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都是日常琐碎,其实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以感情调理日常琐碎而成,见其大者,写成历史。见其小者,只能是回顾来时路而已。
《寻旧梦揽流光》中,作者周衍权故地重游、从而引发出对家族历史的考证记录及一些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杂谈,还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旧梦揽流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衍权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说起来都是日常琐碎,其实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以感情调理日常琐碎而成,见其大者,写成历史。见其小者,只能是回顾来时路而已。 《寻旧梦揽流光》中,作者周衍权故地重游、从而引发出对家族历史的考证记录及一些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杂谈,还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内容推荐 《寻旧梦揽流光》分为寻旧梦、揽流光两大部分,寻旧梦部分为作者故地重游、从而引发出对家庭历史的考证记录及一些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杂谈,揽流光部分集结了作者历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起来都是日常琐碎,其实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以感情调理日常琐碎而成。” 《寻旧梦揽流光》由周衍权所著。 目录 寻梦杨家滩 上善若水 体验“实艰” 关于祖母 共墨斋 打心里清凉一回吧 藏书和读书 填表 到江永刨根 上甘棠 求实 解读族谱 中国人的名字 你唱过吗?七十年前的儿歌 过年话旧 新石头记 “叫”联 入土文物 入土其实并不能安 瓦器 小年夜话 一缕轻烟 昨天,今天,明天 苏联大片 门道和热闹 当坊土地 还说土地爷 道歉和道谢 机遇 父亲的日记 从富雅巷到终点站 书有何辜 太平街轶事 抄袭的最高境界 寂寞?无聊? 穷人的标准是什么 阿凡达捣起的沉淀 落后知多少 似乎有点弱智了 8421 还是走好自己的路吧 去年人到今年老 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 模式和创新 只怕二十年太久,要争朝夕 福气的质量有多大 上耶鲁去 请对学子宽容一些 战胜国和战败国 半个文盲 吃酸葡萄记 王贝的悲剧与标准美女 二流-场外看亚运之一 赛场看什么?——场外看亚运之二 二流中的二流 往事能否如烟?人生能有几回搏!——荣国团 要记住第一个 那没早发 补补生金和石敢当 只好抬着驴子走了 漫画教师节 美国观 四哥 关于记忆 胡说 英雄本色 名士风流 何必以死活话读书 解读斯诺登 一本同龄《西药文化史》 他是一头牛 ——忆生理学家周衍椒 美国的蟑螂 忆苦思甜在美国 把脑袋还给我的CNN 盗泉之水可饮乎 美园的州及州界 一本美国“畅销书” 美国的广告 超级不在招牌上 漫话美国总统 肤色与“美利坚”民族 话说“涂抹文学” 巴士上的美国 体斯顿的“中国城” 在美国吃鸡腿 罗斯福与“四大自由” 请代理人选总统 且看裙子底下的高论——也来纪念巾口邦交二十五周年 休斯顿散记 摔一跤长个见识 读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 杞人何事忧克隆 知识和分子 吃和“吃相” 老乡见老乡 本家小姐 从笔说换笔 我和朱正 后记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寻梦杨家滩 幼时和所有小孩儿一样,无忧无虑的。到该上小一的时候,日本鬼子来了,长沙先“自焚”,小人只好跟着大人去逃难。因此有点记忆的人生,于我便是从湘乡的杨家滩(那地方现划归涟源)开始的,而不是长沙的上黎家坡。 毕竟很少有人能记得自己六岁以前的生活。对一个城市的孩子来说,生活的空间好像很小,到处是墙和门,数不清的令行禁止。一到乡下,满眼绿水青山、稻田菜圃。广阔天地,大有玩头,又没有学校可进,不几天便成了满口乡音的野孩子,虽然后来跳级进了初中,童年也随“八年抗战”而消失。 到自已也有儿孙时,就常梦想再回杨家滩,回味一下自己是怎么长大的。退休前是奢望,现在却因侄儿从涟钢退休而有了可能,他还找了个熟悉那地方的同事当向导,叫上两个弟弟,开起“斯巴鲁”,上午去下午回,帮我找到一车的回忆。原以为不可能的梦想终于实现,这完全得归功于他们几位。这事儿看上去不难,可当年逃离长沙时,可是坐着小木船,逆水行舟,三百多公里水路走了好多天呢。