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荒野生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乔恩·克拉考尔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富家子弟、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一切走进阿拉斯加荒野?

为了逃离沉重的家庭桎梏?躲避复杂的人际关系?

渴望惊心动魄的冒险?还是执著探寻灵魂之乡?

扣动美国人心弦的“阿拉斯加之谜”,本书将为您揭开。

内容推荐

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沿着他的足迹奔走于美国西部,走访与他的旅途曾有交集的人,阅读他留下的谜样日记、照片、书籍和信件。作者还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魔指”峰冒险经历,以及使他醉心户外探险的家庭、心理因素,试图解开这个“阿拉斯加之谜”。

目录

第1章 阿拉斯加荒野

第2章 斯坦佩德小径

第3章 迦太基市

第4章 德特里塔干河床

第5章 布尔海德城

第6章 安沙波到哥沙漠

第7章 迦太基市

第8章 阿拉斯加

第9章 戴维斯峡谷

第10章 费尔班克斯

第11章 切萨皮克湾

和12章 安嫩代尔

第13章 弗吉尼亚湾

第14章 “魔指”峰

第15章 斯蒂金冰帽

第16章 阿拉斯加荒野

第17章 斯坦佩德小径

第18章 苏珊娜河

后记

试读章节

加利恩觉得这个年轻人的计划太鲁莽了,就试图劝阻他。“我说他要去的地方打猎并不容易,可能走上好几天都碰不到一个猎物。当这一招不管用时,我又用灰熊出没的故事来吓唬他。我告诉他,0.22口径的来复枪可对付不了灰熊,只会激怒它。亚历克斯看起来蛮不在乎,只说‘我会爬到树上去’。因此我又向他解释说,这个州的树都长不了多大,灰熊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推倒像黑云杉这样瘦小的树。但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无论我说什么他都自有一套说辞。”

加利恩提出先带亚历克斯到安克雷奇,为他添一些合适的装备,然后再送他回他想要去的地方。

“不用了,谢谢,”亚历克斯回答说,“我现有的这些东西已经够了。”

加利恩问他有没有狩猎执照。

“该死,当然没有了,”亚历克斯嘲笑道,“我要怎样填饱肚子不关政府的事,去他妈的死规定!”

加利恩问他是否有家人或朋友知道他要去哪里,这样当他遇到麻烦或未能按时回来时有人可以报警。亚历克斯镇定地说没有,没人知道他的计划,事实上他差不多有两年没跟家人说话了。tt我肯定没事,”他向加利恩保证,“我不会碰到我处理不了的事。”

“我就是无法让他放弃,”加利恩回忆道,“他心意已决,且非常来劲,总之就是一个词‘兴奋’,他简直就是迫不及待地要到那儿,开始他伟大的旅行。”

从费尔班克斯出发三小时后,加利恩离开公路,把他那破旧的四驱卡车开到满是积雪的小路上。斯坦佩德小径前十来公里保养得还算不错,路旁的木屋散落在云杉和白杨树丛中。但过了最后一间木屋,路就变得很糟糕了。道路长期被水冲蚀,又长满了桤木,使得路面崎岖不平,且该路段无人养护。

夏天,这条路虽然简陋,但还算勉强可以通过;可现在覆盖了近40厘米泥泞的春雪,使得路根本无法通行。在距高速公路16公里的地方,加利恩担心如果再继续往前开,车子可能会陷入雪中,于是便把卡车停在缓坡顶上。北美最高山脉的冰峰在西南方的地平线上闪烁。

亚历克斯坚持要加利恩收下他的手表、梳子以及据说是他全部财产的85美分零钱。“我不要你的钱,”加利恩拒绝道,“并且我自己有表。”

“如果你不收下,那我就把它丢掉。”亚历克斯兴奋地说,“我不想知道时间,不想知道日期,也不想知道我在哪里。这些全是无关紧要的事。”

在亚历克斯走之前,加利恩从座位后面拉出一双旧的橡胶工作靴,要这个男孩把它们带着。“它们对他而言太大了,”加利恩回忆道,“但我告诉他,‘穿两双袜子,这样你的脚就应该能够保持温暖干燥了。”’

 “我欠你多少钱?”

