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并不是只有成为CEO、成为业界领袖才能称得上成功。我们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那样的人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拥有一份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工作,不再三天两头地跳槽;能够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而不是硬着头皮痛苦应付;同时又能够积累一定的资本,照顾好年迈的父母和成长中的下一代,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又正为职业发展而痛苦不已,或许杨毅的《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会告诉你答案。即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们的成功“秘诀”,也尽在本书之中。细细品阅本书,或许会带给你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让你少走弯路,更快地达到成功之巅。
《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由杨毅所著,是专门写给普通职场人员的成功实战指南。通过对成功九大因素的层层剖析,用真实案例还原通向成功的全部奥秘。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沃伦·巴菲特,他们的成功之路同样逃不出这九大因素的左右。
这是一本正处于迷茫中的职场草根族绝对不能错过的成功指南。翻开此书,属于你的成功,将由此揭幕!
大家如果细心一点,就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但凡在职场上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大都是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8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人(看看你的公司里,是不是这样)。营销总监肯定要比业务员的待遇高,因为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8年;人事总监的收入可以达到年薪50万元,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研究了12年。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都有其自身的规律,都有一些值得你去深入琢磨的东西,也都可能产生一些顶尖的专业人才。即使是发传单这样貌似简单的工作,如果要发得好,也肯定有许多门道;收破烂也能收出世界级的富豪出来。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与这些不同行业的顶尖高手接触,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于自己的所在领域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随时和你侃侃而谈。
中国有句古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游离于这一行之外肯定是不行的。你必须要深入进去,研究出它的“门道”和规律来,你才可能成为高手,你才有资格去拿高薪。否则,只浮于表面,一切都免谈,因为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要想知道你在这个岗位、这个领域是否积累够了足够的经验,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对这个岗位或领域有着怎样的理解或独特见解?如果你能道出个一二三来,恭喜你,你已经入行了,已经能看出些“门道”来了。要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怎样做又是徒劳无功的,凡事都有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这时候,你才真正把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你才有资格称得上是有“真才实学”。而这些知识,才是构建你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所在。
很多职场人士(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往往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接触工作才刚刚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就认为没什么发展前景,便拍拍屁股走人。遇到下一份工作还是这样,从来没有在一份工作上深入下去。
职场新人进入一家公司,基本上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情况,一年左右才能入门,两年左右才能入行,三年以上才能有效积累工作经验。如果你工作3个月或者半年就跳槽,你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最核心的东西,更别提积累工作经验了。以为跳槽多就可以快速积累经验,那其实是自欺欺人。真正有没有学到东西,又学到了什么地步,扪心自问,其实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什么样的人最能创造价值?专业人士。
如何成为专业人士?在一个岗位上老老实实工作获得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经验积累。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全才,而是专才。
P6-7
事情缘于一次招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次普通的招聘事件,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一次,我所负责的部门要补充人手。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有基本工作经验、能够有一定成长潜力的新手。投递简历的人很多,但合适的寥寥无几。面试过后,综合比较,只有一个人最适合这个岗位。但最终,我还是将他放弃了。
说他适合,是因为针对这个职位而言,他的综合能力、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及对于薪资的要求比其他几位应聘者更符合我的预期。但最终之所以放弃他,原因只有一条;这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
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尽管我想给他一次机会,但考虑到现实问题,依靠我现在的能力,我根本救不了他;他有着12年的工作经验,却换了10份工作;他的年龄比我们部门的平均年龄要长10岁;他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他没有清晰的职业意识,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到现在依然是随遇而安;他工作12年,却和一个应届生竞争一个基础职位;他能够接受公司给出的最低待遇,却没有任何异议……我觉得,与其让他留在这里,不如让他去寻找更适合他、能够给他更多回报的工作吧。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家庭的压力会比较大,工作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意味着一切。如果工作没了,这个人可能会因此而垮掉。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给不了他那么多。
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头徘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职场上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困惑、迷茫、找不到目标。他们的人生从来没有正确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那样的传奇式人物。他们不断地从名人传记、成功学和励志书籍中寻找答案,甚至渴望通过复制名人的道路来到达成功的巅峰,结果却一无所获。
因为,那些人的成功都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毕竟我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优秀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即便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这样的人,撇去他们身上的光环,就会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样都是普通人。通过对于普通人成功背后的推动因素的深入挖掘,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同样可以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
当然,并不是只有成为CEO、成为业界领袖才能称得上成功。我们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那样的人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拥有一份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工作,不再三天两头地跳槽;能够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而不是硬着头皮痛苦应付;同时又能够积累一定的资本,照顾好年迈的父母和成长中的下一代,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又正为职业发展而痛苦不已,或许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即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们的成功“秘诀”,也尽在本书之中。细细品阅本书,或许会带给你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让你少走弯路,更快地达到成功之巅。
杨毅
大半年以前读过这篇文章,当时也觉得非常经典。不过再次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又重新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也就只有有价值、有深度的东西才值得反复推敲和回味。
——龙创
我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学的是信息管理,真的很庆幸看到了这篇文章,名句触动我的心扉,同时也给正在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真的佩服作者,写出这么犀利、经典的文章,支持!
——玉景香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看完您的这篇职场文章,我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让我懂得我现在该干什么,毕业以后出去能干什么,工作以后会干什么!非常感谢您对职场人士及职场晚辈们的关心与指导!谢谢!
——翠屏满山
认真地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确是受益匪浅啊,我也刚刚从学校走入职场。看到这样的文章就好像给我前进的道路铺上了红地毯,让人走的踏实。转载了,感谢作者。
——Brave Cheng
虽然我已经毕业差不多五年了,但是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职场中迷失。我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虽然很多道理都知道了,但还是像你说的那样:缺乏执行力。感谢你的文章,同时也为自己加油。
——不是灰太狼
简直就是在说我!如果早在3年前能看到这篇文章该多好!我就是白白浪费了青春,现在想转行已经很困难,但是我还是想努力一次,改变自己。
——ye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