代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科学哲学的历史及脉络

 3.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从经典经验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

3.1.1 经典经验主义

3.1.2 实证主义

3.1.3 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

 3.2 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科学知识增长论

3.2.1 科学知识增长论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3.2.2 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

 3.3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发展的结构

3.3.1 库恩的科学发展图像

3.3.2 常规科学与范式

3.3.3 异常现象与科学危机

3.3.4 科学革命与范式转换

 3.4 “三个世界”理论:世界1、2、3及其相互作用

3.4.1 世界1、2、3

3.4.2 世界3的本体论地位

3.4.3 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3.4.4 语言、自我、科学与世界3

 参考文献

第4章 科学学习的起源: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1 科学学习的实证主义起源

4.1.1 追求“确定性”: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基本预设

4.1.2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经过“净化”的头脑

4.1.3 归纳的本质和重复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4.2 对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批判性考察

4.2.1 确定性的终结——生理和逻辑的考察

4.2.2 没有无期望的重复——心理的考察

 4.3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

4.3.1 重建理性:科学的理性在于批判

4.3.2 主观期望是人类学习的起源

4.3.3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对主观期望的批判性反思

 参考文献

第5章 科学学习的过程:尝试与清除错误

 5.1 融入科学学习:问题及其成长

5.1.1 理解问题先于理解理论

5.1.2 问题的产生

5.1.3 问题的成长和演变

 5.2 尝试与清除错误

5.2.1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

5.2.2 学牛本能的试错与科学家的试错

5.2.3 试错法与演绎推理

5.2.4 科学的预测性本质与科学学习中的实验设计

 5.3 科学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

5.3.1 “大胆猜想”中的创造思维

5.3.2 “严格反驳”中的批判思维

5.3.3 科学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 科学学习的结果:学生的概念架构

 6.1 概念及其架构

6.1.1 “结构”之于《科学革命的结构》

6.1.2 概念的本质:以分类的方式把握自然规律

6.1.3 概念的结构性和扩展性

 6.2 学生的概念架构

6.2.1 基本预设与概念架构

6.2.2 现象基元与概念碎片

6.2.3 学生概念与科学概念

 6.3 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6.3.1 概念转变的经典研究

6.3.2 概念转变的困难

6.3.3 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章 科学学习的本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7.1 从“三个世界”的观点看科学和科学学习

7.1.1 科学是为使“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发展的活动

7.1.2 科学学习以学生的主观世界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7.1.3 世界3客体在科学学习中的存在形式

 7.2 学生主观世界的发展:世界1、3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

7.2.1 物质世界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2.2 世界3客体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7.3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与超越——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7.3.1 亟待变革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7.3.2 科学学习中的主观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

7.3.3 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结语:必要的张力

 8.1 本能的教条与批判的理性

 8.2 试错的被动性与主动性

 8.3 概念的个人性与主体间性

 8.4 本体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