 “别管这个。”加利恩答道。然后给男孩一张卡片,上面有他的电话号码,亚历克斯小心翼翼地把它收到尼龙钱包里。

“如果你活着回来,给我打电话,我会告诉你怎么把靴子还给我。”

加利恩的妻子给他准备了两个烤芝士加金枪鱼三明治和一包玉米片当午餐,他又说服这个年轻的旅行者把食物带走。亚历克斯从背包里拿出相机,请加利恩为他拍一张他扛着来复枪站在小径路口的照片。接着,他咧嘴微笑,消失在白雪皑皑的路上。那天是1992年4月28日,星期二。

加利恩调头回到帕克斯高速公路上,继续朝安克雷奇方向前进。开了几公里后他到达希利镇,那里有阿拉斯加州警察驻站。加利恩考虑,要不要停下来向警方报告亚历克斯的事,后来他决定还是算了。“我想他不会有事的,”他解释说,“他可能很快就会因为饥饿走回公路上。任何正常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P4-6

序言

1992年4月,一位在美国东海岸富裕家庭出身的年轻人,通过沿途搭便车来到阿拉斯加,然后只身一人走进麦金利山北边的荒野。四个月之后,一群猎鹿人发现了他腐烂的尸体。

就在尸体发现后不久,《户外》杂志(Outside)的编辑邀请我去报道这位年轻人扑朔迷离的死因。他叫克里斯托弗·约翰逊·麦坎德利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7)。据悉,他是在华盛顿特区一个富裕的郊区长大,品学兼优且是运动健将。

1990年夏天,当麦坎德利斯以优异的成绩从埃默里大学毕业后,便从此杳无音信。他改头换面,把银行里的2.4万美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并放弃车子和大部分财产,还把钱包里所有的现金通通烧掉,由此开始他自恃的全新生活,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游走于北美大陆,去追寻超越物质的原始经验。他的家人完全不知道他的下落,也不知道他的景况如何,直到在阿拉斯加发现他的遗体。

截稿日期在即,我写了9000字的文章,发表在《户外》杂志1993年1月刊上,但我对麦坎德利斯的兴趣并未因杂志过期而有丝毫的减退。这个男孩饿死的细节,以及我和他的生命中都曾有的某些令人不安的相似性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不愿让麦坎德利斯从我的心头就此消失,于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追踪他在阿拉斯加的森林里错综复杂的死亡之路,去找寻他整个旅程的细节,跟着了魔似的。要想了解麦坎德利斯,就势必要反省其他更深更广的课题:荒野对美国人的吸引力,高危险活动对某类心理年轻人的诱惑力,以及父子之间存在的复杂且沉重的关系。这些曲折离奇的调查结果就构成了呈现在你面前的这本书。

我不能说自己是一位不带偏见的传记作家,因为麦坎德利斯的奇特故事着实触动人的心弦,因此要毫无感情地记述这个悲剧是不可能的。我尽量做到不偏不倚,而且在本书中我想自己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但我还是要提醒读者:我将自己年少轻狂时的经历片断穿插在麦坎德利斯的故事中,只是希望我的个人经验能够为解开麦坎德利斯之谜抛砖引玉。

麦坎德利斯是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性格中倔强的理想主义使他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他一直痴迷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尤其仰慕这位文学巨匠能够视金钱、权力如粪土,游历于贫穷的世界里。大学期间,麦坎德利斯就开始仿效托尔斯泰的禁欲主义和刚正道德,其程度让亲近他的人起初大为惊讶,后来又开始为之担忧。在这个男孩动身前往阿拉斯力Ⅱ未开垦的荒野时,他并未幻想就此漫步在富饶的土地上,而是去寻找他所追求的危险、逆境以及托尔斯泰式的克己,以此来充实自己。

只是在16周严峻考验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太过坚持自己的理想。的确,要不是由于一两个看起来并不明显的疏忽,他可能已经在1992年的8月走出了森林,一如他在4月进人森林时的那样不为人知。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无心之过铸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以致他的名字成为小报新闻的头条,为他不知所措的家人留下难以承受的痛苦。

被麦坎德利斯生与死的故事感动的人出乎意料的多,以至于《户外》杂志上那篇文章刊登之后数月来,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数量之多远远超过杂志上其他文章的反响。不出所料,这些来信反应出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些钦佩这个男孩的勇气和崇高的理想;有些则严辞谴责他是个鲁莽的大傻瓜、疯子,是个骄傲自大而又愚蠢透顶的自恋狂,属于自我毁灭,根本不值得媒体如此小题大作。而我会在故事的叙述中陆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读者们拥有自己对麦坎德利斯的看法。

乔恩·克拉考尔于西雅图  1995年4月

后记

直升机努力地向天空攀升,轰隆隆地飞越希利山肩。高度表指针标示超过了1520米,我们越过土黄色的山脊,大地低垂,塑料挡风玻璃上可以看到到令人惊心动魄的苔原景观。我辨认出远处的斯坦佩德小径,它在大地上从东往西切出模糊弯曲的线条。

比莉坐在前座;沃尔特和我在后座。自山姆出现在他们切萨皮克湾的家门前,告知他们麦坎德利斯的死讯之后,他们足足经历了10个月的痛苦煎熬。他们认为,是时候前往孩子死亡的地点,亲眼看看了。