眼前的和记忆中的杨家滩 杨家滩原属湘乡县,而湘乡是个出大人物的地方,所以社会发展有相当基础。杨家滩虽只是个乡镇,却因地处水陆交通中心,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得很不错。童年时印象深刻的有:适于小河道营运的木船运输业,那种木船十米左右长,两米多宽,纯人力操纵,在小水道通行十分灵活:农产品加工如榨油坊,那巨大的木榨、几百斤的大木槌、工人劳作时的号子声和沉闷的落槌声,都让我震憾难忘。 尽管那时印象中,就那么两条街,但后来听人说,各行各业甚至娱乐业(嫖赌)都有,我还收集到一张由“庆湘裕号”发行的“铜元五十枚”的本票。这用来代替笨重的铜元或找零,发行时间竟是民国七年,虽然后来庄号己不存在,但说明一九一八年这个小地方就有了金融业。 这次重游旧地,导游李工说,还有一条老街在。拐到后面去看,虽是破败难看,基督教堂居然还在,但门窗紧闭,可能时逢午后上帝也下班了吧,也可能与时俱进搬了新房。当年西医不曾普及,但那里却有个从湘雅医院出来的药师执业,曾救我一命。 现在的新市街,三层的大酒店、超市和汽车修理店都多,还有个医院;原来连小学都没有,现在可是有了个涟源三中。还有一帮子用机动三轮车改装的红色甲壳虫在担任着出租车角色,显然是它们取代了轿子甚至木船,加上跑来跑去的各种汽车,生活的节奏是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行政上从湘乡划归涟源,靠近涟钢,托庇重工业也促成了眼前的这个我己不再认识的杨家滩。逃难到杨家滩 所谓的逃难,就当时来说,是从长沙疏散出去。真正的“长沙会战”爆发己是一九三九年了,日本侵略者从华北南下的速度因遭到越来越大的抵抗而慢了下来,不过他们总是以轰炸开路,对老百姓造成的压力和伤害极大。武汉失守后,日本军队很快进入湖南,占领岳阳,矛头直指长沙,因后继无力又缩回去,据说是胶着于新墙河一带。 长沙“咱焚”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三日,日寇离长沙城还有一百多公里,地方当局自相惊扰,在“焦土抗战”口号下,先放火烧城。幸好当时已疏散大部分人口,约三十万人口的长沙,只留下三成。不过也有报道大火烧了几天,因此死了约三千市民,留下一片焦土,现铸一大钟并刻碑以警世人。 疏散人口的主体自然是机关、学校及员工多的单位。父亲任教的私立文艺中学就是先期疏散离长沙的。 P2-4 序言 我偶尔会应邀或“奉命”写点小文章,有的时过境迂,应该淡忘了,便没留下;有的留下来了,但为数不多,散见于当时的报刊杂志。2009年因探索家世,开始学写博客,既是自娱也是自励。 大人物老了要想后事,小百姓对后事没有什么好想的,倒经常会有意无意想起前事,尤其是自己还处于“不懂事”时代的那一段往事,因为那是自己经历的历史,既然只是小事,又已成历史,无所求也就不必言不由衷,可以随意一点。不过博客虽然写了几年,却实在没有人气,关注的人不多。明眼人一看便知,没有能赚眼球的要素,缺少刺激性的东西,尽管有人提示,这也可用人民币搞定,但那还写什么?何况我的本意也不在赚旁人的眼球,所以都听其自然,得其真实。 后记 我一直不敢想象,把这些随意性很大的文字集印成书。当初是因为博客有一定私密性,所以就用来谈了些探索家族的情况。这些情况的收集和整理都离不开侄儿们的努力,而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国内外都有,也分散,用博客记录也是想能较通信他们都容易看到,反正经过几十年的政治审查,我们中国人已习惯“事无不可对人言”,也就随他去吧。何况涉及个人隐私的也是古人了。后来呢,主题就由感念一生奋斗的祖母而转向生活杂谈了。 当然,杂谈既然也是源于生活,难免鸡毛蒜皮。对于上智,这自然也是财富,但对我这下愚,则只有一点点感叹,并以几十年的经验控制这感叹的分贝。 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包括做梦。梦是种很难说清的生理现象,作为学问去研究的专家也多,但更多的人都只喜欢那个字面上的梦,并用它去“代言”各式各样的事物。我这里也只是字面上的,而且是过了时的。比如记忆中的童年总是美好的,现在再去寻,其实看到的是几十年的剧变,就有如梦醒般的失落。去江永寻祖,倒是比去杨家滩好多了,因为对我而言,那里是个陌生的历史地区,文化遗址较多,与周家关系也深。由于有的朋友热情相助,虽是假期,相关部门领导也都十分关心,给我们带路和寻找地方上可助我们了解历史现况的老人,几乎是在一天中组成了一个热心的“群”。即使我记不住每位的名字,但会永远珍藏这帧照片,以及没有一起留影却确实帮了忙的人,如县府的—位女士。 说起照片,因为我并不善于表达,所以总是随时带个傻瓜机作记录。不过这里的照片,好的大都是承志夫妇照的,功不可没。特别是江永的自然风光,已是现存极少数没有被严重破坏和污染的世外桃源。所以我尽力多保留一些照片,细心的人会看出,这块净土上没有“猴子尿”,也没有庸俗的指点江山式的装修,就担心一番“棚改”之后会难见清纯了。一幅照片也是为后人留一点清白,也是历史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