沃尔特已经在费尔班克斯待了10天,在那儿履行他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合约,针对搜救任务开发空中雷达系统,让搜救人员能在上千平方公里密林遍布的原野中,搜寻失事飞机的残骸。这几天,他心不在焉、暴躁易怒。两天前才抵达阿拉斯加的比莉坦承,沃尔特很难对公交车现场之行淡然处之;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平静而专注,甚至已经期待这次旅行好一阵子了。

搭直升机是最后一分钟才决定的。比莉一心要沿着麦坎德利斯曾走过的斯坦佩德小径前往142号公车,为此她和希利的矿工基利安联系,麦坎德利斯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基利安也在现场。他同意用他的水陆两用车将沃尔特和比莉载送到公交车现场。但昨天基利安打电话到他们下榻的旅馆,告诉他们特科拉尼卡河水位还是很高,他担心水位太高,可能连他的两用八轮全地形车也不能安全渡河。比莉和沃尔特才决定改乘直升机。

在飞机下方600多米处,斑驳的翠绿沼泽地和云杉林相交织,覆盖了坡度平缓的田野。特科拉尼卡河好像一条修长的棕色缎带,被人遗弃在大地上。一个不寻常的发亮物体在两条小溪交汇处出现:费尔班克斯142号公交车。我们花了15分钟,就走完麦坎德利斯步行4天的路程。

直升机Ⅱ曹杂地停在地面上,飞行员关掉引擎,我们跳下沙地。片刻之后,直升机在螺旋桨的乱流之下起飞,留下被无边静默围绕的我们。沃尔特和比莉站在距公交车三米处,凝视着那辆奇怪的车子,一言不发。三只松鸦从周围的白杨树上掠过。

“它很小,”比莉最终打破沉默,“它比我想像中要小,我指的是公交车。”接着她环顾四周说:“多美的景色,令我想起自己生长的地方。沃尔特,这里就像上半岛!克里斯一定喜欢待在这里。”

沃尔特皱着眉头说:“我有许多理由不喜欢阿拉斯加,可以吗?但我不得不承认,这里有某种美,无怪乎克里斯会被吸引。”

之后的30分钟,沃尔特和比莉静静地走在老旧的公交车旁,漫步走下苏珊娜河,造访岸边的树林。

比莉率先进入公交车。沃尔特从溪畔回来时,发现她坐在麦坎德利斯过世时躺的床垫上,打量着公交车破旧的内部。好一会儿,她静静地凝视着炊具下的靴子、墙上的字迹和他的牙刷;但如今已经没有泪水可流。她收拾起桌上的凌乱物品,弯下身来检视柄上有特殊花纹图案的汤匙。“沃尔特,看这个,”她说,“我们在安嫩代尔的家中所用的汤匙。”

比莉在公交车前部拾起一件麦坎德利斯带破旧补丁的牛仔裤。她闭上眼睛,把牛仔裤贴上脸庞。“闻闻看,”她苦笑着劝丈夫,“还有克里斯的气味。”过了一会儿,她似乎是自言自语:“他曾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因此到最后没有自杀。”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比莉和沃尔特在公交车内外走动。沃尔特在进门处设了纪念碑,那是一块简朴的铜板,上面刻了几个字;比莉用杂草、附子、西洋蓍草和云杉枝条做成花束,摆在纪念碑下。在公交车后部的床底下,她留下一个手提箱,箱子里装了急救设备、罐头食品以及其他求生用品。她还留下一张纸条,呼吁看到这张纸条的人,不论是谁,“尽快打电话回家。”手提箱里还有一本克里斯小时候用过的圣经,不过她承认:“自克里斯死后,我再也没祈祷过。”

 、沃尔特沉默寡言,若有所思,但看起来比前一阵子要自在得多。“我不知道该怎样看待它,”他指着公交车坦承,“但现在我很高兴我们来了。”他说,这个短暂的拜访让他稍微了解他儿子为何会来到这儿。克里斯仍有让他困惑之处,而且永远如此,但他现在已经没有起初那样迷惑了。他对这样的细微安慰心存感念。

“知道克里斯在这里,”比莉解释道,“确认他曾有一段时间待在河畔,站在这片土地上,令我们很欣慰。过去三年中,我们去过许多地方——我们也怀疑克里斯是否曾去过那儿。不知道真相太可怕了,尤其是当你一无所知的时候。

“许多人告诉我,他们欣赏克里斯的尝试,如果他还活着,我也会同意,但是他死了,而且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死而复生。你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很多事情可以改变,但这个不行。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这样的失落。克里斯离开人世的事实使我每天都经受沉重打击,实在非常沉痛。再过一段时间也许略好一点,但我的余生,都将沉浸在痛苦中。”

突然,轰鸣的嘈杂声划破了寂静,直升机从云端盘旋下降,停在一片杂草上。我们爬上直升机,它搭载我们直上云霄,翱翔了一阵,才朝东南急转弯。前几分钟,视线还可以越过低矮的树丛中看到公交车的车顶,像荒野绿海中一道小小的白色闪光,但它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